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廬陵王風波(八)

當女皇得知廬陵王已經到了神都後,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但是廬陵王回京跟百姓造反有關係嗎?她再次起了疑心,畢竟自己的皇位可是在這兒子手中奪得的。

於是便命上官婉兒安排百官隨駕迎接,不多時,百官齊聚敬猷殿,這座大殿本是宴請各國使節用的,如今用來迎接廬陵王,也算是別有深意。

廬陵王一家在皇城之外,便下了馬車。高月等內衛也在馬車內換了內衛軍服,隨即便領着廬陵王一家繞過掖門,進入夾城再進入禁宮。

由於適才敲響了警鐘,所以各門都加強守衛,宮門幾乎無宮人進出,高月是內衛,宮內誰不認識?所以幾乎是通行無阻。

仰着脖子看着那巍峨的宮城和宮殿,李裹兒想大喊大叫幾聲,但被哥哥姐姐們憤怒的目光阻止,但她心中卻是萬分激動,要是一輩子能夠生活在這樣的地方,就是少活二三十年她也願意。

李裹兒那俏麗而絕美的容顏,惹得那些守衛宮門的兵卒頓時直冒綠光。

有了定鼎門那一檔子事兒,李裹兒對這樣的眼神已經絲毫見慣不怪了。她如同一隻高傲的天鵝一般,昂首挺胸,那小小的胸脯都有一種怒放的感覺。忽然一偏頭,便看到姐姐李仙蕙面容平靜,目視前方,絲毫不爲那富麗堂皇的宮殿所吸引,她有些驚訝,但此刻又不是問話的時候。

踏入內宮,廬陵王的心在顫抖。他的整個人都有些發抖,他曾在此做了近兩個月的皇帝,可結果因爲一句戲言被廢。故地重回,百感交集之後,便多了幾分恐懼和擔憂,此番見母皇,他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他在這神都將如何生存下去。

韋妃感受到了自己男人的擔憂,便握住了廬陵王的手。廬陵王苦澀地一笑,二人便心中明白,他們的命運怎樣。等一會便知道了。

其實,韋妃如此遷就廬陵王也是有原因的,廬陵王因爲當年剛一登基硬要封韋妃的父親韋玄貞爲納言,身爲中書令的裴炎力薦不止。最後廬陵王一氣之下便說要把國讓給韋玄貞又有何妨。於是裴炎在驚恐之後。便與還是太后的女皇商議,不久新皇被廢爲廬陵王。所以廬陵王被廢,韋妃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要不是她的任性,廬陵王也不會走到今日地步。所以十多年來,她任勞任怨地陪在廬陵王身邊,並撫養着他的子女。

不多時,便到了敬猷殿。高月先行通報,不多時。一連數聲高呼,“宣廬陵王一家覲見!”

廬陵王整理了下衣衫,便和韋妃,身後跟着十多個子女,便進了大殿。

大殿內數十名重臣已然在座,都望向了廬陵王?,有幾名老臣甚至眼淚汪汪得嘴脣不時地翕動着,像是在說着什麼。

廬陵王不敢斜視,弓着身子,和韋妃緩緩前行,直到那丹墀之前,廬陵王跪伏於地,大禮叩拜,道:“不孝兒臣……兒臣叩見母皇,母皇萬福……嗚嗚!”

“罪妾韋氏,(孫兒)叩見聖上!”韋妃拉着諸子諸女跪伏在地上。

廬陵王泣不成聲,女皇也是百感交集,用衣袖擦拭了下眼淚,百官也是唏噓不已,老臣們終於也是泣不成聲。

片刻,女皇緩緩道:“我兒擡起頭來,讓朕看看!”

