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相安爲上

“官家,遼使進獻禮物,你是否看一看?”大概是察覺到皇帝略顯煩悶的心情,老宦官孫彥筠主動上前,請示道。

“哦?”劉承祐來了點興趣,吩咐道:“那就不妨看看,此番蕭護思給朕帶來了多少禮物!”

崇政殿外,就着春陽,看着那一排被宮侍們的擺得整整齊齊的禮物,又翻開禮單,劉承祐笑道:“遼國此番議和,誠意很足啊!”

除了那方黃金打造的寶座之外,珍珠、玉石、金沙、寶刀、權杖、人蔘、銀狐裘、白虎皮......基本都是珍奇之物,另外,還有五匹千金難求的寶馬。

“這些東西,大部分都不當吃穿,要來何用?遼主莫不是以爲,靠這些東西,就能迷亂朕的眼睛,矇蔽朕的心志?”劉承祐淡淡道,語氣中難免對遼國與遼主的忌憚。

“以陛下之明睿,豈能爲些許俗物所迷惑!”呂胤在旁附和道:“不過,既是遼國一番美意,陛下不妨笑納之,也免得讓遼使覺得我朝無和議之誠。”

呂胤這嘴,也是會說話的。嘴角帶着點笑容,劉承祐走到那金座前,看着這雕着金龍的寶座,在陽光的照射下,既耀眼,也更顯栩栩如生。

再注意到上邊的各色寶石,並非隨意鑲嵌,而是排列成七星北斗,就彷彿勾勒出的一幅畫,除了華麗,還具美感。而皇帝坐在其間,就彷彿象徵着那居天下之中,乾坤都圍繞其旋轉的紫薇帝星。這個寶座,除了材質之外,兼具工藝與文化,由此可見,遼國那邊也確實吸收大量漢文化。

呂胤顯然也看出了這方寶座的特殊性,正欲開口,劉承祐卻道:“此物讓朕想起了當初平蜀之後,所獲戰利品中,有一物,名叫七寶溺器,比起此座,要更加精緻......”

聽皇帝這麼說,呂胤趕緊住口,把自己想說的話給咽回去了,拿此物與七寶溺器相比,顯然不是一個好比喻。

只見劉承祐問道:“知道朕是怎麼處置的嗎?”

“臣不知。”呂胤有些好奇,作爲入朝不久的官僚,哪怕如今是天子近臣,也惡補了一些事情,但呂胤不瞭解的情況仍舊很多。

“砸毀於宮門!”劉承祐卻露出了點笑容。

“這顆寶石,就當作你進言之功,賜與你吧!”說着,劉承祐卻拿起一顆寶石,丟給呂胤。這是一顆湛藍色泛着一股幽光的寶石,在陽光的照射下,仍舊奪目,放到市面上,絕對價值不菲。

突然的襲擊,讓呂胤有些措手不及,手忙腳亂地接過,捧在手裡,謙辭道:“陛下,臣只些許揣測之言,既然不能謀勝,又不能謀功,不敢受賞!”

“是否有功,是朕來評斷的,受着吧,莫非你還要強行拒絕朕之所賜?”劉承祐擺了擺手。

見皇帝態度堅決,呂胤只好拜謝:“臣愧領!多謝陛下賞賜!”

見其狀,劉承祐面容也緩和下來,總有些臣子,連賞賜,都得找理由、強行爲之,他纔會接受......

“剩下的那些珠寶飾物,拿去坤明殿,讓皇后分一分,其他收入內帑!”劉承祐揚了揚手,朝着孫彥筠吩咐道。

不管如何警醒,珠光寶氣總是令人心情愉悅的,縱使沒被迷了心,也被恍了眼。回過頭,劉承祐便問呂胤:“遼主以如此厚禮相贈,朕是不是也該置辦些禮物,作爲回贈?”

“對於遼主而言,一封締結和約,或許就是最具價值的禮物!”呂胤這麼回道。

話是這麼說,到乾祐十五年了,劉承祐也覺得,沒必要在這種事情上小氣,禮尚往來嘛,因此,還是讓孫彥筠去負責。

有皇帝授意在前,當陶谷與蕭護思琢磨着漢遼二次和議的具體細節時,劉承祐這邊,則召集了幾名樞密大臣及將帥,就遼國的事務進行商討。着重討論,遼國西拓的可能,以及對大漢的影響。

很多事情,看破了,也就那麼回事,此前疑惑的地方,也都能找到解釋了。經過同柴榮、慕容延釗、李處耘、趙匡胤的交流,得出結論,遼國西進的可能性極大。

至於原因嘛,也很簡單,主要兩點,一是掠西域財貨糧馬以彌補國內,恢復創傷。二則是,西域若落入遼國之手,那麼將來漢遼相爭,那波及可就廣,並且,在西北戰略上,遼國很可能據此搶得一定的優勢。因此,這於遼國而言,可謂意義重大。

當然,遼軍如若西進,需要橫跨漠北,稱得上萬裡遠征,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以其實力,組織起一支數萬騎的軍隊,向西拓展,還是足夠的。至於西域,雖然有西州回鶻稱雄,但是能否抵擋住遼軍的侵襲,需要打一個巨大的問號。草原帝國,或許真就讓他越打越強了。

而遼國主動遣使修和的舉動,也就可以理解了。而問題又來了,倘若遼國西進,會對大漢造成什麼影響?

