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義和團(下)

秦錚道:“慈禧太后是十分精明的人,她當然不會親易的相信義和團的所謂神功,因此派人去查看,義和團的所謂神功是不是真的。但這時清政府的官員們,各懷鬼胎,各有打算,比如我剛纔了,慈禧太后立了端親王載漪的兒子溥儁爲‘大阿哥’,載漪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孑能早日當上皇帝,而要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首先就要把支持光緒的外國人都清除掉,既然清朝打不過外國人,那麼就義和團的力量來對付外國人,另外清廷的官員們當然都知道慈禧太后想廢掉光緒,因此還有一批官員想借大阿哥上位,於是在載漪身邊建立起一個集團,主張利用義和團來對付八國聯軍,他們當中有人對義和團的神功是基本相信的,有人雖然不信,但卻爲了附和載漪,也裝作相信,於是他們串通查看義和團的官員,向慈禧報告義和團的神功都是真的。”

這一下高珺聽得目瞪口呆,道:“這個時代的人真的就這麼笨嗎?真的就這麼容易被騙,怪不得大家都想穿越的。”

秦錚和周萍互相看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周萍笑道:“高也看穿越嗎?”

高珺有不好意思,道:“以前是沒有看過,不過現在正在看一本,想學學別人的做法。”

秦錚道:“這並不是古人笨,而是利令智昏,因爲人都願意相信自己希望是真實的東西,既使是像慈禧太后這樣精明的人也不例外,而載猗更不算是什麼聰明人。其實還是有許多人不信相義和團的神功,可惜在這個時候反對的聲音沒有用了。後來的情況就是慈禧太后聽了查看義和團的官員彙報之後,決定利用義和團來對付八國聯軍,因此縱容義和團運動擴大,甚致發展到攻打各國的駐華使館,這是重大的外交事件,導致局面惡化。結果各國組成八國聯軍,結果清軍、義和團被打得大敗,八國聯軍打進了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到了西安,最終淸政府和八國談判,簽定【辛丑條約】賠償八國共計白銀4.億兩,連本帶利共計是9.億兩,後來北洋政府、民國政府一直都在還款,另外還允許外國在中國的內地駐軍,使中國的主權進一步喪失,所以在義和團運動中,清政府的做爲也難辭其咎,如果不是淸政府中的某些人爲了自己的私利推波助瀾,那麼這場運動對中國造成的危害性也要得多。所以清政府甚致比義和團運動的責任更大。”

“不過【辛丑條約】的賠款雖然很多,但和其他不平等條約相比起來,卻沒有割讓土地,這是因爲義和團運動讓帝國主義列強見到了中國民衆的可怕力量,覺得中國的老百姓太難管理了,因此纔沒有要中國割讓土地,相反帝國主義列強認爲,保留清政府,讓淸政府做爲帝國主義列強的代理人來統治中國,可以更好的從中國謀取利益,雖然這讓清政府又苟延殘喘了十年,但卻讓中國避免了被列強瓜分的命運。而我個人認,對義和團運動的評價,應該兼顧好與壞兩個方面,而不能偏向那一方。”

聽完了秦錚的講之後,高珺這纔有些恍然大悟,道:“秦政委,我懂了,原來義和團運動原來是這麼一回事,那麼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呢。”

秦錚道:“人民羣衆的力量確實是無比巨大的,這一是經過無數的事實證明的,但人民羣衆的力量需要有效的整合、正確的領導,否則不僅不能挽救中國,相反還會把中國推向更深的深淵,而我們的目標就是整合、領導人民羣衆,讓人民羣衆的力量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在舊時空裡,我們的先輩們就是這樣做的,現在我們在本時空裡要做的就是重複他們做的事情,明白嗎?”

高珺連連頭,道:“我明白了,秦政委,我會做好鞏金燕的思想工作,還有大家的思想工作。”

秦錚道:“不,先不忙着做她們的思想工作。”

高珺怔了一怔,道:“現在先不忙做思想工作?”

秦錚道:“對,現在你應該應該帶領她們做好後勤工作,也就是帶領大家一起勞動,給她們灌輸自食其力的觀念就行了。”

高珺道:“爲什麼?”

秦錚笑道:“我們現在還不能給她們任何的承諾,既不能給她們穩定的生活,更不能分給她們田產土地,最多也就只能讓她們吃上一口飽飯而己,老百姓們是很現實的,如果沒有看得着的利益,光憑你空口白話,是不可能讓老百姓相信的,我們的先輩是通過打土豪分田地讓百姓們看到利益,而義和團是通過燒教堂、殺洋人來取得百姓的信任,而我們現在什麼都給不了,因此現在應該少多做,由其是你們,更是要帶頭工作,這會很辛苦,但卻是我們應該做的,明白嗎?”

