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西巡

“只是正常的妊娠反應,胎兒一切正常,娘子不必擔憂。”翠芳殿內,老太醫操着一口關中口音,恭敬地寬慰着淑妃耿氏。

耿氏玉手輕柔地撫在肚皮上,秀麗面容間散發着一層母性的光輝,聞其言,微微鬆一口氣,說道:“那便好......”

語調中透着說不出的嬌柔,神情間,又隱約浮現着一抹焦慮,抑鬱。

見狀,老太醫起身,退後一步,拜道:“老朽再開一副安胎藥,娘子只需如常起居胎養即可。”

“有勞胡太醫了。”耿氏回過了神,朝老太醫露出了淺笑。

“老朽告退。”

“送太醫。”耿氏朝一名侍婢吩咐着。

翠芳殿有翠芳園,晚春之風分外和煦,在侍婢的攙扶下,耿氏於園圃小道間散着步。周邊一片生機,耿氏面容卻始終帶着點愁緒。停下於亭間小坐,不由探手摸了摸自己的面頰,發福觸感明顯。

“哎......”神色愈苦。

耿氏懷胎已有八月了,肚子已是圓滾滾,身體也微胖了一圈,胸脯也明顯碩大不少,劉承祐此前感受過,手感更甚從前。可惜,耿氏的心情卻是日漸鬱郁,不得樂。

說到底,還是自覺被冷落了。要知道,即便當初劉承祐專寵耿氏之時,都沒有太多時間與其你儂我儂,更遑論如今娶了皇后,納了貴妃,再加上她身子不便。

耿氏本是柔柔弱弱的性子,安分體己,但也有些敏感脆弱,雖不與爭寵獻媚,給劉承祐後宮添亂,卻也難免暗自垂憐。

“娘子。”一名內侍自園圃外跑至亭前。

耿氏從怨艾的情緒走出來,看着內侍,輕柔地問道:“御駕出發了?”

內侍點着頭,微喘着氣:“御駕已過虹橋,向西巡行。”

耿氏略呆了下,方纔說道:“皇后與高貴妃果真隨駕在側?”

“是的。”

聞答,耿氏沉默了一下,面容生出些許哀怨之態,眼眶慢慢地紅了。

“娘子有孕在身,不便舟車勞頓,官家也是顧惜您的身體。不然,官家一定也會帶上娘子的......”見耿氏的慼慼狀,旁邊一名宮娥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態,不由勸慰道。

“我知道。”耿氏柔柔地應了句,情緒不加好轉。

“多嘴!”在邊上,一名老婦人朝那宮娥呵斥了一句,隨即溫聲對耿氏道:“娘子不要想太多了,官家國事繁忙,無暇顧及後宮,對皇后與貴妃,也非專寵。您現在懷有身孕,養好身體,爲官誕下麟兒,纔是最重要的。唔......官家出巡,您或可,去仁明殿陪伴太后,盡孝於前。”

聽老婦人這麼說,耿氏回過了神,看了看她,臉上的幽怨之意淡去不少。想了想,說道:“我知道了。多謝李婆指點。”

這老婦人,便是此前李氏派在劉承祐身邊伺候的老婆子,進東京後,被召還仁明殿,爲尚宮。耿氏懷孕後,以其熟悉,又被派遣到耿氏身邊,照顧着。

見耿氏有所恢復,李婆微笑以應,心裡也微鬆。她可知道,要是讓耿氏一直這麼鬱鬱寡歡的,對腹中龍子可不友好......

......

長處深宮,不知民間情狀,劉承祐以此爲由,做下“西巡”的決定。此議一出,立刻遭到了楊邠爲首的朝臣們的反對。劉承祐登基後,楊邠低調了一陣,但一段時間下來,發現劉承祐一心致力於調理國家,阜定民生,又有些擡頭,開始與劉承祐“作對”了。

不過,此番大部分朝臣都站在楊邠這一邊,他們覺得,國家方定,天子初登宸極,當坐鎮東京,以穩天下。又以四境不寧,宇內不安相阻。理由一籮筐,說到底,還是覺得劉承祐這個天子有些不安分。

