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招賢納士

“秋菊有了。”普普通通的四個字,卻如炸雷一樣,把侯大勇震呆了。

在現代社會裡,侯大勇在三十歲時有了一個女兒。侯大勇平日裡總是匆匆忙忙,沒有時間管家裡的事,但是對於女兒,卻從不馬虎,每天再忙也要抽時間陪女兒玩耍。記得在女兒出生頭幾天,住在婦幼保健院的家庭病房。妻子是剖腹產,躺着不能動,白天由岳母來照顧母女倆,晚上則由侯大勇守着。妻子、女兒各睡一張牀,侯大勇搬張小椅子坐在中間,當時是冬天,侯大勇擔心被子把女兒小臉蓋住,又要爲妻子導尿,整整五天晚上沒有閤眼。

女兒身體健康,性格活潑,侯大勇最喜歡看胖乎乎的女兒,小屁股一扭一扭地走路。侯大勇去參加軍事演習之時,女兒才滿二歲,最是天真可愛的時候。每每想到女兒幼稚的一舉一動,侯大勇心就一陣抽縮。

現在突然聽到秋菊懷孕的消息,百般滋味,在侯大勇胸中翻騰。一會是女兒的面容閃現,一會想到秋菊,另外還有些時空錯亂之感,秋菊懷的小孩子,是自己的親生骨肉,但從出生年月來說,完全可稱得上自己的老祖宗。

秋菊走了進來,侯大勇只是看着她,沒有說話,眼角還微微有些溼潤,侯大勇轉過頭去,假裝看其他地方,其實是怕眼淚流出。

侯大勇拉住秋菊的手,把秋菊的手握住,道:“什麼時候有的,怎麼現在纔給某說。”

秋菊道:“開始我也不知道,只是發睏,想吐,吃不下東西,這個月那個沒來,才斷定有了。”

侯大勇道:“往後,你不要乾重活了,特別是不要搬重物,要懂得愛惜自己。我叫兩個使女來照顧你,平時可讓春蘭陪着走一走,適當增強運動。看你反應比較大,這三個月你可能吃不了東西,不要怕,三個月過後,人就舒服了。早上要有牛奶、雞蛋,每天蔬菜要足夠,想吃什麼,就叫人去買。”

侯大勇努力回想妻子懷孕的情景,現代社會條件好得多,每個月要到醫院定時檢查,還按醫生要求補充了葉酸。侯大勇恨不得把自已知道的一切都告訴秋菊,唏裡嘩啦說了一大堆,也不管秋菊能不能接受。

秋菊雖沒有完全聽懂侯大勇所說,但見侯大勇關心自己,心中甚爲高興。秋菊剛剛知道自己懷孕的時候,不知侯大勇是什麼態度,總是忐忑不安,現在終於放下心來。

平靜下來後,侯大勇叫春蘭到書房去磨墨。

春蘭道:“磨墨做什麼,現在要寫字嗎?”

侯大勇道:“我準備寫個懷孕注意事項,你和秋菊都要把這些注意事項記熟。”

妻子懷孕之時,侯大勇認真看了許多有關懷孕的書,伴隨着妻子懷孕生產,侯大勇也成爲半個專家。侯大勇想把記住的知識要點全部寫下來,這些知識雖然簡單,但都是一千多年來的知識結晶,應對秋菊懷孕有指導意義。

春蘭雖不相信侯大勇能寫什麼注意事項,見侯大勇一本正經,不似開玩笑,就到書房磨好墨,把紙準備好。

侯大勇坐在書桌旁邊,回想妻子懷孕時的情景,想到什麼就寫下來,陸續寫了八條:一是噁心、嘔吐、疲倦嗜睡,對策是多睡;二是尿頻,對策是臨睡前1-2小時內不要喝水,可以減少起夜次數,但不要憋尿;三是常有飢餓感,對策是少吃多餐;四是不要大補,特別不要亂吃補藥;五是多吃紅莧菜、菠菜、生菜、蘆筍、豆類、動物肝及蘋果、柑桔等;六是走路小心,出行、上下樓、進出澡房時一定要當心,避免摔倒,洗澡水不要太燙;七是不能亂吃藥;八是保持情緒穩定。

