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但埋頭種田(一)

穿越前,張狂是個城市居民,沒在農村呆過幾天,對農業生產可謂是一竅不通。通過某些網上論戰,他知道紅薯、土豆之類的雜糧,可以養活成倍的人口,造就了所謂的“康乾盛世”。可是在漢末的時代,那些後世張狂所熟悉的作物,大部分都還分佈在它們的原產地呢!

無法在科技上提高農業,張狂也只好採用這一時代被證明最有效果的古老方法,來增加糧食的產量。那就是:開荒,灌溉。

一塊農田,有沒有充足的水源灌溉,產量可是能夠差上一、兩倍的。幷州雖然有黃河與幾條支流流經,卻因爲地勢的原因,很多地方即使就靠着黃河,也難以被農民灌溉到。

除了上黨和太原的一連串盆地底部,很適合水澆田種植以外,能夠被張狂看中的,適合農業生產的地方,便是五原和朔方所在的河套地區。

對河套地區的恢復和屯田,張狂早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着手了。如今,足足有數目達到十多萬的流民,被張狂安置到朔方一帶,在那些被拋荒了數年的土地上再次耕種。哪怕時日尚短,恢復種植的良田數量不算多,這些移民的產出,已經足夠供應屯駐在附近的“鎮北營”所需要的軍糧。

但是,對於志在爭霸天下的張狂來說,十來萬屯田民衆,以及供養區區一個“鎮北營”的軍糧補給,這是遠遠不夠的!

要知道。在大漢的鼎盛時期,河套一帶的屯田軍民,不下百萬之衆。那裡每年所生產出來的糧食,甚至都可以調一部分南下,供應京師所需。張狂若想在以後的諸侯爭霸中,佔據有利的先機,就需要從河套一帶源源不斷的提供糧食補給。所以,十萬人屯田,遠遠不能滿足張狂對糧食的要求。

張狂對河套的期待,是達到五十萬屯田民衆。有了充足的人口。如此一來。即使算上從河套運糧到千里之外所需要的人力,此處依然可以爲兩萬以上的大軍,提供充足的軍糧。這可是大大方便張狂的大舉出兵。

在河套朔方一帶屯田,有兩個大問題需要解決。第一個是安全問題。由於宴荔遊的屈服。如今這個問題已經不大。第二個便是流民的招攬問題。偏偏此時。董卓非常配合的在司隸進行了遷都大事。無數雒陽百姓流離失所,正好可以讓幷州招攬。要不然,以幷州號稱“苦寒之地”的名聲。還真不會有多少人能來。

自從董卓遷都開始,幾個月下來,陸陸續續已經有三萬多痛恨董卓暴政的平民,拖家帶口的北上渡過黃河,進入幷州地界。由於這些人口來得及時,來的順利,張狂都想要給董卓寫一封感謝信送去了。

除此之外,張狂還下令,簽發強行移民的軍令。但凡太行軍在進攻太原期間,敢於公開敵對立場的幷州豪強,張狂就會將他們的部曲打散,分別安置在河套一帶。如此一來,朔方、五原二郡又得到上萬的遷移人口,也讓張狂在幷州的統治一下子牢固了許多。

若是有人反抗?

張狂手中的大軍,可不是吃素的。

外加被張狂公佈的“遷到朔方,一人可得百畝地”所打動的幷州貧民,張狂預計,一年以後,河套的屯田民衆數量,將突破二十萬大關。

到了那個時候,別的不說,幷州的糧食自給自足,應當是沒有什麼大問題了。這對整個幷州的戰略安全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張狂這一通忙碌,從四月一直忙到了九月。如此一來,他未免就顧不上家了。除了晚上偶爾回來睡上一覺,其他時候都看不見張狂的影子。家中的妻妾們雖然都算是溫良賢淑的女子,可半年不被張狂理會,自然也忍不住心中抱怨。

於是,便有了這麼一天,張狂正在刺史寺衙內辦公,忽然身邊傳來一陣香風。他擡頭一看,卻是正妻趙雨和小妾郭芙兩人聯袂駕到。

“阿雨,有什麼事?”

趙雨是個明事理,守規矩的妻子,若無要緊的事情,他絕不會無緣無故的跑到張狂辦公的地方來。更何況趙雨身後還跟了一個郭小姐。作爲侍妾,如果沒有足夠的理由,郭芙更是不可能隨意亂跑。

聽到張狂的詢問,趙雨一張俏臉似笑非笑。她也不與張狂說話,轉身卻問起郭芙來:

“妹妹,昨晚上夫君可是歇息在你房裡。你是不是光顧得自己快活,把阿是的事情給忘記了?”

郭芙很明顯與趙雨有默契,接口就答道:

“姐姐,額哪敢忘了?在給老爺洗腳時,額說的是明明白白的。只是老爺那時候好像在想事情,不知道聽進去了沒有?”

聽到這裡,張狂哪裡還不知道,自己肯定是忘了什麼要緊的家事。只是,這些日子裡,他一心撲在幷州事物上,對家中的事情絲毫沒有在意,全都託付給了正妻趙雨。

“阿是……啊!莫非是要生了?”

