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大生意

王延興大老遠將黃起東請過來,卻不想,一見面,就不愉快,劉伴興心裡不忿,卻被王延興攔住,他先對黃起東發問道:“黃郎可知某請黃郎過來,所爲何事?”

“不知!”黃起東一臉無所謂的回答道。

王延興輕嘆了一口氣:“卻是採兒囑託某來尋黃郎啊!採兒念念不忘黃叔父,而黃郎或許早就將採兒忘在了腦後罷……”

“採兒?”黃起東一驚,他視鬱香茗茶爲家,也是看着採兒長大的,將採兒視如己出,鬱香茗茶破滅後,他以爲主家生死族滅,卻沒想到在王延興這裡聽到採兒的消息,“採兒小娘子身在何處?還請衙內告知!”

“實不相瞞,採兒此時已是王某身邊之人……”

“唉……”聽到身邊人幾個字,黃起東黯然一嘆,“她現在可好?衙內可否容某與採兒小娘子一見?”

“現在怕是不行,她正在忙着復興鬱香茗茶的事,此刻,正在小溪場督辦秋茶之事。如果黃郎有空,不妨去往小溪場一見!”王延興惋惜地說道。

“復興鬱香茗茶?衙內適才說,小娘子是你的身邊人……”黃起東疑惑道。在泉州,王延興的風評可不怎麼樣,採兒小娘子跟在他身邊,難道還能有好日子過?

“確是如此,鬱香茗茶遭難後,某祖母收留了採兒,讓她陪在某身旁!不過,某知道採兒心事,便爲她開辦了一處茶場,以新法制茶,以期有朝一日能重現當日鬱香茗茶的盛況!”

“啊!”黃起東一聽,激動地站了起來,躬身一拜,“起東多謝衙內大義!不知小娘子身邊可有使喚的人手?如衙內不嫌棄,請衙內准許起東能侍奉小娘子左右!”

王延興連忙起身,扶起黃起東:“粗鄙幹活的人手倒是不缺,可能理事的人才卻是少,所以,採兒才讓某萬萬要尋到郎君啊!希望能得到黃郎相助,如此,方能成事啊!”

說罷,也不多廢話,直接上茶:“這是採兒所督辦的新茶,請黃郎嚐嚐!”

黃起東接過茶盞,疑惑地看了看茶盞中的茶湯,試探着喝了一口,含在嘴中仔細品味一番再吞下:“此茶,卻有新意!只是,要世人接受,卻需時日!”

“不着急!不着急!某也沒打算一兩年便用新茶取代舊茶:泉州每年外賣茶葉上萬斤,第一步的目標,新茶只需佔到一兩成便是成功!”王延興呵呵笑道。

“只是一兩成,倒是不成問題!這茶葉生意,其實還可以做得更大一點。”黃起東語氣輕鬆地說道。以這種茶葉的獨特的味道,即便不能讓大多數人接受,可讓十之二三的人認可,卻是不難,一兩成,顯然是很保守的估計了。

王延興點了點頭,認可地說道:“今時今日,喝茶之人大多是家境較好的人家,或者是待客的禮數。這茶葉的消耗其實並不算多。若是來年某日,便是那販夫走卒,口渴了,也能喝上一碗!這茶葉的買賣纔是真的大!黃郎!這生意敢不敢做呀?”

這……這茶葉不便宜!大唐這天下,現在能喝得起茶的,十戶之中,未必有一戶,泉州的茶葉買賣的出入,便是以萬貫計。若是讓十戶之中,有五戶吃茶,那這生意,可就要大了五六倍了!

只是,這怎麼可能?單是這茶葉的價格,便將大多數的小戶人家排除在外了。他微微一笑:“衙內說笑了,茶葉可不便宜!那販夫走卒,如何能吃得起?”

王延興搖了搖頭:“哈哈……某在鐵場之時,別人都說鐵場產鐵太多了,沒人買的!可現在呢?不單是泉州的人在鐵場買鐵,連汀州、漳州、福州的商販,都來鐵場買鐵器!這是爲何?”

“那是因爲衙內有妙法,能讓鐵器之出產事半功倍!便可以他人三、四成的價格進行售賣!可這茶葉之法,卻是成法,不知,衙內……”黃起東搖着頭反駁道,說道一半,突然意識到,這新茶的製法,只怕也是如那鐵器一般,有什麼秘法,可以事半功倍……

可是,若是這茶葉價格低到現在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那茶葉豈不成了低賤之物了?

看到黃起東臉色的變化,王延興大概地猜到了他心裡活動,微笑道:“黃郎所想沒錯,只是,就如某等身上所著之衣物,有三五百錢的,也有三五千錢的……這新茶也是如此,大批量產的,以最低價格出售的茶葉的量雖然是最大的,可能也有些新茶,或許要比今日之茶更貴!”

“這一個茶坊還能做出兩種茶來?”

