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四章 外交斡旋(一)

穿越者動進攻北京的戰役之後,上海方面的反應十分強烈,有人歡呼雀躍,也有人暴跳如雷,有人憂心忡忡,但也有人幸災樂禍,種種不一。『

但由於北京的電報線路中斷,上海方面無法瞭解戰爭的進展,因此穿越集團設在上海的辦事處也成爲衆矢之的,各屆人士紛紛上門,來打聽北京的消息。不過主持上海外交工作的李三傑卻是守口如瓶,對任何詢問都是一句:我不瞭解有關情況,因此無可奉告。

不過僅僅只過了兩天的時間,李三傑就主動招開新聞佈會,正式確認人民軍己經收復了北京城,並且還表了一篇宣言,表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愛好和平,反對戰爭的民族,而海外華人秉承了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的傳統,原本也並不想用戰爭手段來解決中國的局勢,但各國拒絕了海外華人提出的公平、公證的和平建議,而是堅持不肯放棄侵佔了的中華利益,導致上海談判的破裂,應由各國負完全的責任,而海外華人是在迫不得己的情況下才釆用武力的手段收復了北京。這也充份說明,一切的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由於他們動的侵略戰爭是不義的戰爭,因此註定是要失敗的,而海外華人動戰爭,是爲了維護中華民族的利益,是反壓迫、反侵略的戰爭,這是正義的戰爭,人民軍擊敗八國聯軍,是正義戰勝邪惡,公理戰勝強權,如果帝國主義還沒有認識到自己失敗的必然,馬上改弦更張,還想着重新動新的戰爭,搶奪不屬於他們的利益,那那等待着他們的將會是更大的失敗。中華民族不畏強權和暴力,一定會粉碎帝國主義的野心。

如果以舊時空的觀點看,這篇宣言是十足的八股文章,但在這個時代,卻是一種全新的文體,語句簡單之極,幾乎是個人都能聽得懂,但內容卻不簡單,悲情牌、道德牌、大義牌、強硬牌全部都佔全了,由其是佔據了道義的致高點,這一點也符合中國人的觀念,而且這份宣言是在人民軍攻佔北京的基礎上表,因此也顯得低氣十足,並非是空講仁義道德。

而這篇宣言立刻被上海的各大中文報紙轉載,並迅在上海流傳開來。並且極大的振奮了上海華人的情緒,而且這時正值新年之際,因此不少人甚致都爲此舉行了慶賀,同時在拜年的時候也都不忘多放一掛鞭。

不過對穿越者的這一套把戲,上海的各國領事卻都十分清楚,這其實就是在宣傳民族主義情緒,這種做法在歐洲實在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由其是在開戰之前,各國都會這樣宣傳鼓動本國國民的民族情緒,以激勵軍隊努力作戰。但海外華人在攻佔了北京之後還玩這一套又是爲了什麼呢?難到是打算進攻上海嗎?

由於這時北京的電報己全部中斷,因此上海各國領事館對現在北京的情況一無所知,而又爲了試探海外華人的態度,於是各國領事紛紛派出代表,來到穿越集團的上海辦事處,拜訪李三傑,詢間北京的情況,並且向穿越集團提出確保北京的各國公使館以及其他僑民的人身安全。同時還要求穿越者立刻恢復北京的通訊。

而對各國領事的代表提出的要求,李三傑也回答得滳水不漏,表示北京的各國公使館以及其他僑民都受到人民軍的嚴密保護,人身安全是絕對可以保障的,至於恢復北京的通訊,己派人加緊搶修電報線路,會盡快恢復北京的電報通訊等等,而其他的事情,李三傑推說自己還沒有收到北京方面的消息,而各國提出的要求,會轉達給天津執委會。