“額的老爺,你可算記起來咯!”

張狂滿臉大汗,知道這件事情自己做的不夠地道,也無怪乎女人們都殺到刺史寺衙來了。

“啊,我就回去,就回去!”

這是阿是的頭胎。在漢末,由於醫學體系的不完善,女人生孩子,就如同過鬼門關。不知道有多少孕婦,是死於難產的。

同樣的,新生兒的成活率也很低。平常人家裡,能夠活到七、八歲的新生兒,怕是還不到總數的一半。就算是高門大族,這個比例也高不到哪裡去。

還好,張狂之前的幾個子女,都順利的存活了下來,沒有什麼毛病,健健康康的。這件事情無疑給張狂的“天師”身份,又增加了幾分可信度。

此外,又有傳言說,張狂的妻子之所以生產能夠順利無阻,是因爲她們生產時,都有張狂這位“天師”在一旁佑護,所以能夠順產無礙。

有了如此傳言,張狂的女人在生產時,當然更加希望丈夫在一旁守候。不光如此,若非張狂地位尊貴,怕是很多人家妻室生產時,都會想法子請張狂去坐鎮一下。

騎上快馬,張狂護送着妻妾的大車返回官邸。其實趙雨和郭芙都是能夠騎馬的,但作爲堂堂大漢刺史的女眷,按照禮法,她們只好老老實實的坐在顛簸的車中。好在兩地間的路程不遠,只是片刻的功夫便到了。

其實張狂返回家中,對小妾的生產也沒有什麼幫助。但是,只要他的身影出現在院落裡,所有的家人立刻將心都放回了肚子裡。而阿是也不負衆望,張狂剛回來沒有多久,就傳出了順產的消息。

“恭喜天師,賀喜天師,是位公子!”

“哦,是個兒子啊。”

在家中,張狂的衆女輕男,也是衆所周知的。對自己的長子,張狂通常沒有太好的表情。但對於他的長女,張狂卻屢屢被趙雨說他不該太過於溺愛。

不過,在其他人的眼裡,兒子可比女兒要強多了。張狂目前作爲一方大勢力的首腦,雖然已經有了一個嫡長子,但在這個疫病橫行的年代裡,可算不上保險。多生幾個兒子,多上幾分保險,這纔是張狂的下屬們考慮問題的角度。

“恭喜天師\刺史,喜得貴子!”

聽到張狂得子的消息,院子裡的僕役隨從們立刻齊聲恭賀起來。

“呵呵!謝了謝了!”

其實,不論妻妾們生的是什麼,張狂都同樣高興。他在後世由於政策的制約,只有一個孩子。如今回到沒有任何限制的古代,張狂想生幾個就生幾個,也算是一個小小的福利。

“主公!大喜!雁門歸順了!這是雙喜臨門啊!”

從外面一溜小跑進來的韋笑,適時的送上一份喜報。又得子,又得地,讓張狂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

“恭喜天師\刺史,雙喜臨門!”

滿院子的人,都臉帶喜意。他們都是張狂的親信人等,張狂的勢力越強,他們的前景就越發的光明。特別是家中的總管潘隱,更是笑得嘴都合不上。

潘隱自從帶着幾個親信宦官,與鮑出逃離雒陽宮城之後,本以爲這輩子就只能找個地方苟延殘喘了。卻不料他這次投奔的張狂,居然猛地展示出強大的發展潛力。

如今,不但同來的鮑出被張狂看重,特別當着萬人之面,被點化爲“萬人敵”強者,就連潘隱這個名聲不好的宦官,也受到張狂的特別信任,成爲張狂後宅的雜事總管。

如果張狂能夠在如今的基礎上,再上一層樓的話,潘隱的地位,說不定都不在原本的“大長秋”一職之下了!

張狂得到第二個兒子的消息,雖然沒有廣爲流傳,卻也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比如在董卓手下的“討虜校尉”賈詡注意到這個消息以後,便上書董卓,提醒搬遷到長安的朝廷,應當派遣使節前去祝賀,以加強朝廷對張狂這個政治上的盟友的聯繫。

董卓得到這個建議以後,與女婿李儒商量了一下,覺得主意不錯,至少可以說是有益無害,便派出提議者賈詡,以議郎的身份前往恭賀張狂。(未完待續。。)