侯大勇寫完後,道:“只想得走這麼多,等想好了再寫。”春蘭把侯大勇所寫拿給秋菊,秋菊初是感到好笑,一個大男人寫什麼懷孕注意事項,這些大男人懂什麼,當看到八條內容時,笑容在臉上凝固了,看了一遍又一遍。春蘭問道:“阿郎寫的什麼。”秋菊一條條講給春蘭聽,講完後,兩人半響沒有說話。

侯大勇寫的這八條,無意中傳了出去,幾年後,竟成了大周朝女性懷孕必讀的八條,後被收入著名醫書,在社會上廣爲流傳,被稱爲“侯氏八條”,這是侯大勇萬萬沒有想到的。

秋菊有身孕之後,侯大勇更覺肩上擔子更重。“勝者爲王敗者寇。各種利益集團鬥爭十分激烈,手段極其殘酷,郭威、柴榮的兒子在後漢時期,全被殺掉,害得郭威沒有了直系後代,所以養子柴榮才得以繼位,趙匡胤若得王位,到時結果如何,還未可知。”侯大勇每次想到這些問題,都要冒出冷汗,在去嵩山書院途中,侯大勇暗暗發誓:“一定不能讓悲劇在我身上發生,要盡全力保護好家人,讓他們快樂健康地生活。”

嵩山書院基礎工程迅速動工。由於是官府徵房,三間民房很快被拆除。本來房屋主人正在屋中悲泣,官差意外地送來了賠償,賠償價格還比較合理,足以在另外的地方重修房子。房屋主人不認爲是應得的賠償,而感覺是天上掉下了橫財,全家人一致決定趕緊搬家,以免官家反悔。

如何辦好書院,成爲擺在侯大勇面前的一個大難題。侯大勇不斷修正設想,最初設想書院要建成大周朝的黃埔軍校,而且還應是新技術研究、應用的發源地。但是這樣高的要求,無論從基礎設施、師資等軟硬功夫件來說,恐一時無法達到。黑雕軍的集訓隊辦得很有效果,已有一定經驗,侯大勇思前想後,最後決定放低書院檔次,先照搬集訓隊的模式,以集訓隊爲骨幹,先辦兩個班,解決實際問題。

一個是初級班,主要面向十七八歲的農家子弟和鄭州軍軍士,教他們識字,進行軍事訓練,學制一年,學成後充實到部隊中去,擔任低級軍官。另一個是高級班,從鄭州軍隊裡選一些有前途的低級軍官,進行高級訓練,提高其文化、眼界和軍事素質,低級軍官必須到書院學習後,才能升職,要把這作爲鄭州軍的一條硬性標準。至於基礎教育,目前只能依託以前的模式,書院暫時還無法兼顧。

侯大勇親自擬出了招賢榜:鄭州新辦嵩山書院,招賢納士,凡懂天文、地理、歷史、軍事、武藝及各種能工匠,均可到鄭州衙門來面談,凡進入嵩山書院者,管吃住,每月錢五十貫。

侯大勇的招賢榜,讓樑守恆等人目瞪口呆,這是招的什麼人啊。

招賢榜早已在各地張貼開來,衝着優厚待遇,不斷有人揭榜而來。侯大勇在衙門裡的一間側房內,親自考察了揭榜的九人,結果大失所望。九人全是腐儒,鸚鵡學舌一樣照搬聖人之言,對社會歷史、政治形勢、軍事策略、天氣地理等等一無所知。侯大勇選了一名稍稍年輕的,作爲初級班識字教師。

招賢納士如此之難,讓侯大勇傷透了腦筋。招賢榜貼出第五天時,侯大勇又打發走了十七人。正在失望之際,軍士帶進一名揭榜之人。

揭榜之人似是南方人,個子不高,約一米七三左右,衣着樸素,膚色微黑,臉頰雖瘦,卻神采奕奕。進入側房後,向侯大勇作了一揖。

侯大勇道:“先生請坐,上茶。”待來人坐下,又道:“看先生相貌,應是南方人吧。”

揭榜之人答道:“我姓楊名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

侯大勇問道:“先生從南方而來,遊歷甚遠,一定見多識廣。先生從那一條線路過來?”