廬陵王用衣袖擦乾了眼淚,抽搐一番,然後緩緩擡起了頭,看向了高座之上的女皇。

女皇一愣,自己的兒子如今也不過剛過四十,怎會如此蒼老,形同枯槁,她不禁嘆息道:“我兒受盡磨難,是朕之過也。”

廬陵王心中也是不禁悲嘆,母親也已經老邁不堪了,但聽得女皇如此說,他趕緊說道:“此兒臣該受之罪,兒臣甘之如飴,還請母皇寬心,兒臣只希望往後能夠常伴母皇左右,敬敬孝心,就心滿意足了。”

女皇輕嘆一聲,便說道:“我兒苦難,朕定會彌補,婉兒,起草制書,就封李顯爲忠王。”

上官婉兒欠身答應,便退去,起草制書去了。

女皇這才說道:“你原先的宅子一直留着呢,你們一家就先住在那裡吧。等過幾日,朕再給你們接風洗塵。”

廬陵王趕緊再次磕頭謝恩,韋氏也是一樣磕頭,其他子女也跟着磕頭謝恩,只有李裹兒直直得看着女皇。

女皇頓時發現了這個絕美少女,但她目力已經不好,所以便說道:“孫女兒,走上前來,讓朕看看!”

廬陵王大驚,正要阻止,被韋妃輕輕一碰,廬陵王才止住,便說道:“裹兒,皇祖母讓你上去便上去吧。”

李裹兒乖巧地答應一聲,便緩緩走上了丹墀,來到了御座跟前,一雙靈動的眼睛望着女皇,絲毫沒有害怕之意,便欠身道:“裹兒拜見皇祖母,皇祖母萬歲!”

女皇看着這個靈動的孫女,便露出了笑容,也不禁被這丫頭的俏麗容顏所驚歎,便讚道:“果然是一個美人兒,朕年少之時,可比不了你啊。”

李裹兒心思狡黠,如何聽不出這是誇讚,但她頭腦很清醒,在皇帝面前,可不能說自己比得過皇帝,便欠身道:“裹兒漂亮,也是因爲皇祖母您漂亮啊,而且,裹兒可比不了皇祖母,皇祖母富有四海,擁有者整個天下啊。”

女皇頓時笑道:“真是個鬼丫頭,好吧,想要皇祖母賞你什麼好呢,儘管提,皇祖母都答應你!”

李裹兒立刻笑道:“裹兒可不敢要皇祖母賞,裹兒只希望能夠常伴皇祖母,聆聽皇祖母教誨。”

女皇伸出手,牽住了李裹兒的手,便問道:“告訴我。爲何叫裹兒,這個名字不好,配不上你這容貌!”

李顯連忙說道:“母皇。當年裹兒早產,無一物包裹,兒臣便解下衣衫包裹,遂取名裹兒。”

女皇頓了頓,便說道:“既然朕已經答應你賞賜點什麼,這樣吧,朕賜你名爲安樂。希望你安安樂樂一生,朕再封你爲郡主,讓你有食邑。安享榮華富貴。”

李裹兒頓時眉開眼笑,便欠身謝恩。

方此時,重臣們也算是見過了廬陵王,如今的忠王李顯了。而且意外地也發現了一個絕色少女。安樂郡主李裹兒!

相信自今日之後,安樂郡主李裹兒之豔名必然傳遍神都,乃至整個神州大地。

武柲把審理數千打架鬥毆者交給了洛陽令唐紹處置,近三百人的傷亡是一個不小的數字,而且是在這神都,天子腳下出現這樣的事情,實在是讓人警惕。這一件事情即使在武柲心中很明瞭了,但要作出一番文章來。還是很輕鬆的,但武柲決定把此事全部扔給唐紹。他不是惡人,也不是一個小人,做大事者,當應該有做大事者的胸襟,如此才能不拘一格,才能受人敬重,到了武柲這個層次,已經不需要太多的手段了,而且過多手段,會讓原本的生活變得索然無味。

武柲是一個穿越者,他喜歡權力,也喜歡女人,但又不喜歡玩弄權術,更不喜歡玩弄女人。儘管如今女人是一個比一個多,也徹底滿足了他這個屌絲的曾經的夢想。

沒錯,就是夢想,每個宅男都有一個女神夢,武柲也是如此。得到了榮華富貴,得到了嬌妻美妾,如今他只能去盡力維護,但不是失去本性,失去對生活的樂趣。人生在世不過幾十年而已,斤斤計較總會失去太多享受人生的樂趣。當然勾心鬥角只會讓他陷入焦慮和苦心孤詣當中,當白髮蒼蒼,彎腰駝背之時,卻發覺自己的一生真的沒什麼意思。當然,除過那些喜歡勾心鬥角的人,這種缺陷的性格也只會走向極端,要麼毀滅自己,要麼毀滅他人,當然還有可能就是同歸於盡。而這也不是武柲所希望的,他要做回自己,在原則之下,率性而爲,順其自然。

