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二章 全面開戰(十一)

尚晉峰的封鎖計劃是,首先攻佔濟州島爲封鎖艦隊的臨時駐泊點,進行簡單的碼頭建設,由一支防護巡洋艦分艦隊搭配一支驅逐艦分艦隊,組成封鎖艦隊。

目前人民軍海軍的4支巡洋艦分艦隊中,以第2分艦隊的實力最強,4艘青州級軍艦都是超過6000噸的大型防護巡洋艦,而且下水的時間也不長;而第1、3艦隊各有5艘軍艦,並至少有兩艘軍艦的噸位超過5000噸;只有第4分艦隊的4艘東昌級軍艦雖然也都是新艦,但只有3500噸級,戰鬥力最弱。

尚晉峰認爲,將第2、4分艦隊進行重新組合,由2艘青州級軍艦和2艘東昌級軍艦組成一支分艦隊,這樣實力也更爲平衡,這樣由一支新分艦隊的封鎖艦隊和一支老分艦隊的封鎖艦隊爲一組,輪番在封鎖線上進行巡視,時間爲20天,一但發現日本商船,或者俘虜、或者擊沉,而俘虜的商船可以在濟州島暫時停泊。而遇到日本艦隊,只要不是遇到日本的裝甲巡洋艦,都有取勝的能力。

而針對日本僅存的兩艘裝甲巡洋艦,尚晉峰決定將目前人民軍海軍的4艘裝甲巡洋艦分成兩組,由赤兔號、濟南號爲一組;絕影號、天津號爲一組,大小搭配。如果和日本的兩艘裝甲巡洋艦遭遇,雖然濟南號、天津號雖然會因爲噸位較小而稍遜一籌,但赤兔號、絕影號卻可以憑供着8門主炮的火力優勢拉平局面,至少也是勢均力敵。而戰列艦則留守青島,支援遼東的戰鬥。這次俘虜的軍艦也要儘快修復,以增強海軍的實力。

其他7人對尚晉峰制定的這個封鎖計劃都十分滿意,只是佔領濟州島暫時還無法實現,因爲海軍陸戰隊這時正在旅順作戰。不過封鎖還是可以照常進行,畢竟一個封鎖週期是20天,完全可以在這個週期內完成攻佔濟州島的計劃。於是戰時指揮小組也立刻決定,由尚晉峰進行安排,馬上執行封鎖計劃。

到了下午2點的時候,日本政府終於做出了反應,正式發表了一份長篇份聲明,對華東政府的參戰行爲進行了嚴厲的指責。

聲明首先對日本政府發動日俄戰爭的原因進行了說明,表示日本參戰是爲了阻止俄國在遠東地區的野蠻擴張,維護文明世界的和平和遠東地區的正常秩序,同時也是幫助清廷抵抗俄國對中國東三省的侵略行爲;然後措辭十分嚴厲的指責華東政府的參戰行爲,是助長俄國的氣焰,幫助俄國在遠東擴張,破壞了遠東地區的秩序,是對文明世界最大威脅,同時對日本是背信棄義,對清廷不忠不義,對中國的利益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爲;並且對華東政府突然參戰進行了強烈的評擊,指責華東政府根本就不尊守國際規則,不宣而戰,完全是野蠻行徑;而最後表示日本雖然遭受了重大的損失,但也決對不會屈服,一定會奮戰到底,同時還呼籲各國,也包括清廷,要支持日本,將華東政府列爲全世界公敵。

其實日本在昨天晚上8點左右就收到了華東政府參戰的消息,因爲這時陸續有軍艦逃離戰場,在人民軍電子干擾的範圍以外,無線電也終於可以使用了。

當然這時還是海軍軍令部知道,而得知華東政府的艦隊參戰,一開始時還想隱瞞下來,但隨後收到的信息越來越多,由其是得知日本在這一戰中,損失了全部的戰列艦,裝甲巡洋艦也只剩2艘,甲午戰爭之後,日本海軍辛苦了近10年時間組建的“六六艦隊”幾乎全軍覆沒了。海軍軍令部也大爲震驚,這樣重大的事情,海軍已經扛不住了,因此海軍大臣伊東右亨,海軍軍令部長山本權兵衛只好聯名,將海戰的結果上報給內閣。

這天內閣還在等着海軍的消息,畢竟是關建的一戰,因此內閣主要的成員都還沒有休息,首相桂太郎聽了海戰的結果以後,也不禁大驚失色,他也萬萬沒有想到華東政府會首先從海上參戰,也更清楚失去了制海權對日本是怎樣的後果。而且這樣重大的事情,連桂太郎都無力解決,於是立刻派人去請山縣有朋、伊藤博文、陸軍總參謀長寺內正毅等其他人員來商議對策。

而等人員都到齊了以後,已是夜間11點多,而這時還不斷有消息傳到軍令部,此前的大部份消息都已經得到了證實,至少“六六艦隊”只剩下兩艘裝甲巡洋艦了,其他的軍艦也是損失慘重。

