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神鳥

我成爲新娘的那年冬天,亙古寒絕。黃河千里冰封,北國萬里雪飄。

宮內顯赫的伉儷也好,市井貧賤的夫婦也罷,在風雪肆虐裡所見都是一片白茫茫的蕭條。深雪之下,塵世動盪。人們的心,如同冰河一般緩慢的流動。南北朝最淒冷的夜裡,十六歲的我問夫君:哪年哪月,它才能流到明媚的春天到來呢?

我丈夫說了個故事:在凍原的冰層最深處,有一隻沉睡了許久的神鳥,名叫“凰”。有一天,它終會爲力量喚醒,向着太陽飛去。無盡光華,它青春不死,熱情不竭。凰本是樸素的鳥,但因爲它能兼濟天下,於是天底下每隻鳥都送給它一根羽毛,它得百鳥之美,長鳴於東方。古聖賢有書:天命神鳥,凰降而生新朝。

少年的我,不禁爲凰的命運神往。我從南朝孑然一身來,卻成爲了北朝的皇后。父母雙親,早就離開了我。朦朧初戀,終成明日黃花。我紮根在北方廣袤的土地裡,當自強而不息。要做一隻真正的凰,輔佐着天子建立和平時代。凰口中的堅韌不拔的植物“忍冬”就是我皇后宮的紋樣。

無論多麼寒冷的早晨,太極宮內都會亮起明燈。我丈夫元天寰每日早起,我也迫使自己跟隨着他。他批閱奏摺,我閱讀書籍。我們在一起時,偌大的宮殿並不太冷。雪越大,那盞燈愈加璀璨。鳳凰涅磐,也就是在這樣的光芒裡吧?我的夫君是此世間最英俊的男人。望着年輕皇帝的容顏,素來無情的時光,好似也想倒流。

有件奇怪的事,無論我倆在枕蓆間多麼纏綿歡愛,天寰從未讓我看清過他的身體。他滅了燭光,便是狂熱的前奏,而他點上燈,就預示嚴肅的白晝。我暗自羞澀的想:也許別的夫妻都和我們一樣?月光裡,雪影裡,他玉般白皙的身軀,留下驚鴻一瞥。夫妻本該是最親近的。但到了婚後,他卻依然保有幾分神秘。久而久之,在黑暗的長夜裡,當我把臉依偎在他溫熱的胸膛上,靜聽他的心跳。我又隱約爲距離而安心。等到南北合一的那天,我也許能看到他。可那是福兮,禍兮?

人因對命運的未知而坎坷辛苦。但要全預知,那麼人生裡一次次豪賭的樂趣又在哪裡呢?

---------------------------------------------------------------------------------------------------------------------

多情簾燕獨徘徊,依然滿身花雨又歸來,聖睿這年號不知不覺已到了十六年的春天。

霞光散去,殿閣寺塔巍峨的身姿日益清晰,平城的榆樹把青榆錢灑滿大地。雲岡石窟頂斑駁的殘雪,在柔和的春光底下融化。遠處帶着淺紫色的山肌,清楚地浮現在天空中。

幾天前,天寰帶着我來到了山西的故都平城祭祖。南朝四百八十寺,可我於神佛的崇敬,似乎是北朝厚重的黃土產生的。北朝百姓也崇佛,從我婚前在蘭若寺的參拜,他們就信我是能將南北教宗合二爲一的使者。我有時懷疑真是被虛名引入信徒殿堂的。可人生如戲,演久了辨不出真假。

我虔誠的給蓮花座上的大佛焚香,合十祝禱。菩薩的心裡,永駐春天,因此他的眼中,總有慈悲。北朝人民才熬過雪災,南朝貴族依然歌舞不休。西北烽火將起,西南也不平靜。

我小時候,老師謝淵說“貴而不省飢寒貧弱,此爲大刻薄”。

我是皇后,更不能因爲自己富貴,就無視百姓的疾苦。

我不能因爲自家夫妻成雙,就忘記戰爭造成的鰥寡。

我也不能因爲正當青春,就忘記老年人和年幼的孤兒。

撫卹流民,補濟鰥寡,贍養老人,救助孤兒,這是我在皇后位上第一年裡所關心的朝政。

我也只能一步步的施展開我的羽翼。對我這個南朝來的公主,並不是人人都像表面上那麼恭敬。

祝禱從國到家,最後就是我自身了。我不滿十七歲,也有了心事。在我結婚的一年裡,天寰的弟媳六王妃盧氏產下一子,她跟隨六王到了冀州刺史府,再度懷孕。而天寰的妹妹北海長公主竟也產下一個女兒。可我雖在人們口中“蒙受專寵”,卻毫無懷孕的跡象。人言可畏,我可以爲了尊嚴笑傲而對。但就算我是至尊皇后,少年人在男女之事上總是單純的……

