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論壇體現代番外重修版

主題:《女帝攻略》是不是在開玩笑?女主不夠漂亮怎麼演姜姬啊!!

1,前排禁黑!

2,本回帖已被樓主刪除

3, 小演員還好,女主一出來我就笑了

4,畢竟是史書蓋章第一個靠臉打天下的女人

5, 本回帖已被樓主刪除

6,我們歷史老師在課上說了三堂課女帝有多漂亮

剛跟她爹回魯國, 路上就靠臉給自己找了一個老師一個忠犬, 馮玉郎一見鍾情, 龔二相從合陵追到蓮花臺

小時候招貓逗狗, 腳踢權臣蔣盛,蔣盛要娶她;把蔣龍綁起來扔雪地裡,蔣龍還是要娶她

長大了二十多歲不嫁人, 魯國上下都沒意見,她弟弟魯王親口說“不捨予人”,還把所有建議給公主嫁出去的大臣都給罰了

皇帝招進鳳凰臺, 徐公一見就要推她,朝陽公主那個變態女一見她就說“此乃吾家女”,非要封個公主給她做!

反賊把皇帝徐公都抓了, 就不碰她, 路過公主城還給她送錢送糧送人頭!

別人要當皇帝都各種不順利,她要當皇帝四面沒一個反對的!

這要美成什麼樣啊!!

7,此帖在網友評審中被判定爲不通過, 專審人員正在進行復審,暫時屏蔽,請稍候!

8,本回帖已被樓主刪除

9,老實說我不太相信有人能美成這樣……

10,這個早就論證過了,應該就是地方小人數少,偶爾見到一個美人就集體發癔症了吧?

當然女帝肯定是非常漂亮的,絕代佳人那種

11,不吹不黑啊,女帝確實不好演,長得漂亮是第一位的,氣質還要好,還要有點氣場,還不能看起來太傻,又不能看着太精明,這麼多演過女帝的演員中,我還真沒找到一個能讓我心服的

12,何晴那一版還可以啊

13,排11L

14,何晴那一版分明是黑!!把女帝演成靠男人的小白花!多少大事她低頭一哭就解決了!反賊雲青蘭被她一哭就不打了,寧可死在外面都不敢入鳳凰臺一步!徐公一堆老頭看她皺眉難過都跪下了!這都什麼鬼!!大忠犬朱武王成了幕後大BOSS,最後把女帝關在深宮中霸佔!!

15,我也喜歡何晴那一版!跟歷史無關,但我特別吃這種黑化忠犬的CP!

16,小聲說其實我也是……B站剪女帝只要不是歷史向多是用何晴這一版,主要是帥哥好多!

17,你們都在說女帝,我覺得這一版的蟠相還不錯啊,站一塊比女主漂亮!

18,滾!蟠相明明對女帝是忠犬,一輩子沒結婚沒孩子,只收了一百多個弟子也全送給女帝使喚了,這一版直接給蟠相空降一個趙國公主還說蟠相愛上趙國公主想背叛女帝,都不看看時間線!趙國公主在鳳凰臺死的時候,蟠相還在魯國呢!千里之外怎麼愛上的?靠意念??

19,本回帖已被樓主刪除

20,自從知道女帝的發家史後,我再也不覺得小說裡的瑪麗蘇不科學了。

21,其實女帝最後能當皇帝還是有很多巧合的,她當年會去鳳凰臺完全是意外啊,不然我看她在魯國過得挺滋潤的,魯國上下都愛她,結果皇帝突然就要選後,一道聖旨就把女帝召去了

22,結果歷史洪流無法阻擋……

23,女帝可能就是那種受過很好的教育,給人感覺非常舒服,如沐春風,人又很聰明機靈的那種貴族少女,所以一開始人人對她的好感都很高,哪怕大惡人見到她都會喜歡她那種

24,樓上……你忘了被小時候的女帝要求陪玩,拒絕後被女帝綁在摘星樓外一晚的蔣龍了嗎……

25,女帝小時候也是熊孩子啊,不止綁過蔣龍一回吧?好像綁過好幾回

26,女帝小時候在她爹的大殿上見到蔣龍要求陪玩,蔣龍小哥哥不願意,女帝“很好,你引起了我的注意!”,然後就綁走了

27,就算是女帝我也要說,我討厭熊孩子!

