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國之大事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兵法》

飯後,安姌叫四哥陪着她練劍,練了半個時辰,倆人便坐下休息。安姌命左右全部退下,兩人竊竊私語了半天。

姬智大笑,讚道:“妹妹真乃天仙下凡,除了你再也沒有人可以想出這個注意了,既能解決軍餉,又能給皇上送來錢,還能是大臣們心安,還能送個人情給息夫建業,一箭四雕。實乃是高!”

安姌淡淡地說:“我這也是無可奈何,權益之舉。”

“不過,你爲什麼把這個注意送給息夫兄呢?送給太子殿下豈不是更好。也好讓他在朝堂上顯示一下儲君的才能。”

安姌道:“息夫兄是宰相的兒子,宰相再怎麼不喜歡太子,卻也愛子心切,不會在朝堂上公然反對兒子的。同樣的注意,如果是由太子提出來,宰相一黨可能會質疑,然而,若是由息夫建業提出來,他們就不會有異議。”

姬智想了想:“妹妹說的有道理,事不宜遲,我這就去宰相府找息夫建業。”

安姌點頭。

其實她不想把這個計策交給太子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個計策是讓滿朝文武自己拿錢,他們雖然不敢不聽,但心裡肯定憤憤不平,那麼就讓宰相一家擔了這份恨吧,這也是大老闆更樂意看到的。

晚上做夢,安姌夢見自己由一身白衣,飄飄勝仙的小龍女,變成了一臉痞笑,滿心計謀的韋小寶。醒來後不由得對鏡苦笑,沒辦法,入鄉隨俗吧。

次日朝堂之上,還是由鎮國公報告了關於拖欠軍餉和軍心渙散的事實,經孝帝勃然大怒,命人去徹查軍餉之事。

息夫建業上前上奏:“陛下,微臣以爲,不單單是要徹查軍餉這件事,這還牽扯到很多事情。就如同上次禮部侍郎崔鬆亮,我們從他家中查出黃金一共三萬二千兩,白銀一百七十二萬兩,還有珍寶首飾無數。試想一個二品尚書一年的俸祿是以前一千二百兩紋銀,他從任尚書一職尚且不過五六年,從他考取功夫道現在總共一十九年,敢問這麼多的黃金白銀從何而來。”

息夫浩想阻止兒子已經來不及啦,心裡暗暗嘆氣。

經孝帝點點頭:“不錯,那以息夫侍郎的意思該當如何呀?”

“吾皇英明,定然不能容忍那些貪婪腐敗之人,俗話說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如此看來果然不錯。微臣以爲,應該對於五品以上的官吏嚴加問察,即便五品一下知縣縣丞也不能掉以輕心,應當派專人名查暗訪,每當發現一個,已經證實,當判處酷刑,以儆效尤。”

皇帝點點頭:“這將事就交給息夫愛卿去辦理啦,你可有具體措施?”

“前幾日臣曾向文安候還有之前的賀蘭狀元請教過,一致認爲應當建立監督舉報制度。就是說設立一個監督舉報的部門,無論是老百姓還是官吏只要知道有人貪污受賄,都可以去舉報,我們爲任何舉報的人保守秘密,並適當保護並獎勵舉報者。對於被舉報之人一經查出,嚴懲不貸。”

衆臣聽到這裡,不由得大驚失色,暗恨息夫建業和文安候還有靜怡郡主。

文安候在隊列中,最是鬱悶,心想這個傻小子胡說八道,他什麼時候來請教過我了?他昨晚來陪我喝了兩杯茶,說了幾句笑話便走了!

這時三皇子寂寞與恆道:“父皇,此法是不錯,然則現在內憂外患,非常之時,現在如果推行這個政策,只怕是人心動盪、朝堂不穩哪。”

大老闆瞪了他一眼:“你可是在爲貪污瀆職之人說話?”

