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策勳御宴

大漢的太廟,設在宮城西南外,皇城內,與稷壇並列。只一日的準備時間後,趁着吉時,天子劉承祐率東京文武,祭拜社稷天地,禱告祖宗先皇。儀仗齊備,百官俱在,這是自劉承祐繼位以來,舉行的最具規模,也最隆重的祭拜儀式。

北漢的宗廟,供奉着的,除了高祖劉知遠及四代祖之外,再無旁的了。原本國初之時,劉知遠曾追尊太祖劉邦以及世祖劉秀,並定不祧之禮。

不過,後來有文人,吹捧劉知遠拯溺中原功績,大言先漢、今漢之別,說劉知遠纔是當朝始祖,又拿嶺南僞劉來對比。

在病重之際,自覺性命不遠,劉知遠便將劉邦與劉秀移出太廟,自己想在駕崩之後,享受那“不祧”之禮。自己靠本事打下的江山,何需去認亂認祖宗,也使得當今之漢,與千年前之兩漢,徹底割裂開來。

跪在蒲團上,劉承祐口述祭詞,在禮官的引導下,完成那一系列稍顯繁瑣卻極有意義的儀式。一直到午後,方纔回宮。

而漢宮之中,圍繞着崇元殿,宮娥宦人們,正忙碌一片,籌備着晚上的策勳宴。劉承祐平日裡,雖然不提倡酒筵,但開國以來,宮廷御宴,舉行得也不算少了,一次次下來,也不似當初那般簡陋了。

開宴之前,在崇政殿中,劉承祐特地接見一人,武德司副使,王景崇。

在劉承祐離京的這段時間中,雖然帶走了李少遊隨軍聽用,但京城內的情況,一直都由王景崇,替他看着,時時彙報。是故,對於開封城中的情況,劉承祐不說了如指掌,但也甚少有瞞過他耳目的事情,包括眼前的王景崇。

據說,南征的這段時間內,這個王景崇,在東京可謂作威作福,倚勢弄權,蔑視朝臣,欺凌下吏,日益跋扈。

瞟着王景崇,劉承祐緩緩合上其所呈密報,慢悠悠一擺袖,說道:“朕給你個任務!”

天子的聲音,清晰地飄入王景崇耳中,不知爲何,王景崇總感覺心裡有些發寒,人卻不敢怠慢,應道:“請陛下吩咐!”

“各地方鎮、防禦、節度,及其屬下職吏,有不少倚勢害人,橫行不法,違紀亂律者,近年來,屢次有傳聞入京。你帶人,替朕下州縣走訪看看,調查一番......”劉承祐吩咐着。

天子話音落,王景崇立刻便來了精神,乾脆得應道:“遵命!”

心思間,王景崇則迅速地活動開了,天子的吩咐,顯然另含用意,在加近來他探得的朝廷軍政方面的一些調整方向,立刻便明白了什麼。

皇帝打算,對付方鎮節度了!一念及此,王景崇便精神倍增,這可是供他立功發財的大好機遇。

注意到王景崇的臉色變化,劉承祐心中知道,此人定是領會到了自己想法,這廝是政治敏感性,確是不俗。用得雖順手,但總是讓人難以放下心。

在其退下前,劉承祐又語氣平淡地說了句:“朕還聽聞,武德司下屬,出了些貪污受賄,公報私仇,欺壓良善的不法之吏。朕知道,爲情報之廣泛,武德司收容了不少魚雜之徒,但是,朝廷律制,武德司的規矩,還是要守的......”

“是!”聽劉承祐這麼說,王景崇心頭一緊,趕忙道:“臣回衙,必定徹查,倘有不法之徒,一定嚴懲!”

“嗯......”劉承祐悠悠然地說道:“但願如此!”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王景崇若是真的聰敏,就會知道,劉承祐警告的,是他。自前兩年武德司經過整飭之後,已然規範了許多,收斂了許多,還沒那麼快墮落。

夜下,漢宮正殿崇元,燈火通明,禮樂齊鳴,沉浸在一片喜慶的氛圍之中。宮殿外,放着煙花,聲響不斷,持續了足足一刻鐘,絢爛的煙火,迸開在夜空,美麗而又燦爛。不只宮內,宮外士民百姓,基本都家家齊聚而共賞,都知道,皇宮之中,天子在夜宴功臣。

崇元殿內,關於南征將臣封賞詔書,已然宣讀完畢,足足耗費了兩刻鐘的時間。此時,盛宴已酣,君臣盡歡。

天子有命,讓在場文武盡興,少了許多規矩約束,都喝開了。而御宴的中心,除了高高在上的帝后之外,便是受賞的朝廷新貴了。

慕容延釗自不必說了,在朝廷中早就掛上號了,升爲殿前司副帥,並不出奇。

讓人意外的是郭榮,被劉承祐更改,直接接替調去淮東道的鄭仁誨,爲樞密副使,進爵爲公;還有趙匡胤,這纔是一步登天,連升數級,不到二十六歲,已然是殿前都虞侯,比郭榮都還要矚目。

“都帥,卑職敬你一杯!”申師厚端着一個酒杯,走到王峻身旁,蹲下,恭敬道。

拾杯,隨意地碰了下,一飲而盡。申師厚在旁,目光掃着人羣中的郭榮與趙匡胤,語氣中泛酸,對王峻道:“都帥此番爲南征都部署,提領大軍,取得下蔡大捷,又有淝水之功,結果竟然讓郭、趙那等晚輩張狂,朝廷賞罰有失公允啊!”