香灰落到我的手指,我環顧,內侍惠童側立。他本是阿宙的親信,但他受傷之時,阿宙去了涼州送親,又因着動亂在涼州府持節觀察。天寰賞識這孩子的忠誠,就順着阿宙臨走的請求,讓惠童跟隨着我。

“皇上呢?”我問。天寰從不喜禮佛,方纔更是不聲不響的走開了。

惠童低頭輕聲說:“百年送上一封急件。皇上正在御覽。”

恐怕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除了兩個老總管。天寰所用的全是未成年小宦官。百年最受信賴。若把皇帝比做一本書,百年就是書的底頁,並不起眼,倒也分不開。

給皇帝上書,都會由御書房的少年宦官經手。不過,天寰也有連我都不甚清楚的秘密渠道來信。不常規,就總要通過百年傳遞。

我點頭,故意緩下腳步。飛天浮圖旁,天寰獨坐在華蓋下,全神貫注的閱讀一紙。春季氣息芳潤,林叢鸝囀清音,墨黑龍袍,也被籠上青蔥。他入鬢長眉微微蹙起,俊秀絕倫。我心裡一擰,又有何棘手之事發生麼?

百年跪下大聲道:“萬歲?皇后來了。”

天寰用兩個指頭搓了幾下紙面,才舒展眉頭。他擡起眼,並無笑容。臉上明淨之色,霎時把石窟外牆黴敗樣的灰洗淨了,一切都似乎跟着他的眸光變成翠綠。

“這樣快?”他說。

我掃了幾眼信紙,聞到一股若有若無之怪香。紙上字跡全乃蠅頭小楷。他並不解釋,將那信摺疊放入袖中。

“我只有幾句話,對菩薩講明就可以。”我仰頭:“皇上……?”宦官們面前,我不叫他的名字。

他薄脣動了動。睥睨四下,微不可聞的嘆息一聲。我審視他,好像不同平常。我又盯了一眼百年,他正偷瞥皇帝,似也覺得蹊蹺。

天寰仰望流雲:“朕自幼就少求佛,只因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命。最大的希望,便是最大的痛苦。”他微微一笑,那單個笑渦正與山西春景相映成趣:“佛書總叫我們放下屠刀。可朕是個信自己的人。朕不到老掉牙,刀是絕不會放下的。皇后一起去瞧瞧此地菩薩以外的奇景吧。”

天寰說是奇景,真是人間的奇景,從雲岡快馬加鞭,午後我們就到了一個叫馬脊樑的山坳。

山上火井無數,天寰不顧隨從們大叫危險,親自拉着我居高臨下,察看近處一個火井,深不見底,熱氣上升。我轉過臉:“我知道!這都是採燒火用的石炭。我兒時父皇給我講過。冀州富饒,往北去乃是鹽池,而平城附近又如此多露天的煤玉礦。你讓元殊定來管理這裡,還是給弟弟一個好差事。我只擔心近墨者黑,老六又犯了貪縱之舊病。”

天寰半真半假玩笑道:“六弟總是父皇子,我元家人。自古管理鹽池和河東地大臣,從無兩袖清風者。俗語說:肥水不落外人田。我繼位後,山西的鹽政全歸國有,而大規模的開採儲存石炭,也是我的意思。平城之內,已有數個深窖,冰藏近十萬石墨,以備需要。事事蕪雜,只怕層層推委。親王出面纔可貫徹,六弟生性苛暴,正是合適的人選。”

我鼓起嘴,天寰對於弟弟們的安排,我不多插嘴。昨日天寰和我突然行幸了六王刺史府。那裡奢麗無比,俊童如雲,不過天寰只笑着說:“阿六的日子過得象樣子。”盧妃懷孕後身體不適,天寰還特意給她診了脈。

我想到這裡:“盧妃身子不好是因六王太不像話。王妃和王爺同等,你該訓斥六王幾句。”

天寰出神,半晌才說:“我方纔想,盧妃……她還是回到長安王府去生養較好。此事需你多多費心。”

我嗯了一聲,不知怎麼又記起他袖子裡的來信。恍惚片刻間,六王元殊定已來迎駕,簇擁一串當地的僚屬。我們被引到一大排瓦房裡。屋子的中間,有個巨大排風爐子,數個士卒正往裡邊添加石炭,六王得意將一把刀奉獻給我們:“皇上皇后請看,這就是按照聖意直接用石炭冶鐵。又燒成鐵精,以上官先生所授之法,數宿成鋼。這種刀,遠比我朝目前用的軍刀鋒利,刀刃又比南朝兵器堅韌了許多。臣前些日子夜不成寐,乾脆就住宿在山裡,才成了!”

