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5章 父子夜談

第1795章 父子夜談

劉旻的歸來,給漢宮內外還是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了這個消息,但人到與不到,感受與反應都是不一樣的。

劉皇帝年長諸多皇子中,除了還在海外出使未歸的齊國公劉昀之外,基本都回京了,就是因榆林平叛被賜爲涼國公十三皇子劉曄都早早地歸來了。

而這數月來,朝廷之中爲安西之事的討論,仍未結束,依舊爭執不斷。不過,隨着魏王劉旻親自歸來,很多人都意識到了,這數月以來的爭論,終將有個結果了,只看劉旻與劉皇帝談得怎麼樣,說到底,不論下面的臣僚們討論得如何熱火朝天,真正能下個定論的還得是劉皇帝。

不過,在此之前,作爲萬衆矚目的中心,劉旻還有一系列的應酬。祭奠完符後,又與喜極而泣趕來的魏王太妃一訴衷腸,其後還有諸多兄弟以及親貴大臣們的探望。

一直折騰到傍晚,劉皇帝再度相召,讓劉旻陪着用膳。不得不說,劉皇帝時不時地請勳貴大臣單獨用膳,喝酒談天,但與自己兒子之間,這樣的情況還真是很少。

但同樣的是,吃飯不是目的,重點在於過程。父子倆在垂拱殿飲酒聊天,當然,主要是劉旻在說,劉皇帝在聽。關於西征以來的大小事,劉旻把他準備的東西,親自向劉皇帝做了一個綜合報告。

劉旻平日裡不是個多話的人,有時甚至顯得有些木訥,但在談及西征事蹟時,卻是滔滔不絕,言語十分利索。

而一直等劉旻把在收復碎葉後對安西一系列的安排講完後,方纔停罷,然後又期待,又是忐忑地望着劉皇帝,等着聖訓。

劉皇帝一時間則沒有作話,而輕輕地笑了笑,伸手道:“說了這麼多,口渴了吧,喝點酒,潤潤嗓子!”

“是!”劉旻應諾,直接拿起案上的酒罈就灌了起來,一副豪邁的樣子。

劉皇帝見狀,微微一笑,不過自己還是很老實地小杯淺飲。待臉上浮現出少許酒水帶來的醺意時,劉皇帝方纔感慨着說道:“你們西征,我雖在萬里之外,卻也時刻關注着。西征打了兩年,並不輕鬆順暢,甚至一度遇到困境,有兵敗喪師之危險,死傷也頗衆,大漢又有成千上萬的戶民披麻戴孝,哀聲一片.”

“臣統帥不力,深感慚愧!”提及此,劉旻也從那種豪情滿懷的狀態中脫離出來,鄭重一拱手,一副汗顏的樣子。

劉皇帝則擺了擺手,嘆道:“這是也不能怪你,你們統帥行營,能做到今日的地步,已是難得,數千裡遠征,本就不易,漫長的後勤補給,足以讓人絕望。還是朕,當初就小瞧了黑汗國,誰能想到,這偏僻小國,竟然如此難纏,反抗如此激烈。小視對手,廟算不足,能夠打成這樣的結果,伱們已經很出色了!”

“爹這樣說,兒更無地自容!”劉旻也嘆道。

緊跟着,劉旻又表情堅定道:“不過,經過此番西征,與黑汗國的交手,兒也確信西征的正確。黑汗這個國家不一般,政教合一,組織能力不俗,軍事建設出衆,以卑小之國,二十餘年間,先後力抗契丹與大漢,絕非一般勢力能夠做到的。

若其能稍按擴張之野心,潛心發展,再積蓄十年實力,必定成大漢西陲大患。尤其是他們信奉的國教ysl,極具攻擊性,爲了傳教,擴張是其必然選擇。

收復碎葉後,從黒汗一些上層貴族口裡得知,他們一直是作爲ysl東擴的橋頭堡,黒汗過去三十多年的發展壯大,也大大得益於ysl的幫助。

在西征過程中,我們也不止一次面對那些來自西方世界的ysl信徒的衝擊,瘋狂野蠻,悍不畏死.”

說到這兒的時候,劉旻也是一臉的忌憚。見狀,劉皇帝輕笑道:“這就是你在安西行滅教政策的原因?”

“是!”劉旻肯定地點頭:“不消滅他們,就無法實現對新佔土地的控制,他們對當地教民的思想控制太強了,若不用重典,後患無窮。至於那些信徒,思想不轉變,那邊從肉體上消滅!”

