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道明真相

張賁不想聽這些沒用的廢話,他看看黝黑青年,再瞧瞧他的兄弟,問道:“你們親眼看到,和龍孛將軍一起的那名女子,在牆上畫的梅花圖案?”

兩名青年對視一眼,皮膚稍白的青年小聲說道:“倒也沒有親眼看到。”

聽聞這話,張賁的眉毛立刻豎立起來。

黝黑青年立刻接話道:“圖案是用女人的胭脂畫上去的,我聞了胭脂的氣味,和那名姑娘身上的氣味一模一樣,定然是她畫的。”

張賁眉頭緊鎖,沉思不語。他二人帶來的這個情報,可以說是殘缺不全,很難派上太大的用場。

首先,他們根本不清楚龍孛和那名女子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其二,他們也不清楚龍孛和那名女子這麼做的目的。yuyV

如果是龍孛故意留下公孫述細作的聯絡圖案,其目的就是爲了引對方上鉤呢?

只通過這麼隻言片語的情報,就想認定龍孛已被公孫述收買,實在難以取信於人。

最最關鍵的一點,龍孛可不是普通人,而是陛下的貼身侍衛,哪怕是朝中大臣見了他都要禮讓三分,只通過這麼一件事,就想定罪龍孛,基本沒有可能。

見張賁許久都沒有說話,兩名青年對視一眼,小心翼翼地問道:“賁哥,你是擔心會遭到龍孛的報復?”

張賁白了他二人一眼,正色說道:“如果有確鑿的證據,可以定死龍孛的罪名,我什麼都不怕,敢於當面將其罪證呈交於陛下,問題是,你們現在給我的算什麼證據?那名女子叫什麼名字,和龍孛是什麼關係,她又是什麼身份,你們都查清楚了嗎?”

兩名青年被張賁連珠炮似的質問問得啞口無言,對視一眼,雙雙垂下頭。張賁思前想後,還是覺得事關重大,站起身形,說道:“你們帶我去那條衚衕裡看看!”

兩名青年急忙點頭應了一聲,雙雙起身,向外走去。張賁帶上幾名心腹衙役,跟隨着兩名青年,去往洛幽落下梅花圖案的那條衚衕。

洛幽本想借着這次出宮的機會,留下暗號,再在暗號的下面,埋下她事先寫好的,從皇宮內探聽到的一些重要情報。

結果兩名青年的突然出現,打亂了她的計劃,也讓她錯過了這次難得的機會。

劉秀和陰麗華乘坐馬車,來到馮府。張昆率先下了車,快步走到馮府的門前,對門口的僕人說道:“請問,馮夫人在家嗎?”

僕人不認識張昆,上下打量他一番,又看看他後面的兩輛馬車,感覺不像是尋常之人,僕人隨即拱手施禮,問道:“這位先生找我家夫人?”

“在下張昆,麻煩你進去稟報一聲,馮夫人聽了我的名字,自然會見我。”

僕人詫異地重新打量張昆一番,也沒敢多問,點了下頭,讓張昆在這裡稍等,他轉身快步走進府內。

過了好一會,馮夫人張氏親自從馮府內出來,舉目一瞧,站在門外的不是張昆還是誰?!

馮府的家僕不認識張昆,但馮夫人可認識。

劉秀偶爾會在皇宮裡設宴,邀請大臣及其家眷赴宴,張氏作爲馮異的正妻,自然位於受邀之列,對於張昆這位天子身邊的內侍,她自然也不陌生。

“原來是張謁者,妾有失遠迎,恕罪恕罪!”說着話,張氏向張昆福身施禮。張昆連忙拱手還禮,說道:“夫人折煞在下了。”

“應該是我請馮夫人恕罪纔是!”隨着話音,劉秀和陰麗華已然走出馬車,二人挽手同行,來到張氏近前。

張氏轉頭一瞧,看清楚來人竟然是劉秀和陰麗華,她一時間都驚呆了,傻傻地站在原地,久久沒回過神來。

劉秀很少會親自到大臣家中,來馮府,這還是第一次。

也不知過了多久,張氏回神,她驚慌失措地要跪地施大禮,劉秀搶步上前,將張氏攙扶住,含笑說道:“馮夫人,我們府內說話吧!”

張氏畢竟是侯爵夫人(馮異受封應侯),見過世面,看到劉秀和陰麗華都是便裝,立刻明白陛下和貴人是不想太引人注意。

她立刻向旁側了側身,畢恭畢敬地說道:“陛……”

她剛起個話頭,張昆便接話道:“公子,裡面請。”

劉秀對張氏含笑說道:“馮夫人請!”

進入馮府的大堂裡,張氏立刻屈膝跪地,向劉秀叩首施禮,說道:“妾拜見陛下!”