“我從建州出發,先到了杭州,然後從杭州出海,到了青州,最近纔到鄭州。我見到招賢榜,着實奇怪,嵩山書院不教四書五經,不請儒學之師,卻請旁門左道之士,有違常理,不知能否招到學生。”

侯大勇聽到楊徽之選擇的路線和商隊的路線一致,心贊其眼光不錯,又問:“既然如此,先生爲何而來。”

“我自幼刻苦爲學,最喜行萬里路,雖不能說見多識廣,可對儒學、天文、地理也略知一二。”

“先生好大的口氣!”

楊徽之見侯大勇身高體壯,說話談吐間,雖然平和,但眉目間卻帶殺伐之氣,想必是一名經過戰陣的軍官。他家世尚武,自幼苦學武藝,成年之後未遇敵手。他這次到大周來,是想到大周參加科舉,但到了鄭州後,盤纏用盡,見到招賢榜上待遇優厚,有心在侯大勇面前顯露一兩手,以折服侯大勇,謀得這個職位,以解燃眉之急,於是道:“你是軍官嗎,如是軍官,我願討教討教。”

侯大勇對揭榜之人已頗有好感,見他突然挑戰,想必有點真才實學,道“刀槍無眼,我不願傷到先生,比比拳腳如何?”

“可以。”

兩人來到後院,聽說揭榜之人要與防禦使比武,杜剛等長期跟隨侯大勇的親衛來了興致,簇擁着兩人來到了衙門後面的小院子裡,衆親衛無事之時,常到此處練習。杜剛知道侯大勇近來武藝突飛猛進,吳二郎如此歷害,竟被殺得無還手之力。

兩人擺開架式,侯大勇首先進攻,一個直拳猛擊楊徽之面部。楊徽之見侯大勇出拳乾淨利落,沒有一點花哨的動作,往旁閃開,對準侯大勇腳踝踢去。

侯大勇甚是喜歡此人,有心收服他,幾次想抓住他,然後用跤法把他摔倒,而楊徽之身法靈活,沒讓侯大勇得逞。兩人來來往往交手五六回合,侯大勇拳腳迅猛,楊徽之出招刁鑽,一時之間,竟勢均力敵。

突然,侯大勇賣了一個破綻,把胸口露了出來,楊徽之一拳擊向侯大勇胸口,而侯大勇微退,卸掉拳力,趁楊徽之拳頭力氣用盡之時,抓住了楊徽之的手腕,猛地發力,把楊徽之摔在地上。

(第十二章完)

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7章 黑雕軍營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10章 中牟縣令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67章 大戰過後(四)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10章 中牟縣令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1章 救濟難民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8章 發現密室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11章 救援友軍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156章 爭奪河套(二十一)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23章 符英掌權第19章 李暉到任第8章 確定名分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5章 操持家務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10章 攻破總壇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4章 射殺住持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7章 富貴生活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4章 手紙問題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17章 路過大梁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
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7章 黑雕軍營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10章 中牟縣令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67章 大戰過後(四)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10章 中牟縣令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1章 救濟難民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8章 發現密室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11章 救援友軍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276章 鹿死誰手(三十九)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156章 爭奪河套(二十一)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23章 符英掌權第19章 李暉到任第8章 確定名分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5章 操持家務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10章 攻破總壇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4章 射殺住持第228章 決戰幽雲(十九)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7章 富貴生活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4章 手紙問題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17章 路過大梁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