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0章 本州無罪

腳鐐拖在地上,帶出鑽耳的聲響,在兩名武德營卒的押解下,鹽州知州劉訪被帶進堂來。枯坐已久的王玄真放下手中的調查資料,擡眼看向劉訪,他本是沒有打算見此人的,不過,這畢竟是來到榆林開的第一炮,稍微重視些,也是應該的。

劉訪其人,四十歲上下,正值仕途的上升期,加上有王祐這個後臺,倘若沒有經歷此次變故,前途可期。

因而,當武德司的人進入州城,闖入州衙,二話不說,直接將他拿下之時,他是既驚且怒。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何況是斷人仕途,事實上,被武德司盯上了,甚至直接動手了,可想而知,前途渺茫,甚至性命能否留下,都要打一個問號。

這是一個典型的文臣,過去名聲也不錯,風度偏偏,有士大夫風采,常爲人稱讚。哪怕到此時,仍舊堅持着他文人忠臣傲骨,步伐雖然沉重,但十分堅定,身上雖是囚服,但彷彿仍穿着華服,一副堅貞不屈的姿態。

可惜,對他這番做態,王玄真沒有半點感觸,只是像盯獵物一般打量着劉訪,淡淡道:“聽說你想見本使?”

這是一種俯視乃至蔑視的姿態,彷彿刺痛了劉訪一般,只見他死死地盯着王玄真:“鷹犬,如此迫害忠良,不怕天譴嗎!”

見其身陷囹圄,還如此狂妄叫囂,王玄真眉頭當即皺了下,不過,對於這些文臣,他也見多了,心中不免嘲弄,淡淡道:“倘若劉知州見我,就是爲了發泄這些無謂的怨恨,那麼,本使公務繁忙,恕不奉陪!”

此言落,劉訪不由面色一滯,眼神微凝,與王玄真對視了一會兒,注意到其目光中的冷冽,劉訪也收斂起了僞裝,沉聲道:“本州身犯何罪?”

“鹽州雖是邊遠之地,但以劉知州的地位,想來消息不當閉塞,對於關內、隴右、河西之事,當有所聽聞纔是。此前被我武德司拿下的官員,所犯何罪,知州就犯何罪!”王玄真平靜地應道。

一聽這話,劉訪終究按捺不住,怒斥道:“武德司就如此肆無忌憚?劉某任職鹽州六載,雖然豐功偉績,但自然勤懇,不敢懈怠,上無負於朝廷,下不愧於百姓.”

聽劉訪調子唱得這般高,王玄真頓時哂笑着打斷他:“本使此番赴西北,身負重任,武德司行事,雖偶有狷狂,然從來有的放矢,絕不無罪加誅!知州因何受縛,難道不自知嗎?”

王玄真說出這麼一番話,劉訪頓時面露糾結,陷入了沉思,似乎當真在思考自己究竟哪裡出了差錯。

良久,劉訪擡眼,語氣堅決地道:“本州持身以正,一心報效朝廷,從無逾法違制,爾等肆意妄爲,欲加罪忠臣,助爾兇名,這大好頭顱,儘可取之!”

見他這副表現,王玄真也有些意外,此前他拿下的諸多官員,要麼惶恐不安,要麼質疑武德司的職權,要麼乾脆服軟認罪,但像劉訪這樣標榜清正,還是頭一次。

王玄真想了想,悠悠道:“自鹽州及劉府,可搜出了大量金銀錢帛,府上女眷,個個穿金戴銀,就連僕役都一身錦衣。據本使所知,知州起於微末,既無遺產,更無經營,何來如此之巨的財產?”

聞言,劉訪呆了一下,反應過來,冷冷道:“若以此問罪,那天下官員,何人無罪?”

這話,卻是有些問到了王玄真,事實上,真按照“不明財產來源”去問罪,那把全天下的官員都抓起來,恐怕沒有幾個人是無辜的。

不過,王玄真在西北的行動,顯然是有針對性的,貪污腐敗什麼的,只是一個前提罷了。真正的原因,還在於這些官員,與地方勢力勾結的深淺情況。

而毫無疑問,劉訪在鹽州,在這方面犯了忌諱,對豪強,對胡民,已經不是妥協,甚至是放縱。西北乃至榆林的問題,朝廷的漢化政策爲何執行不下去,就是劉訪這等官員不作爲,只圖自安。

在劉皇帝看來,這種官員,對朝廷陽奉陰違,名奉朝廷,實則自專,是在掘朝廷統治的根,是無法容忍的。

而經武德司的調查,鹽州的情況,更是積重難返。劉訪自己,卻不自知,還認爲自己是忠臣。

“好了!”王玄真知道,對劉訪這樣的官僚,已經沒有溝通的必要了,擺擺手,冷淡道:“本使無意與你相爭,也無意聽你陳情,若要爭辯,等到了東京,去刑部大堂自白吧!”

