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惡人都披着人皮

天還沒亮,整個樂城已經被“吵”醒了。

繞着蓮花臺的八條路中的七條都已經滿是車馬,人們或自願或不自願的不得不起來,乘車騎馬來到蓮花臺將臺前。

如果不是姜武早就帶兵圍了蓮花臺,這些涌入的車馬早就把蓮花臺附近堵得水泄不通了。

現在,通通只能棄車步行,馬也只能留在外面。

但現在其實正處在中場休息中。

將臺上的姜旦在打瞌睡,還想讓人送豆漿和煮雞蛋上來,再來兩個黃金餅。

姜揚小聲勸阻:“大王,吃喝不雅,此處不是……地方。”

將臺,顧名思義,是大王用來點將、閱兵的地方。

朝午王時曾作宴戲之所,相當沒規矩了。

姜旦現在在外面的名聲好得很,姜揚覺得更該謹慎言行。不說平時,就是現在這個場面,也不能下面的人在爭是非曲直,上面的大王吃吃喝喝。

姜旦挺聽勸的,反正也不是真餓,就是閒坐無趣,找點事幹。

不吃東西了,他就往下看,下面烏泱泱全是人,一圈人,一圈槍尖林立,再外還是一圈人,正慢慢往裡擠,再往外就看不清了,天還是黑的,只能依稀看到車馬來來去去。

將臺上風大,姜智命人送上皮裘,給大王和太子都裹上,再命幾個侍童坐在腳邊,抱住大王和太子的腳,以免腳冷體寒。

下方,成蠶正在裝昏,一邊思考一下接下來要怎麼辦。

首先,還是不能認的。

但現在不認已經不是他一家的事了。他看了眼成和,沉默了一會兒,嘆道:“你去找你叔父,道,我成家願以千金之禮,求他高擡貴手,放我成家一條生路。”

成和一時沒明白過來,成蠶往另一邊一使眼色,成和就懂了,這是讓他去找他前岳父。

成和猶豫了一下,從後面繞了過去,潛到前岳父身邊,小聲說話。

前岳父看了這傻孩子一眼,嘆道:“既然到我這裡來了,就別回去了。”

成和不解:“您若是答應了,我也好回去稟明父親。”

前岳父笑了,難得溫柔的說:“當時我給姮兒擇婿,頭一條就是人要簡單點,你七歲到我家,我就認識你,我看了你十年,覺得你是個簡單孩子,這才把姮兒嫁給你。如果沒有這件事,你和姮兒一輩子連吵架估計都吵不起來。”

成和想起過往,也很懷念,低頭喊道:“岳父……”

“但我忘了,人越簡單,就越蠢。因爲他不用心,什麼事都是別人怎麼說,他都信,連想都不想。”

成和被“罵”,感覺雖然複雜,但也乖乖聽訓。

“姮兒如果不是機智,當時就要被你殺了。你只想到要維護成家,卻忘了姮兒是你親手從我這裡娶走的妻室,你殺了她,醜事不外泄不假,你成家預備要怎麼賠我一個女兒?說她是病死的?劍傷怎麼解釋?遇上匪徒?在家中怎會遇匪?在外,護衛是如何保護的?如果連護衛都犧牲了,這等惡匪,是怎麼出現在樂城的?”

成和被問得啞口無言,只能說:“是我對不起姮兒……”

前岳父嘆氣:“你現在跟當時比也沒有半分長進。”

成和茫然擡頭。

前岳父笑着問他:“你父親說,他的兒子在家裡,你是我找來的小人,現在你來找我說話,人人都看得清楚,一會兒你再回去,你覺得你父親是咬定你是小人更簡單,還是帶着成家向我認錯更簡單?”

