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

瓊林苑內,劉皇帝的笑聲飄蕩着,他也有許久沒有發出如此開懷大笑了,原因在於,大公主劉葭與駙馬李繼隆回京省親了。

劉皇帝膝下有七個女兒,已經嫁出去三個,大公主劉葭早在開寶九年就嫁給了李繼隆,二公主劉蒹也在當年下半年嫁給柴宗訓,三公主劉荇則於開寶十一年嫁給楊延昭。

不過,論疼愛,顯然其他公主都是無法與大公主相比,而劉皇帝對長女的寵愛也幾乎是形成了一種慣性。

劉葭出嫁已有四年多,上一次李繼隆回京述職,還是封禪當年,而劉葭因爲有孕在身,未能成行,因此父女倆也有大概四年沒有見過面了。

在此前提下,得知這夫妻倆攜子南歸拜見,劉皇帝自然是喜不自禁,人才至瓊林苑外,他已然站在廳堂前等着了。

“兒臣(臣)參見爹爹(陛下)!”

“快起來!快起來!”見着這一家三口,劉皇帝一臉慈和的笑容,親自將劉葭夫妻扶起。

“怎麼,還是叫陛下?”聽着二人的稱呼,劉葭還是那般熟悉而親切,李繼隆則明顯帶着敬畏,看着女婿,劉皇帝笑問道。

帶兵時的李繼隆嚴肅甚至冷酷,令行禁止,軍命如山,但面對劉皇帝,卻顯得羞臊稚嫩,那稠密的鬍鬚反而給他增添了幾分憨厚,聽道岳父這溫和的調笑,有些不好意思地陪着笑,小聲侷促地喚了聲:“爹!”

“哈哈!”見其狀,劉皇帝不由樂了,調侃道:“你在軍中就是如此發號施令的嗎?這麼沒底氣,如何能夠做到令行禁止啊!”

一番調笑,讓李繼隆有些尷尬。事實上,對於這個女婿,劉皇帝還是十分滿意的,就如楊延昭一般,李繼隆可是如今大漢軍中最令人矚目的後起之秀了,家室出衆,身負爵位,能力卓越,這些年一直在漠南戍邊,將兵剿匪,彈壓地方,在漠南的治安作戰上,累有功績。

而見夫君被劉皇帝“擠兌”,一旁的劉葭不由的嗔道:“爹!”

又笑了笑,拍了拍李繼隆肩膀,目光回到劉葭身上。如今的大公主,已然徹底褪去了青澀,身姿曼妙,煥發着一種少婦的氣質,膚色不私當初那麼白皙,歲月與雲中的環境在她的臉蛋上留下了少許痕跡,但那股繼承於劉皇帝的颯氣卻不曾改變過。

“雲中那地我可不只去過一次,有這麼養人嗎?似乎胖了些啊!”劉皇帝轉變調侃的對象。

事實上,劉葭不是胖,而是豐腴,不過,用這個詞形容自己女兒劉皇帝覺得有些不合適,反倒不如說她胖來得親切。

而劉葭對此,也不惱不羞的,反而大大方方說道:“連雲中這樣偏遠的北方州縣都如此養人,豈不證明爹治國之功嗎?”

“你這小嘴,還是甜,跟抹了蜜一般!”劉皇帝輕笑道,目光下移,落在怯生生依偎着母親卻好奇地仰望着自己的小童身上,問:“這就是昭賢吧!”

劉葭輕輕推了下兒子,溫柔地道:“快給祖父磕頭!”

顯然是訓練過的,兩歲出頭的小孩,哪裡識事,懂什麼禮儀,但跪拜地很麻利,吐字也清晰,喚聲“祖父”。

哪怕不是第一次聽,但這純淨的呼喚聲仍舊暖到劉皇帝心底,而或許是愛屋及烏的緣故,劉皇帝見到這孩子的第一眼,就有些喜歡,直接把外孫抱起,大概被嚇了一跳,還有些掙扎。

“時光易老人亦衰!”抱着外孫李昭賢,招呼着夫妻倆往裡走,劉皇帝對劉葭感慨道:“你如今也是爲人妻,爲人母了......”

聽劉皇帝有些動情的感慨,劉葭也變得關切,道:“那也是您的女兒!爹,您的身體還好嗎?腿疾是否有所緩解?”

“還是你的關懷讓人暖心,不像你的那些兄弟,只會給我惹麻煩!”劉皇帝這麼道,說着,還加快了腳步,顯示自己的健康:“放心吧,我還撐得住,你看我這健步如飛,哪有半點問題!”

事實上,只是沒到季節罷了,也只有春夏之際,劉皇帝方能好受些,而至秋冬,尤其是寒冬,總免不了煎熬。

“您還當保重身體!”劉葭則鄭重地道,然後又含着笑意,寒暄說:“不知又是哪位弟弟,惹爹爹不悅了?”

劉皇帝眉頭一挑:“就不能是你的哥哥們嗎?”

劉葭道:“哥哥們都是有德有才之人,滿朝誰不知道,您對他們的成就向來自豪!哪怕是五哥,那般聰明伶俐,孝順多才......”

