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

東宮,弘德殿。

菜香四溢,劉暘端着碗快,默默地用着晚膳,不過兩眼時刻關注着殿中的情景。

只見劉文渙垂頭跪着,額頭上寫滿了倔強,趙妃則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樣,站在那裡訓斥着:“你怎能隨意答應去安西,你知道有多遠的嗎?你知道一路要吃多少苦嗎?爲何不多想想,哪怕讓你爹幫你參考一二......”

“皇祖父下令,兒豈能拒絕,否則豈不成違抗君命?”大概被趙妃說得煩躁了,劉文渙擡頭反駁道。

“你祖父那是和你戲言......”

“天子無戲言!”劉文渙嚴肅道,說這話時,劉文渙腦海裡便忍不住浮現出劉皇帝那威嚴而不可侵犯的模樣,那種強勢的權威既讓人恐懼,也讓人嚮往。

見劉文渙不服管教,趙妃更怒了,正欲開口,劉暘終於有了反應。用力地放下手中碗快,碗快桉碰撞的聲音一下子吸引了爭執中的母子注意力。

劉暘目光在母子身上轉悠了兩圈,瞧向趙妃,澹澹道:“好了!想用一頓晚膳都不得安寧!

若沒有訓夠,自可回你的寢院繼續,在弘德殿,我不知你是在訓文渙,還是在訓我!”

聽劉暘這麼說,再注意到他陰沉的面龐,趙妃心知,自己這番表現是觸怒太子了,曼妙的身段一彎,請罪道:“妾一時心急,言語衝撞,冒犯了殿下,還請殿下恕罪!”

聞言,劉暘盯着他:“若非體量你愛子心切,你以爲我會任你在殿中恣意咆孝?”

劉暘平靜的話語中,充滿了威嚴,這與平日裡的溫和迥異,趙妃感受到了,下意識地收斂了些,不敢在隨意炸刺。

“文渙,起來吧!”目光轉向劉文渙,劉暘衝他擺擺手,臉上甚至露出一點讚許的笑容:“今日在垂拱殿,表現不錯!”

聽得父親的誇讚,劉文渙年輕的面龐上頓時綻開笑容,麻利地起身,向劉暘拜道:“兒只是依照爹平日的教誨行事!”

趙妃已然冷靜下來,然而見劉暘還在誇劉文渙,還是忍不住心頭的擔憂,道:“文渙這麼多年,連京畿都沒出去過,何況安西?安西那麼遠,又在打仗,如何是他能夠去的!”

這話,劉暘顯然不愛聽了,當即駁斥道:“爲何不能去,大漢的土地,身爲大漢皇室子弟,難道還有畏難懼遠的道理?那麼多將士都在碎葉與異邦賊子作戰,浴血沙場,只讓他押送一批物資,你就這般叫苦!”

趙妃道:“他還不滿十六歲,少不更事啊!”

“有志不在年高!”劉暘澹澹道:“陛下十六歲,已經參軍掌兵了!六弟十六歲,已經遠征大漠,馳騁數千裡瀚海!即便是我們幾個兄弟,十歲以前,便多次隨陛下出巡,戰場也上過。比起這些,文渙十六歲了,你還如此護着,不覺慚愧嗎?

養於深宮,對他並非好事,可以出去歷練歷練,此次正是個不錯的機會,要能經事,日後方能成器!”

說教一番,劉暘又看向劉文渙,語重心長地說道:“這數千裡走下來,就當是對你的一次考覈,不要讓你祖父和我失望!”

見劉暘說得鄭重,劉文渙表情也變得格外認真,小臉繃得緊緊的,拱手拜道:“是!”

而趙妃儼然還有話說,但劉暘卻不想再聽了,澹澹然地衝他道:“你以爲陛下只是開個玩笑嗎?若非想要培養他,豈會特地提起此事,這份良苦用心,多體會體會吧!”

趙妃雖然關心則切,但並非沒有智慧,聽劉暘這麼一番解釋,不由地與劉文渙對視一眼,雙目之中難掩喜悅之情。

“殿下教誨,妾銘記於心!”趙妃恭恭敬敬地朝劉暘行了個禮。

劉暘則興致不甚高的樣子,衝她揮揮手:“這兩日之間,便要啓程了,該關懷、該交待的,你們母子回去說吧!”

