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

遼上京,皇城。

整座大殿被哀傷的氛圍所籠罩,帶着春寒的風不斷自殿外涌入,紗帳晃動,白燭搖曳,大行皇帝遼天順皇帝耶律璟被“梳妝打扮”後,就靜靜地躺在其間。

靈柩前,宗室、大臣皆披麻戴孝,整齊地跪倒着,耶律璟的后妃們,則抽泣不已,尤其是皇后蕭氏,性情溫婉的她,更是一派柔憐的模樣。

蕭氏算是耶律璟的髮妻了,在耶律璟還在藩邸時就嫁給了他,不過,由於耶律璟個人方面的原因,夫妻之間關係並不算親密。但是,畢竟是丈夫死了,又無子嗣,哪怕是她這個皇后,也不免對未來感到無望,感到彷徨,無所適從,只有用眼淚來釋放情緒,訴說不安。

但在這肅穆的氛圍之中,跪着的遼國上層們,心思卻早不再躺在棺槨裡的耶律璟身上了。隨着一人的到來,殿中波瀾頓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南院大王,耶律斜珍。

耶律斜珍自西域卸任回朝後,以其功勳卓著,進位南院大王,全面負責遼國南面軍政事務,同時接替漢臣高勳,留駐東京遼陽府。當得知上京變故之後,沒有任何耽擱,日夜兼程,從遼陽趕回。

此時的耶律斜珍,滿面風霜,神情疲憊,泛紅的眼眶中,透着無盡的哀傷。不提其他,耶律璟對他恩遇,是遠超旁人的,否則也不會給他統帥大軍,遠征西域,揚名天下的機會,更不會讓他在三十來歲,就進位南院大王,成爲遼國上層權力最重的幾人之一。

沒有顧及那些騷動的人心,異樣的目光,耶律斜珍只是上前,叩首祭拜,然後嚎啕大哭一場。他的哭聲,就彷彿是一個信號,大殿中的哀聲就如泄洪一般爆發出來......

只與耶律必攝、蕭護思、耶律賢等幾人簡單地說了幾句,瞭解了一些情況後,耶律斜珍便離宮而出。耶律斜珍感受到了,皇帝的梓宮前,已然暗流涌動,他不願見到這些,更不願意這些權力紛擾打攪耶律璟的安寧。

然而,很多事情都不以個人意願而轉移,有些局面也不得不去面對。在過去的十年中,遼國聲名最盛的統帥,毫無疑問,就是耶律斜珍,同時,手握重權,尤其在軍中頗具威望,又是宗室出身,遼國皇位的承繼,他也是有話語權的。

因此,耶律斜珍的還京,也就等於給遼國皇位之爭添了一把火,使之更加激烈,同時也更加明朗。耶律斜珍如果公開表態支持誰,那無異於得到一根擎天臂助。

“大王,太平王邀您過府一敘!”剛出皇城大順門,便有親信僚屬攔馬稟報。

高坐馬上,耶律斜珍嚴肅的面龐顯得十分冷峻,聞之,更浮現出少許氣憤與不屑,直接吩咐道:“答覆來人,就說我旅途勞頓,心力交瘁......不,直接拒絕了吧!”

“是!”

回府之前,耶律斜珍回頭看了看皇城,目光深沉。遼國上京,分南北二城,北胡南漢,也是按照胡漢分治來的。

北城也分皇城與郭城,論規模,自然比不上大漢兩京的龐大,更不如其輝煌壯麗,但是,在這塞外,在這僻遠的東北亞,已屬開歷史之先河了。歷代塞北王朝,也唯有契丹的漢化,最爲深刻,並且做到了如今這種程度。

“回府之後,閉門謝客,所有邀請,一概謝絕!”憂慮之色在眼神中閃過,耶律斜珍吩咐了句,然後揚鞭策馬,返回他在上京的府邸。

太平王耶律罨撒葛在南院大王耶律斜珍那裡碰了釘子的消息,很快就在上京城的大臣們中間傳開了,不得不說,對於耶律罨撒葛的不自量力,上竄下跳,很多人都感到鄙視。

齊王府,耳目衆多的耶律賢自然也得到了這個消息,也在議論此事。這段時間,他們這一派人,聚集密謀也越來越頻繁了。

按照耶律賢的要求,哪怕聚會,所有人還是穿着孝服。方落座,暫時充任宿衛將軍的女裡率先開口了,語氣有些不屑:“南院大王直接拒絕,態度冷淡而堅決,顯然太平王絕非他屬意之人!”

