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趙都帥

bookmark

蜀軍的營寨,不提軍事防禦的佈局構建如何,寨內修得還是不錯的,整齊乾淨的營房,諸類建築,風景上佳,可以用“宜居”來形容。

隨着後續舟師之來,松木寨徹底納入掌控,再難起任何波瀾,蜀軍的俘虜們都老老實實的,面對增援而來的威武漢軍,不敢側目。

魏璘幾許安排着人,清點繳獲,打掃戰場,接受俘虜,安排防衛,修整水寨,準備迎接後續的大軍,忙得腳不沾地。有點張彥卿在前邊打,他在後邊接防的意思。

趙匡胤再見到張彥卿時,老將正光着膀子,隨軍的醫官正與其療傷。染着鮮血的箭簇放在一邊,上好了藥,醫士以熟練的技巧與手法,給其包紮着。一名蜀軍軍校,站在其面前,張彥卿聽取其描述着什麼。

見到大跨步入內的趙匡胤,張彥卿當即起身欲行禮,嘴裡說着:“都帥既至,未及迎奉,還請恕罪!”

看他動作略顯僵硬,趙匡胤趕忙伸手止住他,面態謙和,十分親切:“將軍不需拘禮!此番建功,不只破了蜀軍水師,打通江道,還一舉奪了這松木寨,是本帥當向將軍敬禮以謝之啊!”

“都帥客氣了!末將豈敢當?”張彥卿微微一笑。

“傷得如何?”見他繃帶纏身,趙匡胤關心道。

“無妨,只中一流矢,未傷及要害,休養些許時日即可!”張彥卿道。

對其氣度,趙匡胤越加喜歡,感慨道:“將軍以不足一千的疲兵,追亡逐北,速下要寨,對戰機的判斷與把握,作戰之頑強,盡顯得良將之膽略英姿!當上報東京,以揚其功名!”

“多謝都帥!”張彥卿並不矯情。

說着,趙匡胤又道:“我在寨中看了看,可稱艱險,你麾下將士多疲憊不堪,輕重傷者甚多,攻寨很苦吧!”

提及此,張彥卿也嘆了口氣:“陣亡兩百餘卒,犧牲不小,算上水戰的損失,兩千兵卒,傷亡幾半啊!”

“都是大漢的忠勇之士啊,他們的犧牲是值得的。根據魏璘粗略估計,水戰及陸戰,前後殲敵約六千,繳獲無數啊!凡參與此戰的將士,都將得到朝廷的表彰與封賞,你們不畏犧牲,奮勇向前的精神,必當得到褒獎與傳揚,受人敬仰!”趙匡胤做着保證。

“末將代麾下將士,謝都帥!”

注意到像只鵪鶉,侷促小心地站在一旁的俘虜小校,趙匡胤說:“將軍似乎在察問什麼?”

聞問,張彥卿精神立刻恢復了許多解釋道:“所察者,不過三會、巫山的蜀寨情況罷了。蜀軍立寨雖多,餘者僅以此兩寨最爲緊要。

巫山寨據巫峽險要之處,如欲順利過巫峽,必取之以消後患。三會寨在松木寨西北,溪道距離約三十里,爲巫山寨側後掩護,屯兵一千五百員,可遣一師,先取三會寨,而後兩面夾擊巫山寨!”

聽其言,趙匡胤不由拊掌,爽朗笑道:“張將軍真良將也,與本帥不謀而同啊!”

“都帥,張都將已建功,那三會寨就交給我吧!”一同入內的党進,主動請戰。

“我正有此意!”看着党進,趙匡胤恢復了嚴肅,說:“待大軍至松木,休整一夜,明日,你率本部三千卒,在俘虜引導下,前去取三會寨,打通夾擊巫山寨的道路,本帥給你三日時間!”

“用不着三日,我一日可下!”党進昂首道。

當即迎來趙匡胤的教訓:“此間地勢,利守而不利攻,縱使蜀軍戰力孱弱,也足可依恃而守。張將軍因勝勢而動,趁其亂無備,遂建功,即便如此,傷亡仍舊不少。如今,松木寨既下,三會寨必然警備。麾下將士,畢竟是血肉之軀,你党進也非鋼鐵所鑄,攻伐堅寨,如掉以輕心,必定損兵折將!你若抱以輕敵之意,我即換人!”

被趙匡胤這麼一番說教,党進也不敢反駁,驕態收斂,拱手鄭重道:“都帥教訓得是,是末將輕敵了,必然牢記教誨,體恤將士!”

點了下頭,趙匡胤又瞧向崔彥進,說:“崔將軍,可率五千荊南水陸兵馬,舟船溯江西進,迫向敵巫山寨,戰與不戰,相機而決。以魏璘率水軍配合於你,本帥自領大軍後盾支持!”

“是!”崔彥進沉穩的面容上,難免露出喜色。

也明白趙匡胤爲何會將自己叫至身邊跟着了,眼神之中不免流露出少許疑惑,他不似党進與趙匡胤的交情,還是有些意外給自己建功的機會。不過,心頭雖然納罕,但不妨礙接下差事,建立功勳。

“張將軍,你負了傷,屆時就暫時指揮剩下的水師,拱衛中軍,以防不測!”轉身又看着張彥卿,趙匡胤和煦依舊。

“是!”