武柲命武攸寧和薛訥收兵之後,便回到了府中,火焰駒雖然被送來了,但韋小月卻沒有來,這讓武柲很擔心,畢竟這個年代生孩子無疑是鬼門關走上一遭,儘管每隔幾日都會有涼州的鴿信傳來,但他依舊掛念,韋小月不算太漂亮,但有一種特質吸引着他,讓他十分掛懷。命馬伕給火焰駒喂上精料,便來到了宇文素娥的幽泉院。

不想踏入院中之後,卻沒有看到宇文素娥,這讓武柲不禁有些奇怪,這丫頭到底去了何處?

宇文素娥在早年間生了一對龍鳳胎,武柲一直都比較喜愛,男孩兒叫做武崇玉,女孩兒叫做武幽瓏,男孩子和女孩子都比較秀氣,武崇玉非常聰明,這一次考試錯了一道,他只對詩詞歌賦感興趣,武幽瓏則是對武藝感興趣,如今十歲的身段兒,便能挽出三個劍花,要不是宇文素娥看的緊,估計都能離家出走。如此叛逆,令武柲大爲頭疼,而且府中這一次諸子考試根本就沒參加。這也是後來武柲沒有找到她的試卷,才知道她根本就沒有參加,由於溺愛,武柲也就沒有說什麼,但是這麼多子女,若不努力,將來的地位必然受到限制。

此時孩子們應該都在家學,但武柲卻在宇文素娥的練功房內聽到了嬌吒之聲,他摒退了奴僕,便輕聲向着練功房走去。

練功房內,武幽瓏手握長劍,刷刷刷,一連挽了三個劍花,而後一個凌空翻騰,隨即一個優美地落地動作後,再來了個劈腿。

武柲差點沒鼓起掌來,頓時點了點頭,自己這女兒雖然自幼嬌慣,但宇文素娥卻絲毫沒有放鬆,就這水準,已經超出了自己當年了,果然遺傳了她孃的基因啊。

“阿爹!您老爲何在此?”身後傳來了一個男孩子的驚呼聲。

武柲頓時轉身,看到武崇玉一身錦衣,一副風流倜儻的打扮,他頓時沉下臉來,這孩子,這麼小就這樣,長大了還了得?(未完待續……)