就目前而言,不會有太大影響,但目光放到長遠的將來,則影響巨大。不說西域,僅河西地區,這等戰略要地,就將遭受巨大的威脅。嗯,雖然此刻河西走廊大部仍在回鶻人的手中,當在劉皇帝的規劃之中,那早是大漢的囊中之物了。

而如果讓遼國達成目標,那將來漢遼之間的交鋒,所涉及的面,就更廣了,試想,在東西萬里之遙的廣袤土地上,兩國交鋒,就劉承祐而言,想到的不是鐵馬金戈、揮斥方遒,而是頭疼忌憚,如果是那樣,大漢得付出多大的代價,繼續與遼國糾纏。

別看在北伐戰爭中的,大漢戰果輝煌,取得大勝。但就像遼國內部,對於將來的戰爭,有了思想上的轉變,大漢這邊則同樣有這方面的意識,如果覺得,遼國能夠輕易被撲滅,那首先便犯了輕敵之罪。

而對於遼國西進,大漢能做出怎樣的應對?得出的結論,是起不了什麼作用,阻止,是完全不可能的。

就像遼國已無力阻止大漢統一南方一般,在大漢實力影響才初及河西走廊的情況下,大漢想要破壞遼國西征的戰略,也是有心無力。要麼再來次北伐,而除非劉皇帝昏了頭,纔會做出這樣的抉擇。

平南的各方面準備,都已到如今的程度,沒有任何更改的可能,也不得不說,遼國選了個好時機。或許,他們就等着一個好時機,那就是,什麼時候大漢開始平南,那遼國就開始西征。

而遣使締結和約,或許只是買一個保險,對雙方而言,也都需要一份安心。畢竟,大漢也不希望在南征的情況下,北方不安穩。

當然,大漢也不是什麼都不能做,背後捅點刀子還是可以的。比如鼓動回鶻,提醒歸義軍,警示西域勢力,但這些都難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如果真到那一步,或許只能“祝願”其西進不順,遭遇頑強抵抗,遭受巨大損失了......

或許遼國君臣意想不到,一次主動的修和,會讓大漢的君臣猜出他們西進的用心。但同樣的,到如今這樣的局面,也無需似過去那般絕密隱秘了,畢竟遼國的準備動向,早就引起注意了,而等其發動,也沒有隱藏的必要了。另一方面,漢遼雙方,也基本呈現明牌的局面了,你若平南,我便西征,相安無事即可......

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99章 又窮了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70章 衛公辭世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398章 虞美人第395章 大商人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347章 割韭菜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80章 一意孤行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12章 河東之患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9章 王峻歸來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771章 襄陽王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444章 揣測者第30章 滿堂春宴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90章 安全脫身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313章 日常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470章 分封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81章 下蔡大捷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18章 詔議國策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46章 糧與錢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170章 御宴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92章 金陵冬寒第32章 天子上門第53章 遁第444章 揣測者第184章 教訓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111章 動心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76章 太子還京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111章 動心第433章 聖訓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204章 解決第418章 洗禮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76章 太子還京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194章 楊邠案(2)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136章 趙都帥第252章 面聖第457章 鄭州第76章 大才蒙塵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675章 血戰第71章 六合堤上第25章 開寶新政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115章 冬月
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99章 又窮了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70章 衛公辭世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398章 虞美人第395章 大商人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347章 割韭菜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80章 一意孤行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12章 河東之患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9章 王峻歸來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771章 襄陽王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444章 揣測者第30章 滿堂春宴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90章 安全脫身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313章 日常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470章 分封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81章 下蔡大捷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18章 詔議國策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46章 糧與錢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170章 御宴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92章 金陵冬寒第32章 天子上門第53章 遁第444章 揣測者第184章 教訓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111章 動心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76章 太子還京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111章 動心第433章 聖訓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204章 解決第418章 洗禮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76章 太子還京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194章 楊邠案(2)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136章 趙都帥第252章 面聖第457章 鄭州第76章 大才蒙塵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675章 血戰第71章 六合堤上第25章 開寶新政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115章 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