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滅門司馬家

高順這次最大的貢獻,就是把甘蔗引進了臺灣,他相信,甘蔗很快就能發展成臺灣的主導產業,普通人也有了品嚐甜食的機會。

當時的甜食只有蜂蜜和飴糖,飴糖俗稱麥芽糖。交州當時已有種植甘蔗的,但是他們卻不會提煉蔗糖,只能製作甘蔗餳,是一種液體糖,不能遠距離運輸。

高順準備在基隆提煉蔗糖,便於保密。

在基隆待了半年,基隆已成爲一繁華的大城,隨後,高順等人便返回大陸。

趁春季的南風,衆人乘船直奔冀州。

待返回鄴城,世子和戲志纔等人立即前來彙報工作。

由於內心對那些被抓者有愧疚之情,孔融心憂成疾,已去世一年多了。

鄭玄、盧植、馬日磾等大儒也相繼離世。

現由蔡邕擔任歷山大學的校長。

他們活着的時候,高順提防他們,現在他們去世了,讓高順內心有些傷感。

高順不得不反思,現在他有系統幫助,不缺文武官員,他的後輩卻沒有這個優勢,若是把讀書人壓制的太厲害了,他們到時候將無人可用,如何治理天下?

現在即便建立了州學、郡學和縣學,學子還是以大家族子弟爲主,貧苦百姓子弟讀書的還是佔少數,短時間內是無法改變這種現狀的。

且現在的社會發展條件,根本無法實行後世的義務教育;即便實行科舉制度,還是那些大族占主導地位。

思慮幾日,高順把世子叫到書房,開門見山的問道:“這幾年留守鄴城,有何感想?”高順對世子這幾年的表現還算滿意,別的不說,他不在國內,沒有從系統中放出糧食,而這幾年卻能保持糧食價格穩定,可見他們做了不少工作。

世子思慮一陣道:“父親,兒不贊同繼續壓制讀書人,可以以儒家爲主,百家爲輔,畢竟您說的技術發展,非常緩慢,需要長期的時間,而治理天下,則刻不容緩,必須由有德、有仁者位居郡縣之位。”

高順解釋道:“父親不是壓制讀書人,是壓制世家大族,他們自私自利,皆以家族利益爲重,絕不會以天下百姓爲重,所以,對他們既要打,也要拉,絕不能超脫掌控。我們的根基是庶族、寒門、地主土豪和武人集團,從根子上來說,我們是“世家大族壟斷政治”的掘墓人,與他們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時刻不能放鬆對他們的控制,對他們只能利用,而不能重用,這樣才能保基業不失。”

“是,父親!”

高順又問:“你還有什麼想法?”

“父親,我想去地方爲官,造福百姓,鍛鍊自己。”

“好,你能有如此想法,不錯了。”

隨後,高順連續下達一系列人事任命。

遷兗州刺史趙風爲汝南郡太守;接替身體有病的諸葛玄。

世子出任兗州牧。

鍾繇任別駕,沮鵠任治中,關羽任兵曹從事,諸葛亮任薄曹從事,楊修任主薄。至於護衛,還是典滿。

高順相信,兗州就在他的眼皮底下,世子在那裡接受鍛鍊,定不會出現紕漏。

楊修現在是孤家寡人,整個家族都被董卓所滅,只有他在青州,逃過一劫,成爲楊家唯一的倖存者,高順相信,即便他再有才,沒有家族的支持,也不會有多大的威脅。

鍾繇、沮鵠、諸葛亮和張遼皆爲忠心耿耿之人,由他們協助世子,高順放心。

且高順希望世子早早的組建他的班子,他也好從中看看世子是否有掌控全局的能力,是否有識人用人的能力,併爲將來接班做準備。

幾人接到命令,非常高興,在他們看來,這是高順對他們的信任,這樣的話,他們將會成爲世子的主要幫手,確保他們在世子接權後依然被信任。

同時,高順這個任命,在外人看來,是一種信號,是他開始啓用世家大族之人的信號,主動緩和與大家族的矛盾。特別是對楊修和諸葛亮的任用,讓那些世家大族看到了希望。

那些歷山大學畢業的學子們也看到了機會,重用的諸葛亮和楊修皆爲他們的學長;他們甚至認爲,高順此前壓制諸學子,一直將他們放在縣令位置,是對他們的鍛鍊,希望將他們留給世子所用。

現在高順非常後悔,當初手段應該更強烈些,連司馬家族一併抓捕纔好;他不擔心楊修,而是非常擔心司馬家,歷史上曾發生的事情,令他不得不重視。

於是,命令李強,發動暗藏在河內郡的密探,搜尋司馬家的罪責,一定將他們連根拔起,免除後患;儘管他明白,沒了司馬家,到時候定會有其他的野心家,但是能除去一家是一家。

在高順的諸多兒女中,只有許婷所生的子女年長,其她幾人所生的子女尚未成年,所以,任命世子爲州牧,不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

不久,從溫縣傳來消息,司馬家養有五百多死士,這讓高順抓住了把柄,急令馬貴親領三千高級騎兵前往徐州,捉拿在徐州爲官的司馬懿。五日後,又令李強親自帶隊,率領一萬高級騎兵前往河內郡溫縣,務必滅司馬家三族;

司馬懿沒有防備,認爲馬貴只是路過,卻被馬貴一個衝鋒,騎兵衝進縣城,包圍縣衙,將司馬懿一家抓捕,押送回鄴城。

李強的行動也非常迅速,沒有給司馬家反抗的機會,衝進司馬家一陣殺戮,五百死士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騎兵殲滅,司馬家成員被屠戮殆盡。

高順在鄴城親自確認司馬懿的身份,親自監斬;他給司馬家按上的罪名是謀反。

司馬家美名在外,“司馬八達”更是出類拔萃,所有人都不相信司馬家會謀反,現在高順兵強馬壯,誰會傻到在這個時候謀反?

