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團結力量(第五更)

王潮還沒說完,王延興就一臉驚異的神色了:太平要術!他當然知道啊!傳說張角就是學了這書上的東西才能發動黃巾之亂。

可張角是什麼人?跟黃巢一個級別的造反派頭子啊!這是影射自己的張角?造這個謠的人,心很黑啊!

“造謠之人,雖然已被盡數誅殺,可幕後指使之人,卻不好去動……一切,你好自爲之吧!”王潮意興闌珊地說道,言外,竟是要趕人了。

王延興這才知道,在暗中,老爹,又爲自己擋了一災,感激慶幸之餘,又有些後怕,開始反思,自己這般強行將後世的技術搬過來,是不是太粗暴了。

肚子裡揣着事,出了福州城,回到軍中,一路上,都有點悔意。

正準備進營帳,卻看到朱大個在那裡喜滋滋地數錢……

朱大個沒有家人,在軍中又不缺衣食,平素便沒有攢錢的習慣,餉金髮到手,三天兩天就揮霍乾淨。

此刻可不是發餉金的時間,他竟然有錢可以數,真是怪了。

他停了腳步,笑着朝朱大個問道:“大個子!難得見你身有浮財啊!哪來的呀!”

朱彤一見是王延興在問自己,連忙將手裡的銅錢往地上一丟,手臂橫在胸前行禮道:“見過指揮使……”說完,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這是跟他們幾個傻子打賭贏來的!”

原來,幾個不當值侍衛知道指揮使被找去見王潮後,便私底下覺得肯定是去領賞了,便開始猜測,王潮會給指揮使多少獎賞。

有的人說,這次打下福州,賺了幾萬貫的錢糧,刺史肯定會賞給指揮使五千貫以上,有的卻說,那至少要賞萬貫才能當得了指揮使的功勞……

言外之意,頗有想分潤一兩貫到自己口袋的意思。朱彤卻說,指揮使肯定不會有獎賞,而是會當泉州刺史;至於諸軍士,各居值守,只有作戰有功的軍士纔會有獎賞!

兩相爭執之後,便開始打賭,賭注嘛……如果朱彤贏了,每人給他一百錢,如果朱彤輸了,那麼等獎賞發下來,他的那份獎勵就要拿出來分掉!

結果嘛,自然是朱彤大殺四方,贏了一堆的銅錢……

吹噓完後,得意的傻大個還不忘抓了一把銅錢,興奮地說道:“指揮使!大個也能贏錢哦!”

連傻大個都能想到自己會當泉州刺史?自己是有多後知後覺啊……王延興苦笑着搖了搖頭,不過,隨機,他又回過神來,自己都沒想到,傻大個怎麼可能想得到?

肯定是有人事先猜到了,才笑着對朱彤說道:“好個朱彤!對某還說虛言!快快從實說來,是誰告訴你,某會接任泉州刺史之職的?”

傻大個一愣,沒想到牛皮被戳破了,不過指揮使是什麼人,怎麼會上自己的當呢!他也不覺得不好意思,摸了摸腦袋,憨憨地說道:“是孟參軍聽到侍衛們在瞎猜,就讓某去跟他們打賭,嘿嘿,沒想到,當真讓某贏了呢!”

原來是孟鹹……好吧,早就應該想到是這小子,卻非要讓傻大個來指明,自己還真是傻啊……

王延興自嘲地想着,進了營房,迎面看到孟鹹、秦一秋、李繼業、孟通、杜子欣、吳大幾個人笑意盈盈地看着自己。見自己進來,一起上前躬身道賀:“恭賀指揮使榮登泉州刺史之位!”

“好啦!有什麼好賀的,那麼多人都在等着看某笑話呢!”王延興瞪了他們一眼,雙手虛擡,讓他們免禮,“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某最是不擅長民政……”

“若指揮使不善民政,那這天下,就沒人能當親民官了吧!”孟鹹笑道,

“指揮使以一鐵做數十丁起家,不過年餘,已有丁口不下五千,帶甲之士近千,所入錢糧比起泉州、福州兩州之和還要多……如果這樣的人不能當泉州刺史,那何人可以當啊!”

自己有這麼厲害了嗎?聽孟鹹這麼一說,似乎還真有幾分道理,若是單以斂財和爆兵的能力來說,自己還當真要甩開這個時代的所謂能吏好幾條街。

便是整個大唐最厲害的親民官中挑出前三名合在一起,怕也比不過自己。

只是,在這個時代要當刺史,所需的能力,卻不只是能斂財和能爆兵就行的……

想想一州的事務有多紛繁複雜,就覺得頭大啊!前世,他在蘄春來的副翼下行事,這個時空,一直有王潮罩着,都只需埋頭做自己的事便可以了,現在,卻要直面一州的細務……

難怪老爹一直都說,斂財是小道了,從這個角度來想一想,還當真如此!

王延興把自己的憂慮和跟前的幾人大致地說了說,幾人都是赤忱之人,聽了王延興的話,也都是陷入了思索之中。

只是,這幾人中,除了孟鹹,都是一衆軍漢,對這麼複雜的問題,大抵上跟睜眼瞎差不多,提不出什麼有價值的建議,只能是陪同王延興一起憂心罷了。

孟鹹卻是笑了笑:“使君沒有跟你說另外的事嗎?”