但是,他們這些理由,反倒是劉承祐西巡的動力。耳聞終究還是有些虛,趁着時局初步安穩,劉承祐決議親自看看民間的情況。他的意志堅決,朝臣根本攔不住。

宰臣之中,以蘇逢吉與馮道隨駕,餘者仍以楊邠爲首,郭威爲輔監理國政,龍棲軍隨行護衛,史宏肇奉詔率人護駕,爲行營都部署。

劉承祐注重,御駕西巡,一切從簡,並未大張旗鼓,更不欲勞民傷財,除了必要的鹵簿儀仗、隨侍護軍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張羅場面的東西。連隨行的皇后與高貴妃,也幾乎是“拎包”隨駕。

雖則西行,但劉承祐也未打算走遠,最遠便是西京洛陽,着重查看兩京之間州縣情況。

時下,國家人口稀少,土地荒蕪,經濟蕭條,爲政廢弛,吏治糜爛。劉承祐此行,主要便是爲了體察民情,安撫民心,鼓勵生產,發展經濟。同時,也顯示一下他這個新天子的存在,刷一波眼球。

數千人馬,緩緩西行,寬大的車駕上,劉承祐喝着茶,看着書,倒顯得挺愜意。只是行進間,不住地晃動,且越發遠離東京,晃得越厲害,哪怕御駕是經過“減震”措施的,也有些難受。

掀開車簾,朝外邊瞧了瞧,路很爛,坑坑窪窪,儼然多年未加休整。

“得修路!一定得修路!”顛簸間,劉承祐嚴肅地下着決心。

不過,很快臉上又浮現出些許無奈,以如今的國情,心有餘而力不足,百姓吃穿都是問題,哪來的人力、物力搞“基建”。

已入暮春時節,西行路上,沿途平原上,已能見到一些墾種過的土地,以麥、稻爲主,綠意並不算濃郁,但劉承祐見之則喜。別的地方不好說,但近畿之地的農事,顯然是沒有廢弛的。

出開封后,劉承祐的第一道命令便是,嚴禁踐踏田畝,毀壞稼苗,有違者,無論何人,斬首。

然後,幾乎是打劉承祐的臉,禁令下達後不久,史宏肇麾下幾名騎士因馬驚躥入民田,爲行營都虞侯馬全義所執。史宏肇還欲維護,那幾人是他的心腹,鬧到劉承祐這邊。不罰或者輕罰,那是不可能的,否則劉承祐這天子的威信何在?

結果自然是註定了的,幾個人,全部斬殺,傳首行營,以儆效尤。不止如此,那幾匹馬,都是好馬,一道兒被殺,以表天子重視農事,維護苗圃的決心。

這下,行營隨衆,上至大臣將校,下至士卒馬伕,全數警醒,皇帝的詔令,不是鬧着玩的,是真要殺頭的,連史都指揮使都保不住的。對於劉承祐殺他屬下的事,史宏肇很生氣,私下裡口出怨言,基本都在最快的時間內,傳到了劉承祐的耳朵裡。

“官家,中牟縣到了!”

只在御駕上小憩了一會兒,醒過來時,太陽正西斜。中牟縣屬開封府管轄,於東京而言可謂近在咫尺,直線距離不足六十里。

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7章 恩賞問題第144章 堂審第9章 鳳翔戰況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20章 威臨荊南第70章 大禮無題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368章 榮寵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92章 兩京並重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141章 雌威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39章 百年大計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90章 安全脫身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188章 後續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2章 王、鄭二公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474章 立場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108 狀元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83章 抉擇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207章 還京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380章 投漢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86章 鬚髮花白第336章 怪圈第62章 緊鑼密鼓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41章 西域戰況第93章 升遷世宗篇51 皇太孫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371章 殺,不殺?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48章 處處矛盾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456章 遺澤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39章 濮州案(2)
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7章 恩賞問題第144章 堂審第9章 鳳翔戰況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20章 威臨荊南第70章 大禮無題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368章 榮寵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92章 兩京並重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141章 雌威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39章 百年大計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90章 安全脫身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188章 後續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2章 王、鄭二公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474章 立場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108 狀元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83章 抉擇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207章 還京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380章 投漢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86章 鬚髮花白第336章 怪圈第62章 緊鑼密鼓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41章 西域戰況第93章 升遷世宗篇51 皇太孫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371章 殺,不殺?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48章 處處矛盾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456章 遺澤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39章 濮州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