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養兵千日

湛藍的天空下,一望無際的碧綠的平原,遠處依稀可見高聳的城牆。

星星點點像失羣的羊兒一般的百姓攜幼扶老,步履蹣跚的向着遠方的城牆行去。

小孩子、男人、女人,他們趴在野地裡,尋找可以吃的野菜。

一株小小的蒲公英長在那裡,搖着它的白冠子,先是一個小孩子眼睛一亮看到了,他站起來就往這裡跑,半途中卻被一個男人一腳踢開,男人跑過來,蹲下把那株蒲公英連根拔起,剛要往嘴裡塞,一個女人捧着一顆石頭,尖頭朝下,輕手輕腳的靠近,對着他的頭就狠狠砸下去!

男人不防,一下子頭頂就冒了血,他捂住頭栽倒,聽那女人喊:“阿彪!過來打他!”被男子剛纔踢到一邊的小孩子也拿着石頭撲過來,騎在男子頸上,對着他的臉一通亂砸,血肉四濺。

周圍如行屍走肉一般經過的人全都視而不見。

女人教子:“誰要搶你的吃的!你就殺了他!”

等這男子不動了,小孩子從男子手心裡把蒲公英挖出來,上面已經有了血污。小孩子看了看,送給女子:“娘,吃。”

女子已經餓得兩頰深陷,面色青黃,她看了眼這野草,說:“你吃,娘剛纔喝了一肚子水,不餓。”

小孩子就把這草吞了。若是不吞,過一會兒又有人來搶。現在這裡有具屍首,嚇阻了不少人。

女人扯着小孩子深一腳,淺一腳的跟着人羣繼續往前走。

前面是哪裡?

前面有沒有人要殺他們?前面有沒有吃的?

沒有人知道。

他們只知道再在荒野中待着,所有人都會餓死。

有壯漢盯着那不及腰高的小孩子瞧,咽口水。

女子不敢放開自己的孩子,小孩子也不敢離開母親。他們緊緊抓住彼此,往那座彷彿處在雲端上的城池行去。

越來越近了,幾乎能看到城腳下的路了。

這些又飢又慌的流民開始不由自主的加快腳步!

城門突然開了,從裡面跑出來一行像蒼蠅那般大小的騎兵。他們直衝着這些人衝來!

女子立刻拉着孩子往一旁逃去!孩子跑不快,她就把孩子抱起來跑!

流民們也開始四散逃走。剛纔還是他們希望的巨城,現在成了鬼門關。

馬健蹄輕。騎兵們很快逼近這些流民,他們抽出長刀、長矛,向流民的頭頸砍去,背心刺去。逃得不快的百姓們就這麼倒下了。

而看到有人死了,剩下的流民就逃得更快了,他們連滾帶爬。有被追上來不及逃的就跪下求饒,可頭磕下去,就再也擡不起來了。

血漸漸漫過碧草紅花,浸到褐色的土裡。

騎兵們趕着這羣向着城池而來的流民一直趕到了十幾裡外纔回轉。

一人騎在馬上,甩了甩刀上的血跡,厭惡道:“天天都這樣,什麼時候是個頭?”

另一人道:“等花家打完吧。”

剩下的人七嘴八舌的說起來。

“可我聽說花家都死光了。要不是因爲花家輸了,哪來這麼多潰兵?”

“不是吧?花家不是還燒了一座城嗎?”

“都不是。”他們中領頭的那個青年深沉地說:“花家只有一路軍一直勝,不過所過之處,不降,不伏,全都殺光,連百姓都不放過。”

剩下的人全都被嚇得說不出話來。

不降,不伏,全殺光?

“……真的?”

這麼缺德,不怕上天報應嗎?

青年點頭,這也是爲什麼城中這麼緊張的緣故,見到零星流民都要趕走。這段時間,城主和他的親信均夜不能寐,他們都怕花萬里會打到這裡來。

剩下的人面面相覷。

其中一個倒抽一口冷氣:“這人瘋了吧?他這樣就是勝了,回去沒有功,只有過!”

