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

順着望城水寨往下流,不過數裡,就到了三江口水面,這裡水流緩慢、水面寬闊,正是黑臉楊樂和夢寐以求的決戰地點。

從武平水寨出來,溯流而上,不到一里的路途,也到了三江口水面,這裡水流緩慢,使大周戰船順流而下的衝擊力大大減少,而東南風在依然強勁,三江口,正是武平水師楊師凌理想的決戰地點。

楊樂和與楊師凌各自打着算盤,都將三江口定爲決戰之地。

天剛濛濛亮,望城水寨和武平水寨的戰船均陸續開出了各自的水寨,江面的大霧散盡之時,江面上清晰地出現了兩支船隊。

黑臉楊樂和看着密密麻麻的武平戰船,對着身邊的沈懷鏡道:“楊師凌和我交手十來年,今天總算有一個了斷,這三江口,就是武平水師的葬身之地。”

沈懷鏡曾經充當了長江水師的說客,雖然說兩國交兵向來不斬來使,可是呈口舌之利,故意去刺激楊師凌,仍然具有許多危險,沈懷鏡出使回來之後,楊樂和也不禁佩服其膽量,英雄惜英雄,對其亦就多了幾分親熱。

楊樂和、沈懷鏡一直擔心武平水軍龜縮避戰,以一小隊戰船充當誘餌、還派人在澧州難民裡散佈謠言,用了種種辦法誘惑、逼迫武平水軍與長江水師決戰。

如今,這個目的達到了。

楊樂和望着傾剿出動的武平戰船,惋惜地道:“劉春山也算是一員猛將,全殲武平軍以後,就用楊師凌的首級祭奠劉春山。”

武平水師主帥楊師凌正站在餘皇船上,眺望着對面的長江水師。

長江水師陣形實在有些古怪,所有的玄龍船呈一字排開。玄蛟船則在玄龍船之前,也呈一字排開,蛇船則在玄蛟船的前面,如此佈陣方法,在長江水戰中前所未有。

楊師凌長長地鬆了一口氣,道:“張景定說得有理,大周水師今不如昔,楊樂和也算是老將。怎麼會排出如此拙劣地陣勢。”

陳泌站在身旁,看了長江水師的陣勢,臉上抑鬱的表情倒有些消散了,難得地露出了笑容,道:“如今大周是黑雕軍統帥侯大勇在掌握實權,沈懷鏡是他派到大周水師的特使,從那天的情況看來,水師實際的指揮官就是那位沈懷鏡。他是一介文官,如何懂得指揮長江水師。”

“長江水師也是一支精銳的水師,如今被一介文官折騰成如此模樣,真是讓人想不到。”楊師凌說到這裡,突然想到了楊家和張家在武平的明爭暗鬥。便嘆息一聲,道:“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兄弟閡牆。令親者痛仇者快,一家如此,一國同樣如此,武平如此,周軍也同樣如此。”

說話間,東南風已起,濃濃地晨霧頓時全然散盡,太陽光如突飛的西蜀連弩一般。將天空刺得千瘡百孔,直直的撲到了長江之上,長江以及周圍的景物,突然間就明亮了起來。

楊師凌指着周軍楊樂和所在的戰船,道:“周軍在長江上擺出一字長蛇陣,首尾完全不能兼顧,中間極爲薄弱,擒賊先擒王。我們就集中力量直取楊樂和。”

武平戰船令旗揮動。戰鼓震天響起,武平水師已經開始變陣。十來艘餘皇船已經開始向移動,他們的目標就是在陽光下極爲醒目的楊樂和中軍。

黑臉楊樂和手撐着船首,靜靜地看着對面的武平水師,前目武平使者下了戰書以後,所有玄龍船和玄蛟船就做好了充分地準備,無數的圓石和特殊製作的陶罐皆搬運到船,西蜀連弩也經過了檢修,保持了隨時可以擊發的良好狀態。

來到三江口的長江水師,共有五艘玄龍船,合計兵力二千人,二十五艘玄蛟船,合計兵力二千五百人,另外還有五十艘蛇船,合計兵力五百餘人。玄龍船上,除了船頭上地大型投石車,還是三樓甲板之上,裝了一架中型投石車,玄蛟船上,則在二層甲板上加上了小型的投石車,周軍水師中的大、中、小投石車就達到了六十架。

投石車是從來就有的,猛火油也是常見地,可是大規模地在水戰中集中使用投石車,卻是最新的戰術思想。楊樂和就是利用武平水軍對於新戰術、新武器、新戰法的不瞭解,集中所有投石車,從遠距離上給予武平水師以摧毀性的打擊。

當武平水師開始移動之時,面色平靜的楊樂和眼中迸出一陣狂熱,他斷喝道:“投石車試投。”

玄蛟船設置的是中型投石車,玄龍船上裝置的是大型投石車,兩者在最遠距離上並不相同,但是,在三江口水面之上,武平水師皆在玄龍船和玄蛟船射程之類。

投石車第一波全部發射的是臉盆大地圓石,而且按照戰前安排,全部對準了中部的餘皇船,從水戰常理來說,主將一般都集中在中部,位於中部,令旗及其他號令則更容易被其他船看到。