“另外的事?”王延興一愣,“你是說這個?”說罷,將王潮給自己的絲絹給了孟鹹。

接過絲絹,打開看到上面的名字,孟鹹笑着搖了搖手中的絲絹道:“指揮使的童子班的學生,才辦了一年,學了些本事的,也都是些孩童。今年要開第二期、明年第三期,可這些童子要成爲治理一方的才俊,還要些時日!”

“眼下,要治理泉州地方,也只能從這上面想辦法啦!”

這是要依靠泉州的幾大家族的力量來治理泉州嗎?不用說,王潮肯定是這個意思,可爲何孟鹹也這麼想呢?

王延興有些失望地看着孟鹹:“長求,你又不是不知道,某不善與這幾家打交道!”

“指揮使!天下寒士是民,天下的士族也是民!既然都是天下之民,何必要厚此薄彼呢!”孟鹹說道。

若是不聽前言後語,讓別人聽了單獨這話,肯定會覺得,孟鹹是在勸王延興不要只愛士族,也要關照一下寒士。

唯有孟、王二人心中才明白,孟鹹的意思。是要王延興不要這般徹底地將自己置於天下士族的對立面。

“他們早就衣食無憂,何必某來關心。”王延興攤手道。

這些家族,掌握地方基層的權力,消耗了社會資源的最大部分,而他們的所作所爲,只爲他們的家族考慮。這樣的世家,堪稱國家的蛀蟲。王延興能有好評價就怪了。

“那杜家、孟家和蘇家呢?”孟鹹對王延興的想法,自然是心知肚明,在這一點上,他卻有另外的想法,“這泉州除了那五家號稱世家外,還有諸多家族,有幾家能做到衣食無憂呢?”

是了,是了!王延興心中豁然開朗。他腦海中想起了天朝太祖的一句話: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第四十二章 作繭自縛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二十二章 又見紫微(第二更)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一百六十六章 初步方略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五十二章 大生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溫設套第六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十五章 貪得無厭(第三更)第八十一章 一語成箴第一百零九章 江西粗安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四十四章 提議表決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八十七章 推銷火器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強襲潼關第四章 孤守隨園第九十五章 雙喜臨門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二更)第三十二章 重禮相贈(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白馬濁流第三十七章 天道之名第六十一章 新晉刺史(第四更)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間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七章 炮車(第三更)第二百二十六章 行程變更第六十五章 誓報子仇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臺公審第三十八章 寒士之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河之隔第九十章 不世功勳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一百零六章 心存僥倖第十三章 廣州亂局第七十四章 蠻首古滿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三十九章 新茶第二章 被哄上船第六十三章 歧路亡羊第四十四章 提議表決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在何方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盧琚登門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二十七章 士子之心第二十三章 酒肆偶遇(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兵指梁州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馬換炮第五十六章 互助農場第三十九章 新茶第四十章 股權轉讓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爭第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五更)第五十五章 密議第二百二十七章 逼做天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煎何急第一百一十六章 割據江南第四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二十三章 碼頭喊冤第一百章 路遇軍寨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溫設套第八十六章 開門迎敵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三十七章 設立錢莊第五十一章 混編新軍第八十四章 奪城(第四更)第四十二章 分別圖之第一百零六章 勸降無果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一百零二章 營中迫降第七十二章 姻緣已定第五十三章 白馬三郎第十三章 廣州亂局第一章 雙線出擊第六十章 韶州有主第五十一章 混編新軍第十一章 海試(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士子之心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三十九章 新茶第二十四章 好戲一場第二十八章 解散私兵第二十八章 屠小聽課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二十五章 可趁之機(第一更)第五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河之隔第六十七章 同船義士
第四十二章 作繭自縛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二十二章 又見紫微(第二更)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一百六十六章 初步方略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五十二章 大生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溫設套第六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十五章 貪得無厭(第三更)第八十一章 一語成箴第一百零九章 江西粗安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四十四章 提議表決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八十七章 推銷火器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強襲潼關第四章 孤守隨園第九十五章 雙喜臨門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二更)第三十二章 重禮相贈(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白馬濁流第三十七章 天道之名第六十一章 新晉刺史(第四更)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間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七章 炮車(第三更)第二百二十六章 行程變更第六十五章 誓報子仇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臺公審第三十八章 寒士之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河之隔第九十章 不世功勳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一百零六章 心存僥倖第十三章 廣州亂局第七十四章 蠻首古滿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三十九章 新茶第二章 被哄上船第六十三章 歧路亡羊第四十四章 提議表決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在何方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盧琚登門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二十七章 士子之心第二十三章 酒肆偶遇(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兵指梁州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馬換炮第五十六章 互助農場第三十九章 新茶第四十章 股權轉讓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爭第三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五更)第五十五章 密議第二百二十七章 逼做天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煎何急第一百一十六章 割據江南第四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二十三章 碼頭喊冤第一百章 路遇軍寨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溫設套第八十六章 開門迎敵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三十七章 設立錢莊第五十一章 混編新軍第八十四章 奪城(第四更)第四十二章 分別圖之第一百零六章 勸降無果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一百零二章 營中迫降第七十二章 姻緣已定第五十三章 白馬三郎第十三章 廣州亂局第一章 雙線出擊第六十章 韶州有主第五十一章 混編新軍第十一章 海試(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士子之心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三十九章 新茶第二十四章 好戲一場第二十八章 解散私兵第二十八章 屠小聽課第七十章 烽火又起(第四更)第二十五章 可趁之機(第一更)第五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河之隔第六十七章 同船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