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三章 調查(下)

其實李三傑對情報人員、情報組織一向沒有多少好感,當然李三傑也知道,這些情報人員是爲國家工作,而且不可或缺,有不少情報人員既使是犧牲了,也不能見光,可以說沒有他們默默的工作,也就沒有舊時空裡中國的穩定局面,但在李三傑的印像裡,情報特工人員都是冷酷無情、爲了完成任務,不擇手段,任何人在他們眼裡都是可以犧牲的,因此在舊時空裡,李三傑在駐外大使館裡任職的時候,對駐大使館的情報人員一直都是敬而遠之,而且對配合情報人員的工作也是能推就推。

不過這次見到蔣仕偉一行人來到上海,李三傑卻是望眼欲穿,原來這幾天以來,上海的情況也越來越惡劣,現在不僅僅是上海的許多報紙對穿越者進行惡意的攻擊、抹黑,而且還出現了針對穿越者的小冊孑、兒歌等等,儘管也有些報紙文爲穿越者分辯,但數量不多,並沒有起到多少作用。

雖然目前暫時還沒有對上海辦事處的安全造成什麼衝擊,但來訪的人己明顯減少,而根據一些擁待穿越者的學生說,也有人在學校裡宣傳攻擊穿越者,並目己有不少學生聽信了這些謠言,幾乎每天都有人在爭辯海外華人的話題。另外,據上海辦事處招集的少年暗哨回報,在上海的各飯店、茶樓裡,也有不少人相信了這些謠言,指責海外華人的言論也在日益增多。

整個上海辦事處的人也都不禁憂心忡忡,如果照這樣的勢頭展下去,等民間對穿越集團的怨言怨氣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那麼下一步就是衝擊上海辦事處了。直到蔣仕偉一行人到達以後,衆人才稍稍安定下來。

而一到上海,蔣仕偉等人就立刻展開了工作,先是蔣仕偉隨李三傑去各領事館抗議,藉機觀察各國的態度,並且又安排相關人員,以及少年暗哨打探消息,同時還收購一切和穿越者有關的報紙報導、小冊、兒歌等等資料。

由於這次是由專業人員安排佈置任務,因此針對性很強,不再是漫無邊際的打探,在三天以後,蔣仕偉等人收到了大量的反饋信息,而根據安全部人員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晰、彙總之後,也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比如通過對報紙的研究,可以確定最開始登載對穿越集團不利消息的是【遊戲報】、【消遣報】這兩份小報,隨後其他的報紙才紛紛跟進,而且多是外國人創辦的報紙,而上海本地的較大、較有影響力的報紙,如【申報】、【字林滬報】、【新聞報】卻並沒有表攻擊穿越集團的文章,相反這幾份報紙都還過爲穿越集團分辯的評論。

從大面上來看,這似乎很明顯是由各國推動這次的輿論風波,但經過安全部人員的仔細分析,現所有攻擊、抹黑穿越集團的文章大部份都沒有署名,少數雖然署名了,但也並不是各報紙的固定社評作者或特邀作者,而且幾乎所有署名的作者,就只是表了一篇文章,便沒有聲響了。這麼看來,操縱這次輿論風暴的人似乎是有意在混淆視聽,將穿越集團的矛頭向各國身上引,挑起穿越集團和各國之間的矛盾,可以說是用心良苦。

在另一方面,也說明操縱這次輿論風暴的人儘管精心策劃,佈置周全,但經驗還並不太足,因此在這個小地方露出了一個破綻,儘管還不足以徹底敗露他們的陰謀,但至少有一部份不能得呈。

而且這時英法美三國領館也向辦事處提供了一個情報,原來刊載對穿越集團不利的幾份外國報紙也來了說明書,這些文章是有人向這些報紙提供,並支付了一定的費用在報紙上表,並不是這幾份報紙的本意,而且這幾份報紙也承諾,以後決不會再登載類似的文章了。

原來李三傑向英美法三國提出警告,儘管只是虛引聲勢,但英法美三國的領事卻不敢大意,經過三人協商之後,決定先了解清楚是怎麼回事,於是各自向幾家本國的報紙了警告,要求他們停止再刊登攻擊海外華人的文章,否則既使是租界,也很難保證他們的安全,並且向這幾家報詢問,這些文章到底是那些人寫的,目地是什麼。

如果是在英美法三國國內,報紙到還有可能不理報紙的警告,但現在是在中國,這幾家報紙也不能不考慮中國的情況,大半年以前義和團的排外之舉,海外華人的強勢崛起,都告訴這幾家報紙中國的實情,而且這一次事件確實和這幾家報紙無關,是有人送來文稿,並支付高額費用,要求這幾家報紙表。在這個時代,這也是很常有的事情,只要向報紙支付一定的費用,就可以隨意表文章。雖然這幾家報紙的主編也看過文章的內容,都是攻擊、抹黑海外華人的,也都並沒有在意,因爲他們任職的報紙本來就對海外華人並沒有什麼好感,因此能給海外華人上點眼藥,自然都高興。