劉秀擺手說道:“馮夫人不必多禮,快快請起。”說話的同時,他仔細打量張氏。

感覺她比以前消瘦了不少,很顯然,這段時間裡,張氏在府內沒少爲馮異的事着急上火。劉秀心中頗感愧疚。公孫在三輔爲國征戰,鎮守邊陲,北防隗囂,南御公孫述,這次更是在長安打了一場大勝仗,殲滅公孫述的十萬大軍,立下不世之功,可他的家人卻在洛陽過着提心吊膽的苦日子,劉秀的心中又怎能好過?

他暗歎口氣,轉頭看向龍淵,向他點了點頭。龍淵會意,招呼龍準、龍孛、虛英、虛庭、虛飛,從馬車裡擡下來幾口箱子,搬運到府內,擺放在大堂的外面。

他們幾人把箱蓋打開,張氏不解地向外看去,只見箱子裡面裝着的,要麼是綾羅綢緞,要麼是金銀器皿,張氏看罷,一臉的驚慌,結結巴巴地說道:“陛下這……這是……”

劉秀苦笑着說道:“這段時間,讓馮夫人擔驚受怕了,皆是我的過錯啊!”

他這番話,可把張氏嚇得不輕,自己面前的這位可是天子,天子竟然向自己道歉?她雙腿一軟,又屈膝跪到地上。劉秀目光一偏,看向張昆,後者多機靈,立刻上前,把張氏攙扶起來,滿臉堆笑地說道:“馮夫人,這次應侯在長安可是立下了大功,全殲十萬來犯之敵,大快人心,也確保了三輔不失啊!”

張氏都聽迷糊了,自己的夫君不是被關押在廷尉府嗎?什麼時候又回到長安了?看她一臉的茫然,劉秀隨即把他和馮異的合謀,向張氏原原本本地講述一遍。

聽完了前因後果,張氏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忍不住喜極而泣。這段時間來,她簡直是度日如年,生怕夫君在廷尉府有個三長兩短。

人人都說當今是明君,這或許不假,但當年人們還都說高祖是明君呢,結果不也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自己的夫君,受封應侯,被拜爲徵西大將軍,手握重兵,誰知道這會不會引起當今的忌憚,萬一當今和高祖一樣呢,那自己的夫君豈不危險了?

張氏見不到馮異,劉秀又不肯接見她,她在府內,終日胡思亂想,整個心都提到嗓子眼。

現在終於清楚了事情的真相,連日來緊繃的神經一下子鬆緩下來,人也瞬間崩潰,跪坐在地上,哭成一團。

男女有別,劉秀不好上前相勸,陰麗華則是走到張氏身旁,跪坐下來,一手扶着張氏的後背,一手拿着手帕,擦拭她的眼淚,低聲的勸慰。

張氏哭了好一會纔算把自己的情緒控制住,她面紅耳赤地看眼劉秀,聲音帶着哽咽,但難掩喜悅之情,對劉秀小聲說道:“妾……妾讓陛下見笑了。”

劉秀連忙擺手,意味深長地說道:“我與公孫,義爲君臣,情同手足。當年我被王郎追殺,流落至無萋亭,飢寒交迫,身患重病,是公孫的一碗豆粥救了我啊。”

這件事情,之所以會被廣爲流傳,甚至傳到後世,成爲一段佳話,不是馮異去四處傳揚,彰顯自己的功勞,恰恰相反,馮異從不會主動對人講這件事。

而是劉秀自己經常向人提及此事,每次說到無萋亭,說到那一碗豆粥,他總是會感慨萬千。

看似大咧咧的,毫不在乎自己當年的慘狀,實則卻是顯露出劉秀的大胸懷。

劉秀沒有因爲自己做了天子,就把當年落魄之時的事列爲禁忌話題,他經常提到此事,也是在鞭策自己,要勤勉於政,要懂得知恩圖報。

他的思緒彷彿飄到從前,感慨地說道:“每每想起那一碗豆粥,似乎還能聞到它的香氣。可是真香啊!”

張氏眼眶溼紅,忍不住再次落淚。劉秀對她一笑,說道:“我視公孫爲兄長,按理,也該叫你一聲嫂夫人才對。”

“陛下萬萬使不得,妾不敢當。”

劉秀含笑說道:“公孫當得起,嫂夫人也當得起!”

說着話,他指了指外面的幾口箱子,說道:“公孫在外征戰,家中的吃穿用度,難免緊張,這些嫂夫人先收下,等公孫回京,我另有重賞。”

“妾謝陛下隆恩!”張氏帶着哭腔,向劉秀叩首。

今日,劉秀的心情格外之好,在大堂裡和張氏還聊起了家常,瞭解馮府的近況,詢問張氏沒有困難之處。

見張氏搖頭,他含笑說道:“倘若嫂夫人遇到爲難之處,儘管來皇宮找我,我保證,絕不會再對嫂夫人避而不見。”

聽聞他的話,張氏被逗笑了,向劉秀欠身說道:“妾多謝陛下!”

劉秀在馮府了待了一個多時辰,才起身離開。

張氏送劉秀和陰麗華出門,向外走的時候,張氏頗感愧疚地說道:“貴人剛剛誕下四皇子,今日卻煩勞貴人專程來到馮府,妾實在是過意不去啊!”

