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

夏天的夜晚,萬物勃興,蟋蟀等小動物無憂無虛地地釋放生命中最旺盛的精力,月季等開花植物則拼命抓緊上天賜予的適宜溫度和溼度,綻放出生命中最美麗的花朵。

陳子騰走進小院,稍稍停住了腳步,小院角落裡是一片小花園,無數的鮮花發出陣陣清香,隨風四處飄散。這一段時間裡,陳子騰天天呆在皇宮之中,聞慣了濃濃的草藥味,此時聞到了清新的花香,不覺貪婪地吸了兩口。

從小院主屋走出來一名男子,藉着月光,可看到他穿着一件標準文官服,圓領長衫,頭戴短翅侯頭,腰束革帶,行走間乾淨利落。

“封參軍,多日不見,一向可好。”陳子騰眼尖,已認出來人正是侯大勇身邊的參軍封沙。

封沙低聲道:“侯相等你多時了。”

陳子騰這一段時間跟在柴榮身邊,親手抄寫了不少詔書,他悟性頗高,暗自揣摩帝王之術,有了不少官場心得,眼界比在石山之中高了許多,侯大勇半夜相邀,定有重要之事,一路上,陳子騰都在暗自琢磨到底是爲了何事。

進了小屋,就聞到一股酒香,陳子騰使勁嗅了嗅,露出驚異之色,暗道:怎麼有石山紅果酒。

裡奇部有一種特製的石山紅果酒,紅果是石山特產,用紅果釀製的果酒度數不高。味道淡如水,和米酒有幾分相似,草原上真正地胡人並不喜歡,卻是裡奇部族的最愛。

陳子騰在小屋坐定,他聞到紅果酒的香味,忍不住嚥了咽口水。陳子騰就愛這石山紅果酒,他從靈山出發之時,曾經專門帶了一個大皮囊。不過,這一大皮囊紅果酒,走到河中府時,已被喝得乾乾淨淨,陳子騰到了大梁以後,也曾經遍尋米酒來代替紅果酒,可是米酒雖好,卻始終無法讓陳子騰過癮。

陳子騰坐了片刻。侯大勇出現在門口,面帶微笑道:“聽說陳郎也喜歡圍棋。今日我們手談一局如何?”

陳子騰儘管有些疲憊,可是侯大勇是何等身份,他有興趣手談一局,陳子騰只能帶着疑惑奉陪,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無數的人絞盡腦汁、花費無數,也未必能爭取到和侯大勇手談一局的機會。

封沙亦是棋道高手他靜靜地站立在侯大勇身邊。

侯大勇落下了第一顆棋子,他沿用後世吳清源常用的開局式,對於大周的棋手來說。這個開局非常奇怪,封沙第一次接觸時亦是頗費了些思考,陳子騰地棋藝一般,不如柳江婕,更不如封沙,見到如此怪異的開局式。久久不敢落子。

中盤過後,侯大勇已經佔據了上風,棋盤上白棋只剩下約三分之一的地盤,陳子騰沒有料到侯大勇棋藝如此高明。他擡頭看了一眼站在侯太勇身後的封沙,封沙只是笑呤呤看着陳子騰,一幅觀棋不語真君子的模樣。

陳子騰爲人極爲灑脫,因此纔有落弟之後在天街上賣字的舉動,柴榮身邊多是唯唯諾諾之人,陳子騰氣質就顯得格外鶴立雞羣,這也是柴榮欣賞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當他看到棋盤上殘破的江山,就笑道:“米粒之光如何與日月爭輝,棋藝相差甚遠,實在是有掃侯相雅興。”

侯大勇亦把棋子放進竹編地提籃,道:“陳郎書法冠絕天下,這圍棋之技卻不如柳江婕。”

“柳江婕的棋藝在裡奇部也是出了名地,我是自愧不如。”陳子騰對柳江婕從軍感到頗爲好奇,就道:“在石山之時,對花木蘭代父從軍之事頗爲神往,柳江婕先中武舉,又參加攻打幽州的盛事,其人其事,比之花木蘭也相差不遠。”

自從北伐大軍搬師回到大梁以後,陳子騰還沒有見過柳江婕,此時聽到侯大勇提起柳江婕,心中一動:侯大勇是北部行營都招討使,柳江婕不過是區區的指揮使,兩人爲何會在一起下棋?