其實到這個時候,誰都沒有什麼好辦法,畢竟戰鬥已經發生了,誰也不能讓被擊沉的軍艦再活過來,雖然也有人建議,找英國幫忙,一是日本還有兩艘戰列艦在英國建造,已經下水海試了,因此能不能早日交給日本,也能救一救急;二是希望英國向華東政府施壓,讓華東政府停止戰爭行爲,最好是能讓英國出兵。

不過山本權兵衛表示,指望在英國建造的兩艘戰列艦來救急是不現實的,因爲軍艦的建造有其必然的程序,搶是搶不得,而且就算是這兩艘軍艦現在交付了,還要磨合,訓練,沒有幾個月時間是形成不了戰鬥力的,因此在相當時間內,是指望不上這兩艘軍艦。

那麼剩下的就只有一個辦法,求英國幫助。也還有不少人的心裡清楚,英國只怕也是指望不上的,首先是英國是肯定壓不住華東政府,因爲在此之前,英國就多次向華東政府施壓,要求華東政府不要參戰,結果華東政府照打不誤,而且一出手就狠招,根本就沒有把英國的施壓當一回事。至於讓英國參戰,更是不可能的事情,要是英國有參戰的打算,也不會扶植日本和俄國對抗了。但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不管行不行,也總要先試一試再說吧。

但就在這時,遼東又傳來消息,原來遼河、旅順兩線均遭到了人民軍的進攻,而在場的10餘人聽了,也都臉色煞白,想不到華東政府不出手則己,一出手就是海陸齊動,看來這一次是深謀遠慮的行動,因此衆人乾脆就一直等下去,看看陸地戰爭又會是什麼結果。

結果衆人一直等到凌晨5點,陸地戰爭告一段落,人民軍在西線攻佔了遼中,突破了日軍的遼河防線,在南線也登陸成功,在旅順地區立足。

到了這個時候,誰都明白現在日本己經陷入了萬分危急的時刻,弄不好在遼東的數十萬日軍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就連山縣有朋和伊藤博文也有些沉不住氣了,而且發生了這樣重大的事情,不向天皇報告是不行的,現在己經差不多天亮了,因此首相桂太郎決定先向天皇報告,然後再來協商對策。

那知明治天皇聽了桂太郎的報告以後,當場昏倒,人事不醒。原來日俄開戰以來,明治天皇就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儘管開戰之後,日本在海陸兩線均連戰連捷,但明治天皇十分淸楚日本實際是中幹外強,一但有失敗,必然是萬劫不復,特別是在剛開戰的時候,明治天皇幾乎每天失眠,有時雖然免強入睡了,但也十有八九會做惡夢驚醒。這時的明治天皇己經是年過半百的老人了,少年時就體弱多病,現在還患有糖尿病,因此身體也明顯衰弱。

不過隨着日本在軍事上不斷取勝,由其是攻克了旅順、全殲了俄國的太平洋艦隊,取得了極大的戰略主動權,明治天皇的情緒纔好了許多,但這時華東政府和日本開始交惡,因此明治天皇又開始愀心起來,這幾天日本聯合艦隊計劃在對馬海峽攔截俄國艦隊,這一戰關係到全局,明治天皇又是連續幾天失眠。

到昨天下午6點,明治天皇收到的對馬海戰最後的戰報是聯合艦隊取得重大戰果,己擊沉俄艦7艘,心情也大爲改觀,因此在昨夜早早就睡下了,那知今天早上剛起來,就被告之華東政府在昨天參戰,而日本在海陸兩線均遭慘敗,聯合艦隊損失慘重,“六六艦隊”被打得只剩2艘裝甲巡洋艦;遼河防線被人民軍突破,並且在旅順登陸。

在大喜大悲的反覆之下,明治天皇也終於承受不住情緒的逆轉變化,當場昏厥過去,嚇得桂太郎等人手慌腳亂,忙請醫生進宮給天皇治療,並且又封鎖消息,另一方面還要關注遼東及華東政府的消息。

到了上午9點,明治天皇終於甦醒過來,到是並無大礙,只是需要靜養,而日本也收到了華東政府正式公佈參戰的消息,明治天皇在病榻上招見桂太郎、山縣有朋、伊藤博文三人,表示自己病重不能理事,責令三人負責協商對策,如果三人協商一致,則無需向天皇稟告便可實施,而三人如不能決責,再進宮由天皇御裁。

其實明治天皇在日本主要還是扮演一個精神領袖的角色,對國家的俱體政務並無干涉,一般的重大決策也是甴內閣協商好,再進宮奏請天皇批閱,其實這也只是走個形式而己,天皇對內閣的決議基本也不會有什麼異議,如甲午開戰、日俄開戰也都是如此,現在只是省去了這一步形式。