這段時間,在耶律賢這一派人中,女裡是最爲活躍,也最爲輕狂的,自以爲得功,當然,他確實有功,耶律賢對他還是頗爲包容。

雖然,投靠獻誠表忠心的人很多,但對於耶律賢而言,最值得信任的,還是長久經營關係的這幾人。其實,拋開那些表面的聲勢,耶律賢的根基,並不算深厚,只是因緣際會,恰遇良機罷了。這不,隨着耶律斜珍的歸來,人心似乎又有所變化了。

“太平王膚淺浮躁,不足爲慮,如今大王真正的對手,只有越王!”蕭思溫開口道,直指關鍵:“宗室、朝廷、各署之中,支持越王的人不少,但重臣都還沒有表態,顯然也在坐觀局勢發展。南院大王功勳之臣,在軍政之中都有威望,倘若能夠得到他的支持,大王必能承繼大統!”

“只是,南院大王拒絕了太平王,就不會拒絕我嗎?”氣度越發沉穩的耶律賢聞之,搖了搖頭,說道:“南院大王深受先帝知遇之恩,今日梓宮前,那般悲愴,可見其心!”

這也是耶律賢沒有像耶律罨撒葛那般急躁冒失地的遣人聯絡的原因,當然,對於耶律斜珍的支持,耶律賢也是萬分渴求的。

見耶律賢顧慮,下首的耶律賢適想了想,道:“若先帝有子,南院大王必然傾力扶持,也無大王御極之機。然當下,帝位無屬,南院大王通達事理,國之柱石,臣覺得,若以國事相托,曉以大義,赤誠相待,憑大王的器宇,必能服之。因此,大王所思所行,不當僅限於謀帝位,還當立足大局,爲大遼江山子民着想!”

“卿之言,正是我所想啊!我欲奮進,又豈止是爲了奪回了先父的基業?更是爲大遼江山社稷之存續,先帝在位,雖有建樹,但近些年,朝政萎靡,人情混亂,亟需改弦更張,整肅綱紀,以求振興啊......”耶律賢感慨道。

耶律賢適等人聞言,當即表現出一副感動的模樣,大表支持。蕭思溫老謀深算,略作思吟,說道:“南院大王這一回京,人心顯然浮動了,不過也說明,帝位之爭也該有個結果了,如今,已是最要緊的時刻。而最要緊的,還在於上京的掌控,尤其是軍權,但先如今,軍中形勢也有些微妙了!”

“軍中有變故?”耶律賢眉頭高蹙。

蕭思溫嘆道:“目前尚屬穩定,右皮室軍中也替換了大量我們的將領,但是,值此時局,人心難定,以其彈壓威懾,引而不發可,然欲做大用,結局難測!”

“南院大王一回來,更加不能只依靠軍隊了!”耶律賢適這麼說道。

“南院大王也只是一人以及些許隨從衛士罷了,有沒有帶兵馬回來,何懼之有?”聽其言,女裡忍不住說道。

聞之,幾乎所有人都蹙起了眉,太沒有見識。沒有搭理他,耶律賢沉聲道:“耶律撒給那邊,也不足全信啊!”

如今上京周邊的軍隊,能起決定作用的,主要有三支,宿衛、左右皮室軍,宿衛通過耶律夷臘暫時掌握在手中,右皮室軍有蕭思溫,但由於動作過激,替換了大量將領,軍心不定,不夠穩當。、

剩下的左皮室軍,詳穩爲耶律撒給,此人與耶律賢之間還是有些淵源的,其父耶律安摶當年是推動世宗耶律阮上位的主要大臣,後來更官拜南樞密使,不過在耶律璟繼位後,鬱鬱而終。

當然,耶律撒給能夠成爲皮室軍詳穩,也是靠自己的能力與功勞。有那層關係在,對此人,耶律賢也是聯絡過的,得到了耶律撒給曖昧的迴應。

因此,從對軍隊的掌控就可以看出,他們對上京城的控制,是並不牢靠的。

第121章 大朝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264章 孺魏王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69章 夫妻密談第381章 功臣閣第309章 衡釀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76章 太子還京第30章 滿堂春宴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286章 宗室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48章 處處矛盾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298章 事泄了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406章 調任第180章 賞功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287章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62章 二代勳貴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446章 流光園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55章 符氏姐妹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353章 信使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45章 治安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269章 愛將第457章 鄭州第455章 見聞第52章 幽燕變故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1章 乾祐滅佛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85章 安心第9章 新官上任第118章 棉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304章 楚州第444章 揣測者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半島史話·桓王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40章 開拓之志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111章 動心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70章 大禮
第121章 大朝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264章 孺魏王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69章 夫妻密談第381章 功臣閣第309章 衡釀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76章 太子還京第30章 滿堂春宴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286章 宗室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48章 處處矛盾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298章 事泄了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406章 調任第180章 賞功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287章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62章 二代勳貴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446章 流光園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55章 符氏姐妹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353章 信使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45章 治安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269章 愛將第457章 鄭州第455章 見聞第52章 幽燕變故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1章 乾祐滅佛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85章 安心第9章 新官上任第118章 棉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304章 楚州第444章 揣測者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半島史話·桓王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40章 開拓之志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111章 動心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70章 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