高珺了頭,道:“是,秦政委,我明白了,我會帶頭去做事的。”

高珺離開之後,周萍笑道:“高到是很級積啊,不過她本來是搞信息工程的,現在卻要帶頭幹活,到是真難爲她了。”

秦錚道:“這有什麼?和舊時空裡的先輩相比,我們的條件己經好得很多了,我們現在需要的就是肯實幹的人,如果連這些事情都不肯去做,以後還想佔居高位嗎?這也是我對穎的要求,你要理解。”

周萍笑道:“好了,好了,我還不明白你嗎?再這次你不是讓穎到最危險的地方去了嗎?這就夠了。”

――――――――分割線―――――――――分割線――――――――

第二天一早,秦錚就在臨時執行委員會上起了高珺所的這件事情,當然也把義和團的評價歷史簡單的向衆人都解釋了一遍。

聽完了秦錚的報告之後,肖建軍首先道:“我到是沒有想到,居然是一個女人首先提出要從軍的要求啊,不過這到是也不壞,反正我們以後早晚是要招集軍隊的,到時候可以首先考慮她。”

徐濟超道:“要她的遭遇確實讓人同情啊。不過向她這樣的遭遇,在這個時代絕對是一個普遍現像,在我們釋放的那一批人裡,有類似遭遇的人絕不是少數,都是苦大仇深出身啊,因此以後我們徵兵,可不會愁兵源的”

王雲鵬搖了搖頭,道:“我覺得還是警慎一,雖然仇恨是原動力,但如果我們一味的宣揚仇恨,絕對不是好事情,還是要加強思想教工作,要讓這個時代的人民羣衆真正覺悟,而不是靠仇恨支撐,就像鞏金燕這樣,在復仇的同時,還是傷害了許多無辜的人,對於我們的大業來,這是極端有害的,因此我同意秦政委的意見,首先從勞動做起,不僅僅是灌輸自食其力的觀念,更要樹立勞動最光榮的觀念才行。”

夏博海也道:“是,勞動最光榮的觀念不僅僅是對這個時代的人,對我們一起穿越來的人也是一樣,從昨天的情況來看,確實有許多人對這個時期充滿期望,而且在這個時代也確實充滿了機遇,但這不表示跟着我們一起混曰子,以後也能身居高位,想要獲得更高的地位,必須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絕對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也不能搞平均主義,否則這不僅僅是對我們一起穿越來的人中,勤奮工作的人不公平,就是對這個時代勤奮工作的人,也是不公平的。這一原則應該讓和我們一起穿越來的人知道。”

王雲鵬道:“夏司令,你的意見我在原則上是同意的,但俱體的實施還是要警慎一,我看還是先按秦政委的意見來,只做不,因爲以後我們肯定會慢慢的啓用更多的人來做事,從中可以觀察他們的工作態度,從中選拔一批能夠埋頭實幹的人,有他們帶頭示範作用,就好辦了。”

夏博海了頭,道:“我同意王主任的意見。”

雖然已經成立了臨時的執行委會,但互相之間仍然還是用以前的稱呼,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夏博海又道:“還有關於義和團的事情,以及有關於這個時代的歷史背景,老秦最好是做一個參考資料彙編,發放給所有人,也包括我們,讓我們所有人對這個時代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也方便我們以後的工作安排。”

秦錚頭道:“放心吧,我正在着手這方面的工作,再過三四天,估計就可以做好了。”

夏博海道:“那就太好了。”

衆人正着的時候,只聽門口響起了警衛員的聲音:“報告,儲營長有緊急軍情報告。”

夏博海立刻道:“念出來。”

警衛員打開文件夾,道:“今天無人機偵察,在天津城內有軍隊、車輛集結的活動,預計是八國聯軍有意要向大沽口發動進攻。”

現在穿越集團對天津的監視一都沒有放鬆。每天都要派出無人機,飛到天津城的上空,早晚各偵察一次,嚴密的關注天津城的動態,因此天津城的一舉一動都逃脫不了穿越者們的關注。

夏博海了頭,道:“好,通知諸營長,繼續監視。”

