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四)

果然,就在報紙面市之後,立刻點燃了東京的日本民衆的憤怒。因爲經過日本**、媒體的刻意宣傳,在日本民間對華東**的怨氣與仇視己經堆積到了一個極限,這次的長崎事件就像是一根***,輕易就將這個**庫給點燃,而後來的結果證明,民怨被激起的後果,遠遠的超出了當初操弄民意的那批人的預料。

就在當天上午10點左右,東京街頭己有數萬民衆集結起來,在內閣的辦公大樓前示威,要求內閣嚴懲華東**的行兇者,扣押華東**的訪問軍艦,驅逐所有在日的華人,甚致還有人鼓動日本向華東**宣戰。同時在東京的其他地方,還有不少人搶劫打砸華人的店鋪、毆打在日華人等行徑,眼看着一場騷亂就在發生。

其實在遠東戰爭之後,華人在日本的生存空間就急劇惡化,因此大部華人都選擇了離開日本,另謀生路。不過日本畢竟是除東南亞地區之外,華人最多的國家,不少華人都己在這裡娶妻生子,落葉生根,不願放棄在日本平靜的生活,同時還有大量的日本學生在日本求學,只能繼續留在日本,而在這時成了日本人出氣發泄的對像。

內閣正在開會討論解決長崎事件的方式,但得知騷亂髮生之後,山本權兵衛也果斷下令,停止會議,並立刻招見東京警署的負責人,以及東京的駐防軍隊,要求他們調集警力兵力,盡力維持秩序,驅散人羣,另外保護好皇宮、內閣辦公大樓以及各國的領使館,以防不測事件發生。

下午,華東**駐日領事求見山本權兵衛,向日本**發出了嚴正抗議,指出東京各大媒體今天的報導有嚴重的不實,長崎事件是美國艦隊的士兵與當地的居民發生糾紛引起,和華東**的訪問艦隊無關,而且華東**的訪問艦隊在訪問期間一直嚴守軍紀,在事件發生的當天,華東**的訪問艦隊的官兵都在軍艦上,無一人外出,絕不是與當地的居民發生糾紛,因此東京各大媒體的報導是對華東**的訪問艦隊嚴重的誣衊與惡意的抹黑,要求日本**立刻予以澄清,並責令東京各大媒體道歉,並且保證訪問艦隊的安全。

原來在日本發生的事情,幾乎都是在第一時間傳回國內,因此在長崎事件發生以後,青島行政院也立刻就收到了,但由於這次事件與華東**的訪問艦隊無關,是美國士兵與當地的居民發生糾紛而引起,於是儘管後來引發了長崎日本民衆的抗議,行政院也比放心並沒有太在意,大多數人都是抱一種看笑話的心態,看待事態度的發展。

即使是這時還有人還保持着清醒的頭腦,也只是提出如果日本和美國發生了衝突,華東**的訪問艦隊會不會被連累,畢竟這次派出去的只是四艘巡洋艦,因此在訪問艦隊發電回來請示,希望艦隊駛出港口在港外駐泊,行政院經過短暫的討論之後,也同意了訪問艦隊的意見,這個時候還是警慎一些爲好。於是華東**的訪問艦隊也在稍晚些時候,駛出了長崎港,在港口外駐泊。而青島也就徹底放心,認爲可以準備好瓜子花生小板凳看戲好了。

那知僅僅只過了一天,風向就變了,日本的社會輿論將矛盾對向了華東**。行政院在收到這個消息之後,也十分意外,同時也意識到事態嚴重了,顯然是有人在背後操日本的輿論,並且打算將長崎事件的責任完全推到華東**的身上來。

華東**當然不能背這個鍋,不過在反應之前,首先還是要再確認一次,這次長崎事件到底和華東**的訪問艦隊有沒有關係。因爲在濟南艦上安裝了大功率無線電臺,可以直接和國內聯絡溝通,無論上岸藉助有線電臺,於是行政院和訪問艦隊進行了3個多小時的電報勾通之後,終於可以確認這次長崎事件和華東**的訪問艦隊毫無關係,完全就是日本的造謠生事,有些將輿論的矛盾指向華東**。

於是行政院立刻下令給駐日本領事館,向日本提出抗議,以表明自己的態度。當然這時也有人建議乾脆讓艦隊回來,畢競這時艦隊還留在日本,實在是太危險了。但經過軍委的分柝之後認爲,現在艦隊己經在長崎港外駐泊,因此危險性並不算大,而且這次艦隊都是巡洋艦,最高航速可以達到23節,可以比較輕易的逃脫,而且在這個日本**尚未公佈真像的時候,就讓艦隊回來,多少也會授人以柄,於是最終還是決定,艦隊暫時還是停留在日本海域,但要停泊在岸防炮火的射程之外,同時也要提高警惕,由其是在夜間,另外還要求國內的艦隊作好準備,以便於隨時可以出動去接應訪問艦隊。