“嫂夫人千萬不要這樣說,我終日待在皇宮裡,早就想出來透透氣了,今日能出宮,還是借了嫂夫人的光呢!”陰麗華笑吟吟地說道。

皇宮聚會,大臣在前宮,女眷在後宮,張氏不太喜歡盛氣凌人的郭聖通,對平易近人的陰麗華卻極有好感。陰麗華的樣貌生得太過嬌美,不認識她的人,會對她產生極強的距離感,可是若和她接觸過,便會發現,陰麗華的性子極爲隨和,而且她的隨和不是那種裝腔作勢的隨和,而是打內心裡生出的隨和。

雖說對陰麗華很有好感,但畢竟是天子的嬪妃,要說接觸,也只有趕上皇宮宴會的時候才能見上一面。

走在前面的劉秀回頭瞧瞧,見陰麗華和張氏想談甚歡,話也比在皇宮時多了許多,劉秀心中感嘆一聲。

他放慢腳步,等陰麗華和張氏走上前來,他說道:“平時,嫂夫人若得空閒,可以經常來皇宮走動,麗華在皇宮裡也很是孤單,難以找到能說得上話的人啊!”

第二百九十章 逃兵作亂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手行刺第五百七十章 天子之責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賊難防第五百六十七章 渡河北上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一百七十三章 臨時徵召第六百五十章 征討五校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中劇毒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頭血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手行刺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中劇毒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一百九十七章 料事如神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前兆第三百七十九章 攻佔郡城第六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一十五章 權勢之道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六百四十七章 一波未平第八十三章 禍事之根第四百四十二章 正面交鋒第八十九章 偷兒被擒第六十三章 厚此薄彼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得聖寵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七百一十四章 鮮明對比第一百六十六章 盡棄前嫌第三十九章 及時趕到第八十一章 把酒言歡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長安變天第八百零四章 容人之量第三十八章 中流砥柱第五百八十章 風譎雲詭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四百二十六章 實力飛漲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一百三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兵佈陣第二十三章 事情詭異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八百五十八章 董憲覆滅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七百五十一章 夢寐以求第三十八章 中流砥柱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出魚餌第九十八章 現身示警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二十四章 兄弟匯合第四百三十章 機警過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歸來第五百九十九章 陰溝翻船第三百七十四章 宴無好宴第三百八十一章 設宴定親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生神力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二百五十章 心神不寧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次相遇第四百三十四章 雙戟合璧第四百七十四章 王朗伏誅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封功臣第七百八十一章 劉秀改制第七百八十三章 四阿再現第五百六十三章 種果得果第五百五十八章 餘孽肆虐第五百六十二章 種因得因第一百九十七章 料事如神第十三章 行進漢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來結親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懷鬼胎第三百零七章 主張出兵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四百三十九章 英雄相惜第一百四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後院偶遇第一百六十六章 盡棄前嫌第七百二十三章 心生殺意第八百八十八章 人選難定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四百零五章 謙謙君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戰成名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陽第五百二十七章 河內之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酒舍之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賊方針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六十五章 殺賊殺王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度來襲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
第二百九十章 逃兵作亂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手行刺第五百七十章 天子之責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賊難防第五百六十七章 渡河北上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一百七十三章 臨時徵召第六百五十章 征討五校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中劇毒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頭血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手行刺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中劇毒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一百九十七章 料事如神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前兆第三百七十九章 攻佔郡城第六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一十五章 權勢之道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六百四十七章 一波未平第八十三章 禍事之根第四百四十二章 正面交鋒第八十九章 偷兒被擒第六十三章 厚此薄彼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得聖寵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七百一十四章 鮮明對比第一百六十六章 盡棄前嫌第三十九章 及時趕到第八十一章 把酒言歡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長安變天第八百零四章 容人之量第三十八章 中流砥柱第五百八十章 風譎雲詭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四百二十六章 實力飛漲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一百三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兵佈陣第二十三章 事情詭異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八百五十八章 董憲覆滅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七百五十一章 夢寐以求第三十八章 中流砥柱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出魚餌第九十八章 現身示警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二十四章 兄弟匯合第四百三十章 機警過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歸來第五百九十九章 陰溝翻船第三百七十四章 宴無好宴第三百八十一章 設宴定親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生神力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二百五十章 心神不寧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次相遇第四百三十四章 雙戟合璧第四百七十四章 王朗伏誅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封功臣第七百八十一章 劉秀改制第七百八十三章 四阿再現第五百六十三章 種果得果第五百五十八章 餘孽肆虐第五百六十二章 種因得因第一百九十七章 料事如神第十三章 行進漢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來結親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懷鬼胎第三百零七章 主張出兵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四百三十九章 英雄相惜第一百四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後院偶遇第一百六十六章 盡棄前嫌第七百二十三章 心生殺意第八百八十八章 人選難定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四百零五章 謙謙君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戰成名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陽第五百二十七章 河內之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酒舍之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賊方針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六十五章 殺賊殺王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度來襲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