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近親通婚

bookmark

開寶六年,冬至日,根據開寶新曆,宜喬遷、嫁娶。而就在這一日,皇室又納新婦,成親的主角,乃是皇三子、晉國公劉晞。

關於劉晞的婚事,也拖了快一年,此前劉皇帝也答應過,只有姐姐、姐夫沒意見,他就不反對。在高貴妃的周旋之下,終是撮合成了一對錶親間的結合。惠國公宋延渥與長公主永寧公主的長女,年方十七的宋家小娘子,成了劉晞的正妻。

這場婚禮,操辦得十分隆重,規格或許沒有太子劉暘成親時那般高,但場面,絕對勝過當年劉煦結婚。沒娘、少親戚的孩子,其間酸楚,唯有自知了。

自家外甥成親,安國公高懷德,還專門自江南請旨返回西京,參加婚典,對此,劉皇帝也是照允無誤。

晉國公府,自是張燈結綵,貴賓盈門,高鵬滿座。這樣的熱鬧場面,劉皇帝已然經歷無數次了,但每一次,都難掩欣喜開懷,沉浸到這喜悅的氛圍中。唯一感到遺憾的,大概就是,太后李氏已去,不在那個熟悉的位置上接受賓客們的恭喜,劉皇帝也只有在想到母親的時候,纔會有那諸多心軟動情的感觸。

冬至日,是後半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不管對貴族還是對黎庶,上下都很重視,因此,婚席上也多了些特色,比如依然流傳習俗的餃子。

劉晞平日總是一副閒散慵懶的樣子,但迎來人生中的頭等大事時,難得地矜持了些,根據五子劉昀偷偷的回報,三哥在迎親時,臉紅緊張到發抖......

在座的貴婦中,最風光的,大概要屬高貴妃了,皇后都沒搶他風頭。這麼多年,不管有多少的不甘,多少小心思,辦成兒子的婚事,也忍不住眼泛淚瀅。

當然,除了劉晞之外,絕對的主角,還得屬劉皇帝。不管在哪裡,不論什麼場合,劉皇帝在的地方,他永遠是主角,別人都得圍着他轉。

輪番向劉皇帝敬酒的人,可是不少,哪怕都淺嘗輒止,半斤御釀也就下肚了。

“恭賀陛下,再得佳媳!”這回前來道賀的,乃是國丈、邢國公郭威了。

酒杯相碰,郭威手上矮個半截,劉皇帝半飲,郭威則一飲而盡。劉皇帝后宮的女人不算少了,國丈自然不少,但這其中也是有差距的,在世者,其中地位尊崇的也就符郭二人罷了。

見郭威躬着身子,陪座在旁的劉暘,立刻起身,扶着他讓其落座。太子如此禮遇,可是殊禮了,老郭威心裡很受用,嘴上則表示不妥:“太子殿下切莫如此,老臣不敢逾越!”

“老國丈,既是長輩,又是功勳,當得!”劉暘微微一笑,笑容有些親切。

對劉暘如此氣度表現,劉皇帝眼神中閃過一抹讚許與認同,手一擺,道:“今日喜筵,不講君臣之別,只敘親戚之誼,國丈不必拘禮,坐下陪朕說說話!”

“謝陛下!謝太子!”劉皇帝都發話了,郭威也不再推拒,在劉暘的攙扶下,坐在劉皇帝身邊。

郭威現年六十五歲了,哪怕休養的十多年,看起來,皺紋滿面,氣力衰弱,也不復過去的風采了。

注意到他白髮蒼蒼,劉皇帝不由嘆道:“國丈也日漸蒼老了啊!”

郭威露出笑容:“畢竟年紀大了,氣力難支,臣如今已是垂垂老矣,齒鬆眠少,人也日漸糊塗了!不過,能見到大漢如今的興旺繁榮,國泰民安,能安然享之,也不虛此生了!”

聽其言,劉皇帝哈哈一笑,就衝郭威這番話便知,老雖老,可一點都不糊塗。看着他,關懷道:“那國丈可要保重身體啊!大漢還會更加康泰,朕還期待着,與卿等共享盛世繁華了!”

“謝陛下!”郭威笑容滿面,臉上的褶子似乎都在跳躍。

“搶”過使者手中的酒壺,劉皇帝親自給郭威斟酒,郭威則榮幸地虛扶酒杯。劉皇帝嘴裡則道:“國丈年老,不便多飲,朕就與你小酌一杯,略表情誼吧......”