28,正樓好嗎?樓主要哭了,起了個引戰的標題,下面全歪成歷史向了2333333333

29,不吹不黑啊,女帝確實不好演,長得漂亮是第一位的,氣質還要好,還要有點氣場,還不能看起來太傻,又不能看着太精明,這麼多演過女帝的演員中,我還真沒找到一個能讓我心服的

------------

是這個意思

30,拿男女演員來比是不是有貓病?

31,樓主一定欣慰的想哭了,樓上,終於有一個肯討論劇的了

32,女帝肯定不是小白花,看看史書就知道女帝這一路上死了那麼多忠犬,說不定都是女帝下的手

33,樓主一定欣慰的想哭了,樓上,終於有一個肯討論劇的了

-------------

23333333333333

34,我也覺得死在女帝手上的人肯定不少,小白花扮豬吃老虎,長得又美,美人計的鼻祖了!

35,女帝肯定不白,手段肯定有,但你們說忠犬也死在女帝手上我就不服了!女帝要真是連忠犬都害,那其他的忠犬早反了!

36,忠犬也分人啊,像雲青蘭,跟女帝有那麼多情書存世,可看《本紀》和《本傳》,還有《商君書》什麼的,內涵他的很多啊……我反正覺得他肯定是死在女帝手上的,最起碼女帝也沒盡力救他,馮玉郎那種忠犬就肯定不是女帝下的手了

37,馮玉郎當年要不是爲了救女帝而死,女帝哪會懷念他那麼多年啊!龔大相的《本傳》中吹玉郎就用了整整一章!說他慧眼識君,最早看中女帝的就是他!

38,還不是因爲馮玉郎的死那麼含糊,《本傳》中什麼都寫了,就是馮玉郎的死寫得不明不白的

39,爲尊者諱吧?馮玉郎是死在蓮花臺的,有說是女帝親爹給女帝下毒,被馮玉郎識破,把毒酒喝了,間接救了女帝一命

40,樓上別拿電視劇當正史好吧!

41,這一節跳過吧,多少專家吵了幾千年了,都沒吵出個結果,歸根到底是龔公的《本傳》在這一段寫得太含糊了,很多內容都沒寫,倒是徐公的《本紀》還多多少少寫了一點內容,但隱晦的地方也很多,造成這一段史實不連貫,死活續不起來

42,拍,女帝繼位當日蓮花臺內肯定發生了什麼,龔公是魯臣,不能直接寫王族內亂,橫豎就三個可能:老王要殺女帝,老王要殺女帝的弟弟,弟弟要殺老王,女帝要殺老王

43,樓上,你這是四個……

44,最後一個不能算,最靠譜的說法是老王和女帝的弟弟可能想互殺,最後老王死了,馮玉郎也死了,□□一共兩份,老王喝了一份,馮玉郎可能是替女帝喝了

45,這都是猜測,到底是怎麼回事沒人知道

46,就沒人想過□□是女帝準備的嗎

47,什麼可能都有,女帝肯定不是白蓮花,但我還是覺得女帝這時候殺老王理由不夠……殺弟弟……弟弟繼位後可對女帝不壞啊,姐弟兩個好得很

48,還不是因爲馮玉郎的死那麼含糊,《本傳》中什麼都寫了,就是馮玉郎的死寫得不明不白的

----------

不止,《本傳》裡可一句沒寫女帝到底有幾個“愛郎”,我是不信只有朱武王一個的,王爵的品級可是女帝定下的,看得出來當時女帝是想封一個大王,五個公爵,公候伯子男,共六個愛郎的,不知怎麼回事最後只封了個朱武王

49,馮玉郎當年要不是爲了救女帝而死,女帝哪會懷念他那麼多年啊!龔大相的《本傳》中吹玉郎就用了整整一章!說他慧眼識君,最早看中女帝的就是他!