申師厚因南征之功,被拔爲兵部一主事,不算虧待了,但對於申師厚而言,怎會滿足。是故,與其說在替王峻抱不平,還不如說在發泄他自己的不滿。

聽其言,王峻斜了一眼,自斟自飲一杯,淡淡地斥道:“崇元大殿,策勳宴上,休得放肆!”

面對王峻之斥,申師厚腦子一清,醉意有所緩解,趕忙埋頭,稱自己言語失狀。

王峻的目光,也似無意地恍過慕容延釗、郭榮等人,天子的親信爪牙,麪皮淡淡地抽搐了一下。雖然被從侍衛司副帥的位置上扶正,又兼節度,但對於王峻而言,也不足喜。

而今的侍帥,可不似國初之時,權勢雄厚,哪怕史弘肇,當年那般勢力滔天,也因爲其有參政之權。按照王峻的想法,當然是要入中樞,出將入相了......

“都帥親近之人,部曲舊將,所得之賞,哎......”申師厚在旁,又嘆道。

“閉嘴!”王峻突然怒斥了一句,陰着一張臉,舉杯,冷冷地道:“喝酒!”

“臣,爲陛下祝壽!”御階下,郭威捧着酒杯,恭順地向劉承祐道。

劉承祐正和皇后談笑着,扭頭衝郭威道:“多謝郭卿,上階敘話!”

比較湊巧的是,今日還是劉承祐的生日,選這麼一天,也算是走到一起的。微撅着屁股,郭威小心翼翼地走上御階。

“郭卿似乎有話同朕說?”飲酒罷,看着郭威,劉承祐輕笑着問道。

郭威持杯一禮,謙謹地應道:“郭榮資歷不足,能力不副,樞密副使之封,還請陛下,再作考慮?”

“朕就是認真考慮過後,才以此職與之!”劉承祐說:“以其南征所建功勳,豈是區區一兵部侍郎,就能酬報的!”

郭威還是那副表情,稍稍壓低聲音,說:“陛下,臣與郭榮乃父子,豈有父子二人,同在一衙,秉執重權的道理?請陛下三思!”

聽其言,劉承祐眼神轉悠了兩圈,玩味地看了看郭威,呵呵笑道:“今夜乃策勳宴,大喜之日,勿談軍政,此事,押後在說......”

雖處喧鬧之中,些許酒意卻難麻痹郭威的神經,頭腦保持着清醒,稍微體味了一下天子的話,劉承祐似乎有所考量。

“是!”郭威躬身應道。

恰此時,殿中突然傳來一陣喧鬧,熱鬧之中,隱隱有爭執聲,放眼一掃,直接找到了爆發點。

“去看看,怎麼回事?”劉承祐眉頭稍微皺了下,看向張德鈞。

第296章 反響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346章 底層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3章 田畔問對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328章 默認第173章 日常第39章 連夜南進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148章 教誨第67章 遺表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4章 君臣同心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121章 登乾元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32章 郭氏之慮第15章 馬楚內亂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131章 鳴沙匪第32章 郭氏之慮第45章 移鎮之議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87章 兄弟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68章 婚宴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4章 君臣同心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364章 沉默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159章 還朝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50章 下定決心第375章 少林寺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127章 皇城司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176章 去鄴都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22章 “鄭州站”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1740章 農民苦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9章 新官上任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36章 盡伏東北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327章 派系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1章 柩前繼位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264章 孺魏王第89章 談話第418章 洗禮第1751章 結束了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
第296章 反響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346章 底層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3章 田畔問對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328章 默認第173章 日常第39章 連夜南進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148章 教誨第67章 遺表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4章 君臣同心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121章 登乾元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32章 郭氏之慮第15章 馬楚內亂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131章 鳴沙匪第32章 郭氏之慮第45章 移鎮之議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87章 兄弟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68章 婚宴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4章 君臣同心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364章 沉默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159章 還朝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50章 下定決心第375章 少林寺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127章 皇城司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176章 去鄴都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22章 “鄭州站”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1740章 農民苦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9章 新官上任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36章 盡伏東北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327章 派系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1章 柩前繼位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264章 孺魏王第89章 談話第418章 洗禮第1751章 結束了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