“是!”

待趙妃領着劉文渙退下後,劉暘臉上迅速被疲憊之色鋪滿,不得不說,如今的趙妃在他眼中,已經再無當年那種溫婉賢淑之感了,這些年東宮二妃的爭鬥,也讓他不勝其煩。

和劉皇帝一樣,對於文渙劉暘還是很喜愛的,這畢竟是他的長子,當初子嗣艱難之時,劉文渙的降生對劉暘是具備特殊意義的,由於這份特殊的感情存在,讓劉暘潛意識裡便對劉文渙抱有極深的期望。

這麼多年了,對其培養學習也是格外關注,而劉文渙的表現也沒有讓劉暘失望,至少他具備一個皇室子弟最基本的素質。

嫡庶之分,雖然讓劉暘時感矛盾,但那也是嫡子誕生之後的事情,在此之前,劉暘對劉文渙顯然還是寄予了厚望的。

但如今,隨着東宮內部的明爭暗鬥,隨着二妃對立越發露骨,劉暘心頭的厭煩情緒也在不斷加重。而趙妃近來的表現,則讓劉暘開始擔憂,再讓劉文渙由她撫養,受其影響,對劉文渙的成長會產生不良的結果。

因此,把這母子分開,讓劉文渙出去闖蕩一番,經受一些磨礪,也看看在沒有他那個母親影響的情況下,又是怎麼樣一種表現,能否承擔大任......

而事實上,即便沒有劉皇帝突然給出的押運任務,劉暘也打算給劉文渙安排些差事,正式開始磨礪這個兒子。當下大漢的皇室子弟們,日子並不好過,從小到大便進行着嚴厲的精英教育,有劉皇帝在上面盯着,輕鬆日子並不存在。

哪怕逍遙如劉昀,荒唐如劉曙,當初也是經歷了文華武英二殿十數年打磨的。到劉文渙這一代,同樣如此,在教育上是從沒放鬆的,每個皇子龍孫不論個性如何,在入學成制面前,都得老老實實的。

劉暘當年怎麼一路走過來的,如今是打算用在劉文渙身上了,就如他所言,這既是一場磨礪,也是一場考驗。

坐在殿中,沉吟良久,劉暘擡頭喚道:“來人!”

“殿下!”內侍王約快步近前,聽候吩咐。

劉暘直接指示道:“傳慕容永仁、趙德芳!”

趙德芳乃是已故榮國公趙匡胤之子,慕容永仁則與太子妃慕容氏沒什麼關係,而是灤國公慕容承德長子,都是功勳之後,皇親國戚,如今一文一武,都在東宮當值。

雖然要磨礪劉文渙,但也不是完全放手不管的,畢竟事涉軍機,不可兒戲,因此給劉文渙配備一定的幫手,協助其完成押送任務,則成爲了必然,也是負責任的做法。

慕容永仁、趙德芳二人,顯然就是劉暘給劉文渙準備的幫手。

秋夜清涼,身披一件外袍,劉暘心情沉重地遊於宮苑,信步而遊,但不知覺間,還是走到了蕭妃的嶽樺院………

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481章 行宮第60章 狠狠敲打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88章 永清軍議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225章 遼國的應對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146章 驕將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1章 乾祐滅佛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73章 紙上談兵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1803章 運動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117章 潑冷水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151章 凋零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96章 言官第45章 移鎮之議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1707章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66章 朕要親征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93章 班師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43章 東京聲色第79章 大獲全勝第368章 榮寵第21章 西巡第55章 山上山下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78章 南北併發第14章 武夫軍閥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54章 病虎獠牙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14章 腹黑之謀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27章 西京風波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347章 談話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474章 立場第85章 少壯派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285章 家務事
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481章 行宮第60章 狠狠敲打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88章 永清軍議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225章 遼國的應對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146章 驕將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1章 乾祐滅佛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73章 紙上談兵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1803章 運動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117章 潑冷水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151章 凋零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96章 言官第45章 移鎮之議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1707章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66章 朕要親征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93章 班師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43章 東京聲色第79章 大獲全勝第368章 榮寵第21章 西巡第55章 山上山下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78章 南北併發第14章 武夫軍閥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54章 病虎獠牙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14章 腹黑之謀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27章 西京風波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347章 談話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474章 立場第85章 少壯派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285章 家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