是啊,他殺了這麼多人,哪怕有聖旨在手,他最後也八成會被縛上殿問罪的。何況聖旨只是讓他問責,沒有讓他殺這麼多人啊。

青年說:“因爲花家其他幾路都敗了,他沒有退路。”

花家其他人都敗了,他就只能把已經敗了的仗再打一遍,把那些城統統打服。

有什麼比殺更能立威的?他手中的兵馬必定不足,只能一開始就把氣勢打出來,讓剩下的城心存畏懼,他纔有可能把這個敗局扭轉過來。

到處都是散落的屍體的荒野中,一個土坑裡爬出了一大一小兩個人。

小孩子扶住母親:“娘,你再撐一撐,他們走了!那些人走了!”

女子拖着一條腿,腿上鮮血淋漓,她咬着牙,卻不呼痛,拼命往前走。

兩人相扶相持,慢慢的走遠了,再也看不到那座本來是救命的希望,最後卻要了他們性命的城池。

不遠處豎起了一根杆子,上面飄着一條紅布。

小孩子看到後突然激動起來了!他連忙說:“娘!你看!是神女旗!那裡一定有神女的祭品!”

女子也看到了!她陡然暴發出了更多的力氣!

兩人往前走,果然看到了一塊平坦的地上擺着非常簡陋的祭臺,臺上是供給神女的祭品:幾個有點粗糙的人偶,都是年輕男子的臉和裝扮。

而祭臺下則是一個巨大的粗陶甕,那甕能有一人高,半截埋在地下,以免被人挖起擡走。

女子和小孩子趕過去,陶甕口被泥封着,打開泥封,裡面就是穀米!

女子一下子坐在地上,又哭又笑,對着祭臺和陶甕磕頭、拜伏。

小孩子也撲到地上連磕幾個頭後才四肢着地的爬過去,把陶甕中的穀米掏出來,不及清洗煮熟就直接連吞了幾大口,然後用手捧着給女子捧過去。

女子也連忙往嘴裡咽,哪怕噎到也不在乎。

他們吞到肚子裡再也裝不下後纔不得不停下來。

女子休息過來後,就讓孩子裝起一些穀米帶着,然後繼續上路。

孩子說:“我們就留在這裡不行嗎?這裡有吃的!”女子搖頭:“那這吃完之後呢?我們一定要找到村莊或城鎮才能安頓下來。而且一直在這裡,後面有人上來了,說不定會把我們殺了。”孩子說:“我們可以把這些糧食藏到別處去!”

女子搖頭:“神女在此地設壇是她的神力看到我們現在受了傷又飢餓,救我們一頓飽飯。如果我們把這些吃的都藏起來,只顧自己吃飽,那神女就會發怒,就會降災給我們了。”

孩子只好儘量多裝些穀米,全都背在背上,直到他再也背不動爲止。然後扶着母親,兩人繼續去找下一個或許可以收留他們的城鎮。

公主城。

姜姬不想讓姜武出去,但他還是堅持要自己帶兵。

“我沒來過這裡。我需要親眼去看一看。”他對她說,“你早晚會打到這裡來的,對不對?”姜姬啞巴了。

是的。她最後是一定會打的。

而且她打的會是一個裡應外合的收官之戰。她會藉着這個機會建立屬於她的秩序。沒有什麼比打一場更快的了。

大梁現存的秩序已經將要被她打破了。她敢打破,是因爲她有信心再建一個新的。

現在想想,魯國就像是她的學校。她從魯國畢業後,就來到了大梁。

姜武會在魯國境內百戰百勝,跟他早年藉着土匪之名在魯國境內遊蕩有很大關係。當將軍的,怎麼能不親自了解戰場?他要親自去看,親自去走,知道什麼地方是什麼地勢,百姓又是什麼樣的習俗。

大梁,可抵得上十個八個的魯國啊。

她也不能再阻止他了。

她想了想,問他:“你要不要從魯國出來呢?”

