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投資考察(二)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華東政府安排工商團先後又參觀了鋼鐵廠、發電廠、四方機車廠,還有兩家正在籌建中的工廠,機械製造廠和蒸汽機制造廠。

鋼鐵廠、發電廠、四方機車廠都是目前華東政府的主要工業工廠,再加青島造船廠和兵工廠,就是現在華東政府的五大重工工廠,除了兵工廠涉及機密,不可能夠讓工商團參觀以後,其餘四個自然都要安排在參觀之列,顯示華東政府的工業實力和發展工業的決心。

現在鋼鐵廠的2號高爐己經建成投產,每個月的產能可以達到3500噸左右,年產量約爲4萬噸,這數字己經達到了漢陽鐵廠年產能的2/3,而且在五年計劃以內,還將再建兩座高爐,年產鋼量達到8萬噸以上。另外在鋼鐵裡還建立了一個試驗車間,專門用來研究煉製各種特種鋼、專業鋼材。而與鋼鐵廠配套的其他加工工廠如軋鋼廠、配件廠等也都在建設當中。

鋼鐵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基礎,幾乎所有的現代工業都離不開鋼鐵,因此只有足夠的鋼鐵供應,才能保障工業的發展,因此即使是在穿越者的那個時代,鋼鐵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而在這個時代,更是代表着國家實力的像徵。

發電廠目前的發電容量基本夠用,因爲目前青島用電的地方主要是照明用電,而其他電器設備還沒有普及開,因此現在青島正在普及照明用電,在今年內將實現所有主次幹路全部照明化,工廠、店鋪全部通電;而在五年計劃期間,實現城區內所有道路都普及照明,城區內所有建築物均通電照明,並且部份幅射到城郊地區。另外天津、濟南的發電廠也在興建當中,上海發電廠的計劃也得到了行政院的批准,並且向德國定購了發電機組設備。

雖然這個時代的工業發展還沒有達到電器化的水平,但即使照明用電對工業化的促進也有相當大的作用,首先是加強了安全生產,現代工廠的生產車間、廠房的面積極大,即使是在白天也需要進行照明,而電器照明雖然也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比起蠟燭、油燈一類的照明來說,還是要安全得多,由其是在紡織業、木材業這種易燃品積中的工廠中,電器照明要比蠟燭、油燈安全得多;而在照明的亮度方面,更是要比蠟燭、油燈勝強百倍,因此還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由其是對於夜間工作來說,生產效率可以得到大幅的提高。

而在四方機車廠,除了參觀生產車間之外,主要是向商人們介紹膠濟鐵路的建造情況。而且詹天佑也專程從膠濟鐵路的施工現場趕回來,向商人們講說山東的鐵路修建和規劃情況。因爲在這個時代的中國,詹天佑絕對是鐵路建造的權威,由他來向衆商人們介紹,說服力當然要更強一些。

膠濟鐵路的工程進行的十分順利,現在部份路段己經開始試通車了,而預計將在1903年內完工通車,到時候從青島到濟南只用10-12個小時就可以到達,這還不算膠濟鐵路沿線的其他城市,而且膠濟鐵路經過的基本都是山東的煤鐵金礦基中的地區,因此這條鐵路一但開通,將會極大的促進山東全省的經濟發展。

另外青島-威海-煙臺的青煙線鐵路己經進入了地質勘測階段,在今年以內就可以開工,預計在1907年完工,另外還有一條縱慣山東西部的鐵路也在規劃當中,計劃在1904年開工,1908年完工,這兩條鐵路都完工後,山東的鐵路里程將達到1100公里,到那個時候,將可以實現在一天以內,到達山東任何一個州府地區,山東的交通、物流、人員都將得到一個飛躍性的提高。

這個消息也讓不少商人都頗爲興奮,便利的交通也是工商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不僅可以快速的將產品運出,同時又能將原材料、燃料運入,雖然他們現在還沒有“鐵路是現代社會的血管” 的認識,但也知道“要想富,先修路” 的道理,因此也可以預想,如果自己真的在山東投資,那麼在這三條鐵路全部開通之後,將會極大的方便經營。

而讓盛宣懷感嘆的是詹天佑的態度。他和詹天佑雖然不算知交,但也可以算一般的朋友,而且盛宣懷是清廷少有的能夠認識到詹天佑真正價值的人,並且還打算給詹天佑委以重任,但詹天佑最終還是選擇了海外華人,而看詹天佑向衆商人講解時的樣子,興奮激動之情溢於顏表,顯然是在海外華人這裡做得相當舒心,而聽了華東政府的鐵路規劃之後,盛宣懷也不禁暗歎了一口氣,他當然清楚,現在清廷的全部鐵路里程也不過600餘公里,即使到了1908年,修建的鐵路里程也不會超過1000公里。而海外華人的氣魄之大,行動之堅決,確實遠遠在清廷之上。而當初詹天佑的選擇,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機械製造廠和蒸汽機制造廠正在建設當中,商人們只是在施工現場轉了轉,主要是聽華東政府介紹這兩個項目的詳細情況。