成和聽懂了,目眥欲裂。

前岳父:“所以,你就別回去了。你回去要是死了,我就更說不清了。你在這裡,好歹還能替自己正一正名,至於你是想當成和,還是想當無名小人,都看接下來的吧。”

成和恍惚起來,覺得眼前的一切都格外的不真實,像做夢一樣。

“……我還是要去見父親。”成和說。

“想去就去吧。”前岳父說,“現在已經不是你一家的事了。”

這個成和也明白,但他……總不能在家族存亡的時候站在外面。哪怕回去是死。

成和回去後對成蠶說:“岳父說……只要你下跪認錯就行。”

成蠶點點頭,溫柔的對成和說:“好孩子,去後面你兄弟那裡歇一歇吧,一會兒再隨爲父上去。”

“是。”成和低聲應着,回到堂兄弟中間去。

堂兄弟們三三兩兩的依偎在一起,看到他來,紛紛避開。

成和也不在意,經此一事,他們這一房想必就要交出手中權柄了。只要是爲成家好,他也不在意。

以前,他覺得父親也是這麼想的。

但今天……

不遠處,祖父停靈的臥榻上的白麻布被風吹得獵獵作響,四面還用石塊壓住角。

何等淒涼?何等可笑?何等可悲?

祖父生前只怕想不到他死後會是這麼個下場。

他曾經覺得祖父人老糊塗,在祖父相信姮兒會改嫁給他時最糊塗最可笑,他順着祖父,當着祖父的面寫下和離書後,姮兒連行李都不收拾,出門坐上車就回去了,祖父竟然還覺得姮兒說的是真的,她真的會嫁他,還對他很抱歉,留他說話,請他吃飯,送他禮物和許諾給他貌美侍女,還告誡他日後姮兒再回來就是他的長輩了,他要敬重禮貌云云。

成和陪了祖父兩天才離開,十幾天後,不見音訊,祖父還寫情詩送給姮兒,問其歸期,被辱罵後仍不相信,情詩都寫了好幾封了,才被家中其他人發現,才……

他當時覺得羞恥,又覺得祖父的醜態十分痛快,像報仇了一般。

但他萬萬沒想到,這件事會被人告到大王面前。

帶給成家滅頂之災。

朱家是和八姓一起到樂城的世家之一,傳承七百年,仍屹立不倒。

樹大根深,支系上千。

現在朱家大門緊閉,甚至不得不命家人持棍在外巡查,把所有想翻牆進來的人都給趕走。

“這些人真跟螞蟻似的,一羣一羣來!”一個護衛說。

“這跟他們有什麼關係?”另一個也抱怨。

他們五人一隊,執長棍繞着家中巡視,途經一個小院時,裡面黑漆漆的,突然傳出哭聲。

五人一驚,不敢進去查看,轉頭就跑了。

朱庇坐在屋裡,面前是他的叔叔們。他父親早喪,他是叔叔們撫養長大的。

但今天他們不是來看望他的,是來逼他的。

“朱庇,這是你自己犯下的錯,你自己去收場。休想讓朱家替你受罪!”嚴厲的七叔說。

朱庇低頭:“都是小侄的錯,小侄知道,哪怕要了小侄的一條性命,小侄也在所不惜。”

說歸說,但朱庇並不想死,不然他早死了。

朱庇的父親雖然早早的死了,但給他留下了許多財產,有地有房子有奴僕。他的母親在父親去世後就回家去了,逢年過節都會見他,母子情份還在。

他有十幾個叔叔,最親近的只有兩個,分別是三叔和五叔。他小時候就是跟着三叔和五叔開蒙識字,長大後,也是三叔和五叔替他求親娶妻,助他安家立業。

朱庇自認不是個壞人,只是一時行爲失當而已。

他娶得一妻,妻帶有數個陪媵。其中一媵容貌出衆,替他養下一女,母女極爲相似。

那一日,他飲了酒,與陪媵戲樂,女兒突然闖了進來,他酒興上頭,二人面目相似,他想起此女長大後也會陪媵別家,到時這等絕色就便宜了別人了,便將此女扯到懷裡。陪媵見勢不妙,上前阻止,推搡間,陪媵用酒壺砸破了他的頭,而他一時怒極,掐死了陪媵,侮-辱了女兒。

之後,他離開了。

這固然是一件醜事,但一個陪媵有什麼要緊?女兒還小,許她金銀,好好哄她也就罷了。

不料女兒醒來見母親慘死,自己身受侮-辱,懸樑自盡,死前以金刀刺透小腹,可見取死之念堅決。

此事便事發了。

但……一個陪媵,一個幼女,難道還能砍了他的頭來償命嗎?