現在開始做準備可能已經有點遲了。因爲之前她沒想過讓姜武再次上戰場。只是現在看起來,他自己也願意打。

一人難有分-身,所以只能先放棄魯國。

姜武難得猶豫了下,問她:“那魯國呢?”這是兩人的默契。

雖然明面上,魯國她是留給了姜旦。但事實上,一直在看守魯國的是他。

姜旦身邊的龔香等人與其說是輔佐姜旦,不如說是維持魯國的正常運轉。但整個隊伍需要一個龍頭。以前龍頭是她,現在龍頭是姜武。

她靠智,姜武靠兵。

姜旦只有身份和姓氏。現在是姜武還在魯國,魯國就還姓着姜。如果姜武離開魯國了,那魯國會姓什麼難說了。

而且,目前姜姬最大的支持就是魯國。如果魯國後院起火了,那她單靠在鳳凰臺的這個公主城可養不起姜武的軍隊。

姜姬想了想,把姜智叫了回來,讓他回魯送信。

——既然怕魯國不再姓姜,落到龔或其他姓氏的手中,那就先讓他們忙起來好了。忙起來就沒功夫想別的了。

姜智現在在鳳凰臺是小有名氣的人物。他長得好,學識、禮儀都是上等的,交起朋友來也不看門第家世。所以也就不奇怪他有了這麼多的朋友。

姜姬叫他到公主城後,跟他說,讓他回魯國送信。

他說:“我回去送信倒是無妨,只是鳳凰臺下的局面剛剛打開,現在離開有些可惜了。”

段小情和他所面對的人羣不一樣。段小情對着世家吹,他是對着普通百姓吹。段小情吹魯國靠的是魯國完全不合常理的國情國勢,這讓那些讀慣了書的世家覺得好奇,他們見過、聽過的皇帝、諸侯王都可以說是車載斗量,魯國這麼搞還是第一個,它到目前還沒有敗掉!多麼值得一觀啊!

畢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就敗了,要看趁早。

姜智的吹法跟段小情不同,他只需要吹一件事:我們魯國當官好容易的!

隨便讀一點書就可以當官了呢!

會寫字就能當官了呢!

會數數就能當官了呢!

什麼?你會制器?我們魯國會制器的都可以從官府領錢呢!白領哦!給錢給糧!

你不信?

你去魯國看看就信了。

一等世家,家資豐富,養得起家中子弟,不管是有才的還是無才的,都不怕餓死。

剩下的世家中難免有對着一壁的書吃不上飯的。百姓中小有家資,供子孫讀書可以,可不能只讀書啊,讀了書,目的是帶着家族飛昇啊!以前他們只能向世家自薦,削尖了腦袋找世家的門路,希望能當個門人、侍從、弟子,以求聞達。

但想當官,非佼佼者不能。

哪怕只是升斗小官。

突然有一個地方說只要能讀會寫就能當官!這是多大的誘惑?

哪怕千里迢迢,哪怕只是個諸侯國的蠅頭小官,那也值得一試!

姜智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有這麼高的人氣,因爲他把在魯地當官需要的本事都教給大家了。

包括新魯字和新數學。

雖然不乏覺得有辱聖賢,拂袖而去的。但留下來的更多。

姜智已經忽悠了不少人了。有心急的已經自費往魯國去了。

他就覺得現在他走可以,公主最好能指個人來接班啊。

暖香在旁邊聽了半天,笑着道:“公主瞧,奴可堪一用?”

姜姬笑道:“你願意?那我求之不得。”

暖香就突然鄭重的跪在她面前,“求公主賜姓。”

殿中其他的人都看向這裡,他們中有的目光火熱,有的面露擔憂。

他們都看着暖香與姜姬。

姜姬想了想,說:“林。”

暖香五體投地行大禮,起身笑稱:“日後,奴便是林昌。”