其實這兩個工廠也是華東政府的五年計劃的項目之一,華東政府目前創邊的工廠企業所用的機器設備基本都是從國外進口的,當然在發展工業化的初期階段,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從一定程度上說,這可以充份利用國外的成熟技術設備,加快自身的工業化進程。但從長遠來看,這當然是不利於華東政府的工業發展,一來是購買國外的機器設備,需要高額的費用;二來是技術受制於他人,一但外國切斷了機器設備的供應,就會對華東政府的工業發展造成嚴重的損失;三來是真正是高端、精尖技術,外國也是不會買給華東政府,因此華東政府能夠得到的永遠只是二流的設備。

當然甴於華東政府掌握着大量的先進理論技術,因此通過技術交換,或是共同合作的方式,從徳國弄到了不少一流的機器設備,但這隻限兵工廠、造船廠、發電廠、鋼鐵廠等少數的工廠,而大多數工廠購買的機器設備都是二流,而且華東政府還有相當一部份機器設備是從美國購買的,穿越者可沒有和美國交換過技術。

但儘管如此,這也只是權宜之計,最終華東政府還是要實現機器設備自產化,確保工業化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且現在鋼鐵廠己經具備了一定的產能,因爲造機器是要用大量的鋼材的。機械製造廠和蒸汽機制造廠也就是走向機器設備自產化的第一步。

當然機械製造是一個很大的概念,現代社會的工業生產一是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社會分工日益細化,即使是在現在這個現代化還不算高的時代,一家機械製造廠也不可能生產出工業生產所需要的所有機器設備。而按照規劃,機械製造廠目前將以生產紡織設備爲主,如紡紗機、織布機、梳綿機、剿絲機、漂白機、整染機等。

這主要是因爲紡織機器設備的技術水平比較低,適合製造機器的起步,可以在短時間內比成果,而更爲重要的是,華東政府對紡織機器設備的需求量很大。由於紡織業是除糧鹽之外,對民生影響最大的行業,儘管就世界範圍來說,紡織業的高峰期己經過去了,但對於中國這樣人口基數龐大,而工業又極爲薄弱的國家來說,紡織業還是有極大的發展空間的。就連日本目前的工業都是以紡織業爲主,而且紡織產品大部份都是買到中國,因此積極發展紡織業,不僅能夠改善民衆的生活,還能遏制日本產品在中國的擴張。

不過現在華東政府的紡織業實力還遠不能和日本相比,但發展速度極快,現在天津裕*紡織廠的機器數量己達到6000餘臺,而且還在擴建,在五年計劃內,生產機器要達到2萬,而且青島、濟南、青州等地,都有成立紡織廠的計劃,還有一些民間商人也都打算成立紡織廠,因此預計在未來10年之間,華東政府的紡織機器需求量至少在5萬臺以上。要遠遠超過其他的機器。而這樣一塊巨大的蛋糕,華東政府當然不會讓外國全吞進去,怎麼樣也要分到一塊。

而蒸汽機的技術要比紡織機器高得多,但蒸汽機是這個時代主要的動力來源,而且在未來30-50年以內,儘管會受到電力、內燃機的衝擊,但在火車、輪船動力上依照佔據着主導地位,因此蒸汽機技術無論如何都必須掌握,

何況華東政府己經和徳國在聯合開發蒸汽輪機,預計需要4-5年的研製開發週期,如果到了蒸汽輪機研發成功,而華東政府還不具備生產能力,將會十分被動,畢竟華東政府不可能總是靠用技術換設備,現在成立蒸汽機制造廠,主要就是進行技術積累,爲將來應用蒸汽輪機的生產做準備。