“豈止是兩種?十種八種也能!泉州產茶之地,不下十處,便有不下十處的茶葉味道。便可能做出十種茶來!即便是同一處所產之茶,春、夏、秋三季茶葉,味道也有所不同!新芽和老葉子所制的茶,味道也不同!某等需針對不同的吃茶的人,推出不同價位和口感的茶葉……”王延興侃侃而談,他對茶葉知識的瞭解,雖然還很粗淺,可經營之道卻能發人所思!

不同茶坊的茶葉味道不同,這是自然,不過,一個茶葉坊的味道也要做多種?黃起東聽着,聽得入了神,也陷入了思考之中。恰如王延興所說的那樣,若是不拘泥於成法,這茶葉,還真是大有可爲!

想到此處,黃起東對接下來的茶葉之路,充滿期待起來!

既然話說道這份上了,接下來談細節,也就順暢了起來。兩人約定,黃起東先回家處理家中的事情,等這個重陽之後,黃起東便隨王延興去往小溪場茶場見採兒。

也不知道這人幹活到底怎麼樣……王延興將黃起東送出府外,再折返屋裡,將這個的疑慮先放到一邊,心頭又回顧起此前跟王潮談的話的內容來。王潮心裡想什麼,王延興也能猜到,他能勉強接受自己的做法的原因,大概一大半都只是心疼兒子吧!

而王延興想在小溪場要做的事,還多着呢!大抵,都是要超出王潮期待的。誰知道哪天就突破了王潮的心裡底線,叫幾個人把自己綁回泉州?

皺着眉頭,一時也想不出該如何解開這個結……這時,見到孟鹹微笑着進來了:“衙內心憂,可爲何事呀?”

王延興橫着眼睛看了他一眼:“明知故問!”王延興的工作計劃一向不會瞞着屬下,計劃中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或者是困難,能想到的,也會提前跟他們說,眼下,最大的擔心是什麼,自然也跟孟鹹說過,以孟鹹的聰明,難道還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嗎。

孟鹹連忙躬身一揖:“衙內莫怪,孟鹹只是想着,刺史本意,此刻便要將衙內召回泉州,爲何又沒有做呢?”

“爲什麼?”

“因爲衙內正在作的事情,是刺史想做,而不能做的。”孟鹹笑道。

“大人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多了去了,你指的具體是哪一件?”

“擺脫豪族世家的影響!”

“這?”是了,是了。王延興也不笨,被人一提醒,在聯想起此前和王潮商談過的經歷,卻是有道理,“那該如何進一步堅定刺史對某的支持呢?”

“某竊以爲,刺史手中能依靠的力量,一是南下的精兵,二是泉州本地的豪族世家。而,這兩者,卻又是制約刺史的兩股力量……衙內以爲如何?”

王延興點了點頭,豪族世家支持王潮是有目的的,那就是想借助王潮的力量來更好地控制地方;自然,也是在分刺史府的權;

而南下的精兵,其主力,也就是牙兵。這些牙兵,則更是赤裸裸的唯利是圖,哪怕是像鄒磐這樣的親信,也是如此,便更不用說其他的了。

自己辦童子班,確實有避免鐵場受豪族世家控制的的目的,可對這些牙兵,又能如何?

“以操練軍戶的方式,編練新兵!”孟鹹一字一頓地說道。

爲了避免出現鐵做被劫的事情再次落在鐵場的頭上,王延興確實編練了四個小隊的軍戶,當然,以他對軍事發展史的瞭解,選擇陣列長矛兵自然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現在,這些軍戶戰鬥力還很弱,確實很聽話。

可是,軍戶也是兵,要說今後他們日後當真有了較強的戰鬥力,就不會成爲驕兵?王延興不知道孟鹹這麼認可這種方法的根據何在:“何以見得?”

“其一,牙兵驕縱,源於軍紀不嚴,新編之軍戶,紀律嚴明!其二,也是更關鍵的,牙兵的軍餉由軍頭髮,而軍戶的軍餉,不由軍頭髮!”孟咸信心十足地說道。

對呀!王延興拍了下自己的腦袋,自己怎麼就沒想到呢!這,以此爲基礎,便是後世參謀制度啊!

當然,軍戶的軍紀嚴明,跟羅大牛手裡的鞭子抽得比較狠是分不開:這個年代真是見了鬼了,要教點東西都要鞭子參與。

王延興再一次點了點頭:“繼續說!”

“只是,要是編練的新兵能在與牙兵的陣戰中獲勝,確是有些難,不妨請刺史派一些忠心且武藝高強的軍士去操練……”

這倒確實是。軍戶們前幾個月一直是端着長矛練隊列,隊列走齊了,才把長矛的操控加進去,別說是跟後世成熟的西班牙方陣兵比,便是最初的瑞士僱傭兵比,也是差了老遠。

戰鬥力渣渣渣到了底,還沒有戰鬥經驗,若是此刻便跟軍戶牙兵對陣一戰,掰着腳趾頭都能想到誰會贏。

唯一能掰回點優勢的,大概只有鋼臂弩了:銅鑼寨一戰之後,第一批鋼臂弩就陸續出現了滑輪卡死,奴婢鬆動、絃斷之類的故障,王延興便趁機將這些殺器從牙兵那裡都收了回來;再加上後來又製作的改良版鋼弩,足夠四十個軍戶,人手一具都不成問題。

若是能先用這弩射上兩輪,倒是能掙回些贏面來……想到這裡,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對啊!鋼臂弩算什麼,等科技樹上把火炮點亮了,兩軍對陣之時,個人武藝高低,大抵就要成爲浮雲了,嗯!