打了各國領事的代表之後,李三傑立刻乘車趕到丁香別墅拜訪李鴻章,這也是天津執委會交給李三傑的任務。

見到了李鴻章之後,李三傑立刻以天津執委會的名議,表示俄軍南下再即,人民軍會盡全力抵抗俄軍的入侵,維護中華民族的國家利益,但希望李鴻章能夠給穿越集團提供兩個幫助,一是讓李鴻章爲穿越集團引見張之洞,穿越集團想從張之洞那裡購買一些槍支武器,以迎擊俄軍的入侵;二是希望李鴻章出面說服山海關的守將,打開關城,讓人民軍進關佈置防禦陣地,迎戰俄軍。

而聽了李三傑提出的這兩個要求之後,李鴻章也不禁沉呤了起來。這是自己和海外華人建立聯繫之後,海外華人次正式向自已尋求幫助,以前儘管也請自己幫忙在上海建立辦事處、進行貿易來往都只是小事。當然對海外華人提出的要求,李鴻章完全可以一推了之,只是這樣雖然不會和海外華人結仇,但此前和海外華人建立起來的還算良好的關係肯定會大幅下降,甚致是蕩然無存。

但李鴻章十分淸楚,現在各國基本都不大可能再大規模的出兵中國,因此在攻取了北京之後,在將來與各國、清廷的談判中,海外華人己佔有絕對的優勢,而各國或許還有一些底牌和海外華人進行討價還價,但清廷卻是沒有一點籌碼,只能接受海外華人提出的任何條件。無論最終出現怎樣的結果,在未來中國的政治格局中,將是一塊份量十足的砝碼,既使是朝廷也不敢輕視海外華人的態度,丙在這個時候,如果和海外華人的關係處理不好,無疑是不智之舉,除非李鴻章真得打算退休了。

而從李三傑代表海外華人提出的兩個要求來看,爲海外華人引薦張之洞並不難,雖然李鴻章和張之洞一向不大對付,但在大面上還是過得去的,因此只要李鴻章給張之洞寫一封信,張之洞是肯定會接見海外華人的代表,何況現在海外華人的風頭正勁,李鴻章估計張之洞恐怕正在想盡辦法和海外華人接上頭。

不過李鴻章可不能保證張之洞向海外華人出售武器,因此雙方會面之後,海外華人用什麼方式說動張之洞,那就和李鴻章無關了。

而要說服山海關的守將,打開關城,讓人民軍進關佈置防禦陣地,迎戰俄軍。這就確實讓李鴻章有些左右爲難了,這到不是說李鴻章說話不管用,雖然甲午一戰令李鴻章的聲望大跌,但在大清國裡,仍然是舉足重輕的人物,就憑“李中堂”這三個字,拿到當鋪裡都能當幾兩白銀來。因此李鴻章也有充份的自信,只要自己寫一封書信,山海關的守將十有**都會真的打開關城,讓人民軍進關佈置防禦陣地,迎戰俄軍。這一方面是李中堂三十餘年建立的威信力,另一方面也是山海關的守將恐怕正需要一支勁旅幫助自己守衛關城,畢竟俄軍大舉南下,可不是鬧着玩的事情。

但現在海外華人並不是清廷的臣民,而且在上海談判期間,海外華人曾多次以嚴厲的言語指責朝廷的不是,不少言語都己在報紙上表,這可是白字黑字,賴都賴不掉,恐怕朝廷現在都已知道了。儘管朝廷現在並沒有說什麼,但將來還都北京,重新穩住了局面,難免不會重翻這個舊帳,海外華人或許不怕,但自己恐怕就脫不了干係的。

其實從李鴻章的心裡來說,他還是有幾分想幫海外華人一把,畢竟如果俄軍真的南下破關,長驅直入,擊敗了海外華人攻佔北京,這后里可也是不堪設想的。

本來李鴻章對俄國還是很有好感的,在甲午戰敗以後,俄國連同法、德兩國,向日本施壓,迫使日本放棄遼東半島,這就是著名的三國干涉還遼事件。因此李鴻章也產生了聯俄抗日的想法,於是在1896年4月3o日,李鴻章出使俄國,參加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禮,受到俄國方面極高的禮遇,並且在清廷授權的情況下,代表清廷與俄國簽訂《中俄禦敵互相援助條約》,即《中俄密約》。