第27章 逝第532章 異心第287章 美色迷人第741章 久候君來第524章 嫁禍第152章 恨第742章 英雄故事第594章 往事不可追第588章 殺雞何用牛刀?第71章 絲娘與阿喬第48章 將軍第524章 嫁禍第42章 始入蓮花臺第783章 該把放在外面的人都召回來了第377章 衛始第467章 順毛第390章 人才第430章 “大王”的魯國第796章 聲……第778章 神女降世第447章 廖博士第565章 惜寶山第62章 摘星第219章 一家人第277章 改過第58章 兄弟第570章 王姻與段小情第156章 種第304章 心服第280章 “珍愛”第777章 登基前瑣事第774章 回家第488章 魏國中事第180章 難第750章 願奉公主爲帝第773章 諸侯王至第556章 鳳凰臺上下第236章 父子與母子第150章 殺!!!第388章 不講理第716章 送間第616章 貞貞第676章 新奇之人第252章 王后第571章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第2章 新爹第513章 夢中的太子第785章 權-力第599章 河谷稻第439章 越來越好第644章 “自由”第327章 獸與人,人與獸第522章 幸得君顧第239章 紅谷第744章 鳳旨第248章 求官第645章 迎公主歸第74章 孤身第134章 哭第404章 比鄰第224章 臥榻之側第591章 大禮到了第244章 我的祖國第138章 麗妝第177章 結第307章 請君入甕第237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433章 “應該”第695章第766章 好久不見第556章 鳳凰臺上下第593章 換國書第645章 迎公主歸第49章 追求第314章 感傷第591章 大禮到了第400章 殿上風波第708章 放他進去第45章 摘星樓第329章 如我所願第76章 他國第384章 封賞第792章 問君安好第395章 籠中鳥第80章 早晨第321章 牆第544章 君子但第二章中,則細數了官衙當如何監查各家男女丁口的生死。第625章 夫妻相見第720章 好多爹第599章 河谷稻第214章 遼城之主第778章 神女降世第631章 12點前!第312章 獻美第120章 神仙第443章 逃生之路第243章 忠誠與否第477章 觀人第590章 真假忠心
第27章 逝第532章 異心第287章 美色迷人第741章 久候君來第524章 嫁禍第152章 恨第742章 英雄故事第594章 往事不可追第588章 殺雞何用牛刀?第71章 絲娘與阿喬第48章 將軍第524章 嫁禍第42章 始入蓮花臺第783章 該把放在外面的人都召回來了第377章 衛始第467章 順毛第390章 人才第430章 “大王”的魯國第796章 聲……第778章 神女降世第447章 廖博士第565章 惜寶山第62章 摘星第219章 一家人第277章 改過第58章 兄弟第570章 王姻與段小情第156章 種第304章 心服第280章 “珍愛”第777章 登基前瑣事第774章 回家第488章 魏國中事第180章 難第750章 願奉公主爲帝第773章 諸侯王至第556章 鳳凰臺上下第236章 父子與母子第150章 殺!!!第388章 不講理第716章 送間第616章 貞貞第676章 新奇之人第252章 王后第571章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第2章 新爹第513章 夢中的太子第785章 權-力第599章 河谷稻第439章 越來越好第644章 “自由”第327章 獸與人,人與獸第522章 幸得君顧第239章 紅谷第744章 鳳旨第248章 求官第645章 迎公主歸第74章 孤身第134章 哭第404章 比鄰第224章 臥榻之側第591章 大禮到了第244章 我的祖國第138章 麗妝第177章 結第307章 請君入甕第237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433章 “應該”第695章第766章 好久不見第556章 鳳凰臺上下第593章 換國書第645章 迎公主歸第49章 追求第314章 感傷第591章 大禮到了第400章 殿上風波第708章 放他進去第45章 摘星樓第329章 如我所願第76章 他國第384章 封賞第792章 問君安好第395章 籠中鳥第80章 早晨第321章 牆第544章 君子但第二章中,則細數了官衙當如何監查各家男女丁口的生死。第625章 夫妻相見第720章 好多爹第599章 河谷稻第214章 遼城之主第778章 神女降世第631章 12點前!第312章 獻美第120章 神仙第443章 逃生之路第243章 忠誠與否第477章 觀人第590章 真假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