“是!”自然是聽劉皇帝的。

君臣倆親密敘談時,劉暘就像個晚輩學生一般,默默地侍從在一旁。不過,他的注意力也不免爲邊上的幾桌人所吸引。

劉皇帝開枝散葉的成果,已然很可觀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足足佔了九桌。氣氛在劉昉、劉昀以及劉葭的帶領下,搞得很是熱烈。

尤其是劉昉、劉昀這哥倆,在那裡帶頭拼酒。劉煦仍舊那副長兄的風範,不時勸阻兩句,卻也不似平日那般認真。

倒是他那一家三口,坐在一塊兒,也是其樂融融的。劉暘雙目中閃過一抹豔羨,尤其看着他那可愛的小侄子劉文淵。

如今,劉暘也成婚兩年了,但是太子妃肚子一點動靜都沒有,而大哥呢,第二胎都快生了。這一點,實則是劉暘的隱憂,他這兩年,在慕容太子妃身上,也沒少耕耘,但沒有成果,也難免引發外部的一些揣測。

劉暘呢,則是規規矩矩的,東宮中,除了太子妃,沒有寵幸任何美人,也找太醫看過,卻也難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有鑑於此,太子妃的壓力自然是最大的,慕容已然主動向劉暘建議,希望他能納些側妃。畢竟,血脈的延續可是頭等的大事。

在劉暘的恍惚之間,新郎官劉晞,在一衆親戚的起鬨之下,已然準備入洞房了。鬧洞房也是應有之義,不過都剋制得很,也容不得放肆,表示了一番祝福之後,也就罷了。

劉晞洞房敦倫之樂,自然不必細表,不過,可以想見的是,成婚後的劉晞,也將被劉皇帝付以更實在的職務,承擔更重的責任。

翌日,劉皇帝與符皇后夫妻倆,在垂拱殿內,接受新婦敬茶。禮畢,劉皇帝把劉晞叫到一旁,直接問道:“你想去何處任職?”

聞問,還沉浸在新婚喜悅中的劉晞,頓時露出了一點討好的笑容,道:“爹,太僕寺就挺好的......”

劉皇帝眉毛頓時一聳:“怎麼,你還待習慣了?”

劉晞嘿嘿道:“您看,我才成婚,是不是當給兒放個長假啊!”

見其態度,劉皇帝扭頭,認真地盯着他,看得劉晞有些不自在了,方纔道:“你若想閒置着,我也沒意見,去問問你母親!”

聽劉皇帝這麼說,劉晞頓時面色一苦,趕忙道:“還是聽您吩咐!您安排什麼就是什麼,就是讓我再去養馬,也沒關係!”

這麼多年了,也是看着劉晞長大的,此子,從小就聰明,絕非表面那般簡單。就劉皇帝而言,這樣韜晦,實在有些多餘了。

考慮了一會兒,劉皇帝直接道:“我原本計劃南巡的,礙於各方面原因,始終不能成行。劉煦、劉昉替我走了趟西北,你也就代我去南邊走走看看。

順便帶着你的新婦,遊山玩水。兩湖乃是大漢這些年,大力發展的地方,你去看看,究竟發展得如何?還有嶺南!”

“是!”聽此吩咐,劉晞也收起了嬉皮笑臉,鄭重應道。

“南邊氣候不同於中原,論舒適更難於江南相比,要注意水土,帶上一名太醫!”劉皇帝又忍不住叮囑道:“還有,宋小娘可是你姑姑、姑父的掌上明珠,也是你表妹,不許欺負她!”

“我哪裡敢......”劉晞應道。

第465章 遼奸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3章 不宜擴大第7章 貴戚解權第339章 那一腳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140章 封王第150章 聽政第72章 磁州賊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7章 小張探花第66章 朕要親征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216章 初夏第33章 真正目的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41章 高麗國王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無題第198章 秋獵第1713章 機遇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186章 賜死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1676章 慘重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139章 韓常案第53章 兵制改革第48章 處處矛盾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7章 恩賞問題第342章 殺肥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99章 北巡結束第28章 下獄第95章 大洗牌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79章 父子問對第70章 同州之戰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287章第49章 求援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49章 南國風起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9章 新官上任第26章 名將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291章 酬功第9章 鳳翔戰況第50章 喜訊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241章 錦州陷落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125章 邢州事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83章 抉擇第68章 撤了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347章 談話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145章 中秋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1802章 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158章 善後第159章 還朝
第465章 遼奸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3章 不宜擴大第7章 貴戚解權第339章 那一腳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140章 封王第150章 聽政第72章 磁州賊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7章 小張探花第66章 朕要親征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216章 初夏第33章 真正目的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41章 高麗國王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無題第198章 秋獵第1713章 機遇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186章 賜死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1676章 慘重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139章 韓常案第53章 兵制改革第48章 處處矛盾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7章 恩賞問題第342章 殺肥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489章 不好收場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99章 北巡結束第28章 下獄第95章 大洗牌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79章 父子問對第70章 同州之戰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287章第49章 求援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49章 南國風起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9章 新官上任第26章 名將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291章 酬功第9章 鳳翔戰況第50章 喜訊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241章 錦州陷落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125章 邢州事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83章 抉擇第68章 撤了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347章 談話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145章 中秋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1802章 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158章 善後第159章 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