只能不了了之。

他事後許下重禮,重重賠償了妻家,妻家見此就原諒了他。他又對着妻子百般賠罪,提及二人子女,妻子也只能忍痛接受。

之後妻子帶着陪媵與子女與他別院分居,兩人雖然在一個家裡住着,卻一個在東邊,一個在西邊,除了過年祭祖,不然一年都見不到一回。

兒子們只在院門前對他磕頭問安,女孩子根本不叫他見。

妻子道女大避父,女孩子長大了,當然不能再見父親了,連兄弟都不該見,於是除了同母所出的兄妹,異母兄妹也被隔開了。

朱庇自己的錯,他哪有臉去找妻子理論?只能在外說妻子家規森嚴,他萬分敬佩!

這件事已經過去快十年了,居然被人揭發出來,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人,跑到大王面前告了朱家一狀。

朱庇恨極了此人,卻半點辦法都沒有。

朱七叔說:“現在外面都是人,要拉我們家的人去殿上親自辯一辯此事。阿庇,你去吧。”

朱庇不想去,但朱家顯然沒人願意出頭替他去。

朱庇甚至還想過要逃走,可朱家的人似乎猜到了,早早的就看住了他,只等到時候就把他推出去送死。

本來殿前自辯的日子還沒訂,成家突然來這麼一出,就把事情逼到了如此地步。

朱庇跟叔叔們僵了半夜,天將明時,朱三叔和朱五叔一起嘆了一聲,“阿庇……”

“去吧。”

“叔叔……”朱庇哭道。

“你自己犯的錯,就要自己收場。”朱五叔說,“兩條人命,你已經逃了十年了。”

朱庇啞口無言。

他離開前,想去與妻子告別,還想說服妻子與他一起去。他想,只要妻子肯替他說話……替他做證,就說那對母女是急症而死的不就行了?

可他來到妻子門前,妻子拒不開門,在門後對他說:“奴奴恭送朗君。”

朱庇柔聲道:“你能捨得我嗎?”

妻子的聲音顫抖了起來:“……我沒有一日,不想起阿桃的眼睛,她一直在看着我。”

阿桃?

對了,那個媵的名字叫香桃。

女兒呢?叫什麼名字?

朱庇直到出門坐上車都想不起來,他其實早就忘了這兩人了。

“唉……”爲什麼要有人提起來呢?這是他家的事,他的妻子和岳家都不過問了,這跟別人有什麼關係呢?

“只怕今天要丟臉了。”朱庇以袖遮面,偷偷的溜進了人羣中。

此時,有一義勇之士上前,當面質問成家是不是家有醜事。

成蠶大聲說:“我成家百年聲譽,怎能容你污衊?”

此人就把這十天狀告的人的罪行都給背了出來,背一個,當着圍觀之人的面質問一遍。

朱庇發現了,如果人羣中無人開口應答,這人連說三遍——好像就等於那一家承認了啊!

於是當這人說到朱家之事時,他仰頭走出去,雲淡風輕的說:“我就是朱庇。”

身後一陣譁然。

朱庇:“只是你所述的小女,乃是急症而死。我當日不曾見過小女,事後才得知她與其母食過晚飯後突發惡疾,第二天才知二人過世。”

ωwш▪ тTk ān▪ co

他目視此人:“所以並非是傳言中的小女受辱慘死,而是惡疾。我聽說有人污衊小女名聲,不能忍受,這才特意前來,告知大家真相!衆所皆知,我父早喪,我母歸家再嫁,我是叔叔教養長大,從小不敢有片刻懈怠!我與妻子成親後,夫妻恩愛,我妻持家嚴格,我極爲敬佩我妻,傳言是子虛烏有,信不得的。”