第三四四章 歐洲危機(上)第四章 會議第三十二章 襲擊(下)第十一章 五年規劃(二)第六零六章 東北戰事再起(四)第五五九章 地主聯盟(三)第二八七章 全面展開(二)第十四章 接管濟南(七)第一零七章 流言蜚語(上)第三五五章 大戰之前(二)第二零八章 戰爭規則(三)第五四零章 聯合軍演(五)第二五零章 鑑定圖紙(下)第九十六章 天津租界(三)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五)第六七三章 大獲全勝(四)第二四一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四)第六零五章 東北戰事再起(三)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賽(七)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二二零章 青島戰役(四)第三零三章 南線,北線(一)第二三七章 訪日艦隊(八)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八十一章 陸軍編制(五)第一百章 新根據地(三)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五三八章 聯合軍演(三)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六十六章 德國使團(六)第三七六章 對馬海戰(三)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五五七章 地主聯盟(一)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一三四章 海軍假期(五)第一九六 各方反應第四七五章 外交爭鬥(四)第十四章 艦炮發威第七十四章 進攻赤峰(中)第七十六章 來訪者(四)第三一九章 騎軍(三)第一零八章 造艦(三)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二零六章 戰爭規則(一)第二十二章 錦州告急(一)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一六四章 慶賀大會(二)作者發言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五三一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二)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五一四章 清廷招撫(十一)第十五章 接管濟南(八)第四六二章 圍殲日軍(六)第四八零章 統一商界(二)第六五八章 遠東遠征軍(五)第二九四章 開荒(二)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一四三章 北倉之戰(二)第四八三章 登陸作戰(五)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三六六章 軍營釆訪(上)第八十章 戰前(上)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第四一七章 北京攻略(十三)第二六五章 根據地(七)第三三一章 李鴻章來訪(八)第五六七章 陰謀(五)第七十九章 陸軍編制(三)第四零四章 談判破裂(五)第二六二章 根據地(四)第二章 穿越到清末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五五八章 地主聯盟(二)第九十六章 天津租界(三)第四一七章 北京攻略(十三)第九章 村民第一七三章 德國之行(五)第一零八章 流言蜚語(中)第一一五章 農村調查第八十三章 成師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區(四)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五三七章 袁世凱復出(上)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三五二章 上海警戒(五)第一五四章 訪徳使團(上)第三一三章 軍隊擴編計劃(一)第三六五章 媒體(三)第一五五章 訪徳使團(中)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二九七章 脅迫(二)第五三零章 調查報告(上)第五十三章 艦隊匯合第四二二章 停戰期(三)第三一五章 軍隊擴編計劃(三)第五三六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七)
第三四四章 歐洲危機(上)第四章 會議第三十二章 襲擊(下)第十一章 五年規劃(二)第六零六章 東北戰事再起(四)第五五九章 地主聯盟(三)第二八七章 全面展開(二)第十四章 接管濟南(七)第一零七章 流言蜚語(上)第三五五章 大戰之前(二)第二零八章 戰爭規則(三)第五四零章 聯合軍演(五)第二五零章 鑑定圖紙(下)第九十六章 天津租界(三)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五)第六七三章 大獲全勝(四)第二四一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四)第六零五章 東北戰事再起(三)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賽(七)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二二零章 青島戰役(四)第三零三章 南線,北線(一)第二三七章 訪日艦隊(八)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八十一章 陸軍編制(五)第一百章 新根據地(三)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五三八章 聯合軍演(三)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六十六章 德國使團(六)第三七六章 對馬海戰(三)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五五七章 地主聯盟(一)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一三四章 海軍假期(五)第一九六 各方反應第四七五章 外交爭鬥(四)第十四章 艦炮發威第七十四章 進攻赤峰(中)第七十六章 來訪者(四)第三一九章 騎軍(三)第一零八章 造艦(三)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二零六章 戰爭規則(一)第二十二章 錦州告急(一)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一六四章 慶賀大會(二)作者發言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五三一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二)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五一四章 清廷招撫(十一)第十五章 接管濟南(八)第四六二章 圍殲日軍(六)第四八零章 統一商界(二)第六五八章 遠東遠征軍(五)第二九四章 開荒(二)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一四三章 北倉之戰(二)第四八三章 登陸作戰(五)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三六六章 軍營釆訪(上)第八十章 戰前(上)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第四一七章 北京攻略(十三)第二六五章 根據地(七)第三三一章 李鴻章來訪(八)第五六七章 陰謀(五)第七十九章 陸軍編制(三)第四零四章 談判破裂(五)第二六二章 根據地(四)第二章 穿越到清末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五五八章 地主聯盟(二)第九十六章 天津租界(三)第四一七章 北京攻略(十三)第九章 村民第一七三章 德國之行(五)第一零八章 流言蜚語(中)第一一五章 農村調查第八十三章 成師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區(四)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五三七章 袁世凱復出(上)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三五二章 上海警戒(五)第一五四章 訪徳使團(上)第三一三章 軍隊擴編計劃(一)第三六五章 媒體(三)第一五五章 訪徳使團(中)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二九七章 脅迫(二)第五三零章 調查報告(上)第五十三章 艦隊匯合第四二二章 停戰期(三)第三一五章 軍隊擴編計劃(三)第五三六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