----------

他也就是託了一個死得早的福,論功績真不如後面的忠犬們

50還不是因爲馮玉郎的死那麼含糊,《本傳》中什麼都寫了,就是馮玉郎的死寫得不明不白的

不止,《本傳》裡可一句沒寫女帝到底有幾個“愛郎”,我是不信只有朱武王一個的,王爵的品級可是女帝定下的,看得出來當時女帝是想封一個大王,五個王爵,公候伯子男,共六個愛郎的,不知怎麼回事最後只封了個朱武王

----------

朱武王手握四十萬大軍看着你……

51,剩下五個愛郎瑟瑟發抖2333333

52,要真是六個愛郎,結果女帝就生兩個孩子,那時的避孕手段那麼好了嗎

53,就沒人想過□□是女帝準備的嗎

----------

徐公死後,《商女本紀》一出世就有人這麼猜不是嗎?還是徐公自己家的弟子,寫了一篇小文《蓮花臺記》,裡面把女帝寫成了個看誰都想殺的瘋子,老王是她殺的,馮玉郎是她殺的,六國中的老鄭王、老趙王、老魏王等等等等全是她殺的,後世有人統計過,照《蓮花臺記》的寫法,女帝至少殺了全天下一半以上的人才登上帝位的

54,徐家不是因爲支持女帝被逼出鳳凰臺了嗎?這說明女帝的美也不是征服了天下,至少徐家當時有人挺恨她的,哪怕她當了皇帝后馬上就把徐家都給召回來了,還個個給高官厚祿

55,女帝征服了徐公,家裡老大答應了,其他人不答應也要答應,等老大死了纔敢作妖

56,剩下五個愛郎瑟瑟發抖2333333

№55 ☆☆☆= =|544f6b4b於2018-10-05 14:15:48留言☆☆☆

蟠相、王姻、白哥、風迎燕,還有誰?

57,孫菲?號芳菲子,長得應該也不錯吧?

58,此帖在網友評審中被判定爲不通過,專審人員正在進行復審,暫時屏蔽,請稍候!

59,所以女帝真的只有兩個孩子?不是據說跟蟠相有一個私生子嗎?

60,樓上又拿電視劇當正史了!小蟠相明明是蟠相的弟子!人家有親爹孃!正史中阿背是馮家子弟!

61,不過女帝對馮阿背的寵愛確實不同尋常,搞得大家現在叫馮細都是馮阿背,史書中也只一開始提了一句大名,後來再提起小蟠相都是叫阿背,要不是四十五年前發現了神女祭鼎149號,史書中一直認爲那是兩個人,我們教授講課時都戲稱女帝生生把人家的大名給叫沒了

62,所以馮阿背到底是不是女帝的私生子……

63,這誰知道?有本事你去問女帝

64.話說神女祭鼎真多啊……現在已經排到201號了……

65.那本來就是做飯的鍋……女帝還喜歡做一堆請百姓和百官們吃,稱鼎食呢,你還不許女帝家鍋多啊

66,女帝在史書中記載的有名有姓的孩子只有兩個,就是三寶大帝與七寶王,不過一直猜測,女帝只是活了這兩個孩子,按排行可能生過七個

67,那個時候的生育條件有限,雖然當時女帝已經大力發展婦科醫學和生育醫學,不過還是……

68,其實我們都應該感激女帝,醫學發展真的多虧了女帝開了個好頭,西方還拿放血治病的時候,我們兩千年前就有系統醫學了

69,要感激女帝的何止這一件事?現代農業和現代工業差不多都是商朝開國時就開過頭了,你能想像西方文明中的蒸氣機我們東方兩千年前就已經有雛型了嗎?一直到兩百年前,中國的工業發展一直遠超過西方近一千年,結果西方電氣文明展開後,中國才被西方超過,靠!一說這個我就生氣 !