“好了好了,人又不在這裡,你何必恭維他們!”劉皇帝擺擺手。

“兒臣只是實話實說罷了!說起來,一別多年,對兄弟姐妹們也甚是想念,也就三哥戍邊後,時而能見上一面!”劉葭也發出少許的感慨。

“此番回來便好,多待些日子,你們兄弟姐妹,有的是時間聚會!”劉皇帝道。

“三妹也成婚了,可惜當年我臨盆在即,沒能親自回來,此番,倒該準備一份禮物,用以賠罪!”劉葭道。

諸公主中,劉葭顯然具備大姐的氣度,就連劉皇帝都說過,劉葭若是男兒,絕對不差她的哥哥們。

“你倒是有心了!”劉皇帝微笑道:“有沒有去見過你娘?”

“未及進宮,準備晚些再去問安!”劉葭搖頭道:“回京之後,得知爹爹在瓊林苑納福,便趕來了,霸圖他也該向爹述職。”

聞言,劉皇帝當即扭頭朝着喦脫吩咐着:“你去,通知惠妃,劉葭夫妻回來了,讓她移步瓊林苑,另外,去看看皇后怎麼樣了,若方便也一併前來,再把劉暘、劉曙也叫上,今晚就在這兒,舉行一場家宴!”

“是!”喦脫恭恭敬敬應道,臉上也帶着些笑容,官家高興,他自然要表現得更高興,以官家之樂爲樂,以官家之喜爲喜。

落座,劉皇帝還不肯放過李昭賢,仍舊把他抱在懷中,一點都不覺得負擔。將注意力放在有些沉默寡言的李繼隆身上,說:“在漠南這幾年,表現不錯,治軍練兵,剿匪戡亂,五進漠北,樞密院那邊,對你的成就很是認可,評價很高啊!”

李繼隆在漠南的這幾年,闖出最大的名聲,便是五度親自率領漢騎,穿越漠中,侵襲漠北,雖然並不是每一次都有斬獲,但總能全師而還。

他的名聲,甚至在漠北的契丹部族中流傳開來了,第五次北上之時,契丹主耶律賢甚至派大軍圍剿,想要把劉皇帝的女婿給擒拿,而李繼隆在戰場上很機靈,察覺不妙,果斷南撤歸來。但也正因這事,劉皇帝專門傳命,禁止他再貿然輕身涉險。

培養兒子不容易,得到這樣一個註定會成爲大漢干城的女婿,也不容易。

面對劉皇帝讚許與褒獎,李繼隆謙虛地應道:“臣只是一心爲國戍邊,略盡職守罷了,並沒有什麼建樹,實不敢矜功!”

“怎麼,嫌天下太安寧,沒有仗打,寂寞了?”劉皇帝笑道:“如果是這樣,應該把你調到東北去纔是。”

對此,李繼隆搖了搖頭,平和道:“生而爲將,自然嚮往沙場馳騁,爲國建國,不過,比起這些,臣更願意大漢四海安寧,諸夷無犯,只當默默爲國戍邊,保境安民而已!”

“很好!”聽其言,劉皇帝絲毫不吝惜誇獎,說道:“你能有這樣的覺悟與認識,很難得,爲將者,自然當時刻做好奔赴戰場、上陣殺敵的準備,但絕不是爲戰而戰。

天下未靖、強敵環伺之時,自當浴血殺敵,建功報國,如今戰爭年代算是過去了,需要你們做的,正是兢兢業業,默默無聞,戍邊衛國,保境安民!

但能做到這些,並不容易啊,不只是戍邊的將士,朝廷軍政決策,也一樣......”

“陛下說得是,臣受教了!”李繼隆起身拱手道。

“爹,這裡不是崇政殿,不是政事堂,不是樞密院,怎麼一坐下,便談論國家大事了。”劉皇帝那滿意之情溢於言表,聽這翁婿的談話,劉葭美眸中也帶着笑意,不過嘴上卻不免“抱怨”。

聽其言,劉皇帝頓時道:“不是你方纔說,霸圖要向我述職嗎?怎麼自己給忘了......”

話是這般說,劉皇帝還是從諫如流,改口道:“不過,你說得也有道理,你們回來一趟不容易,就先不談軍政了!天氣這般炎熱,冰庫中儲着一些關中送來的西瓜,正好你們也嚐嚐......”

第162章 兵事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313章 晉王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98章 追捕第33章 真正目的第49章 南國風起第410章 剋制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487章 “驚喜”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27章 出兵爭論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428章 用心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444章 揣測者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195章 楊邠案(3)第148章 還京第113章 西使歸來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3章 新皇詔制第88章 天子金令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37章 覆滅在即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216章 馬政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淺談兩點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31章 邊公在任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274章 厚葬之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349章 邊情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49章 南國風起第470章 分封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54章 繼續忽悠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50章 打他一仗第120章 折家第17章 鼓譟第484章 不對勁!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47章 應對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23章 夜宴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95章 玩陰謀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78章 南北併發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98章 轉折點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
第162章 兵事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313章 晉王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98章 追捕第33章 真正目的第49章 南國風起第410章 剋制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487章 “驚喜”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27章 出兵爭論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428章 用心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444章 揣測者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195章 楊邠案(3)第148章 還京第113章 西使歸來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3章 新皇詔制第88章 天子金令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37章 覆滅在即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216章 馬政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淺談兩點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31章 邊公在任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274章 厚葬之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349章 邊情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49章 南國風起第470章 分封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54章 繼續忽悠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50章 打他一仗第120章 折家第17章 鼓譟第484章 不對勁!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47章 應對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23章 夜宴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95章 玩陰謀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78章 南北併發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98章 轉折點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