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情終於“輕閒”下來了。
雲青蘭本性非常多疑,所以在有了新人之後,當然就不再需要他了,他管着河谷上下大事小情兩年之久,雲青蘭讓他“好好休養身體”。
卸去身上的職司,他也能來看望徐公了。
兩人對坐飲茶,不由得生出許多感嘆。
段小情說起風迎燕,不必再多說什麼,徐公當即就懂了,不由得失聲大笑。
段小情也是苦笑連連:“我是萬萬沒想到……”雲青蘭還有閒心想這個。
徐公倒覺得這很正常。
雲青蘭現在相當看重公主這個“情人”。他一方面自得於公主對他的“真心”;一方面,他也盼着日後回到鳳凰臺時,能得到公主的幫助。
所以,他是絕不可能放棄公主對他的“愛”的。
但公主的名聲在外,她稟性多情,這是人人皆知的!
一個多情的人,是非常容易變心的。
雲青蘭當然會擔憂失去公主。
“何況又是靈武公子。”徐公笑道。
比公主的多情更出名的,當然就是靈武公子的美貌了。整個大梁未必人人都聽說過安樂公主,但一定不會有人沒聽過靈武公子。
“像公主這樣多情的女人,遇上靈武公子又怎麼會不動心呢?”徐公說到這裡,牙根都要笑出來了。
實在叫他忍不住啊!
哈哈哈哈哈!
被雲青蘭關在這裡憋了兩年氣!現在終於能出氣了!
段小情也感同身受,雖然不敢像徐公一樣放誕,但心情也好了很多。
至於公主是不是愛上靈武公子……他們倒是一點都不擔心。
她就是真愛上了,需要被擔心的也是靈武公子。她要沒愛上,那……需要被擔心的還是靈武公子。
段小情想起魯國中曾傳言被公主傾心的人,都覺得值得爲靈武公子飲上一杯。
兩人對飲時也不能暢快說話,總是說一半留一半,免得隔牆有耳。
段小情有些擔心陛下。
縱使是個傻子,那也是陛下啊。哪怕不坐龍廷,不御萬方,好歹也該安安祥祥的活着。
而不是受人折辱。
更不該……
他害怕那一日之後,陛下的日子就要更不好過了。 Wшw●TTKΛN●℃ O
他嘆了兩聲,徐公聽到了,也猜出來了。畢竟那一天的情形他們都親眼目睹了。
眼前還有什麼“大事”需要他們費神呢?
陛下這個難題,就難在他是“陛下”了。
這樣的陛下,活着就是給大梁朝抹黑,死了,倒是一了百了。
段小情在見到這樣的皇帝之後,不止一次琢磨過要不要爲了……大梁的“顏面”,送這個皇帝一程?
可他雖然有這個意識,無奈實在沒有辦事的膽量,就總在心裡想啊想,想啊想……
一直想到陛下終於被更多人看見了。
他反而開始擔心會不會也有跟他一樣想法的人呢?
他就問徐公,萬一有人要害陛下,他們該如何防範?
徐公說不必擔心,他早就給雲青蘭提醒過了。
這樣的皇帝留着,對雲青蘭絕對是件好事。有傻子皇帝襯着,雲青蘭這個反賊就反的不那麼罪大惡疾了。
雲青蘭被他“提醒”過之後,就記住傻子皇帝活着對他有好處!所以他纔會好好養着傻子皇帝。就算有人要害傻子皇帝,他都會保護好這個傻子皇帝的。
段小情聽了就放心了。
徐公看他形狀,心中也是有一些感嘆。
……在他早年間,也打過除掉這個皇帝的主意。甚至他還考慮過從哪裡尋來一個合適的孩子冒充太子。
但這份“大公無私”還是敗給了人的本性。
他不免去思考,假太子長大後不知自己是假太子,又知道皇帝是徐公害死的,會不會“替父報仇”?
那他就死得太冤了!
他送假太子一場天大的富貴,最後死得這麼冤!
那如果假太子知道自己是假太子呢?
他是會視徐公爲恩人?
還是會除之而後快?