侯大勇微笑道:“石山曾有組建過數支女軍,在裡奇部生死存亡之際,數次立下不朽功勳,每念及此,我總會發出奇想,若大周軍民都如裡奇部一般,則胡狄何敢來犯我邊境,炎黃子孫的威名方能遠播於四方之地。”

陳子騰深愛着他的故土——陰山腳下的石山,侯大勇此語正好碰到了他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他虔誠地道:“裡奇部位於胡虜腹部,上百年來,遇到過無數次的困境,所幸天佑裡奇,每次都能化險爲夷。”

侯大勇搖搖頭,慢慢地道:“裡奇部有重大缺陷,極爲致命。”

一語驚人,陳子騰面色凝重起來,靜聽下文。

在裡奇部諸子心目中,侯大勇是大周朝最歷害的大將:

侯大勇在靈州之時,率領黑雕軍大破西京道遼軍,奪佔了党項房當部的地盤,驅趕着房當殘部來到賀蘭山西麓,而契丹人和党項人均曾經把裡奇部逼入絕境,是胡人中最爲強悍地兩部,侯大勇和黑雕軍之名已經傳遍了裡奇部。

在此次北伐幽州之役,侯大勇指揮了拒馬河以北的戰役,其中包括了攻打幽州這樣的重頭戲,大周禁軍飛奪古北口,搶佔德勝關,絕斷了上京的契丹援軍,然後集全軍之力,僅用一天就攻破了和太原城相仿的幽州堅城,除了蕭思溫等少數人,幾乎是全殲了幽州城內的契丹軍。這一仗,也成就了侯大勇在大周軍和百姓中地威名,“絕代名將”“大周衛青”等稱呼已有市井流傳開來。

侯大勇道:“裡奇部百年不倒。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裡奇部重視傳統,又能吸取胡人之長,在培養子弟方面着實不凡,十六子到大梁時間不長,已有數人闖下了赫赫名聲,裡奇部實在是人才濟濟,讓人羨慕不已。”

“二是裡奇部把大本營建在石山裡。石山地形險要,內部又別有一番天地,是天然地堡壘,契丹、党項、回鶻諸胡都曾經用大軍圍困過石山,最後皆無功而返,所以說,石山是上天賜給裡奇部的一份絕好的禮物。只是,”

說到轉折之處。侯大勇卻停了下來,他深呼吸兩口。道:“好香地酒啊,我們喝了酒繼續深談。”

侯大勇說到關鍵處停了下來,讓陳子騰心癢難耐,他壓制住開口相詢的念頭:話題本是侯大勇引起,此時停下不說,不過是賣關子而已。

紅果酒的香味在屋裡飄來蕩去,就如純潔而多情的少女,專門挑逗菏爾蒙分泌旺盛的成年男子。

侯大勇拍了拍手,不一會,幾個軍士端着數個盆子走了進來。揭開蓋子來,居然全是石山地特色菜,見到這些特色菜,陳子騰心裡不斷嘀咕道:“以侯相這種身份,特意弄來石山紅果酒和石山特色菜招待我,這頓飯只怕好聞好看不好吃。”

兩人端起酒杯。均一飲而盡。

侯大勇砸了砸舌頭,紅果酒酒味極淡,還有一種酸溜溜的感覺,實在一般得緊。只是陳子騰喝得意猶未盡,接連喝了四碗,脹得腹中難受,這才停了下來。兩人都沒有說話,用小刀割下來肥嫩的小羊肉,放在嘴裡大嚼起來。

又接連碰了好幾碗紅果,侯大勇用眼睛向封沙示意了一下。

封沙走到門口,擡起胳膊,揮了揮手,這個動作和侯大勇極爲相似,他也不是故意學侯大勇,只是長年跟隨在侯大勇身邊,侯大勇又極喜歡揮手這個動作,封沙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時常使用這個動作。

兩個軍士擡進來一張胡桌,另外的軍士很快就送來了筆墨紙硯。

“當年王羲之酒醉而書《蘭亭序》,成就了天下第一行書之名,今日陳郎暢飲美酒,提筆揮毫,或也可以留下千古傳奇。”

書聖王羲之書法中影響最大是《蘭亭序》,也是書法史上一段千古傳奇的故事:東晉有一個風俗,在每年陰曆得三月三日,人們必須去河邊玩一玩,以消除不祥,這叫做[修褉]。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時任會稽內史、右軍將軍的王羲之邀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聚於會稽山陰的蘭亭修褉,諸位名士列坐溪邊,由書幢將盛滿酒地羽觴放入溪水中,隨風而動,羽觴停在誰的位置,此人就得賦詩一首,倘若是作不出來,可就要罰酒三觥。