同時明治天皇還下御三人:如今國艱險,望諸君精誠協作,扶助皇國。而三人也都趕忙叩首謝恩,然後告辭離開皇宮。

第九十六章 青州之亂(九)第六零九章 朝見風波(一)第一五一章 新農村建設(二)第一九六 各方反應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一零一章 新根據地(四)第三六九章 餘波未平(六)第三二九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一)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第二六三章 反撲(三)第四五五章 處罰(上)第一八四章 德國海軍戰略(二)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區(十二)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五十四章 上海新區(七)第一三二章 外調(六)第三十九章 談判(下)第十二章 五年規劃(三)第五七二章 預備會議(七)第五八三章 張作霖歸附(下)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一六九章 備戰計劃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二零八章 奇襲威海衛(二)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六四六章 日本本土作戰(六)第二九零章 仲裁結果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六)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四六二章 武昌之行(三)第二零三章 英國干涉(五)第七十八章 陸軍編制(二)第二六三章 反撲(三)第八十二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上)第四八五章 登陸作戰(七)第三五九章 徳國特使(七)第一二八章 外調(二)第三十七章 造艦計劃(一)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六一二章 朝見風波(四)第三九二章 新聞發佈會(六)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二七七章 五人會議(一)第一五六章 天津見聞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一零八章 造艦(三)第五七八章 進攻瀋陽(二)第六六八章 臺灣海峽之戰(九)第二七六章 戰爭開始(五)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六八三章 結束戰爭(四)第二七五章 朝鮮半島危機(下)第一九零章 登陸爪哇(二)第五三二章 新機構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第五四六章 鎮南浦登陸(六)第四五八章 圍殲日軍(二)第七二二章 歸國(二)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一三二章 外調(六)第五八一章 青島密約(上)第一三一章 德國艦隊(三)第四十八章 登陸作戰(下)第三四三章 軍事計劃(下)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五)第一三零章 外調(四)第五零七章 清廷招撫(四)第三六五章 餘波未平(二)第一三三章 海軍假期(四)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四四一章 遼陽之戰(三)第七零四章 求和(十一)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第五十三章 上海新區(六)第四七八章 外交爭鬥(七)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五零五章 穆棱河之戰(一)第五十五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六)第二一五章 外交之爭(上)第六一六章 皇帝與太后(下)第七十八章 水災(三)第六三八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第三四五章 財政工作報告(二)第一二七章 綠林大會(下)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二)第二三五章 作戰計劃(三)第六五七章 遠東遠征軍(四)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四七五章 外交爭鬥(四)第四零一章 談判破裂(二)第五五六章 接受談判(八)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六八一章 結束戰爭(二)第二七四章 戰爭開始(三)
第九十六章 青州之亂(九)第六零九章 朝見風波(一)第一五一章 新農村建設(二)第一九六 各方反應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一零一章 新根據地(四)第三六九章 餘波未平(六)第三二九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一)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第二六三章 反撲(三)第四五五章 處罰(上)第一八四章 德國海軍戰略(二)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區(十二)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五十四章 上海新區(七)第一三二章 外調(六)第三十九章 談判(下)第十二章 五年規劃(三)第五七二章 預備會議(七)第五八三章 張作霖歸附(下)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一六九章 備戰計劃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二零八章 奇襲威海衛(二)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六四六章 日本本土作戰(六)第二九零章 仲裁結果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六)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四六二章 武昌之行(三)第二零三章 英國干涉(五)第七十八章 陸軍編制(二)第二六三章 反撲(三)第八十二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上)第四八五章 登陸作戰(七)第三五九章 徳國特使(七)第一二八章 外調(二)第三十七章 造艦計劃(一)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六一二章 朝見風波(四)第三九二章 新聞發佈會(六)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二七七章 五人會議(一)第一五六章 天津見聞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一零八章 造艦(三)第五七八章 進攻瀋陽(二)第六六八章 臺灣海峽之戰(九)第二七六章 戰爭開始(五)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六八三章 結束戰爭(四)第二七五章 朝鮮半島危機(下)第一九零章 登陸爪哇(二)第五三二章 新機構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第五四六章 鎮南浦登陸(六)第四五八章 圍殲日軍(二)第七二二章 歸國(二)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一三二章 外調(六)第五八一章 青島密約(上)第一三一章 德國艦隊(三)第四十八章 登陸作戰(下)第三四三章 軍事計劃(下)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五)第一三零章 外調(四)第五零七章 清廷招撫(四)第三六五章 餘波未平(二)第一三三章 海軍假期(四)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四四一章 遼陽之戰(三)第七零四章 求和(十一)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第五十三章 上海新區(六)第四七八章 外交爭鬥(七)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五零五章 穆棱河之戰(一)第五十五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六)第二一五章 外交之爭(上)第六一六章 皇帝與太后(下)第七十八章 水災(三)第六三八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第三四五章 財政工作報告(二)第一二七章 綠林大會(下)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二)第二三五章 作戰計劃(三)第六五七章 遠東遠征軍(四)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四七五章 外交爭鬥(四)第四零一章 談判破裂(二)第五五六章 接受談判(八)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六八一章 結束戰爭(二)第二七四章 戰爭開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