本來山本權兵衛就己是壓力山大了,而收到了華東**的抗議之後,只覺得背上又加了一座大山,當然這時山本權兵衛也不能說別的,只能向華東**的駐日領事表示,媒體的報導並不代表日本**的態度,而且日本**正在調查長崎事件的真像,一但調查有結果之後,必定會在第一時間內公佈。

等送走了華東**的駐日領事之後,山本權兵衛立刻又向長崎發電,要求駐長崎海軍一定要嚴守基地,確保華東**、美國艦隊的安全,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再出事了。然後又下令長崎的警察署,要求他們儘快收集證據、證人,查明真像。

其實真像早就己經出來了,只是空口無憑,需要抓捕當事人、供詞、相關證據等等才行,山本權兵衛希望早日拿到充份的證據以證明長崎事件的真像,只有這樣才能平息民怨,即使暫時不能夠平息民怨,但也能名正言順的讓華東**、美國艦隊離開日本。

那知就在當天晚上,凌晨1點鐘左右時,山本權兵衛在自己的家裡的睡夢中被自己的家人叫醒,原來是內閣值守的官員收到了最新的消息,長崎那邊又出事了,華東**的訪問艦隊在夜間遭到了襲擊。值守的官員當然沒有能力解決,只好派人來找首相。

山本權兵衛的腦袋“嗡”的一聲頓時大了許多,真怕什麼來什麼,難到是海軍公然違抗內閣的命令,攻擊華東**的訪問艦隊,還是華東**的訪問艦隊首先開火,攻擊長崎港,或者是雙方發生了什麼誤會,導致了擦槍走火。這可都是沒有準的事了。

這時還睡個什麼覺,趕緊起來處理吧,至少了弄清楚真像,於是山本權兵衛一面起牀穿衣,一面下令派人到其他內閣成員的家裡,通知他們趕緊到內閣來集合,反正我不能睡覺了,其他人也都別想躺着,都得起來熬着。

而等山本權兵衛趕到內閣時,又收到了長崎發來的兩份報告,首先可以確認,長崎炮臺並沒有向華東**的訪問艦隊,而華東**的訪問艦隊也沒有什麼損失,但在現場大約擊沉了3-4艘小艇,似乎是民用船隻。

原來在長崎地區雖然沒有媒體刻意去引導輿論,經過了一天的發酵之後,民衆的憤怒更高,同時矛頭也同樣從美國艦隊轉移引華東**的艦隊身上。而這時華東**艦隊駛出了長崎港,在港外駐泊,又被民衆認爲這是要逃走。同時長崎警署收到內閣的命令,加強了對長崎事件的調查力度,並盡力抓捕當初攻擊美國士兵的社團成員,但這個社團己被長崎民衆視爲英雄,當然大部份的民衆現在都認爲他們攻擊的是華東**的士兵,而不是美國士兵,畢竟到了這個時候,真像是什麼其實己經不重要了。

而且還有不少思想激進、極端的日本民衆則都以他們爲榜樣,也想幹出點事情來。但現在海軍基地的守衛嚴密,思想再激進、再極端的日本民衆也不敢攻擊軍事基地,另外現在華東**的艦隊己經駛出了港口,在港外駐泊,因此即使攻進了港口也沒有用。

不過有些人卻想出了辦法,即然華東**的艦隊在港外駐泊,那麼可以乘船靠近華東**的軍艦,如果船隻上裝上**,說不定可以真給華東**的艦隊造成嚴重的損失。

長崎是日本主要的港口城市之一,民用船隻自然極多,而且有些激進設團本身就有軍方的背景,因此弄些**也不是做不到的事情,何況在長崎還有大量陸軍的情報人員,秉承陸軍的態度,自然是把事情鬧得越大越好,如果真的炸沉或炸傷一艘華東**的軍艦,山本權兵衛內閣就只有下臺一條路可走了。