天寰點頭,我微笑讚道:“六王勞苦。”

元殊定歪嘴笑道:“蒙皇后溢美,臣弟只是給皇上分憂,死亦無憾。”他揮手:“皇后來此,因爲皇后是南朝公主,臣弟特意讓人用石炭製作了一些東西孝敬您。”

我還沒有來得及問,天寰將那把刀砍在鐵石上,火花一閃,天寰撫摸刀口,又點了點頭。卻對周圍的人不發一言。元殊定也對皇帝的脾氣摸了半清,不敢造次,跟着他到了外頭。天寰在一邊對他輕聲囑咐,眸子炯炯。我旁觀他的神情,知他約要大規模的製造這種鋼刀。攻打西北,是來不及了,想必他在開礦冶鐵兵器上打主意,都是爲了最大的戰爭……我心中爲丈夫思量此事,也有點主意。

一個官員捧上了禮物,我瞧了幾眼,看明白才問:“這不是煤香餅?”

“皇后娘娘所言正是。”

我捧在手裡一塊,似在把玩,忽將它用力摔在地下。地上岩層,將其粉碎。

那官員頓時面無人色,顫如糠粟,磕頭如蒜,我讓惠童制止他說:“你沒有罪,但是我倒有無心過失。你們因爲我,才費心思學了南方法子。”我側臉告訴百年和惠童:“這是研磨石炭粉,再用紈絹輕篩,梨棗汁合成的香餅。所費奢靡,又花人工,在南朝雖然爲權貴所喜,我父皇年輕時就不用此物。我爲皇后,不能用,更不能提倡這種風氣。”

等到我們上了馬車回平城,天寰提到我打碎香餅這件事情。

我輕描淡寫的說:“這叫我慚愧。我不喜華奢,你開採石炭,不是爲了我,而是爲了你的天下計。只是你若要大規模鑄造鋼刀,我有個建議。你還記得這把劍?”我從袖子抽出我父親留下的一把青銅短劍,這是我隨身所帶的。

“記得,你方認識我時,曾想用此劍殺我。”天寰笑道,馬車顛簸,我捶了他的手臂一下。

我指上邊的“相邦呂不韋”字樣。天寰立刻明白我的意思:“你是說每個工匠都該在兵器上著名?那可是秦王時代的辦法。”

“不錯,物勒工名,管仲時就有這個主意。只不過當今人心不古,我朝兵器雖然不錯,但離精益求精四字差了太多。秦王掃六合,何等的雄風,但對陣時,秦國的兵器最利,也是一個主因。天寰你既然用了六王,他的苛暴倒有秦人遺風,不如人盡其才,他也可藉機立功。”

天寰說:“真是小小的賢內助,什麼都給當家的男人想到一起了。”他攤開手,上有三個煤精雕刻的六角羊頭印章,精美可愛。我張大眼睛,想要都奪過來。

天寰合起拳頭:“可憐只三隻,你摸一個。”

我笑:“貴爲天子,這般慳吝?”可還是閉眼摸了一個,上面是一篆文“和”字。

我朗聲而笑:“皇后正要和纔好。鸞鳳和,天道和。”

天寰拿出另一個,上面是個“智”字:“這個送給上官。”他將最後一個默默放到荷包裡,我也不知什麼字。但猜出他要給誰了。我聲東擊西問:“嗯,你想到上官,可見要用他。你上午在石窟收到的,一定是西北的壞消息?”

元天寰搖頭,抿了一下嘴脣:“你知道不會是西北的消息。西北之戰,迫在眉睫。那是南朝來的消息。”果然是個女人的來信,那位跟隨太子琮的美女送來了南宮內的訊息。爲何讓天寰不快呢?

我靠着他,很想知道,但又不願逼迫他說,就用手去扯他腰間的玉佩,天寰束住我的手指:“沒什麼。她只是提到南宮內的一些瑣事。南帝只有一個太子和一個女兒,太子也無子女……”

這倒是奇怪巧合,我朝皇帝繼嗣不廣,不過叔叔和太子那麼好色,卻沒有子女,咄咄怪事。我以前小,總覺得我炎家人,個個生孩子難。不過現在……我想着,手指繞在天寰的領釦玩,夕陽斜射入金車,天寰雪白的臉上有了紅暈。我低聲說:“求菩薩能讓我快點生個孩子……”