寂寞與恆慌忙跪倒:“兒臣不敢,兒臣是怕引起動盪不安。望父皇贖罪。”

即墨與信忙道:“父皇,兒臣也以爲三弟說的有道理。不過息夫侍郎說的也沒錯,因此兒臣心想,如果大肆調查,不知道多少人會牽扯其中,就連兒臣府上,有時恰逢兒臣壽辰,也有不少人爲兒臣總來禮物,有人是爲了友情,當然也不排除有人伺機巴結,現在兒臣知道錯了,兒臣願意將俸祿之外的全部捐獻出來,用於軍餉和發展生產,望父皇明鑑。”

鎮國公,文安候、即墨與信等忙跪下:“臣等願意效仿太子殿下,將俸祿之外的盡數捐出。”

接着滿朝文武都跪下表示附議。

經孝帝點點頭:“既然衆位愛卿都如此高風亮節,那就準你們所請。不過念在衆位精神可嘉的份上,朕特准可以按兩倍的俸祿留下所需要的,其他捐獻國庫,另外剛纔息夫愛卿所請,朕準了,從今天起,六部之外設立一個監察署,獨立於六部制外,直接對朕彙報,處理日常百姓和官員的舉報,嚴查貪污瀆職。至於監察署的負責人麼?先...先由鎮國公四公子姬智擔任吧,至於官位和俸祿麼,就參照從二品的侍郎發放吧。”

姬智沒有官銜,無法上朝,因此由鎮國公姬民代替兒子領旨謝恩。

姬民四個兒子,三個兒子隨他在軍中效力,只有幼子姬智沒有官銜,姬民自然希望留下一個兒子,不用上戰場,萬一自己在疆場有個三長兩短,家中還有一個文職的兒子可以照顧家中的老幼婦孺。