第142章 竟是鹽幫第415章 廬陵王風波(十六)第105章 主薄想下海第109章 宇文素娥第47章 忽聞敏之犯錯第100章 我沒看錯你第131章 遊玩第498章 一代帝王(三十六)第407章 廬陵王風波(八)第288章 揚州平叛(三)第264章 夏侯夢婷第224章 整軍建言(三)第三百二六章 魏王的偉大事業第225章 宣泄精力第284章 娶妻素娥第49章 朝堂奏對解危難第424章 魏王的缺點第330章 徵西域(三)第361章 素羅汗山之戰前夕第309章 天下祥瑞第361章 素羅汗山之戰前夕第267章 夏侯瑾軒第72章 再遇遊俠第294章 太后雌威第242章 太子妃韋氏第103章 江南船行第三九十五章 來俊臣七第126章 出遊第117章 衛士第103章 江南船行第91章 江寧倉中主薄的秘密第216章 吏部 銓選第202章 武清的野望第315章 夜宿美人殿第266章 有女玲瓏第303章 薛懷義的痛與樂第247章 太后令第207章 玉樹不見了第32章 突聞噩耗第304章 萬人招親大會第472章 一代帝王(十)第277章 新皇立第62章 蹴鞠場上初遇子安第124章 師姐到來第443章 大周武院第246章 天皇駕崩第157章 理學之爭第219章 天后臨幸第182章 出征(七)第322章 閱兵第6章 一晃三年第69章 神童爭豔第3章 這是大唐第366章 魏王的策略第278章 開學典禮的意義第339章 薛師傷心了第三一十七章 賜名延安大長公主第108章 大戰丐幫第455章 帝王之路(二十六)第336章 滅滅酷吏的威風第332章 西域策略第416章 一代帝王(二十四)第63章 武后的心思第383章 太平公主的情與愛第189章 出征(十四)第428章 國之儲君第169章 賜婚第370章 後突厥末路(上)第469章 一代帝王(七)第179章 出征(四)第136章 茶之道第三一十七章 賜名延安大長公主第370章 後突厥末路(上)第453章 帝王之路(二十四)第91章 江寧倉中主薄的秘密第三百二六章 魏王的偉大事業第355章 此萬古新氣象第446章 帝王之路(十七)第183章 出征(八)第347章 張昌宗入宮第233章 仰望星空第15章 一語驚人第470章 一代帝王(八)第45章 教坊歌舞顯盛世第203章 羽林衛(一)第437章 帝王之路(八)第23章 得衣鉢第224章 差點**了第124章 師姐到來第三百二六章 魏王的偉大事業第257章 花家田產案第219章 天后臨幸第221章 再相逢第263章 遠山與令嫺第138章 考試第410章 廬陵王風波(一十)第273章 回家第459章 出征之前(二)第31章 清心館第413章 廬陵王風波(十四)
第142章 竟是鹽幫第415章 廬陵王風波(十六)第105章 主薄想下海第109章 宇文素娥第47章 忽聞敏之犯錯第100章 我沒看錯你第131章 遊玩第498章 一代帝王(三十六)第407章 廬陵王風波(八)第288章 揚州平叛(三)第264章 夏侯夢婷第224章 整軍建言(三)第三百二六章 魏王的偉大事業第225章 宣泄精力第284章 娶妻素娥第49章 朝堂奏對解危難第424章 魏王的缺點第330章 徵西域(三)第361章 素羅汗山之戰前夕第309章 天下祥瑞第361章 素羅汗山之戰前夕第267章 夏侯瑾軒第72章 再遇遊俠第294章 太后雌威第242章 太子妃韋氏第103章 江南船行第三九十五章 來俊臣七第126章 出遊第117章 衛士第103章 江南船行第91章 江寧倉中主薄的秘密第216章 吏部 銓選第202章 武清的野望第315章 夜宿美人殿第266章 有女玲瓏第303章 薛懷義的痛與樂第247章 太后令第207章 玉樹不見了第32章 突聞噩耗第304章 萬人招親大會第472章 一代帝王(十)第277章 新皇立第62章 蹴鞠場上初遇子安第124章 師姐到來第443章 大周武院第246章 天皇駕崩第157章 理學之爭第219章 天后臨幸第182章 出征(七)第322章 閱兵第6章 一晃三年第69章 神童爭豔第3章 這是大唐第366章 魏王的策略第278章 開學典禮的意義第339章 薛師傷心了第三一十七章 賜名延安大長公主第108章 大戰丐幫第455章 帝王之路(二十六)第336章 滅滅酷吏的威風第332章 西域策略第416章 一代帝王(二十四)第63章 武后的心思第383章 太平公主的情與愛第189章 出征(十四)第428章 國之儲君第169章 賜婚第370章 後突厥末路(上)第469章 一代帝王(七)第179章 出征(四)第136章 茶之道第三一十七章 賜名延安大長公主第370章 後突厥末路(上)第453章 帝王之路(二十四)第91章 江寧倉中主薄的秘密第三百二六章 魏王的偉大事業第355章 此萬古新氣象第446章 帝王之路(十七)第183章 出征(八)第347章 張昌宗入宮第233章 仰望星空第15章 一語驚人第470章 一代帝王(八)第45章 教坊歌舞顯盛世第203章 羽林衛(一)第437章 帝王之路(八)第23章 得衣鉢第224章 差點**了第124章 師姐到來第三百二六章 魏王的偉大事業第257章 花家田產案第219章 天后臨幸第221章 再相逢第263章 遠山與令嫺第138章 考試第410章 廬陵王風波(一十)第273章 回家第459章 出征之前(二)第31章 清心館第413章 廬陵王風波(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