70,冷靜,商朝那會兒都已經亡了四百年了,女帝的子孫中也有不成器的

71,這跟女帝無關吧?女帝活了一百多歲,臨老也沒辦過一件錯事,比起那些到老了就胡來的皇帝,女帝夠可以的了

72,一說這個我就替三寶大帝委屈,她繼位時都快七十了,幹了二十多歲就禪位了,禪位後半年就駕崩了

73,不過商朝挺有意思的,前十代全是女帝,後面纔開始慢慢變成男帝,不過據說一直到商朝末年,第一胎仍是長女,不管嫡出還是旁支,頭一胎肯定是女兒,第二胎才生男的

74,這就是遺傳偉大的地方,商朝中期不是還出過一個著名的案子嗎?皇帝指稱皇后所生不是親生子,因爲她第一胎生了個兒子,結果竟然被大臣們採信了,差點把商朝都給葬送了,皇后一系反撲,兩邊內戰近十年纔算完

75,商朝的皇帝和大臣都挺爲難的。我寫過一篇論文,論證過商朝繼承上的難題,若儲君爲女,則可能受生產之禍,不少女儲君都是倒在生育關,不到繼位就生孩子死了;後來爲了避免儲君早逝引起朝堂動盪才漸漸傾向選次子爲儲。可男子爲儲,又容易混淆血脈,要分清皇后生的到底是不是皇帝的親生孩子,杜絕異生子,在皇后權大的情況下監視皇后的貞潔真是太難了,叫大臣們操碎了心

76,所以商朝末年皇室開始騷操作,每一代以長女爲儲,然後繼位後女儲君禪讓其弟,但皇帝仍立先儲君的孩子爲儲,因爲男帝不能確保他的孩子都是他親生的,女儲君卻可以保證她生的都是正宗皇家血脈!大臣這麼搞過幾回後,就被男帝給千方百計的搞破壞了233333

77,我們現在看着可笑,當時可是皇室與大臣之間血淋淋的爭鬥啊,結果商朝之後的朝代對女性的限制越來越嚴重就是因爲男性無法確保自己的血脈引發的恐慌,女人也越來越難得到自由

78,一飲一啄吧,現在也是這樣啊,女人生孩子多可以理所當然的冠以自已的姓氏,因爲沒有任何疑慮,男性要冠姓就需要費一番功夫了

79,這都是封建殘餘!姓氏有那麼重要嗎!早就提倡過孩子的姓氏應該由父母雙方共同決定,姓哪一方的姓氏都是正常的合法的!

80,我能借個樓嗎?就要結婚了,我是長女,現在男朋友那邊說想讓孩子跟他姓,我無所謂,但我家裡可能不會願意……孩子應該是我們夫妻兩個養,不會送到父母家中去

81,樓上,這個最好還是你們小夫妻自己商量決定,不要讓父母的態度影響了

82,只生一個嗎?多生幾個不就行了嗎?大的跟你姓,小的跟他姓

83,樓上,我們是打算只生一個的,等日後大的長大了,我們的生活條件變好了,可能會再生一個小的,不過現在是商量好了如果沒有意外,可能只會生一個孩子好好養大

84,那你男友太自私了吧?如果只生一個,我支持你父母,你的孩子應該跟你姓!

85,我是男的,我可以理解你男友的心情,但按傳統來說,你是長女,你們家肯定對你是有很大期待的,長女傳家。他是他們家長子嗎?他們家有幾個孩子?你多跟他說說,多激勵他,跟他說如果他努力掙錢,以後條件好了,再生一個可以繼承他的姓氏

86,樓上,他們家兄弟兩個,他是次子

87,樓上,他們家兄弟兩個,他是次子

----------

那他家已經有他哥可以繼承了,他可能就是一時心裡過不去,你好好跟他商量,要先考慮你家的情況,雖然現在是現代社會,但我們也不能完全拋棄傳統和歷史,我建議你可以和他一起跟他家裡商量一下,我覺得他父母可能也不會支持他的這種想法

88,謝謝85樓!我今天跟他去他家吃晚飯,吃飯時提了這件事,果然他家裡根本不知道!他爸爸就說應該跟我姓,就跟85樓說的一樣!勸他好好工作掙錢,條件好一點再生第二個可以跟他的姓,如果只生一個就跟我的姓,說他家已經有他哥的孩子了,不必計較一個姓氏,他最後也同意了,出來後他跟我說以後會努力工作,希望我們可以多生幾個孩子

89,祝福

90,勉強算解決了吧

91,祝福!沾喜氣!希望我們家的孩子姓什麼可以早點決定,都吵了兩年了……

92,樓上,你也照88樓的辦法解決嘛,找找男方的父母

93,我家的問題在於我跟我老公都排行第一,我們全是家中老大……

94,這就真的……

95,怎麼歪樓歪成這個了??還有人記得這樓是講什麼的嗎?!

