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合圍之勢

巨平縣和成縣的駐軍,由兩位縣尉負責選拔,選拔合格者被送到濟南國,于禁負責進行訓練,家屬就地安置。

黃巾大將司馬俱被任命爲軍司馬,一起前往濟南國。

房良安排給司馬俱的第一項任務,便是派其前往琅琊郡東武縣勸降黃龍,他們原來都是渠帥卜己的大將,且兩人關係不錯,由司馬俱出面要比渠帥卜己出面要好,否則黃龍拒絕的話,連回環的餘地都沒有了。

房良開出的條件是讓黃龍擔任軍司馬。

對這項工作,司馬俱信心十足,他相信,黃龍絕對不敢與廣平侯對抗,現在投降,是做好的選擇,至少能混個軍司馬的待遇,若是將來立下戰功,還會繼續提升,比做一沒有未來的賊寇強多了。

四月初,司馬俱帶領一屯騎兵護衛,經齊國和北海國到達東武縣,黃龍的駐地,整個行程需要五天時間。

黃龍對部隊的管理可沒卜己管的那麼仔細,還是兵民不分,拖家帶口,遇有戰事,一哄而上,若是戰事不順,則會一鬨而散,毫無章法可言。

不過他所轄的官兵數量較少,只有他的直屬衛隊還算部隊,剩餘人員都已就地轉化爲民了,黃龍就是靠各縣提供的微薄稅收維持局面。

當地原有的官吏和大族早已逃走,幾個縣的地盤歸黃龍管理,可是他所率領的人,沒幾個識字的,更不要說管理,這對毫無管理經驗的他們來說,真是太難了。

好處是稅收低,按家攤派,當地人多少還能溫飽,比以前被官吏和大家族壓迫的日子強多了。

不過各小帥的家庭,卻趁勢佔便宜,成爲各地的管理者,有些人甚至成爲當地一霸,這是黃龍不願意看到的,他對此卻無能爲力。

對司馬俱的到來,黃龍非常高興。

司馬俱也不墨跡,雙方坐定,揮退下人,他直接告訴黃龍,黃巾軍大勢已去,已無東山再起的機會了,趁機投靠廣平侯,獲得一官方身份,爲部屬和家人換一個好的前程爲上策。

廣平侯現在是帝婿,且身兼濟南國國相以及琅琊郡和泰山郡的太守,未來前途不可限量,現在正積極擴充軍事,正是用人之機,若是投降廣平侯,肯定能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

黃龍非常心動,他早就盼望這一天了。

司馬俱又介紹了當初投靠冠軍侯的幾位渠帥,現在都已混到別部司馬的位置了,就連幾位大將,至少也是軍司馬,享受八百石的薪俸,若是有戰功,提升的職位會更高。

更重要的是冠軍侯和光平侯等人,對黃巾軍的投降人員沒有歧視,更不會秋後算賬,大家可儘管放心,這對出身底下的人來說,是一次難得的良機,務必抓住。

黃龍對此深有體會,若不是當初的幽州軍放他們一馬,他們早就被殲滅了,且被俘虜的教衆,現在早已過上了穩定的日子,只有他們這些逃離青州的人,整天還生活在恐懼之中。

現在連渠帥卜己都已投降廣平侯,擔任了別部司馬,他現在投降廣平侯,正好有臺階下,且能很容易的說服部下。

現在黃龍擔心的是他所轄的官兵太少,到時候選不出這麼多兵,他如何就職?

司馬俱講述了房良的整編辦法,到時候會統一整編,毋須對此擔憂。

黃龍打消了一切顧慮,承諾向廣平侯投降,可儘快派人前來接受地盤。

司馬俱立即返回濟南國,向房良彙報。

房良非常高興,立即把別部司馬張猛調回。

從於禁訓練的部隊中抽取三千騎兵,三千步兵,由張猛率領,前去接受黃龍的地盤;司馬俱和黃龍皆被任命爲其手下的軍司馬。

張猛對房良的安排非常高興,他知道廣平侯與主公冠軍侯的關係非常親密,採取的制度都是一樣的,要想繼續升遷,必須要立下戰功;這次獨自領兵,便是他立功的好機會。

本來武安國和于禁皆申請去琅琊郡任職,好掃平各地山賊,建功立業;無奈現在房良還離不開他倆,武安國要負責鎮守後方,于禁要忙於訓練兵馬,別人無法替代。

更重要的是張猛乃黃巾降將,原來擔任過黃巾渠帥,能比較順利的收編黃龍勢力,且由他與犯財(卜己)配合,更容易收編各處的山賊。

爲了平衡,于禁的薪俸被上調一級,與別部司馬待遇持平,享受千石薪俸。

武安國和于禁只好作罷。

與張猛同行的,還有幾縣的縣令和縣尉以及配備的屬吏。

每位縣尉帶一屯的騎兵,等上任後再招募五屯步兵,用於縣城的防守。

由於攜帶大量的輜重,部隊行程較慢,到四月底,張猛纔到達東武縣城。

首先整編黃龍所轄的官兵,也就是他的直屬衛隊,總共兩千多人,選拔出其中合格者,組建了兩屯騎兵和兩個部曲的步兵,剩餘人員就地安置爲民。

張猛感覺司馬俱和黃龍沒有率領騎兵的經驗,便讓他們各率領兩千步兵,每人配一屯的騎兵作爲護衛和傳令用,三千騎兵由他本人率領。

其次,姑幕縣、諸縣、琅琊縣、海曲縣和東武縣的縣令和縣尉相繼上任,穩定當地局勢,使得平穩過渡。爲了爭取民心,還對各地爲非作歹的小帥、惡霸進行了打擊,公開斬首一批民怨極大者。