不過現在這幾家報紙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海外華人可不是清廷可比,天津租界不是己經完了嗎?還有威海衛、青島,那個不是各國的租界,結果現在嗎?全都被海外華人佔領,上海租界就真的安全嗎?因此這幾家報紙不僅向領事館保證,以後決不再登載類似的文章,並且全盤托出整個事情的前因後果。只是這幾家報紙都記不清來人的俱體樣子,更不知道來歷。

綜合目前所掌握的情報,蔣仕偉基本可以得出判斷,這次輿論風波,應該是和各國並沒有關係,但至少在官方層面,如領事館、租界工部局並沒有參與,而這也和以前分柝的客觀局勢相符,畢竟現在各國的當務急是和穿越集團談判成功,恢復中國局勢穩定,並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另生枝節。就算要鬧,也應是在談判之後再鬧。當然這也不能說各國就和這件事情完全沒有關係,也不排除是各國的情報人員在暗中策劃,當然蔣仕偉則更傾向於是另外一股勢力。

在來上海之前,蔣仕偉和商其鬆在討論這次輿論風波的時候,曾做出一個假設,這次的輿論風波,應該和各國並無太大關係,而是另一股勢力所爲,這股勢力或許和某一二個國家有關聯,或者會依附於某個國家,但絕對和各國是不一樣的。現在看來,這個假設到是很有可能。

不過蔣仕偉也明白,這只是一種假設性的判斷是不能做爲正式的結論,因爲缺少關建性的證據,就算是提交到執委會那裡,也難以令人信服。但現在穿越集團在上海的力量確實十分有限,以常規手段能夠收集到的證據只能到這一步,很難再有質的突破了,除非是釆用非常規的手段。

雖然在來上海之前,執委會已經批准安全部,可以使用非常規的手段,而且蔣仕偉對使用非常規手段也沒有什麼心理障礙,在舊時空裡,蔣仕偉就參與過幾次非常規手段的行動策劃,不過蔣仕偉也十分清楚,對於一個情報人員來說非常規手段纔是主流,但也不能過於濫用非常規手段,那就成了製造恐怖,由其是那種“寧可錯殺一千,不能放過一個”的極端做法,更不可取,因此使用非常規手段時,必須要有一定的把握,或者是重大的事情。

而這次在上海使用非常規手段,又能取得什麼效果,比如綁架幾個報紙的主編人員,拷問提供文章人員的線索,但這些主編人員未必還能對這些人有什麼印像,另外對方的做事雖然缺少經驗,留下了一個小破綻,但從總體來看策劃,行動還算是嚴密,因此就算是抓人拷問,估計也未必問得出什麼有用的消息。

另外一個就是要評估使用了非常規手段的後果,如果做得乾淨俐落,不留痕跡當然沒關係,但萬一沒有做幹詳,留下蛛絲馬跡被別人抓往,那可就是一個大麻煩,在舊時空的情報戰中,有一種戰法就是抓對方行動的漏洞馬腳,然後捅給新聞媒體進行炒作宣傳,這樣往往會弄得對手十分被動,有時甚至不得不釆用壯士斷腕的手段,犧牲掉情報人員,以換取輿論的主動。

在來上海之前,執委會要求安全部在行動中不得暴露自己的身份,如果暴露了身份,天津政府是不會承認的,這話看起來似乎很無情,但確實是幹情報工作的真實寫照。

這幾天以來,穿越者多方面調查,這動靜絕對不小,如果對方有意觀查,一定能夠現一些蛛絲馬跡,說不定這個破綻就是對方有意留下,就是誘使穿越者出手使用非常規手段,而對方在暗中行動,抓穿越者行動的漏洞馬腳。比如穿越者真的綁架幾個報紙的主編人員,被對方再捅給新聞界,甚致出動租界的警察搜查,一但人髒俱獲,那麼這個後果可就要比一般的攻擊抹黑要嚴重得多了,因此蔣仕偉也不敢輕易下令行動。

而就在這時,蔣仕偉的頭腦中靈光一閃,自己只把注意力放在收集情報上,卻沒有想到針對對方動作下手,儘管現在對方在暗處,自己在明處,但只要對方有所行動,就有可能露出漏洞來。甚致自己還可以給對方設反圈套。