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32節 土石消木雷第40節 三軍取全勝第55節 荊北新安定第23節 運籌謀千里(七)第99節 關既不得脫第51節 羣氓一走私第37節 俠士亦官迷(中)第1節 朝中風波惡(上)第33節 陳登甘稱臣第28節 攻城休怨累(下)第6節 天子坐明堂(下)第31節 水火騰刀浪第68節 公孫戰袁紹第28節 華雄戰不休(下)第28節 華雄戰不休(下)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53節 二袁自暗鬥第59節 梟雄大事成(一)第5節 河北鏖戰烈(一)第36節 郭汜當先騎第47節 歌“明月幾時”第28節 決勝制萬騎(四)第17節 董卓思時局(上)第23節 黃巾密密鋪(上)第83節 欲求國中智(上)第2節 豎子安敢欺?(下)第44節 單挑拼一騎!第26節 猛虎初露頭第23節 臧霸露破綻第16節 樂進破陣弩(下)第54節 歸去復來兮第39節 武夫做干城第34節 飛將非無敵(中)第21節 單父現重禮(上)第45節 孰能橫刀立?第65節 假意屈流言第28節 決勝制萬騎(四)第50節 公曹當覆滅(下)第52節 王劉遭暗劫(下)第27節 朝堂擬新帝(上)第57節 本初終隕落(上)第78節 騎馬與砍殺第59節 勝負本鮮明第55節 兩漢論根本第7節 智士款款析(一)第22節 伏兵城中來(一)第32節 天師登神壇第13節 復聞黃巾起第66節 中原亂風波第27節 決勝制萬騎(三)第79節 料敵暫爲停第4節 兗州名士劫(下)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49節 陷地終有計(五)第23節 征戰漫天急(二)第27節 大軍急急退(上)第28節 大軍急急退(下)第40節 驟雨現奇襲!第25節 敗犬疲且瘦第29節 程普搶先攻第27節 大軍急急退(上)第26節 大漢病天子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28節 大軍急急退(下)第38節 俠士亦官迷(下)第29節 宮掖藏殺機(上)第77節 交鋒和觀察第20節 烽火遍地起(二)第33節 客來意帶殤第54節 太傅顯老謀第61節 梟雄大事成(三)第38節 小錘可獲“獐”第73節 難分勝或負第36節 相逢是冤家第3節 黃巾據太行(下)第71節 管亥展勇武第52節 自當順人意(六)第10節 田豐無明主(下)第50節 籌謀幕府間第70節 陳宮獻小計第29節 翻看徐與青第24節 伏兵城中來(三)第48節 漢宮現連環(六)第89節 巷裡敵可踩(上)第37節 俠士亦官迷(中)第56節 李郭功皆高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54節 故王留胡族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29節 程普搶先攻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34節 呂布憶美人第51節 迴天因無意(二)第13節 顏良何狂勇(上)第14節 浴血豪強間(下)第26節 白馬悠悠突(下)第94節 獨品驚共駭(下)第52節 內廷見尚書第52節 自當順人意(六)
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32節 土石消木雷第40節 三軍取全勝第55節 荊北新安定第23節 運籌謀千里(七)第99節 關既不得脫第51節 羣氓一走私第37節 俠士亦官迷(中)第1節 朝中風波惡(上)第33節 陳登甘稱臣第28節 攻城休怨累(下)第6節 天子坐明堂(下)第31節 水火騰刀浪第68節 公孫戰袁紹第28節 華雄戰不休(下)第28節 華雄戰不休(下)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53節 二袁自暗鬥第59節 梟雄大事成(一)第5節 河北鏖戰烈(一)第36節 郭汜當先騎第47節 歌“明月幾時”第28節 決勝制萬騎(四)第17節 董卓思時局(上)第23節 黃巾密密鋪(上)第83節 欲求國中智(上)第2節 豎子安敢欺?(下)第44節 單挑拼一騎!第26節 猛虎初露頭第23節 臧霸露破綻第16節 樂進破陣弩(下)第54節 歸去復來兮第39節 武夫做干城第34節 飛將非無敵(中)第21節 單父現重禮(上)第45節 孰能橫刀立?第65節 假意屈流言第28節 決勝制萬騎(四)第50節 公曹當覆滅(下)第52節 王劉遭暗劫(下)第27節 朝堂擬新帝(上)第57節 本初終隕落(上)第78節 騎馬與砍殺第59節 勝負本鮮明第55節 兩漢論根本第7節 智士款款析(一)第22節 伏兵城中來(一)第32節 天師登神壇第13節 復聞黃巾起第66節 中原亂風波第27節 決勝制萬騎(三)第79節 料敵暫爲停第4節 兗州名士劫(下)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49節 陷地終有計(五)第23節 征戰漫天急(二)第27節 大軍急急退(上)第28節 大軍急急退(下)第40節 驟雨現奇襲!第25節 敗犬疲且瘦第29節 程普搶先攻第27節 大軍急急退(上)第26節 大漢病天子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28節 大軍急急退(下)第38節 俠士亦官迷(下)第29節 宮掖藏殺機(上)第77節 交鋒和觀察第20節 烽火遍地起(二)第33節 客來意帶殤第54節 太傅顯老謀第61節 梟雄大事成(三)第38節 小錘可獲“獐”第73節 難分勝或負第36節 相逢是冤家第3節 黃巾據太行(下)第71節 管亥展勇武第52節 自當順人意(六)第10節 田豐無明主(下)第50節 籌謀幕府間第70節 陳宮獻小計第29節 翻看徐與青第24節 伏兵城中來(三)第48節 漢宮現連環(六)第89節 巷裡敵可踩(上)第37節 俠士亦官迷(中)第56節 李郭功皆高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54節 故王留胡族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29節 程普搶先攻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34節 呂布憶美人第51節 迴天因無意(二)第13節 顏良何狂勇(上)第14節 浴血豪強間(下)第26節 白馬悠悠突(下)第94節 獨品驚共駭(下)第52節 內廷見尚書第52節 自當順人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