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河東風雲(9)

“趙將軍,就請你‘護衛’我們的太原王回城,切切保護,好生伺候,勿出疏漏!”李少遊又看向趙匡胤,並不客氣,直接吩咐道:“留守府及城中牙兵的收服與控制,便交由你負責了!”

“是!”

趙匡胤素來幹練,也知事情才起了個頭,後續的彈壓控制,纔是更重要的。沒有任何廢話,招呼着韓令坤,“護送”着劉崇出去,帶着禁軍,快速朝晉陽城奔去。

李少遊則看向鄭謙與李萬超,朝着二者行了個禮:“二位可曾安好?冒死赴宴,我不勝感激佩服!”

“無礙!”

注意到李萬超身上的傷,問道:“李使君傷勢如何?”

“只是些皮肉傷,不足爲道!”李萬超鬍鬚挑了挑,身上的創傷,就彷彿只是被蚊子叮了一口那般微不足道。

見狀,李少遊不由一撫掌,道:“老將軍真壯士,難怪北來臨行前,陛下曾言,說李萬超忠勇無畏,軍中豪傑,可堪大用!”

聽其言,李萬超兩眼頓時閃過一抹亮色,臉上是受用的表情,拱手道:“時下,太原王已受縛,接下來當如何行動,請郡公示下!”

李少遊當即說道:“晉陽牙兵,分駐城內外,而今已先擒王,局勢已在掌控,可逐步撫之,但猶不可大意。二位各還己營,率領麾下警戒,以備不測之亂,隨時彈壓!”

“是!”

鄭、李二人,亦火速而去。李少遊跟在後邊出門,看着永利驛內外,密集的屍體,嗅着空氣中的血腥味,閉目感受了一番,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如釋重負。

迅速地平穩下心緒,李少遊招呼着下屬,吩咐道:“上馬,去軍營!”

輕騎疾奔,蹄聲匆急,李少遊一行揚長而去,消失在黑夜之中,只餘下佈滿血色的永利驛。歷來制暴平亂,從來少不了殺戮與死亡。

在永利驛發生的變亂,晉陽內外的河東牙兵,當然不可能毫無察覺。只是殺聲平息地很快,又不知情況,上下也無主事者,再加朝廷的安插影響的人牽制,多方因素之下,幾乎是坐觀永利驛那邊的熱鬧,平息下來。

而能牽頭的,也多心存猶疑,這些時日,流言激增,而劉崇的動作,也明顯有問題。世間愚人雖多,但在涉及到身家性命之時,縱使沒有方向與遠見,也謹慎些總歸沒錯。

三代以來,節度反叛,雖然層出不窮,但是,於大漢王朝來說,自河中李守貞之後,便再沒發生過。並且民生逐漸安定,國家日益繁榮,造反以博出身,已然不似從前那般,輕易便可下決定的了。

晉陽城外的河東兵,主要分爲兩支,那支監視的牙兵,早早便爲李少遊所分化瓦解。剩下一支,三千軍營於城東,統軍將領爲張元徽,李少遊的目的,也正是這支軍隊。

至營前,直接亮明身份,張元徽聞報,心懷疑懼地將之迎入。帳中,李少遊揹着手,很是慵散地踱着步子,四下打量着,似乎在觀察其軍帳的佈置。

張元徽坐在將案,神色深沉,盯着攤開在案上的一封黃絹,這是加蓋有天子璽印的詔書,劉承祐委李少遊與河東事全權的證明。

“張將軍,坐了這麼久,考慮好了嗎?”過了一會兒,李少遊終於出聲了:“恭順朝廷,就這麼難嗎?”

“末將不敢!”有些恍惚的張元徽立刻回了神,當即應道。

瞟了瞟李少遊背影,張元徽忍不住問道:“郡公,不知朝廷,打算如何處置末將等?”

“普通將士,自然是根據樞密院所發制令,進行遴選!”李少遊直接道:“不過似乎張將軍這樣的人才,自然當升職加官。陛下與朝廷,從不會虧待才士!”

聞言,張元徽整個人放鬆下來,躬身向李少遊:“末將,遵從天子詔令!郡公有何吩咐,請直言!”

“無他!”李少遊擡頭,道:“約束好士卒,等待殿前司趙都虞侯選兵即可!”

“是!”

晉陽城中賓館,自傍晚時分起,宰臣範質便穿戴齊整,坐於案間,默默品茗,一直到這名名叫韓令坤的禁軍軍官,前來拜見。

盯着韓令坤,雖然心中有所預料,範質還是難得地,沒有繃住,有些失態地疾聲問道:“情況如何?”