發展火藥的步子,要加快一點了……

只是,火藥的威力還沒展現出來之前,大概沒有人能憑空想象吧:“這倒是不需要太擔心,以戰士的武技決定戰鬥勝負的時代,很快就會過去的……”

“厄?”這突然冒出來的一句話,讓孟鹹一愣,什麼叫武技決定勝負?

見孟鹹發愣,王延興笑道:“個人的勇武,在現在的戰鬥中,有巨大的意義,但是在將來,就不那麼重要了!紀律!配合!纔是更重要的因素。未來的戰術將會因爲新武器的出現而變化,所以,操練武藝就免了罷……”

“新武器?可是想鋼臂弩一般?”

“比鋼臂弩更強!是一種火器,嗯,某此前不是讓申定平採購硝石、硫磺等物嗎,就是爲此準備!等配齊之後,便知曉了!”王延興拍了拍孟鹹的肩膀,呵呵地笑道。

第十七章 同路人(第三更)第二百二十七章 逼做天子第八十九章 曲顥獻城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六章 急變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三十一章 儋州賽歌(第三更)第七十二章 蒙藹送信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一百二十二章 民生日常第四十八章 被俘爲奴第八十三章 激將之法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合兵第八十三章 襲城(第三更)第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編戶齊民第九十七章 婚變當場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臺公審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四十八章 秘密警察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二百零四章 是戰是和第八十六章 開門迎敵第三十一章 流星天降第五十四章 垂死反撲第九十九章 連夜逃命第七十一章 以子爲質第三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五更)第一章 魂歸泉州第五章 問道第九十九章 說降好處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三十八章 寧死不降第十四章 突如其來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九章 留戀故主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七章 藤原紀香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七十五章 文題武鬥第六十一章 心血盡毀第九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裝子彈第一百六十六章 初步方略第九十三章 雛兒將軍第三十三章 以糧換鐵第二十七章 應召而來第二十七章 新式快船(第一更)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四十章 人主氣度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七十章 美味佳餚第四十三章 花樣作死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六十五章 鄭府家奴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舊對比第一百零四章 計下銀生第二百二十八章 勿忘初心第十二章 吃茶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三十一章 哪朝太祖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二章 內憂初現第八十二章 終獲秘法(第二更)第二十章 工程第一百六十六章 初步方略第四十六章 隴西郡王(第四更)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六十五章 誓報子仇第二十四章 割袍斷義(第三更)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一百八十四章 超遠射程第八十八章 久候來客第四十一章 鋼臂弩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爭第九十九章 漫天要價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五十五章 重用孟三第四十四章 提議表決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土地制度第一百五十五章 被迫南逃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四十六章 水陸夜襲第二十六章 越娘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間第七十九章 自稱屠小第五十二章 五島揚威第十八章 棋局中原第六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十四章 突如其來第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第一更)
第十七章 同路人(第三更)第二百二十七章 逼做天子第八十九章 曲顥獻城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六章 急變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三十一章 儋州賽歌(第三更)第七十二章 蒙藹送信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一百二十二章 民生日常第四十八章 被俘爲奴第八十三章 激將之法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合兵第八十三章 襲城(第三更)第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編戶齊民第九十七章 婚變當場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臺公審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四十八章 秘密警察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二百零四章 是戰是和第八十六章 開門迎敵第三十一章 流星天降第五十四章 垂死反撲第九十九章 連夜逃命第七十一章 以子爲質第三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五更)第一章 魂歸泉州第五章 問道第九十九章 說降好處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三十八章 寧死不降第十四章 突如其來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九章 留戀故主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七章 藤原紀香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七十五章 文題武鬥第六十一章 心血盡毀第九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裝子彈第一百六十六章 初步方略第九十三章 雛兒將軍第三十三章 以糧換鐵第二十七章 應召而來第二十七章 新式快船(第一更)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四十章 人主氣度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七十章 美味佳餚第四十三章 花樣作死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六十五章 鄭府家奴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舊對比第一百零四章 計下銀生第二百二十八章 勿忘初心第十二章 吃茶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三十一章 哪朝太祖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二章 內憂初現第八十二章 終獲秘法(第二更)第二十章 工程第一百六十六章 初步方略第四十六章 隴西郡王(第四更)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六十五章 誓報子仇第二十四章 割袍斷義(第三更)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一百八十四章 超遠射程第八十八章 久候來客第四十一章 鋼臂弩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爭第九十九章 漫天要價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五十五章 重用孟三第四十四章 提議表決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土地制度第一百五十五章 被迫南逃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四十六章 水陸夜襲第二十六章 越娘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間第七十九章 自稱屠小第五十二章 五島揚威第十八章 棋局中原第六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十四章 突如其來第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