他看起來鎮定自若,落落大方,實在不像一個窮兇極惡之徒啊。

第388章 不講理第48章 將軍第626章 惱人的女人第602章 傻子當國第724章 蒼海遺珠第356章 導果爲因第58章 兄弟第175章 年第214章 遼城之主第73章 池魚第743章 使者但第二章中,則細數了官衙當如何監查各家男女丁口的生死。第264章 送行第733章 送他一程第324章 合圍第616章 貞貞第287章 美色迷人第683章 貢品與禮物第318章 賞賜第522章 幸得君顧第472章 推倒與建立第155章 藥第685章 朕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第225章 如斯佳人第776章 太子,你說錯臺詞了!第384章 封賞第192章 雨後初晴第385章 火坑第666章 姜陶第360章 紙牘與蠟燭第357章 商城第23章 吾兒長成第24章 狼窩第259章 生長的野心第527章 要官第747章 指鹿爲馬第421章 局中局第53章 亂第640章 父不慈,子愈孝第680章 習慣就好第402章 忠犬第140章 三觀崩塌第614章 一人一個很公平吧第528章 委任第193章 作爲第675章 學會新招數的公主第787章 諸國事第106章 暗流第707章 大王你好第322章 包圍第524章 嫁禍第57章 姐妹同夫第753章 入席第244章 我的祖國第237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273章 傻子第658章 是小公主呀^^第347章 挖牆角第795章 尾聲第749章 在下姜蟠龍第596章 聰明人對蠢人低頭第579章 降不降?第344章 修羅場(下)第683章 貢品與禮物第631章 12點前!第593章 換國書第70章 龍蟠第245章 新年快樂第452章 召見第703章 路在何方第246章 新年到來,大慶三日第51章 甘爲豬羊第662章 嘴炮和刀槍第77章 告狀第266章 龔香第355章 這個使節和那個使節第27章 逝第59章 將軍與錢第369章 修路第572章 我命由我第412章 新魯國第606章 天生將種第274章 自薦第204章 入甕第17章 憐奴第695章第205章 疑心第47章 宮女第588章 殺雞何用牛刀?第393章 佳話第88章 奪墳第358章 鄭王無糧第33章 兄弟第496章 相見第670章 大王真乃天下第一深情之人第396章 收服第460章 堵與疏,疏與堵第596章 聰明人對蠢人低頭第746章 同志!原來是你!第574章 良友
第388章 不講理第48章 將軍第626章 惱人的女人第602章 傻子當國第724章 蒼海遺珠第356章 導果爲因第58章 兄弟第175章 年第214章 遼城之主第73章 池魚第743章 使者但第二章中,則細數了官衙當如何監查各家男女丁口的生死。第264章 送行第733章 送他一程第324章 合圍第616章 貞貞第287章 美色迷人第683章 貢品與禮物第318章 賞賜第522章 幸得君顧第472章 推倒與建立第155章 藥第685章 朕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第225章 如斯佳人第776章 太子,你說錯臺詞了!第384章 封賞第192章 雨後初晴第385章 火坑第666章 姜陶第360章 紙牘與蠟燭第357章 商城第23章 吾兒長成第24章 狼窩第259章 生長的野心第527章 要官第747章 指鹿爲馬第421章 局中局第53章 亂第640章 父不慈,子愈孝第680章 習慣就好第402章 忠犬第140章 三觀崩塌第614章 一人一個很公平吧第528章 委任第193章 作爲第675章 學會新招數的公主第787章 諸國事第106章 暗流第707章 大王你好第322章 包圍第524章 嫁禍第57章 姐妹同夫第753章 入席第244章 我的祖國第237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273章 傻子第658章 是小公主呀^^第347章 挖牆角第795章 尾聲第749章 在下姜蟠龍第596章 聰明人對蠢人低頭第579章 降不降?第344章 修羅場(下)第683章 貢品與禮物第631章 12點前!第593章 換國書第70章 龍蟠第245章 新年快樂第452章 召見第703章 路在何方第246章 新年到來,大慶三日第51章 甘爲豬羊第662章 嘴炮和刀槍第77章 告狀第266章 龔香第355章 這個使節和那個使節第27章 逝第59章 將軍與錢第369章 修路第572章 我命由我第412章 新魯國第606章 天生將種第274章 自薦第204章 入甕第17章 憐奴第695章第205章 疑心第47章 宮女第588章 殺雞何用牛刀?第393章 佳話第88章 奪墳第358章 鄭王無糧第33章 兄弟第496章 相見第670章 大王真乃天下第一深情之人第396章 收服第460章 堵與疏,疏與堵第596章 聰明人對蠢人低頭第746章 同志!原來是你!第574章 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