於是在陸軍情報人員的幫助下,利用激進社團成員,迅速的弄到了5艘漁船,其中有2艘漁船上各裝了50公斤黑**,用於撞擊華東**的軍艦,並就在當天晚上開始行動。

第一八九章 德國海軍戰略(七)第四八七章 登陸作戰(八)第二四零章 教育(上)第四五零章 遼陽之戰(十二)第四九四章 聯盟終結(下)第二四七章 王家寨(九)第四八一章 登陸作戰(三)第一八零章 開平煤礦第二一二章 青島攻略第五六一章 夜襲(二)第三七四章 對馬海戰(一)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七十八章 軍事發燒友(上)第二一二章 青島攻略第五十一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二)第十一章 遭遇日艦第三二二章 海參崴(五)第二九八章 脅迫(三)第五二六章 反圍剿(六)第一四九章 徳國之行(六)第三四五章 財政工作報告(二)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撫(五)第一七九章 護僑行動(一)第一八五章 德國海軍戰略(三)第二七零章 陰島第四五五章 山海關(一)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四六二章 圍殲日軍(六)第四十二章 艦隊出發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四十六章 天津分治(四)第一五四章 新農村建設(五)第二二三章 談判(五)第四六三章 圍殲日軍(七)第一百章 天津租界(七)第四二八章 進攻北京(七)第四三五章 戰爭再啓(六)第五二零章 叛逃事件(上)第六一三章 朝見風波(五)第四八六章 登陸作戰(七)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八十三章 成師第六十一章 大沽口會議(二)第三四二章 李鴻章之死(三)第十章 接管濟南(三)第六三二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四)第一五六章 天津見聞第二三五章 訪日艦隊(六)第一五五章 訪徳使團(中)第五九四章 上海租界(六)第二八五章 協商(下)第六一六章 滿洲里戰役(九)第一七零章 德國之行(二)第十八章 海軍編制(二)第一七零章 德國之行(二)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三七五章 對馬海戰(二)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二二六章 後續影響(一)第二九二章 漁人行動(四)第三六零章 大戰之前(七)穿越艦隊簡介一054A型護衛艦第四七二章 外交爭鬥(一)第二零七章 奇襲庫倫(一)第一一三章 秋收行動(二)第四七五章 外交爭鬥(四)第二十八章 出兵第六零六章 西安之行(六)第十章 接管濟南(三)第一四三章 訪問(三)第一四二章 訪問(二)第四零六章 旅順攻略(三)第二五零章 鑑定圖紙(下)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下)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九十六章 青州之亂(九)第三十六章 換裝(下)第一八六 商務招標(四)第一七四章 德國之行(六)第六七五章 大獲全勝(六)第五四五章 鎮南浦登陸(五)第一五七章 訪徳使團(四)第一二二章 學校第二七六章 戰爭開始(五)第五三二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三)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戰(下)第七十二章 【協議】與【宣言】第一五八章 對日談判(三)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六五二章 撤僑(四)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六十五章 德國使團(五)第三十二章 襲擊(下)第六六五章 臺灣海峽之戰(六)第九十四章 安置營(十)第一二五章 天津會議第二零五章 懲罰行動(下)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
第一八九章 德國海軍戰略(七)第四八七章 登陸作戰(八)第二四零章 教育(上)第四五零章 遼陽之戰(十二)第四九四章 聯盟終結(下)第二四七章 王家寨(九)第四八一章 登陸作戰(三)第一八零章 開平煤礦第二一二章 青島攻略第五六一章 夜襲(二)第三七四章 對馬海戰(一)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七十八章 軍事發燒友(上)第二一二章 青島攻略第五十一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二)第十一章 遭遇日艦第三二二章 海參崴(五)第二九八章 脅迫(三)第五二六章 反圍剿(六)第一四九章 徳國之行(六)第三四五章 財政工作報告(二)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撫(五)第一七九章 護僑行動(一)第一八五章 德國海軍戰略(三)第二七零章 陰島第四五五章 山海關(一)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四六二章 圍殲日軍(六)第四十二章 艦隊出發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四十六章 天津分治(四)第一五四章 新農村建設(五)第二二三章 談判(五)第四六三章 圍殲日軍(七)第一百章 天津租界(七)第四二八章 進攻北京(七)第四三五章 戰爭再啓(六)第五二零章 叛逃事件(上)第六一三章 朝見風波(五)第四八六章 登陸作戰(七)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八十三章 成師第六十一章 大沽口會議(二)第三四二章 李鴻章之死(三)第十章 接管濟南(三)第六三二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四)第一五六章 天津見聞第二三五章 訪日艦隊(六)第一五五章 訪徳使團(中)第五九四章 上海租界(六)第二八五章 協商(下)第六一六章 滿洲里戰役(九)第一七零章 德國之行(二)第十八章 海軍編制(二)第一七零章 德國之行(二)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三七五章 對馬海戰(二)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二二六章 後續影響(一)第二九二章 漁人行動(四)第三六零章 大戰之前(七)穿越艦隊簡介一054A型護衛艦第四七二章 外交爭鬥(一)第二零七章 奇襲庫倫(一)第一一三章 秋收行動(二)第四七五章 外交爭鬥(四)第二十八章 出兵第六零六章 西安之行(六)第十章 接管濟南(三)第一四三章 訪問(三)第一四二章 訪問(二)第四零六章 旅順攻略(三)第二五零章 鑑定圖紙(下)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下)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九十六章 青州之亂(九)第三十六章 換裝(下)第一八六 商務招標(四)第一七四章 德國之行(六)第六七五章 大獲全勝(六)第五四五章 鎮南浦登陸(五)第一五七章 訪徳使團(四)第一二二章 學校第二七六章 戰爭開始(五)第五三二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三)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戰(下)第七十二章 【協議】與【宣言】第一五八章 對日談判(三)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六五二章 撤僑(四)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六十五章 德國使團(五)第三十二章 襲擊(下)第六六五章 臺灣海峽之戰(六)第九十四章 安置營(十)第一二五章 天津會議第二零五章 懲罰行動(下)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