也有熟悉司馬懿的人認爲,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是他給家族帶來了禍端,高順這是剪出異己,不會影響到其他世家大族的利益。

鷹視,目光有神,眼球突兀,視野極好,看的人不寒而慄。

狼顧,頭部左右扭轉幅度相當大且扭動時候雙肩紋絲不動,參考常見的犬,頭部可以接近180度的扭轉幅度。

鷹視狼顧,給周邊的人帶來極大的不適感,覺得自己猶如獵物,一舉一動皆在對方掌控監視之下。

現在高順強勢,已無人能對他制衡,司馬家只是倒黴鬼罷了。

果不其然,隨後不久,華歆被任命爲樂浪郡太守。雖然比較偏遠,但是這也是太守之位,他還是欣然前往。

任命桓範爲青州軍師程立的參軍。

滿寵被任命爲安州刺史,接替鍾繇的位置。

衆人皆認爲這是高順欲與大家族緩和緊張的關係。

第230皇帝謀劃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191章張讓詭計第172章周倉出使第651章支持道教第448章馬騰投靠第617章貴霜帝國降服第21章憨厚的戈虎第15章組建護村隊(下)第529章大戰將起第118章遭遇刁難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第247章匈奴出兵第102章代郡局勢第375章昌邑之戰第378章合縱連橫第303章商業調整第277章天使到來第90章馬貴彙報第589章南下航海第456章痛擊韓遂第346章權傾朝野第318章低調生活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297章北疆異動第5章強大的護衛第534章佔領荊北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130章兇猛文丑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106章寧城改革第596章劉協妥協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415章幷州大族第55章立足縣城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172章周倉出使第553章處置匈奴人第357章戲志才之謀(下)第526章佔領洛陽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191章張讓詭計第215章徐榮拜主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65章關門打狗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648章勝利迴歸第222章寧城事務第42章縣長心思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國第167章轉變思想第192章盧植做媒第445章高順心思第345章政治交易第492章江南陷阱第490章再佔兩郡第614章連滅四國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175章高順封侯第192章盧植做媒第363章聯盟解散第374章兗州之爭第647章滅亡鮮卑第239章鮮卑內亂第342章何進斃命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314章聯合呂布(上)第564章秦關投降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432章陳宮來訪第552章滅亡匈奴第440章趙雲選兵第213章偷襲鮮卑(下)第246章徐晃出兵第183章佈網待敵第415章幷州大族第336章軍政調整第6章葫蘆谷第651章支持道教第39章巴豆立功第320章西園八校第199章田豐之計第175章高順封侯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638章盛大聚會第268章斬殺柯最第106章寧城改革第473章劉表援兵第204章家中鉅變第18章縣長來訪第153章圍點打援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282章強勢呂布(二)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183章佈網待敵第589章南下航海第364章智者雲集
第230皇帝謀劃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191章張讓詭計第172章周倉出使第651章支持道教第448章馬騰投靠第617章貴霜帝國降服第21章憨厚的戈虎第15章組建護村隊(下)第529章大戰將起第118章遭遇刁難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第247章匈奴出兵第102章代郡局勢第375章昌邑之戰第378章合縱連橫第303章商業調整第277章天使到來第90章馬貴彙報第589章南下航海第456章痛擊韓遂第346章權傾朝野第318章低調生活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297章北疆異動第5章強大的護衛第534章佔領荊北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130章兇猛文丑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106章寧城改革第596章劉協妥協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415章幷州大族第55章立足縣城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172章周倉出使第553章處置匈奴人第357章戲志才之謀(下)第526章佔領洛陽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191章張讓詭計第215章徐榮拜主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65章關門打狗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648章勝利迴歸第222章寧城事務第42章縣長心思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國第167章轉變思想第192章盧植做媒第445章高順心思第345章政治交易第492章江南陷阱第490章再佔兩郡第614章連滅四國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175章高順封侯第192章盧植做媒第363章聯盟解散第374章兗州之爭第647章滅亡鮮卑第239章鮮卑內亂第342章何進斃命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314章聯合呂布(上)第564章秦關投降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432章陳宮來訪第552章滅亡匈奴第440章趙雲選兵第213章偷襲鮮卑(下)第246章徐晃出兵第183章佈網待敵第415章幷州大族第336章軍政調整第6章葫蘆谷第651章支持道教第39章巴豆立功第320章西園八校第199章田豐之計第175章高順封侯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638章盛大聚會第268章斬殺柯最第106章寧城改革第473章劉表援兵第204章家中鉅變第18章縣長來訪第153章圍點打援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282章強勢呂布(二)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183章佈網待敵第589章南下航海第364章智者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