雖然《密約》一方面規定,如日本侵佔俄國遠東或中國以及朝鮮土地,中俄兩國應以全部海、6軍互相援助;非兩國共商,締約國一方不得單獨與敵方議和,看似保障了中國的安全,但同時也規定,允於俄國在黑龍江、吉林地方接造鐵路,以達海參崴,這就爲沙俄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和控制中國東北地區提供了各種方便,大大加強了沙俄在遠東爭奪霸權的地位。現在俄國之所以能和日本爭奪遠東,爭奪朝鮮半島,也正是得益於這個條約的簽定。

從總體來看,這個條約對中國絕對是弊大於利的。但李鴻章出於對抗日本的考慮,對這些條件全盤接受,甚致在《中俄密約》簽定以後,李鴻章一度還宣稱這個條約可以保證大清二十年的平安,由於清廷出讓的利益太大,在國內一度還傳出李鴻章收取了俄國3oo萬盧布賄賂的流言,而且在後來俄國強租旅順港時,李鴻章出於結好俄國,維護《中俄密約》的考慮,一力主張將旅順港租給俄國。

而這一次李鴻章受命北上,和各國議和的時候,李鴻章依然對俄國抱以幻想,認爲俄國是清廷可以依靠的對像。不過隨着穿越者的介入,李鴻章並沒有向舊時空那樣和各國展開會談議和,而且隨着俄國對東三省入侵的逐步加深,也讓李鴻章對俄國有所警惕,希望有人能挫一挫俄國人的氣焰,而現在能完成這個任務的,只有海外華人。

注:關於俄國政府是否爲密約向李鴻章行賄3oo萬盧布,一直爲歷史懸案,當時任俄國財政部辦公廳主任的羅曼諾夫,和李鴻章在俄期間的“全陪”烏赫託姆斯基,都提到過有這樣一筆特別經費,併名爲“李鴻章基金”,但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是李鴻章收取的賄金。所能夠確認的是:一、的確存在這樣一筆“交涉特殊用項之基金”;二、這筆基金一直存在華俄道勝銀行賬戶中,並由俄國財政部總務廳管理支配;三、這筆基金的確有17o萬盧布被中國人(但沒有證明表明是李鴻章)領取;四、該筆基金更多的是被沙皇本人當做了小金庫,而且支出浩大。

