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近親通婚

開寶六年,冬至日,根據開寶新曆,宜喬遷、嫁娶。而就在這一日,皇室又納新婦,成親的主角,乃是皇三子、晉國公劉晞。

關於劉晞的婚事,也拖了快一年,此前劉皇帝也答應過,只有姐姐、姐夫沒意見,他就不反對。在高貴妃的周旋之下,終是撮合成了一對錶親間的結合。惠國公宋延渥與長公主永寧公主的長女,年方十七的宋家小娘子,成了劉晞的正妻。

這場婚禮,操辦得十分隆重,規格或許沒有太子劉暘成親時那般高,但場面,絕對勝過當年劉煦結婚。沒娘、少親戚的孩子,其間酸楚,唯有自知了。

自家外甥成親,安國公高懷德,還專門自江南請旨返回西京,參加婚典,對此,劉皇帝也是照允無誤。

晉國公府,自是張燈結綵,貴賓盈門,高鵬滿座。這樣的熱鬧場面,劉皇帝已然經歷無數次了,但每一次,都難掩欣喜開懷,沉浸到這喜悅的氛圍中。唯一感到遺憾的,大概就是,太后李氏已去,不在那個熟悉的位置上接受賓客們的恭喜,劉皇帝也只有在想到母親的時候,纔會有那諸多心軟動情的感觸。

冬至日,是後半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不管對貴族還是對黎庶,上下都很重視,因此,婚席上也多了些特色,比如依然流傳習俗的餃子。

劉晞平日總是一副閒散慵懶的樣子,但迎來人生中的頭等大事時,難得地矜持了些,根據五子劉昀偷偷的回報,三哥在迎親時,臉紅緊張到發抖......

在座的貴婦中,最風光的,大概要屬高貴妃了,皇后都沒搶他風頭。這麼多年,不管有多少的不甘,多少小心思,辦成兒子的婚事,也忍不住眼泛淚瀅。

當然,除了劉晞之外,絕對的主角,還得屬劉皇帝。不管在哪裡,不論什麼場合,劉皇帝在的地方,他永遠是主角,別人都得圍着他轉。

輪番向劉皇帝敬酒的人,可是不少,哪怕都淺嘗輒止,半斤御釀也就下肚了。

“恭賀陛下,再得佳媳!”這回前來道賀的,乃是國丈、邢國公郭威了。

酒杯相碰,郭威手上矮個半截,劉皇帝半飲,郭威則一飲而盡。劉皇帝后宮的女人不算少了,國丈自然不少,但這其中也是有差距的,在世者,其中地位尊崇的也就符郭二人罷了。

見郭威躬着身子,陪座在旁的劉暘,立刻起身,扶着他讓其落座。太子如此禮遇,可是殊禮了,老郭威心裡很受用,嘴上則表示不妥:“太子殿下切莫如此,老臣不敢逾越!”

“老國丈,既是長輩,又是功勳,當得!”劉暘微微一笑,笑容有些親切。

對劉暘如此氣度表現,劉皇帝眼神中閃過一抹讚許與認同,手一擺,道:“今日喜筵,不講君臣之別,只敘親戚之誼,國丈不必拘禮,坐下陪朕說說話!”

“謝陛下!謝太子!”劉皇帝都發話了,郭威也不再推拒,在劉暘的攙扶下,坐在劉皇帝身邊。

郭威現年六十五歲了,哪怕休養的十多年,看起來,皺紋滿面,氣力衰弱,也不復過去的風采了。

注意到他白髮蒼蒼,劉皇帝不由嘆道:“國丈也日漸蒼老了啊!”

郭威露出笑容:“畢竟年紀大了,氣力難支,臣如今已是垂垂老矣,齒鬆眠少,人也日漸糊塗了!不過,能見到大漢如今的興旺繁榮,國泰民安,能安然享之,也不虛此生了!”

聽其言,劉皇帝哈哈一笑,就衝郭威這番話便知,老雖老,可一點都不糊塗。看着他,關懷道:“那國丈可要保重身體啊!大漢還會更加康泰,朕還期待着,與卿等共享盛世繁華了!”

“謝陛下!”郭威笑容滿面,臉上的褶子似乎都在跳躍。

“搶”過使者手中的酒壺,劉皇帝親自給郭威斟酒,郭威則榮幸地虛扶酒杯。劉皇帝嘴裡則道:“國丈年老,不便多飲,朕就與你小酌一杯,略表情誼吧......”