兩塊圓石從空中飛來,帶着一陣尖利的呼嘯。這兩塊圓石分別從玄蛟船和玄龍船發出,目的是爲其他船修正射距。

武平軍水寨共有餘皇船十六艘,他們沒有玄蛟船這類中型戰船,除了餘皇船,戰陣就是近一百條冒突船,這也是楊師凌所有的本錢。

一塊圓石擦着一條餘皇船落到了水中,發起“咚”地一聲劇響,激盪而起了水花“嘭”地一聲打在了餘皇船船舷之上。另一塊圓石則正好打在了一條冒突船上,圓石從天而落,力量之大,雖然沒有傷到人,卻將冒突船船底打了一個磨盤大小一個洞,江水立刻涌了上來。

楊師凌嚇了一跳,急急地問道:“繳獲的周軍戰船上是否有投石車?”陳泌搖頭道:“沒有。”他心中暗道:“難怪周軍要蒙了自己雙眼,原來不想讓我看到船上的投石車。”

周軍第一次投射,已讓楊師凌驚出了一身冷汗,他反應迅捷,立刻下令道:“全速前進,靠近周軍。”傳令兵不斷地揮動着全速前進的令旗。

周軍戰船上投石車們訓練有素,他們略略調整了角度,便開始了投射,三十三顆圓石如天水散花般朝着楊師凌所在地餘皇戰船襲來,楊師凌所在戰船位於整個船隊地正中位置,這一波圓石攻擊,有兩顆圓石砸在了餘皇船的甲板之上,餘皇甲板極爲厚實,且爲了三層,圓石穿透了最上層甲板,將一名武平軍士生生被砸成了肉漿,不過,圓石之勢也盡,砸不破第二層甲板。

陳泌急急地拉着楊師凌,道:“大帥,快到下層躲避。”楊師凌甩開陳泌,道:“下去如何指揮,快去查看損失情況。”

這一波投石車地攻擊,擊毀了六艘冒突船,另有四艘餘皇船受了輕傷。看到損失不重,楊師凌便放下心來,道:“周軍之技不過如此,繼續攻擊。”

沈懷鏡和楊樂和並排站在船首,沈懷鏡用手抓着船舷,手指已發白,江風中,楊樂和黑臉如漆,黑得發亮,他所有的皺紋全部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條又一條深深的溝壑,猛地下令道:“投火彈。”楊樂和聲大如雷,幾乎趕得上黑雕軍中傳令兵雷公,“投火彈”三個字震得沈懷鏡耳朵嗡地響了一聲。

雖然東南風甚強,但是,陶罐上包着的氈子浸過猛火油,一點就着,這些陶罐重量與圓石相仿,裡面全是精煉過的猛火油,三十五架投石車將這些着火的陶罐投了出去,無數條燃着火光的弧線,如死神的鞭子,狠狠地抽向了武平戰船。

這一波次的進攻,比第二波的準確度更高。

楊師凌所在的這船很是幸運,兩個燃燒着的陶罐從楊師凌的頭上掠過,不偏不倚地砸在了另一艘餘皇船上,陶罐一破,猛火油便四處散開,迅速變成了一個大火球,東南風吹來,火借風勢,更是不可遏制,武平戰船本來就有用火箭襲擊周軍戰船的計劃,戰船上備有不少猛火油,大火燒到這些備好的猛火油上,火勢更是不可遏制。

楊師凌這才變了臉色,他原本想借着東南風,用火箭攻擊周軍戰船,沒有想到周軍想出來用這等毒計,反而藉着東南風的勢頭,逆風用起了火攻之計。

此時,武平戰船就如離舷之箭,只能向前,退後則始終逃脫不了周軍投石車的攻擊,只不過,逆流而上,雖然有東南風相助,卻也並不甚快。

周軍戰船上的投石手則是拼了命地發射,燒一艘戰船,則近戰之時就要少一分壓力。

當武平水師突破周軍投石車的封鎖之時,武平軍十六艘餘皇戰船已經有九艘燃起了熊熊大火,一百多艘冒突船,有四十多艘燃了起來,火船上武平軍士,亂哄哄的如無頭蒼蠅,他們撲不滅大火,只好縱身跳進長江,哀嚎聲音在長江上起彼伏。

這些戰船全是楊師凌的寶貝,也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礎,楊師凌心如刀絞,他眼中噴着火,將強弓拿在手上。

周軍戰船上,沈懷鏡看着突破投石車封鎖的武平軍戰船,有些惋惜地道:“從令日作戰效果來看,投石車數量仍然不夠,若是多出五十架投石車,武平水師定然還會被燒燬三成。”

燒燬了武平軍好幾條大船,周軍水師未損毫髮,楊樂和對於這種戰果已經很滿意了,他下令道:“準備近戰。”

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3章 鋒芒初露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13章 大軍奇襲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14章 突現疫情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11章 商隊南行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16章 酒樓餞行第2章 開辦實業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10章 借刀殺人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20章 澶州城外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66章 鹿死誰手(二十九)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1章 首戰告捷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三百五十五 蕩盡羣雄三十三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3章 小人難防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13章 大軍奇襲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73章 回到大梁(五)
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3章 鋒芒初露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13章 大軍奇襲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14章 突現疫情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11章 商隊南行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16章 酒樓餞行第2章 開辦實業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10章 借刀殺人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20章 澶州城外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66章 鹿死誰手(二十九)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1章 首戰告捷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三百五十五 蕩盡羣雄三十三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3章 小人難防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13章 大軍奇襲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73章 回到大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