說完,王玄真便不耐煩地衝堂上的下屬吩咐道:“帶他下去,連同家小、財產、證據,押赴東京受審!”

“是!”

王玄真此番西北使命,雖負重權,但還是有所保留,有批捕之權,但還不能隨意處置這些被拿下的官僚,這大概也是劉皇帝保留的最後一絲清醒。否則,西北經這樣的折騰,早不知亂成什麼樣子了,而劉訪之所以敢同王玄真爭辯乃至質問,也是因爲清楚,這些武德司的鷹犬,沒有處置權。

面對王玄真趕蒼蠅一般的動作,名士劉訪心中難免再生羞怒,但也沒有過多的表示。不過,大概是沉浸在朝廷忠臣的角色中無法自拔,轉身之際不忘鄭重地對王玄真道:“本州提醒王使君一句,如今的鹽州並不安穩,武德司若是不知收斂,必起大亂,屆時在東京,或有再見之日!”

聽其言,王玄真當即嗤笑道:“知州認爲,如今鹽州形勢之嚴重,是何人造成的?”

“還有!”王玄真頓了一下,語氣凜然地道:“本使北來,除了懲奸除惡,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協助官軍清除西北逆亂。鹽州此地,逆賊雌伏,幾成法外之地,明湖鄉是什麼情況,知州難道毫無察覺?”

這話一出,劉訪愣住了,臉色也逐漸白了,有些不安地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王玄真則冷冷道:“武德營已分赴明湖鄉,等知州那個舅哥被捉拿歸案,一切自有說法,希望屆時,知州還有此時的底氣!”

惶恐之色,終於出現在劉訪的臉上,顯然,作爲一州主官,在職多年,對於境內的情況,怎麼可能毫無察覺。

對於明湖鄉的情況,對於袁恪的一些表現,劉訪未嘗沒有懷疑,只是過去下意識地忽略罷了。但此時,被王玄真點出,一股莫名的恐慌也開始充斥在劉訪心頭。

有些消沉地被帶下去,不過,大概是對王玄真這樣的鷹犬深惡痛絕,離堂之前,劉訪又轉過身來,強撐着譏笑道:“王使君此番在西北恃權逞兇,得罪整個西北的官員,但願不會步你叔父的後塵”

可惜,這番誅心之言,王玄真連眼皮子都沒有眨一下,臉上更無多少波瀾:“不勞劉知州掛心了!”

事實上,王玄真如何不明白,經過西北一行,他恐怕已經成爲武德司得罪天下官僚最狠的一個司吏了,其他地方且不論,至少西北,想要食其肉、寢其皮的人,恐怕成百上千。

然而,時至如今,他又何嘗有退路。更何況,決定他命運的,不是這些官僚,在這方面的認識,王玄真可比他那個墳頭已長青草的叔叔要清晰得多。

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297章 心虛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13章 相敬如賓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133章 面聖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1773章 質問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89章 破財贖罪第74章 根由在朝第481章 行宮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1811章 歸來第23章 老臣凋零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51章 以鎰稱銖第19章 武夫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52章 巫宦之國第4章 西南事務第99章 又窮了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368章 榮寵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35章 室韋覆滅第345章 剝削者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117章 機會第138章 破寨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53章 兵臨刪丹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72章 磁州賊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41章 錦州陷落第7章 恩賞問題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64章 楊業卻敵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49章 南國風起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4章 巡遊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416章 面試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172章 太子妃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85章 安心第154章 滅門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328章 默認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59章 皇帝與太子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71章 北齊鎮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35章 坐不住了第96章 言官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
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297章 心虛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13章 相敬如賓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133章 面聖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1773章 質問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89章 破財贖罪第74章 根由在朝第481章 行宮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1811章 歸來第23章 老臣凋零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51章 以鎰稱銖第19章 武夫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52章 巫宦之國第4章 西南事務第99章 又窮了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368章 榮寵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35章 室韋覆滅第345章 剝削者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117章 機會第138章 破寨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53章 兵臨刪丹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72章 磁州賊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41章 錦州陷落第7章 恩賞問題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64章 楊業卻敵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49章 南國風起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4章 巡遊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416章 面試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172章 太子妃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85章 安心第154章 滅門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328章 默認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59章 皇帝與太子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71章 北齊鎮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35章 坐不住了第96章 言官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