徐公覺得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考慮過以後,他就把這份“公心”拋到腦後,認認真真的輔佐起傻子皇帝來了。
他不敢賭任何一個坐在皇位上的人的仁心。哪怕是公主,與她相交也遠比與其他人相交更危險。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可如今身在河谷,他卻每一日都在思念遠在鳳凰臺的公主。
盼着她能早日……想起這裡來。
鳳凰臺。
姜姬讓阿陀把情書送出去,這一回就不必帶禮物了。
阿陀還不太習慣,一再詢問“真的不用送個木雕過去?”
外面市場上都是!現在又冒出來一個草雕。託了公主的福,商人們很快學會了制一個空心木雕,然後用草將裡面填實,再打開取出就是一個草雕了!
倒也別有意趣。現在鳳凰臺下很流行這個小玩意呢。
姜姬一概說不用,只是催他趕緊把信送過去。
倒是王姻和龔香察覺出來一點。
公主這是打算捨棄雲青蘭了。
事情已經進行到這一步了,很明顯義軍與河谷肯定會開戰了。那公主自然就不必再應酬雲青蘭了。
至於勝負,那就聽天由命了。
這也不是打一場仗就能分得出來的。
龔香與王姻都警覺起來,不必姜姬再吩咐,他們就開始發動商人屯糧屯物。
姜姬見他們兩人都發現了,乾脆就開了個小會,說了她下一步的打算。
這場仗一打起來,什麼時候結束其實是不好說的。因爲哪一邊都不傻,義軍那裡,李氏、包氏與伍氏的目的應該只是多吃多佔,不可能真的把身家性命壓上跟雲青蘭打。
雲青蘭也不傻,他的河谷現在是一盤散沙,打起來勝算很小。
所以,要防備着他們打到一半握手言和,或者根本就不打就握手言和了。
她想往各方都派一些說客。
其實這還是因爲這不是她的地盤。如果是在魯國,不管是說客還是奸細,這都好安排。
像她當時在魯國讓龔香掏空家底收買燕、趙、魏、鄭各國要人身邊的親信。可現在換到鳳凰臺了,她這一招既缺少人手,又缺少資金支撐。
所以直到現在,她都盤算着要把錢省着花,花在最要緊的時候。
那就是現在了。
而這個人手,她也看好了。
她覺得鳳凰臺下現在這些士子就很不錯。
因爲說客其實並不需要讓他知道他在做什麼,讓他以爲他在做什麼就行。
比如,認爲鳳凰臺上沒有英主,安樂公主牝雞司晨的士子,肯定都願意往外走,尋找英主。
但哪一邊是英主,這個就各花入各眼了。
清高堅貞一點的,不會認同雲青蘭;不拘一格,認爲強者爲王的,可能會願意去助雲青蘭一臂之力。
她從之前就一直放縱鳳凰臺下的文會,直到之前她讓王姻搭橋送各路士子進鳳凰臺,就是爲了慢慢影響這些士子,從中選中合適的說客。
白哥與風迎燕都在不知不覺中替她選出了一部分人。
認同白哥的,肯定是往義軍那裡走,不會去河谷;
風迎燕賞識的又更想再觀望一番,他們中間更容易出現願意去河谷的人。
從這些人中,選中的激進派,狂熱派,正是她需要的說客。
現在問題是人選有了,可爲了更準確的使用他們,就需要對他們的行爲進行引導,引領着他們去該去的地方,找到該找到的人,說出該說的話。
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是發自本心,是真心真意認爲自己在爲天下人謀福利,是在追隨英主。
他們就不會被人看穿。
龔香和王姻聽她說完,各自陷入沉思。
“我需要的人必定要膽大包天才行。所以他們勢必都會走你的路子進宮來親眼看一看,我這個安樂公主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姜姬對王姻說。
王姻默默點頭:“公主英明睿智。”
龔香:“公主現在可有人選了?”