“是!”自然是聽劉皇帝的。

君臣倆親密敘談時,劉暘就像個晚輩學生一般,默默地侍從在一旁。不過,他的注意力也不免爲邊上的幾桌人所吸引。

劉皇帝開枝散葉的成果,已然很可觀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足足佔了九桌。氣氛在劉昉、劉昀以及劉葭的帶領下,搞得很是熱烈。

尤其是劉昉、劉昀這哥倆,在那裡帶頭拼酒。劉煦仍舊那副長兄的風範,不時勸阻兩句,卻也不似平日那般認真。

倒是他那一家三口,坐在一塊兒,也是其樂融融的。劉暘雙目中閃過一抹豔羨,尤其看着他那可愛的小侄子劉文淵。

如今,劉暘也成婚兩年了,但是太子妃肚子一點動靜都沒有,而大哥呢,第二胎都快生了。這一點,實則是劉暘的隱憂,他這兩年,在慕容太子妃身上,也沒少耕耘,但沒有成果,也難免引發外部的一些揣測。

劉暘呢,則是規規矩矩的,東宮中,除了太子妃,沒有寵幸任何美人,也找太醫看過,卻也難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有鑑於此,太子妃的壓力自然是最大的,慕容已然主動向劉暘建議,希望他能納些側妃。畢竟,血脈的延續可是頭等的大事。

在劉暘的恍惚之間,新郎官劉晞,在一衆親戚的起鬨之下,已然準備入洞房了。鬧洞房也是應有之義,不過都剋制得很,也容不得放肆,表示了一番祝福之後,也就罷了。

劉晞洞房敦倫之樂,自然不必細表,不過,可以想見的是,成婚後的劉晞,也將被劉皇帝付以更實在的職務,承擔更重的責任。

翌日,劉皇帝與符皇后夫妻倆,在垂拱殿內,接受新婦敬茶。禮畢,劉皇帝把劉晞叫到一旁,直接問道:“你想去何處任職?”

聞問,還沉浸在新婚喜悅中的劉晞,頓時露出了一點討好的笑容,道:“爹,太僕寺就挺好的......”

劉皇帝眉毛頓時一聳:“怎麼,你還待習慣了?”

劉晞嘿嘿道:“您看,我才成婚,是不是當給兒放個長假啊!”

見其態度,劉皇帝扭頭,認真地盯着他,看得劉晞有些不自在了,方纔道:“你若想閒置着,我也沒意見,去問問你母親!”

聽劉皇帝這麼說,劉晞頓時面色一苦,趕忙道:“還是聽您吩咐!您安排什麼就是什麼,就是讓我再去養馬,也沒關係!”

這麼多年了,也是看着劉晞長大的,此子,從小就聰明,絕非表面那般簡單。就劉皇帝而言,這樣韜晦,實在有些多餘了。

考慮了一會兒,劉皇帝直接道:“我原本計劃南巡的,礙於各方面原因,始終不能成行。劉煦、劉昉替我走了趟西北,你也就代我去南邊走走看看。

順便帶着你的新婦,遊山玩水。兩湖乃是大漢這些年,大力發展的地方,你去看看,究竟發展得如何?還有嶺南!”

“是!”聽此吩咐,劉晞也收起了嬉皮笑臉,鄭重應道。

“南邊氣候不同於中原,論舒適更難於江南相比,要注意水土,帶上一名太醫!”劉皇帝又忍不住叮囑道:“還有,宋小娘可是你姑姑、姑父的掌上明珠,也是你表妹,不許欺負她!”

“我哪裡敢......”劉晞應道。

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97章 再臨六合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90章 老將可用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342章 殺肥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413章 分食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12章 令人陶醉第450章 落幕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13章 考校第6章 相形見絀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162章 薨逝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36章 盡伏東北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80章 京觀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186章 賜死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28章 下獄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134章 回府第31章 功成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285章 家務事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298章 事泄了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297章 新山陽第60章 皇后進言第39章 濮州案(2)第106章 誘惑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76章 視察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120章 折家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29章 勸諫第321章 矛盾第84章 示警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2章 登聞鼓響第132章 做媒第321章 瑤女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410章 剋制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321章 矛盾第188章 後續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474章 補漏匠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
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97章 再臨六合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90章 老將可用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342章 殺肥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413章 分食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12章 令人陶醉第450章 落幕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13章 考校第6章 相形見絀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162章 薨逝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36章 盡伏東北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80章 京觀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186章 賜死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28章 下獄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134章 回府第31章 功成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285章 家務事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298章 事泄了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297章 新山陽第60章 皇后進言第39章 濮州案(2)第106章 誘惑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76章 視察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120章 折家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29章 勸諫第321章 矛盾第84章 示警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2章 登聞鼓響第132章 做媒第321章 瑤女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410章 剋制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321章 矛盾第188章 後續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474章 補漏匠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