第617章貴霜帝國降服

曹飛對兒子的王國非常滿意,當中一座大城,四周各一座小城,駐軍也不少,加上工匠等,已有一定的規模了,雖然沒有南漢國的地盤那麼肥沃,但是地盤大,且不受外部的威脅;沿海平原能建立衆多的縣城,便於發展農業;都城處於山區內部,只需修幾座關隘,就更加安全了。

南漢國現在已消滅離車國,卻不得不隨時防禦來自北方山區的發羌威脅。

發羌位於後世的西藏位置。

西涼國地盤更大,城池最多,土地也最肥沃,卻要抵禦西部和西北部遊牧民族的威脅。

衆人感覺高順的設計非常完美,考慮的非常周全。

接下來,在衆人的見證下,先去豫城爲曹虎登基,隨後再去西涼國,爲趙猛登基。

按照高順的計劃,若是貴霜帝國不臣服,在趙猛登基之後,他們將直接發動對貴霜帝國的攻擊。

由於貴霜帝國佔據着後世巴基斯坦北部和印度西北部的大量地盤,對西涼國是個很大的威脅。

馮勇又給衆人介紹了一些管理經驗,高級騎兵和高級步兵,每家至少分三戶奴隸;初級步兵和初級騎兵,每家至少分得兩戶奴隸;長槍兵和工匠家,每戶至少分一戶奴隸;文武官員根據級別不同,可分數量不等的奴隸;戰功多的官兵,分到的奴隸和耕地也更多。

由於官府和官兵掌握了幾乎全部的物資,這些奴隸非常老實,否則他們就是造反,離開了主人家,也將面臨被餓死的可能。

由奴隸負責種植、開荒和基礎建設,官兵可專職訓練和對外戰爭。

馮勇不解的問高順,當地人的服從性爲什麼這麼好?

高順笑道:“哈哈,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種性制度,一個是佛教原因。”他前世就對當地人沒有好感,既然當地人如此順服,高順感覺這個辦法可行,便讓趙猛和曹虎在他們的王國推行,把當地人全部貶爲奴隸,爲王國的建設做貢獻。

這樣的話,種姓制度便消失了,至於宗教信仰,便沒有嚴格限制,畢竟這有利於對他們的統治。

房良和周飛等人,感覺出來之後就是好,行事隨意,沒有在魏國的時候那麼多約束。

用這麼短的時間,戰領如此廣闊、肥沃的地盤,令貴霜帝國的國王極爲驚恐;他們可是知道漢人的強大,當初將他們驅離故地的匈奴人被他們消滅了,後來崛起的鮮卑人被他們輕鬆消滅了,他們幾百年都沒有戰領的這片土地,被他們如此輕鬆的戰領。

而且貴霜帝國的人更恐懼於漢人的謀略,當初班超可是輕鬆的擊敗過他們的近十萬大軍,靠的就是智謀。

在他們的印象中,漢人的文化太強大了,漢人太恐怖了。

而且漢人建立的王國的都城離他們近在咫尺,目標對準的就是他們貴霜帝國。

現在他們承受着薩珊王朝的巨大壓力,他們不被薩珊王朝滅掉,就是被漢人滅掉,否則只能北逃,與西遷的匈奴人等遊牧民族拼死爭奪草場,可是北方惡劣的氣候,哪有這裡舒服?

藉着西涼國國王登基之際,貴霜帝國派來了龐大的代表團。

後世印度的旁遮普省等西北幾省、邦在貴霜帝國的控制之下,而西涼國的都城緊挨着邊境不遠,這讓貴霜帝國的人非常擔心,認爲西涼國的目標是他們貴霜帝國,否則都城爲何如此靠近邊境?

他們到達都城,首先震驚於都城的雄偉,邊長七裡,高達近五丈,每側兩城門,太雄偉壯觀了。

其次震驚於西涼國兵強馬壯,連守衛城門的人都身材魁梧,鎧甲、武器齊備,一看就知道戰鬥力很強。

最後,他們震驚於城內的繁華,道路筆直,漢人數量衆多,各類店鋪、作坊等齊全,他們不明白,如此多的漢人是如何來到如此遙遠的地方?

在登基典禮上,貴霜帝國的使者得知,前來參加典禮的竟然是魏國的前任皇帝和衆多的高級武將,震驚的使者半天沒反應過來,怪不得他們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滅掉了這麼多的小國。

事後,高順親自與使者談判,聲稱,貴霜帝國的位置非常重要,直接威脅到西涼國的安全,貴霜帝國要麼臣服,要麼遠離,要麼被消滅。

貴霜帝國的使者沒想到高順會如此直接,震驚的他不知如何回答,只得以無權決定爲由,向國內請示。

現在距離近了,交流起來非常方便,使者連續來回幾次,溝通貴霜帝國的皇帝和高順的意見。

雙方最終確定,貴霜帝國臣服於漢人,但是並不確定臣服於哪個漢人政權,依然保持着他們帝國的獨立性;貴霜帝國與漢人共同對付薩珊王朝;貴霜帝國搬遷到以費爾干納而中心的中亞地區;雙方保持廣泛的貿易;高順爲貴霜帝國的搬遷提供一百萬石的糧食;爲貴霜帝國向西、向北擴張地盤,高順資助貴霜帝國五千逃鐵甲,以及長矛、大刀、弓箭等軍事物資;興都庫什山和瓦罕走廊以及以東和以南的地盤爲西涼國所有。

這樣,西涼國成爲抵禦薩珊王朝的主要力量,減輕了貴霜帝國的壓力;貴霜帝國付出了大量的地盤,得以保全。

而西涼國的面積一下子增加了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後世的巴基斯坦的全部國土和阿富汗的一多半的國土皆成爲西涼國的地盤。

高順的系統地盤面積增加大到2440萬平方公里。

雙方皆大歡喜。

衆人對再次升級充滿了希望。

高順道:“貴霜帝國已降服,接下來我們要全力對付薩珊王朝,若是消滅了薩珊王朝,至少能升兩級,且方便我們四處擴張地盤,此後擴張的速度就快了。”

馬貴笑道:“哈哈,陛,現在我們上下一心,對付薩珊王朝還不輕鬆?”