姜姬拿出名單,“白哥那裡的人反倒沒有風迎燕的人多。”守規矩的沒有不守規矩的人多,現在一門心思盼着義軍獲勝的人比盼着雲青蘭回來的人要少。
也就是說,在鳳凰臺底下,雲青蘭的名聲比義軍反倒更好一點。
這個真有點叫姜姬想不通。
龔香見到名單後,感嘆:“亂世顯英傑。”
他解釋給她聽,說這其實不奇怪。實在是這一任皇帝早就讓鳳凰臺下的人失望了。皇權旁落,權臣輩出。鳳凰臺下的人對權臣的印象比對無能的皇帝更好。
他們對義軍一無所知,對雲青蘭倒是還算熟悉。所以他們都認爲,如果一定要在義軍和雲青蘭中間選一個的話,雲青蘭更好。
就算加上安樂公主,雲青蘭的形象也比公主更鮮明。
因爲一個女人當皇帝,接下來的事讓人沒辦法去想像。
換成一個男人,大家就熟了,就知道下面會發生什麼事了。
哪怕是壞結果,已知的壞結果也比未知的壞結果更好。
沒人知道安樂公主接下來會做什麼。哪怕他們猜到安樂公主想當皇帝,可當上面是個女帝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他們更無法想像。
所以鳳凰臺下的文會不管開上多少次,都是從三個壞結果中選一個可以討論得下去的繼續討論。
若安樂公主登基,那還是大梁嗎?
公主若是嫁人,大梁會改姓嗎?
如果公主當皇帝,天下不認,各城各世家不來臣服怎麼辦?
公主是有許多兵馬,但這些兵馬真能把天下打下來?
未必吧?
討論到這裡,就沒辦法再往下設想了。
確實安樂公主到現在都做得很好,可沒人認爲她能一直做得這麼好。
換一個人選,如果是義軍呢?
義軍有三股,李、包、伍。異日他們真的打敗雲賊,進入鳳凰臺,這三家誰爲首?誰登龍位?
只怕到時又是三家混戰,天下難安。
再換一個,雲青蘭呢?
首先,雲青蘭的性情他們已經知道了,爲人量小,少智,唯勇之一字可取。
可如果是他的話,反而是最簡單的。
首先皇位不會再有爭議了;
其次,一個量小又少智的皇帝也不是那麼難侍候,各家的典籍中不少類似的皇帝。
最後,他是一個男人。
所以,除掉一些因素,單純以三方勢力來說,雲青蘭是公認的最好侍候的一個勝利者。
姜姬聽完就懂了。鳳凰臺下的人也真是什麼都敢去議,他們這是把“皇帝”給放在秤上一一秤量,最後秤出一個最合適的。
雖然過於理想化了,但也不失智慧。
生存的智慧。
如果讓他們來決定皇帝人選,最後當選的說不定還真是雲青蘭。
因爲這個“皇帝”他們最熟,也最好應付。
龔香:“但此計可行!”
這種間人,實在是讓人意想不到。
公主沒有提出之前,他也想不到。公主會這樣挑選說客。
可再仔細推演一番後就會發現,這類說客是最容易獲得成功的。
王姻也點頭,“公主此計高絕,當行!”
姜姬見這二人都說好了,就道:“那就照這樣去做吧。”
真正動手的肯定不能是姜姬。
連王姻都不敢出面,他只得七轉八繞的尋到這些人的親友身上,想方設法送出一筆“外財”。
爲了刺激這些人有反應,姜姬也做了一場戲,特意大腹便便的出來,與風迎燕在殿中交談,再親自送他出來,好叫在階下等候風迎燕的士子們看到她的肚子。
風迎燕出宮途中就被人攔了,他並不介意公主有子,可別人介意!他平時頗爲追捧安樂公主,稱其有帝王之才,結果當街被人逼問“何曾見帝王大肚?”
氣得風迎燕拔劍與人相鬥。
鬧市街上,著名的靈武公子爲安樂公主衝冠一怒。這下連姜姬肚子裡的孩子的來歷都成謎了。
得了財資的那些義士很快就一次激烈的文會後,紛紛出走,不知去向。
廣御宮中,姜姬撫着肚子說:“讓馬商注意些,盯準了,看這些人到了哪裡,又要去哪一家。”
王姻道:“是,奴奴這就交待下去。”
此時侍人過來道:“公主,風迎燕求見。”
王姻詢問地看向姜姬。
“讓他進來吧。”她道,“他應該是猜出來了。”
不然何必當街爭鬥?
這就是在替她澆油添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