這些黃巾軍成員,在此地耕種多年,生活平穩,並沒有太大的牴觸情緒。

隨後,張猛帶領所轄部隊前往莒縣。

莒縣地處沭河東岸,與東莞縣(後世的沂水縣),臧霸的駐地,僅有六十里的距離。

穩定莒縣局勢後,張猛一邊在莒縣招兵,一邊派軍司馬司馬俱率領兩千步兵前往陽都縣駐紮。

通過這段時間的交流,張猛感覺司馬俱在統兵方面還算可以,不過武藝、謀略絕非臧霸對手,便命其嚴守縣城,絕不能出城與之決戰,並讓陽都縣縣長和縣尉做其副手,協助鎮守縣城。

張猛的計劃是利用騎兵的激動優勢,迅速收復東安縣和東莞縣,把臧霸趕進西部山區。他確信,臧霸肯定缺少騎兵,而他張猛,在邊疆鍛鍊一年多,最擅長使用騎兵作戰,在東安縣和東莞縣的平原地區,臧霸的那些賊兵,絕非其對手。

此時,別部司馬範財(卜己)駐守蒙陰縣,離陽都縣不遠,通過東汶河河谷,道路比較平坦,僅有一百四十多裡的距離。

張猛此舉不僅打通了莒縣與郡治開陽城的聯繫,避免賊匪對郡治開陽城的威脅,還對西部賊匪形成合圍之勢;爭取一舉消滅臧霸,平定琅琊郡。

第101章各方反應第114章商人蘇雙第652章一晃十年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150章甄家資敵第403章軍校建設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379章新建水軍第211章移民定襄第290章李肅建議第30章痛擊匈奴第23章戈虎拜師第8章巨大的收穫第186章程立拜主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376章劉岱殉國第177章平定冀州第482章魯肅的強勢第350章酸棗會盟第467章陶謙心思第237章劉宏怒火第467章陶謙心思第108章長吏獻策第101章各方反應第249章巨大收穫第408章收服趙雲第200章到達寧城第154章張牛角降第473章劉表援兵第585章促進發展第423章笮融反叛第372章天下大亂第234章高順驚懼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148章蘇雙拜主第408章收服趙雲第652章一晃十年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470章孫堅出擊第102章代郡局勢第157章鉅鹿對峙第617章貴霜帝國降服第501章佔領CD第388章貪心的曹豹第535章連弩發威第640章寒冬對峙第327章程武之策第286章強勢呂布(六)第357章戲志才之謀(下)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12章滿載而歸第147章冀州老將第311章鮮卑南下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166章卜己敗逃第619章和談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602章平定益州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20章激烈角逐第322章呂布出兵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392章李儒的陽謀第219章狠辣徐榮第347章繁忙的高順第603章高順的狠辣第234章高順驚懼第139章首戰大捷(上)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第638章盛大聚會第500章進軍巴蜀第564章秦關投降第131章徐晃到來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364章智者雲集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112章張飛醉酒第342章何進斃命第369章董卓遇刺第366章郭嘉之策第274章華佗到來第174士族陰謀第262章董卓崛起第48章匈奴贖人第260章黃忠到來第443章修築潼關第56章接風洗塵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355章李儒之謀第500章進軍巴蜀第495章接收徐州第309章嫁禍袁家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502章益州矛盾第640章寒冬對峙第181章張讓獻策第654章匆匆百年第128章精明蘇雙第510章袁紹自殺
第101章各方反應第114章商人蘇雙第652章一晃十年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150章甄家資敵第403章軍校建設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379章新建水軍第211章移民定襄第290章李肅建議第30章痛擊匈奴第23章戈虎拜師第8章巨大的收穫第186章程立拜主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376章劉岱殉國第177章平定冀州第482章魯肅的強勢第350章酸棗會盟第467章陶謙心思第237章劉宏怒火第467章陶謙心思第108章長吏獻策第101章各方反應第249章巨大收穫第408章收服趙雲第200章到達寧城第154章張牛角降第473章劉表援兵第585章促進發展第423章笮融反叛第372章天下大亂第234章高順驚懼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148章蘇雙拜主第408章收服趙雲第652章一晃十年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470章孫堅出擊第102章代郡局勢第157章鉅鹿對峙第617章貴霜帝國降服第501章佔領CD第388章貪心的曹豹第535章連弩發威第640章寒冬對峙第327章程武之策第286章強勢呂布(六)第357章戲志才之謀(下)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12章滿載而歸第147章冀州老將第311章鮮卑南下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166章卜己敗逃第619章和談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602章平定益州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20章激烈角逐第322章呂布出兵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392章李儒的陽謀第219章狠辣徐榮第347章繁忙的高順第603章高順的狠辣第234章高順驚懼第139章首戰大捷(上)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第638章盛大聚會第500章進軍巴蜀第564章秦關投降第131章徐晃到來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364章智者雲集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112章張飛醉酒第342章何進斃命第369章董卓遇刺第366章郭嘉之策第274章華佗到來第174士族陰謀第262章董卓崛起第48章匈奴贖人第260章黃忠到來第443章修築潼關第56章接風洗塵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355章李儒之謀第500章進軍巴蜀第495章接收徐州第309章嫁禍袁家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502章益州矛盾第640章寒冬對峙第181章張讓獻策第654章匆匆百年第128章精明蘇雙第510章袁紹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