高順笑道:“好,既然如此,我們兵分三路,一路從東部發起對貴霜帝國的攻擊,以孟文爲將,一路在水軍的配合下,前往兩河流域,從西部發動對貴霜帝國的攻擊,以孟珍爲主將。”

衆人又問:“那陛下您呢?”

高順笑道:“爲了西涼國的安全,我要在這裡多待一段時間,在西部多修幾處堡壘,並留下子壯,協助修築國內馳道,便於調兵和支援,只有這裡穩定了,我才能放心的繼續西行。”高順計劃,在白沙瓦西北的開伯爾山口修築一座最大的堡壘,作爲西涼國最後的屏障。

衆人大爲感動,馮勇和曹山也很感激,西涼國無憂,他們兒子的王國便是安全的。

高順決定,接下來建立的王國由孫成的次子擔任,地盤以薩珊王朝的國土爲主;至於他的孫子和衆人的孫子如何安置,高順正在考慮。

第95章衆人認主第38章游擊戰術第17章縣長的心思第311章鮮卑南下第252章攻城妙計第275章黃忠拜主第144章駐兵遼西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413章魯肅拜主第326章沮授出兵第358章討要賈詡第438章招降之策第492章江南陷阱第572章出擊漠北第401章中原局勢第105章整頓軍隊第587章高順論天下(下)第584章稅賦改革第644章勝負已分第116章關羽認主第515章世人的選擇(下)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575章呂布的決定第397章韓馥讓豫州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244章田豐之策第618章戰爭再起第175章高順封侯第12章滿載而歸第181章張讓獻策第500章進軍巴蜀第441章趙雲發威第120章呂布決定第450章黃衍之策第346章權傾朝野第445章高順心思第545章徐盛斬樂就429李儒的規劃(下)第408章收服趙雲第217章圍困柳城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11章初次升級第269章論功行賞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322章呂布出兵第51章高順賜字第340章志才之謀第463章益州使者第222章寧城事務第572章出擊漠北第553章處置匈奴人第578章王允之死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453章沮授請罪第634章分封諸國第581章高順的決定第257章人才輩出429李儒的規劃(下)第114章商人蘇雙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468章袁術出兵第184章戰爭爆發第518章袁術之死第615章貴霜帝國的使者第615章貴霜帝國的使者第171章高順佈局第171章高順佈局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466章挺進中原第6章葫蘆谷第563章劉備的歸宿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320章西園八校第413章魯肅拜主第27章悠閒生活第178章黃巾落幕第188章高順進京第379章新建水軍第220章見公孫瓚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618章連升六級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88章張讓發威第52章馬邑縣長第162章張角後事(下)第131章徐晃到來第30章痛擊匈奴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617章征伐非洲第577章呂布逃跑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340章志才之謀第535章連弩發威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278章蠻夷使者
第95章衆人認主第38章游擊戰術第17章縣長的心思第311章鮮卑南下第252章攻城妙計第275章黃忠拜主第144章駐兵遼西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413章魯肅拜主第326章沮授出兵第358章討要賈詡第438章招降之策第492章江南陷阱第572章出擊漠北第401章中原局勢第105章整頓軍隊第587章高順論天下(下)第584章稅賦改革第644章勝負已分第116章關羽認主第515章世人的選擇(下)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575章呂布的決定第397章韓馥讓豫州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244章田豐之策第618章戰爭再起第175章高順封侯第12章滿載而歸第181章張讓獻策第500章進軍巴蜀第441章趙雲發威第120章呂布決定第450章黃衍之策第346章權傾朝野第445章高順心思第545章徐盛斬樂就429李儒的規劃(下)第408章收服趙雲第217章圍困柳城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11章初次升級第269章論功行賞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322章呂布出兵第51章高順賜字第340章志才之謀第463章益州使者第222章寧城事務第572章出擊漠北第553章處置匈奴人第578章王允之死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453章沮授請罪第634章分封諸國第581章高順的決定第257章人才輩出429李儒的規劃(下)第114章商人蘇雙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468章袁術出兵第184章戰爭爆發第518章袁術之死第615章貴霜帝國的使者第615章貴霜帝國的使者第171章高順佈局第171章高順佈局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466章挺進中原第6章葫蘆谷第563章劉備的歸宿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320章西園八校第413章魯肅拜主第27章悠閒生活第178章黃巾落幕第188章高順進京第379章新建水軍第220章見公孫瓚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618章連升六級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88章張讓發威第52章馬邑縣長第162章張角後事(下)第131章徐晃到來第30章痛擊匈奴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617章征伐非洲第577章呂布逃跑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340章志才之謀第535章連弩發威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278章蠻夷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