“此事你做得很好!”劉皇帝也給了一個肯定的態度,冷冷道:“這些神權啊、教權啊,野心勃勃,無法無天,試圖染指世俗,控制皇權,實爲禍亂之源,必須予以鎮壓消滅。更遠的地方我們管不了,但在大漢玄旗之下,在我們控制的土地上,絕不允許其猖獗!”

“是!”劉旻再應道,在此事上,他也算是劉皇帝的信徒了,雖然考慮的因素並不只如此。

“西征至此,歷時兩載,雖算不得圓滿,但黒汗基本滅國,大半國土本攻佔,只餘小股勢力苟延殘喘。朝廷這邊,基本上是滿意了,不過,我聽說你還想繼續向西打,說說你今後的打算吧!”

聞問,劉旻沒有第一時間接話,低頭仔細盤算了一會兒後,方纔嚴肅地應道:“爹,兒一直認爲,開疆拓土,只是第一步,如何守住並建立統治,纔是更爲重要的事情。

而經過與黒汗這些西面國家勢力的接觸與對抗,兒認爲,即便我們罷兵,那些ysl世界的信教徒也未必會甘心。我不攻他,他未必不來犯我!

因此,兒寧願先發起進攻,消滅黒汗餘孽的同時,也把戰線向西推進,遠離大漢!不過,在此之前,還需要在安西各地,推行大漢典章制度,政策法律,將之鞏固了,再圖後進!”

看了劉皇帝一眼,劉旻又道:“兒此前向朝廷請求的支援,正爲此事,若無朝廷支持,僅靠安西之力,實在力有未殆!

另外,如今的安西,地域廣大,東西遙遙兩千餘里,又有天山阻隔南北,不方便交通來往,消息傳遞,因此,兒建議將安西以龜茲爲界,一拆爲二!”

聽此建議,劉皇帝稍微詫異地看了眼劉旻,見他一臉認真,笑道:“這可堵不住朝臣們的嘴!你的請求,可是獅子大開口啊!”

臉上閃過一抹尷尬,劉旻謙恭地道:“爹,安西並非偏僻苦寒之地,其富饒肥沃之土衆多,只要發展起來,足可成爲大漢西北一道穩固的屏障,不會永遠依靠朝廷靡費支援.”

聞言,劉皇帝眼中閃過一道犀利的色彩,直勾勾地盯着劉旻,道:“你難道不知,有些朝臣的顧慮,也正在於此嗎?安西,畢竟離大漢腹心太遠了!”

劉皇帝也是不止一次,對他的兒子們如此露骨地發出質問,劉旻第一次面對這樣情況,明顯愣了一下,方纔反應過來。

沒有絲毫猶豫,起身便拜倒在劉皇帝面前:“臣絕無背反朝廷之心!”

見狀,劉皇帝滿臉的淡定,平和地說道:“朕自然是相信,否則,也不會放你大任,支持你西征了!再者,朕不信自己兒子,難道還要去相信那些外人的話嗎?”

“謝陛下!”即便是心理素質過硬的劉旻,此時聽到這話,也不由冷汗涔涔。傳言果然不假,如今的劉皇帝,一言難盡

“起來吧!”劉皇帝擺擺手,老臉上露出少許滄桑的表情,道:“你的請求,朝廷談論多時了,朕也思忖多時,可以同意!”

“謝陛下!”劉旻聞言,趕忙道謝。

“別急着謝恩!”

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362章 分封?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43章 接見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17章 附議第334章 交待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221章 成長的王彥升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35章 楊村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474章 立場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61章 淑妃病危第487章 “驚喜”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126章 問罪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80章 賞功第51章 耿淑妃薨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31章 議治湖湘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81章 廝殺漢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1750章 《桃蘭賦》第346章 底層第119章 回京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297章 怪圈第178章 祭拜第323章 鬥法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33章 西巡結束第16章 態度迥異第1714章 百姓苦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81章 內外變動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111章 動心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198章 秋獵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133章 西征!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49章 求援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375章 少林寺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1674章 爆發第15章 名單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257章 龍舟第63章 朝廷應對第380章 饒樂國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
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362章 分封?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43章 接見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17章 附議第334章 交待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221章 成長的王彥升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35章 楊村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474章 立場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61章 淑妃病危第487章 “驚喜”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126章 問罪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80章 賞功第51章 耿淑妃薨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31章 議治湖湘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81章 廝殺漢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1750章 《桃蘭賦》第346章 底層第119章 回京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297章 怪圈第178章 祭拜第323章 鬥法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33章 西巡結束第16章 態度迥異第1714章 百姓苦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81章 內外變動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111章 動心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198章 秋獵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133章 西征!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49章 求援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375章 少林寺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1674章 爆發第15章 名單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257章 龍舟第63章 朝廷應對第380章 饒樂國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