“走,我們看望慰勞一下受傷的攻寨勇士!”趙匡胤又道:“接連日夜的江上航行停泊,還是踏上實地,心裡安穩一些。”

不得不談談天賦,有的人,天生就具備統帥氣度與胸襟,飽經磨礪的趙匡胤,更是其間翹楚。短短的時間內,僅通過言行舉止,便收服軍心,使得上下大悅。

有一說一,皇帝劉承祐是沒有這種本事的,同樣是統帥,多年以來,劉承祐靠的,是身份的壓制,權謀的施展,利益的邀買,使得上下臣服。雖常有親民親軍之舉,但劉承祐實則是高高在上的,內外將臣,敬畏的是他苦心孤詣,費十載而不斷樹立起來的權威......

夜幕降臨之際,大軍船隊漸至,在諸軍將領的調度安排下,有序調整,停泊暫駐。暮色之間,舟燈明亮,連成一片,仿若長龍,而新佔之松木寨,便是龍首。

身處“龍首”之間,登高西望,趙匡胤身姿愈顯雄闊,腳下是江流湯湯,身後是軍旗獵獵。首戰告捷,他的眼光,已然不侷限於夔州境內了,凌厲的目光似乎穿越了千山萬水,兩千裡州縣,落在那座富庶的錦官城間。

此番伐蜀,朝廷給東路軍的定位,是爲偏軍,乃爲策應北路大軍。但是,不足爲人道者,是趙匡胤可沒有真的把自己當作配角,甘於陪襯。腦中勾勒出,自夔州以西的蜀國州縣及交通,一個想法,在其腦中縈繞,一個計劃,在其心中生根發芽。

......

七月下旬的成都城,秋意已經十分濃厚了,秋風蕭蕭,黃葉飄零,自漢軍大舉伐蜀後,本就不怎麼安寧的西南大邑便震盪不斷。

平原上的谷糧已然開始搶割,糧價繼續走高,既因爲百姓瘋搶,也因爲大部分糧食,也需運往前線,支持大軍作戰。

不過,在蜀主孟昶的一道嚴令下,官府出告,官兵出擊,逮捕、查抄了一大批囤積居奇的商賈之後,糧價終於有所回落。

事實上,僅糧食資源而言,蜀中並沒有那麼得缺乏,只是需要看,掌握在誰的手裡。孟昶這一番舉動,打擊了不法份子,釋放了一定的成都民怨,但同樣的,也得罪了不少官商,從而催生了不少積極聯絡北漢的帶路黨......

“有沒有前方的戰報?”

近半月以來,孟昶總算是從水晶宮中的美酒佳人、詩詞歌賦間擺脫出來,察問軍情軍政。

自王昭遠與韓保貞(正)分赴北、東,主持御漢軍事之後,臨時主持蜀樞密院的,乃是宰臣歐陽炯。

歐陽炯者,蜀中老臣!所長者何?寫詩,繪畫,長笛!

政殿內,面對孟昶的詢問,歐陽炯儘量安慰道:“三泉雖失,所幸王審超將軍,及時毀壞棧道,斷漢軍南下通途。而今正在修建棧道,日進不過二三裡,王樞密北上之後,總督諸關寨兵馬,又有漫天嶺之險,足以拒漢!”

“至於夔州,尚無戰報傳來,不過有韓副樞密提前聚兵東援,以三峽之險,亦可無慮!”

聽歐陽炯之言,孟昶下意識地安心了幾分,鬆了口氣,喃喃道:“但願王昭遠、韓保貞,不負朕望啊!”

第481章 行宮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338章 爭執第474章 立場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374章 善待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98章 軍心可用第150章 蜀亡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239章 進退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70章 衛公辭世第90章 安全脫身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90章 安全脫身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416章 尾聲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345章 剝削者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68章 婚宴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380章 開寶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418章 洗禮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35章 坐不住了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409章 法不責衆這纔是感言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200章 禦敵第97章 隰州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95章 掘地求生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297章 新山陽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26章 名將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51章 以鎰稱銖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140章 封王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374章 善待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283章 降將第264章 孺魏王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22章 “鄭州站”第111章 動心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119章 幸西京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1750章 《桃蘭賦》
第481章 行宮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338章 爭執第474章 立場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374章 善待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98章 軍心可用第150章 蜀亡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239章 進退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70章 衛公辭世第90章 安全脫身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90章 安全脫身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416章 尾聲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345章 剝削者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68章 婚宴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380章 開寶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418章 洗禮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35章 坐不住了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409章 法不責衆這纔是感言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200章 禦敵第97章 隰州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95章 掘地求生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297章 新山陽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26章 名將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51章 以鎰稱銖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140章 封王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374章 善待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283章 降將第264章 孺魏王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22章 “鄭州站”第111章 動心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119章 幸西京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1750章 《桃蘭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