“趙都虞侯已率軍‘護送’太原王回城還府!”韓令坤一句話,讓範質鬆了口氣。

“末將奉命,接相公前往留守府,主持大局,收拾善後!”

“走,去王府!”

王府內,已然被趙匡胤快刀斬亂麻地處理了一遍,有宿衛不服,妄圖反抗,直接斬殺。範質抵達之時,節度屬下,在鄭珙相邀下,正齊聚在一起。

在途中,韓令坤業已將其所知情況,向範質敘述了一遍。入堂,一干人趕緊拜見,劉崇被拿下,若論地位,除了還未正式露面的李少遊,就屬範質最高了,再加上,它還有“河東巡撫”的差事。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環視一圈,範質沉容肅聲,直接道:“都聚在這裡作甚?城中並無大事,諸位不必緊張,各自還家將歇,明日照常入衙署辦公即可!”

“是!”雖面面相覷,但齊聲應命。

他一句話,又將被連夜召來的晉陽職吏,給放了回去。不過,效果明顯,原本有些緊張的氣氛,頓時大消。

事實上,只要軍隊不亂,就無大事,就可從容處理。

城中晉陽兵馬,在李鋋就戮之後,就屬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陳光裕軍職最高了。並且此君,就規規矩矩地站在堂間,一副老實臣服的模樣,沒有動腳,似乎就等着範質的吩咐。

對於劉崇下屬文武,範質這邊心裡也有個譜,他到晉陽,可也不是純當個局外人的,也做了些準備。

看着陳光裕,範質也吩咐道:“陳將軍,城中軍隊不能亂,還請親自走一遭,巡察四城,傳節度府令,安撫軍心,讓上下官兵,各守其崗,不得上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脫崗離營!”

又看向趙匡胤,朝他使了個隱晦的眼色:“趙虞侯,今夜就要辛苦你了,隨陳將軍一起,協助他,控制軍中秩序!”

“是!”二人齊聲應命。

“韓令坤!”臨走前,趙匡胤喚道。

“在!”

“你帶人,守備王府,保護太原王一家及範相公!”趙匡胤嚴肅地命令道。

簡單地安排過後,範質則命人將府中關於河東上下的籍冊拿出察看,他心裡清楚,收方鎮之權,就從河東正式開始了,後續有一連串的事情等着。他需要從案籍上,瞭解瞭解河東諸州,又是怎樣一種情況。

離開的河東職吏,多議論紛紛,沒有見到太原王,守衛變成了朝廷禁軍,主事者變成了宰相範質,這就是範質口中的“無大事”。雖然大部分人心懷疑慮,但都老實地聽命回府,甚至不敢逗留。

鄭珙與趙華留了下來,並一道前去,準備範質想看的籍冊卷宗。同行間,趙華不禁嘆道:“朝廷好厲害的手段,悄無聲息間,竟將大王制住,只是我等附庸之臣,不知下場如何啊!”

“趙兄且放寬心!”鄭珙輕笑,安慰道:“朝廷顯然無意將事態擴大,我等只需安分守己,自可無憂!”

“鄭兄此番,爲朝廷立下大功,必有賞拔,還要提前恭喜了!”聞言,趙華幽幽道。

趙華並不眼瞎,也不是蠢人,不像其他人,局勢發展到如今,綜合前後,他也算看得清楚了。

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470章 分封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323章 鬥法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185章 賜宴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21章 大朝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85章 趙礪案第41章 小風波第56章 是非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6章 遺奏十條第165章 回鶻使者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714章 百姓苦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186章 賜死第198章 秋獵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7章 小張探花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380章 開寶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60章 家事、國事第1707章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361章 “龍宮”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94章 善後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74章 萬歲呼聲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487章 “驚喜”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60章 平定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67章 劉煦娶親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91章 作別西行第361章 安東國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1694章 鹽州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81章 廝殺漢第45章 治安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3章 取士不公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177章 耶律妃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
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470章 分封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323章 鬥法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185章 賜宴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21章 大朝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85章 趙礪案第41章 小風波第56章 是非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6章 遺奏十條第165章 回鶻使者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714章 百姓苦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186章 賜死第198章 秋獵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7章 小張探花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380章 開寶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60章 家事、國事第1707章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361章 “龍宮”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94章 善後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74章 萬歲呼聲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487章 “驚喜”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60章 平定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67章 劉煦娶親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91章 作別西行第361章 安東國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1694章 鹽州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81章 廝殺漢第45章 治安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3章 取士不公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177章 耶律妃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