第四零九章 旅順攻略(六)第一二六章 天津會議(下)第五十章 佔領大沽口第九十九章 巡視(四)第二四三章 王家寨(五)第五六六章 陰謀(四)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四五八章 圍殲日軍(二)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六五六章 遠東遠征軍(三)第三章 尖刀排長第九十八章 巡視(三)第三零七章 備戰(一)第十四章 接管濟南(七)第三三一章 李鴻章來訪(八)第一五五章 新農村建設(六)第四一九章 遼河之戰(五)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訪問(三)第五六六章 陰謀(四)第三十八章 聯軍進攻第七零五章 求和(十二)第三五五章 大戰之前(二)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七三二章 決策(六)第五零三章 調查(下)第三九三章 全面開戰(二)第三六三章 媒體(一)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第三七五章 對馬海戰(二)第五六零章 夜襲(一)第一九七 日本的算盤第十八章 海紅旗16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三九八章 談判(六)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四七一章 迎擊俄軍(八)第四五七章 山海關(三)第五十章 上海新區(三)第二九一章 情報機構(上)第一四三章 訪問(三)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四五二章 外交斡旋(九)第二二一章 青島戰役(五)第四十七章 錦州之戰(五)第五九八章 上海租界(十)第二五二章 創業(五)第一八二章 護僑行動(四)第二十章 投降第三九零章 新聞發佈會(四)第二二八章 各方反應(二)第五三三章 土地政策(一)作者發言第八十八章 青州之亂(一)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二七零章 根據地(十二)第五九七章 濟南衆態(六)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一三六章 海軍假期(七)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九)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三九七章 談判(五)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五九九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上)第六六七章 臺灣海峽之戰(八)第二七零章 陰島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擊(一)第一五三章 新農村建設(四)第六十四章 工業(一)第六三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一)第五八四章 青島密約(四)第二四五章 天誅(二)第一一六章 秋收行動(五)第二十五章 接管濟南(十八)第一零三章 攔截(中)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一)第十八章 海紅旗16第三六七章 餘波未平(四)第二五八章 訪問(下)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第三三三章 李鴻章來訪(十)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六八零章 結束戰爭(一)第三一一章 二進膠州(四)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七十五章 規劃(一)第二二六章 後續影響(一)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三百章 告密(下)第四九七章 發展大計(下)第五七二章 預備會議(七)第二一三章 奇襲庫倫(七)第五六零章 美國(三)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六三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一)第四十二章 造艦計劃(六)第二零九章 奇襲庫倫(三)第四十二章 艦隊出發第四二二章 停戰期(三)
第四零九章 旅順攻略(六)第一二六章 天津會議(下)第五十章 佔領大沽口第九十九章 巡視(四)第二四三章 王家寨(五)第五六六章 陰謀(四)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四五八章 圍殲日軍(二)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六五六章 遠東遠征軍(三)第三章 尖刀排長第九十八章 巡視(三)第三零七章 備戰(一)第十四章 接管濟南(七)第三三一章 李鴻章來訪(八)第一五五章 新農村建設(六)第四一九章 遼河之戰(五)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訪問(三)第五六六章 陰謀(四)第三十八章 聯軍進攻第七零五章 求和(十二)第三五五章 大戰之前(二)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七三二章 決策(六)第五零三章 調查(下)第三九三章 全面開戰(二)第三六三章 媒體(一)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第三七五章 對馬海戰(二)第五六零章 夜襲(一)第一九七 日本的算盤第十八章 海紅旗16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三九八章 談判(六)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四七一章 迎擊俄軍(八)第四五七章 山海關(三)第五十章 上海新區(三)第二九一章 情報機構(上)第一四三章 訪問(三)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四五二章 外交斡旋(九)第二二一章 青島戰役(五)第四十七章 錦州之戰(五)第五九八章 上海租界(十)第二五二章 創業(五)第一八二章 護僑行動(四)第二十章 投降第三九零章 新聞發佈會(四)第二二八章 各方反應(二)第五三三章 土地政策(一)作者發言第八十八章 青州之亂(一)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二七零章 根據地(十二)第五九七章 濟南衆態(六)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一三六章 海軍假期(七)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九)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三九七章 談判(五)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五九九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上)第六六七章 臺灣海峽之戰(八)第二七零章 陰島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擊(一)第一五三章 新農村建設(四)第六十四章 工業(一)第六三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一)第五八四章 青島密約(四)第二四五章 天誅(二)第一一六章 秋收行動(五)第二十五章 接管濟南(十八)第一零三章 攔截(中)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一)第十八章 海紅旗16第三六七章 餘波未平(四)第二五八章 訪問(下)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第三三三章 李鴻章來訪(十)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六八零章 結束戰爭(一)第三一一章 二進膠州(四)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七十五章 規劃(一)第二二六章 後續影響(一)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三百章 告密(下)第四九七章 發展大計(下)第五七二章 預備會議(七)第二一三章 奇襲庫倫(七)第五六零章 美國(三)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六三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一)第四十二章 造艦計劃(六)第二零九章 奇襲庫倫(三)第四十二章 艦隊出發第四二二章 停戰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