第五四一章 俄國服軟第六一六章 歸途第一九三章 訪問英法(四)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二十三章 錦州告急(二)第一四四章 訪問(四)第五六九章 進駐縣城(二)第九十八章 新根據地(一)第三九七章 全面開戰(六)第二四一章 教育(下)第五六八章 進駐縣城(一)第七十五章 規劃(一)第四五七章 圍殲日軍(一)第五四一章 俄國服軟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三二二章 海參崴(五)第五九八章 上海租界(十)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十一章 遭遇日艦第八十二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上)第六十九章 睡不着的人(三)第二九三章 開荒(一)第四十五章 錦州之戰(三)第三十四章 換裝(上)第二百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六)第二零一章 蒙古攻略(四)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三五八章 大戰之前(五)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第九章 俄國求和(下)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來訪(十八)第三七三章 上海(一)第九十八章 巡視(三)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穿越艦隊簡介一053H3導彈護衛艦第五四零章 聯合軍演(五)第一二八章 外調(二)第四五三章 新聞發佈(二)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二三一章 訪日艦隊(二)第五十二章 佔領大沽口(三)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第四零三章 談判破裂(四)第八十五章 安置營(上)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一九二章 訪問英法(三)第一零一章 新根據地(四)第七十章 海軍顧問(上)第四七六章 山海關之戰(五)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六零一章 應對計劃(上)第四十二章 出擊第四零六章 旅順攻略(三)第五七六章 談判(四)第三零九章 二進膠州(二)第五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四)第六三七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九)第一零二章 天津租界(九)第七一三章 日本屈服(下)第一八四章 護僑行動(六)第一七九章 護僑行動(一)第五一零章 穆棱河之戰(六)第六六九章 臺灣海峽之戰(十)第五九一章 濟南衆態(一)第六一一章 朝見風波(三)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來訪(十七)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一)第四三八章 進京(五)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六六八章 臺灣海峽之戰(九)第六六四章 臺灣海峽之戰(五)第九十五章 天津租界(二)第六十七章 睡不着的人(上)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七十章 海軍顧問(上)第三十八章 造艦計劃(二)第三四五章 財政工作報告(二)第五九零章 農場巡視(五)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二四七章 第一家族(六)第二十七章 清室回京(一)第六五四章 遠東遠征軍(一)第一九七章 訪問英法(八)第三十九章 火力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一一五章 秋收行動(四)第二零八章 戰爭規則(三)第一零三章 天津租界(十)第一五五章 回師(下)第一零四章 考查(一)第九十四章 安置營(十)穿越艦隊簡介一054A型護衛艦第四三九章 遼陽之戰(一)第一一四章 接管天津(六)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
第五四一章 俄國服軟第六一六章 歸途第一九三章 訪問英法(四)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二十三章 錦州告急(二)第一四四章 訪問(四)第五六九章 進駐縣城(二)第九十八章 新根據地(一)第三九七章 全面開戰(六)第二四一章 教育(下)第五六八章 進駐縣城(一)第七十五章 規劃(一)第四五七章 圍殲日軍(一)第五四一章 俄國服軟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三二二章 海參崴(五)第五九八章 上海租界(十)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十一章 遭遇日艦第八十二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上)第六十九章 睡不着的人(三)第二九三章 開荒(一)第四十五章 錦州之戰(三)第三十四章 換裝(上)第二百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六)第二零一章 蒙古攻略(四)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三五八章 大戰之前(五)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第九章 俄國求和(下)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來訪(十八)第三七三章 上海(一)第九十八章 巡視(三)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穿越艦隊簡介一053H3導彈護衛艦第五四零章 聯合軍演(五)第一二八章 外調(二)第四五三章 新聞發佈(二)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二三一章 訪日艦隊(二)第五十二章 佔領大沽口(三)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第四零三章 談判破裂(四)第八十五章 安置營(上)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一九二章 訪問英法(三)第一零一章 新根據地(四)第七十章 海軍顧問(上)第四七六章 山海關之戰(五)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六零一章 應對計劃(上)第四十二章 出擊第四零六章 旅順攻略(三)第五七六章 談判(四)第三零九章 二進膠州(二)第五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四)第六三七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九)第一零二章 天津租界(九)第七一三章 日本屈服(下)第一八四章 護僑行動(六)第一七九章 護僑行動(一)第五一零章 穆棱河之戰(六)第六六九章 臺灣海峽之戰(十)第五九一章 濟南衆態(一)第六一一章 朝見風波(三)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來訪(十七)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一)第四三八章 進京(五)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六六八章 臺灣海峽之戰(九)第六六四章 臺灣海峽之戰(五)第九十五章 天津租界(二)第六十七章 睡不着的人(上)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七十章 海軍顧問(上)第三十八章 造艦計劃(二)第三四五章 財政工作報告(二)第五九零章 農場巡視(五)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二四七章 第一家族(六)第二十七章 清室回京(一)第六五四章 遠東遠征軍(一)第一九七章 訪問英法(八)第三十九章 火力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一一五章 秋收行動(四)第二零八章 戰爭規則(三)第一零三章 天津租界(十)第一五五章 回師(下)第一零四章 考查(一)第九十四章 安置營(十)穿越艦隊簡介一054A型護衛艦第四三九章 遼陽之戰(一)第一一四章 接管天津(六)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