天寰面色一沉,抱着我,將我的眼睛遮住,柔聲說:“你不足十七歲,不用急。再說朕都二十七歲了,自己也有責。其實女人未必要能生孩子,只要能教育好孩子就行了。”

這是什麼意思?我腦袋一動。他還是按住我的眼睛。夕陽還是透過細微縫隙,紅彤彤的可愛。但他手指微涼,我忍不住嘆了半口氣。

到了行宮之內,天寰經過火盆,徑直將那封信丟進去,輕煙一飄,好像陳年的秘密被吹散了。

我才立定,百年就疾步進殿回稟:“萬歲,上官先生從長安來,請求見駕。”

天寰端坐,朗聲而笑:“來得正好。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第二章 立嗣第二十二章:碎佛第七章:桂心第五章 傾都第十一章:滿月第六章:預言第二十五章:花期第五章:求生第六章:天問第十七章:誣陷第八章:心曲第五章:驪歌第二十二章:碎佛第二章:大風第十三章:行舟第十二章 羅網第十章 鳳歸第十二章:桑雨第四章:白馬第一章:出川第五章 傾都第七章:噬骨第九章:矛盾第二十章:天笑第十章:狼星第八章:心曲第十二章:桑雨第三章:離別第十三章:抉擇第十五章: 大戲第七章 戒盈第十三章: 梅影第九章:矛盾第十六章:嫌疑第十七章: 邂逅第三章:秘事第二十章:天笑第十二章 羅網第二十三章  取捨第七章:桂心第三章:雙刃第八章:秋血第二章 立嗣第十一章:鳳戰第四章 還鄉第十二章:初蕊第一章:出川第十四章:棋局第十四章:奔流第二十章:密告第十八章: 鳳膽第十二章 羅網第十三章: 梅影第二章:大風第十三章: 梅影第十三章: 梅影第八章 新風第二十章:密告第六章:天問第四章:王謝第一章:出川第十八章:宿命第四章:白馬第二十二章:碎佛第十三章: 梅影第十一章 易儲第四章:王謝第十四章:奔流第五章:秋聲第五章:求生第十七章:誣陷第十二章:初蕊第二十四章: 晦日(待重寫)第十六章:嫌疑第十八章:宿命第一章 稚子第九章:矛盾第十九章: 虎穴第一章:神鳥第六章:預言第八章 新風第十七章:誣陷第一章:出川第二十三章:雪晴(待重寫)第三章:雙刃第六章:天問第五章:驪歌第九章:對策(下)第十一章:滿月第二章:椒房第十二章:秘函第六章:天問第十五章:冰血第二十章:密告第一章 稚子第十三章: 梅影第十七章: 邂逅第十八章: 鳳膽第十四章:洛陽
第二章 立嗣第二十二章:碎佛第七章:桂心第五章 傾都第十一章:滿月第六章:預言第二十五章:花期第五章:求生第六章:天問第十七章:誣陷第八章:心曲第五章:驪歌第二十二章:碎佛第二章:大風第十三章:行舟第十二章 羅網第十章 鳳歸第十二章:桑雨第四章:白馬第一章:出川第五章 傾都第七章:噬骨第九章:矛盾第二十章:天笑第十章:狼星第八章:心曲第十二章:桑雨第三章:離別第十三章:抉擇第十五章: 大戲第七章 戒盈第十三章: 梅影第九章:矛盾第十六章:嫌疑第十七章: 邂逅第三章:秘事第二十章:天笑第十二章 羅網第二十三章  取捨第七章:桂心第三章:雙刃第八章:秋血第二章 立嗣第十一章:鳳戰第四章 還鄉第十二章:初蕊第一章:出川第十四章:棋局第十四章:奔流第二十章:密告第十八章: 鳳膽第十二章 羅網第十三章: 梅影第二章:大風第十三章: 梅影第十三章: 梅影第八章 新風第二十章:密告第六章:天問第四章:王謝第一章:出川第十八章:宿命第四章:白馬第二十二章:碎佛第十三章: 梅影第十一章 易儲第四章:王謝第十四章:奔流第五章:秋聲第五章:求生第十七章:誣陷第十二章:初蕊第二十四章: 晦日(待重寫)第十六章:嫌疑第十八章:宿命第一章 稚子第九章:矛盾第十九章: 虎穴第一章:神鳥第六章:預言第八章 新風第十七章:誣陷第一章:出川第二十三章:雪晴(待重寫)第三章:雙刃第六章:天問第五章:驪歌第九章:對策(下)第十一章:滿月第二章:椒房第十二章:秘函第六章:天問第十五章:冰血第二十章:密告第一章 稚子第十三章: 梅影第十七章: 邂逅第十八章: 鳳膽第十四章: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