第一零四章 佈局海外(上)第三五八章 大戰之前(五)第二七五章 戰爭開始(四)第四零五章 旅順攻略(二)第五十二章 上海新區(五)第八十三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下)第二六五章 根據地(七)第三三一章 李鴻章來訪(八)第七十七章 規劃(三)第五四二章 鎮南浦登陸(二)第六三六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八)第三七四章 對馬海戰(一)第三四四章 歐洲危機(上)第三三零章 李鴻章來訪(七)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一九四章 訪問英法(五)第七零四章 求和(十一)第二零八章 奇襲威海衛(二)第四零七章 北京攻略(三)第三八一章 足球比賽(二)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二零一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七)第二六七章 進城(三)第四六七章 武昌之行(七)第四四二章 進京(九)第三九七章 談判(五)第二十四章 錦州告急(三)第四六九章 戰前(一)第五一二章 穆棱河之戰(八)第二二零章 談判(二)第二四九章 天誅(六)第三百章 革命者(五)第五五零章 接受談判(二)第三九四章 全面開戰(三)第十九章 接管濟南(十二)第一五六章 天津見聞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四六五章 武昌之行(六)第三零八章 備戰(二)第三四七章 財政工作報告(四)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五四八章 鎮南浦登陸(八)第四百章 全面開戰(九)第四二四章 進攻北京(三)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訪問(三)第二三二章 訪日艦隊(三)第一六六章 回訪日本(上)第六一一章 朝見風波(三)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第二零二章 英國干涉(四)第三四九章 上海警戒(二)第四二八章 空中偵察第四六三章 圍殲日軍(七)第四九二章 襲取海參崴(一)第五五一章 接受談判(三)第七零六章 求和(十三)第三九零章 新聞發佈會(四)第三三六章 李鴻章來訪(十三)第五一三章 清廷招撫(十)第一八九章 登陸爪哇(一)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五七一章 預備會議(六)第一四九章 進攻楊村(二)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五二五章 談判(三)第六五九章 遠東遠征軍(六)第三零七章 備戰(一)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六九五章 求和(二)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五)第四十五章 天津分治(三)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下)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一三二章 外調(六)第二九八章 脅迫(三)第二三四章 訪日艦隊(五)第一六九章 備戰計劃第十八章 海紅旗16第一零九章 流言蜚語(下)第十七章 追擊日艦第六五六章 遠東遠征軍(三)第四七二章 戰前(四)第五七六章 談判(四)第六二三章 登陸日本(五)第一五二章 上任(六)第一一一章 造艦(六)第四零八章 旅順攻略(五)第一七三章 德國之行(五)第三九二章 全面開戰(一)第四九四章 襲取海參崴(三)第二八七章 全面展開(二)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訪問(五)第七章 德國策劃結盟第五四八章 鎮南浦登陸(八)第六八一章 結束戰爭(二)第八十三章 災民(三)
第一零四章 佈局海外(上)第三五八章 大戰之前(五)第二七五章 戰爭開始(四)第四零五章 旅順攻略(二)第五十二章 上海新區(五)第八十三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下)第二六五章 根據地(七)第三三一章 李鴻章來訪(八)第七十七章 規劃(三)第五四二章 鎮南浦登陸(二)第六三六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八)第三七四章 對馬海戰(一)第三四四章 歐洲危機(上)第三三零章 李鴻章來訪(七)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一九四章 訪問英法(五)第七零四章 求和(十一)第二零八章 奇襲威海衛(二)第四零七章 北京攻略(三)第三八一章 足球比賽(二)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二零一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七)第二六七章 進城(三)第四六七章 武昌之行(七)第四四二章 進京(九)第三九七章 談判(五)第二十四章 錦州告急(三)第四六九章 戰前(一)第五一二章 穆棱河之戰(八)第二二零章 談判(二)第二四九章 天誅(六)第三百章 革命者(五)第五五零章 接受談判(二)第三九四章 全面開戰(三)第十九章 接管濟南(十二)第一五六章 天津見聞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四六五章 武昌之行(六)第三零八章 備戰(二)第三四七章 財政工作報告(四)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五四八章 鎮南浦登陸(八)第四百章 全面開戰(九)第四二四章 進攻北京(三)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訪問(三)第二三二章 訪日艦隊(三)第一六六章 回訪日本(上)第六一一章 朝見風波(三)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第二零二章 英國干涉(四)第三四九章 上海警戒(二)第四二八章 空中偵察第四六三章 圍殲日軍(七)第四九二章 襲取海參崴(一)第五五一章 接受談判(三)第七零六章 求和(十三)第三九零章 新聞發佈會(四)第三三六章 李鴻章來訪(十三)第五一三章 清廷招撫(十)第一八九章 登陸爪哇(一)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五七一章 預備會議(六)第一四九章 進攻楊村(二)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五二五章 談判(三)第六五九章 遠東遠征軍(六)第三零七章 備戰(一)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六九五章 求和(二)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五)第四十五章 天津分治(三)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下)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一三二章 外調(六)第二九八章 脅迫(三)第二三四章 訪日艦隊(五)第一六九章 備戰計劃第十八章 海紅旗16第一零九章 流言蜚語(下)第十七章 追擊日艦第六五六章 遠東遠征軍(三)第四七二章 戰前(四)第五七六章 談判(四)第六二三章 登陸日本(五)第一五二章 上任(六)第一一一章 造艦(六)第四零八章 旅順攻略(五)第一七三章 德國之行(五)第三九二章 全面開戰(一)第四九四章 襲取海參崴(三)第二八七章 全面展開(二)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訪問(五)第七章 德國策劃結盟第五四八章 鎮南浦登陸(八)第六八一章 結束戰爭(二)第八十三章 災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