正在衆人沉醉在酒香詩美地回味之時,有人提議不如將當日所做的三十七首詩,彙編成集,這便是《蘭亭集》。這時衆家又推王羲之寫一篇《蘭亭集序》。王羲之酒意正濃,提筆在蠶紙上暢意揮毫,一氣呵成。這就是名噪天下的《蘭亭序》。翌日,王羲之酒醒後意猶未盡,伏案揮毫在紙上將序文重書一遍,卻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一連重書幾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華。這篇序文就成爲王羲之書法中的頂峰之作,他的書法藝術在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暢淋漓的發揮。

陳子騰向來以王羲之自許,聽到侯大勇之言,也不推辭,一邊吟一邊筆走龍蛇。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陳子騰出自裡奇部,對唐之邊塞詩情有獨鍾,藉着酒勁,將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其四》一揮而就,寫完之後,陳子騰把筆往桌上一拋,抱着手臂細細地品味着自己的作品。

整幅字如行雲流水,瀟灑飄逸,倒和陳子騰的性格有幾分相似。

等到墨跡乾透,封沙小心翼翼地提起字幅,道:“我明日就尋大梁城最好地裱畫匠,把此幅字裱起來。”

封沙等人出門之時,輕輕地把門關上。

陳子騰喝了紅果酒,雖未醉,可是人多多少少有些興奮,寫完條幅,仍然沉浸在書法和詩句的意境中,他沒有注意到,侯大勇臉上的笑容突然收斂而去。

“我們接着剛纔的話題說,裡奇部百年不倒有兩個原因,同時這兩個原因也是裡奇部致命的缺陷,草原民族都是遂水草而居,不同部落在長期的遊走中,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個強大地部落,党項八部,契丹的大賀氏聯盟,都是不同部族融合而形成強大的部族,而裡奇部保持正統的漢家學說,和草原諸胡格格不入,裡奇部很難真正融入到胡人中去,也就很難發展壯大。”

“裡奇部以石山爲據點,雖然安全,但是活動範圍受到了極大地限制,從軍事角度來說,裡奇部沒有戰略縱深和儲備力量,因此每一戰都是決定生死存亡的大戰,只能勝不能敗,可是世上哪有永遠不敗的軍隊,裡奇部隨時都有可能一戰而亡。”

此時,侯大勇恢復了軍帳之中的表情,說話間不怒而威。

陳子騰一下從書畫的意境中被侯大勇拉回到現實中,暗道:這此宰相,變臉真是快如閃電,剛纔還談笑風聲,讓人如沐春風,突然間就陰風慘慘,可是他也當真是目光如矩,所說皆直指裡奇部的要害。

想到這裡,陳子騰往日疑惑之事浮上了腦海:

陳子騰以靈州人的身份進京參加了考試,因緣際會,成爲了天子近臣,有機會接觸大周朝核心機密,他查閱了靈州送往朝廷的文書,找到了一份靈州報送的有關裡奇部的文書,此文書只是不鹹不淡報告在河套北部發現了一些遠走胡地的漢人,這些漢人人數有多少、在什麼位置都沒有提及,河套地區漢人原本就多,朝廷接到這個消息以後,也就沒有在意,此公文很快就被扔在了一邊。

可是,此時裡奇部在名義已經臣服了黑雕軍,其特殊位置和實力不俗的軍隊,對於大周朝有着重要的戰略意義,侯大勇是出色的將領,自然對此一清二楚,他隱匿不報,到底是爲了什麼?

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195章 廟堂之高(二十五)第22章 新婚之夜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10章 攻破總壇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9章 何去何從第25章 決戰鳳州(九)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3章 烽火熄滅第9章 何去何從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3章 王樸來訪第19章 李暉到任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301章 南下之路(十六)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5章 中元節日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3章 小人難防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11章 救援友軍第38章 節度三州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4章 惜惜相別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9章 疑雲重重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12章 拒捕出城第28章 姐姐病了(一)
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120章 經營同心(六)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195章 廟堂之高(二十五)第22章 新婚之夜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10章 攻破總壇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9章 何去何從第25章 決戰鳳州(九)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3章 烽火熄滅第9章 何去何從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3章 王樸來訪第19章 李暉到任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301章 南下之路(十六)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5章 中元節日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3章 小人難防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11章 救援友軍第38章 節度三州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60章 出使蘭州(三)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4章 惜惜相別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9章 疑雲重重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196章 廟堂之高(二十六)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12章 拒捕出城第28章 姐姐病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