而今天經孝帝直接將幼子姬智提爲檢察署的負責人,而且直接對皇帝負責,這便是天大的榮耀和恩寵。

當然姬民年已五十,宦海沉浮三十年,豈不明白皇帝的心思。

皇帝恩威並重,一方面擡舉姬家,另一層意思是警告掌握軍權的父子四人,應當恪守本分,竭盡全力爲國盡忠,一旦有異心,那麼幼子就變成了人質了。

此外姬智能有今天的賞識,怕是於**有極大的關係。

姬民心裡明白今天的計策必定是**一手策劃導演。

經孝帝既看中了女兒的聰慧,又喜歡她的外貌,對她自然有着更深的打算。否則當日中秋宴飲,皇后娘娘要將姌兒許配給嫡出的三皇子爲妃,皇帝爲何不允許呢。

明眼人都看出了皇帝對鎮國公一家的器重,於是紛紛恭喜巴結。

姬智暗中嘆息,他深知榮寵太大有時候未必是好事。

悄悄話:跪求鮮花、蓋章、收藏......麼麼噠

番外二大圭小酌第六十一章絕不姑息第八十七章爲自由故第六十三章借分高下第七十一章落花逢君第九十八章一念之差第七十一章落花逢君第十一章步步驚魂第三章人生莫測第二十九章賑災平亂第十七章亡國帝子第八十九章圈套難逃第六十一章絕不姑息第五十六章湖中發現第五十一章痛徹心扉第六十四章巴山夜雨第五十七章案中有案第一百零一章地之道也第七章狀元之才第七十一章落花逢君第七章狀元之才第四十章窈窕淑女第三十七章知己難求第四十七章心有千結第五十四章月中嫦娥第二十三章齊家治國第二十七章惜取少年第一百零四章天下與她第九十二章爲愛妥協第五十四章月中嫦娥第五十三章拜月佳節第九十七章善用兵者第四十四章黛玉進府第二十三章齊家治國第四十四章黛玉進府第七十八章歲歲年年第五十章物是人非第七十八章歲歲年年第二十二章花替人愁第八十九章圈套難逃第十章相見亦難第五十八章鳳鳴九皋第七十一章落花逢君第二十四章一心難求第十九章秦王無意第八十三章出其不意第五十七章案中有案第二十二章花替人愁第八十章窮達生死第十四章笙歌散後第八十四章人各有志第二十三章齊家治國第五十章物是人非第二章開花的樹第十三章中宵風露第二十一章禮不怕多第四章有家難回第一章自我放逐第三十三章山雨欲來第六十四章巴山夜雨第七十章生死由命第二十九章賑災平亂第九十六章上兵伐謀第九章開誠佈公第三十七章知己難求第六章宴無好宴第八十七章爲自由故第九十七章善用兵者第四十八章永遠多遠第十九章秦王無意第三章人生莫測第十六章剎那瞬間番外二大圭小酌第三十章禮義廉恥第五十八章鳳鳴九皋第八十二章他鄉故人第六十三章借分高下第一百零一章地之道也第四十一章鳳飛求凰第四章有家難回第七十四章年少流芳第六十三章借分高下第八十三章出其不意第十四章笙歌散後第七十一章落花逢君第三十章禮義廉恥第九十四章深入虎穴第五十一章痛徹心扉第三十章禮義廉恥第七十章生死由命第十二章任人唯親第六十五章智者善後第九十二章爲愛妥協第五十九章七國之上第三十六章花間對酌第五十四章月中嫦娥第二十四章一心難求第三十八章最美時刻第八十三章出其不意
番外二大圭小酌第六十一章絕不姑息第八十七章爲自由故第六十三章借分高下第七十一章落花逢君第九十八章一念之差第七十一章落花逢君第十一章步步驚魂第三章人生莫測第二十九章賑災平亂第十七章亡國帝子第八十九章圈套難逃第六十一章絕不姑息第五十六章湖中發現第五十一章痛徹心扉第六十四章巴山夜雨第五十七章案中有案第一百零一章地之道也第七章狀元之才第七十一章落花逢君第七章狀元之才第四十章窈窕淑女第三十七章知己難求第四十七章心有千結第五十四章月中嫦娥第二十三章齊家治國第二十七章惜取少年第一百零四章天下與她第九十二章爲愛妥協第五十四章月中嫦娥第五十三章拜月佳節第九十七章善用兵者第四十四章黛玉進府第二十三章齊家治國第四十四章黛玉進府第七十八章歲歲年年第五十章物是人非第七十八章歲歲年年第二十二章花替人愁第八十九章圈套難逃第十章相見亦難第五十八章鳳鳴九皋第七十一章落花逢君第二十四章一心難求第十九章秦王無意第八十三章出其不意第五十七章案中有案第二十二章花替人愁第八十章窮達生死第十四章笙歌散後第八十四章人各有志第二十三章齊家治國第五十章物是人非第二章開花的樹第十三章中宵風露第二十一章禮不怕多第四章有家難回第一章自我放逐第三十三章山雨欲來第六十四章巴山夜雨第七十章生死由命第二十九章賑災平亂第九十六章上兵伐謀第九章開誠佈公第三十七章知己難求第六章宴無好宴第八十七章爲自由故第九十七章善用兵者第四十八章永遠多遠第十九章秦王無意第三章人生莫測第十六章剎那瞬間番外二大圭小酌第三十章禮義廉恥第五十八章鳳鳴九皋第八十二章他鄉故人第六十三章借分高下第一百零一章地之道也第四十一章鳳飛求凰第四章有家難回第七十四章年少流芳第六十三章借分高下第八十三章出其不意第十四章笙歌散後第七十一章落花逢君第三十章禮義廉恥第九十四章深入虎穴第五十一章痛徹心扉第三十章禮義廉恥第七十章生死由命第十二章任人唯親第六十五章智者善後第九十二章爲愛妥協第五十九章七國之上第三十六章花間對酌第五十四章月中嫦娥第二十四章一心難求第三十八章最美時刻第八十三章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