96,23333333

正樓正樓,91哥,我覺得你們生兩個就解決了

97,兩樓連着看笑到斷氣!

98,其實商朝和其他的朝代沒什麼不同,昏君一樣多,權臣也不少,好幾回快要斷氣又苟過來了。開國君主都是天選之人,聖明英明的跟其他人比超越了一個世代的感覺,後面的子孫嘛……了了

99,女帝最牛X沒有疑問,從生到死,除了小時候的熊孩子時期,從商城回蓮花臺後就搖身一變英明神武了,我都懷疑她是被穿了,明明去商城前也就是個普通的貴族少女,好享受愛奢華,情人一大堆,從商城回來後就突然變成了愛護弟弟,一身正氣,道德楷模了,還運氣賊好!別人辦不成的事到她這裡總是懸之又懸的解決了

100,你是想說女帝登基的事吧?我跟你說這個不能信野史,其實連正史都不能信!帶我的歷史系教授給我學姐他們一組佈置過一個課題,就是研究晉江流域城市化進程的,我才知道商朝初期,就是女帝那時的人口城市資料多得像山一樣!!我真懷疑當時女帝手下有官是現代穿過去的!那統計資料詳細的……

我學姐當時他們翻資料就生生翻了一年!這還是多虧商朝公文簡練,數字應用相當多,我學姐他們一組的人翻完資料都說商朝當時肯定有穿越者!那兄弟不知是穿成什麼人了,要是穿成侍人就太慘了,前半輩子錦衣玉食做世家公子,突然就切了蛋蛋當侍人了,還要替女帝幹活。

扯遠了,我就說個結論吧,我學姐告訴我,商朝初期和上一個樑朝末期的人口對比差了一半多。也就是說,商朝初期的時候,整個中國的人口是少了一半的!跟樑朝比,是真死了一半的人!

就是幾個圍着晉江的主要大城,現在的河川一帶,舊稱河谷的,當時在樑朝就是產糧地了,商朝初年光是移民就遷過去近三十萬,現在河川那裡的人種和魯洲的人在頭骨上是很像似的,其實就是魯洲移民

後來人口就大部分集中在了平緩的平原地區,像鄭洲、魯洲,還有晉江以南的大部分產糧地,剩下的地方的文化出現了長時間的斷代,許多樑朝的世族大多都是在那個時期滅亡的,燕洲後來變成燕鎮,人口數到現在都只有幾萬人

101,這個我們教授也說過。他說商朝確實完成了整個晉江地區的統一,併爲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但商朝初期,也就是女帝時期,確實對當代的人文來說是一種強大的破壞。我們都是勝利者的後代,所以我們可以說這種犧牲是值得的,但對當時的人來說卻並不是值得高興的事

102,任何一個朝代的建立都必然伴隨着犧牲,我們不能僅從一方面去評判商朝的功與過,從歷史的縱向來看,我認爲商朝是功大於過的

103,樓上,沒有人說商朝有過,也沒人說女帝有過啊。我就是覺得每回提起女帝都要說她有多美,要麼就是專注於她的忠犬們,還有她靠臉躺着當了皇帝,這都很可笑!不管現在的影視作品怎麼描述女帝,我都覺得她既然能做到推翻舊樑建立商朝,並平穩渡過了新國初期的不穩定時期,並建立了全新的社會秩序,一手推動了氏族政治的下臺,從商開始了奴隸制往封建制的轉變,她就是一個偉大的皇帝!

104,我怎麼覺得你跟樓上是友軍?

105,我是101,我要說我不是反對女帝啊,我只是複述我們老師的看法,小老頭一輩子都在鑽研學問,他本人也是非常推崇女帝的!上課時還給我們讀他仿商音給女帝寫的詩歌!

106,商朝大部分的皇帝還是挺像女帝的,都喜歡搞事。女帝自己就不說了,以一小國公主的身份最後推翻舊朝建立新國還自立爲帝!三寶帝倒是一意守成了,在位時一直都在努力發展民生,鼓勵開荒。然後隔幾代就冒出一個以武立身的皇帝,不是把屠刀對準國內新興世族就是四處征討,要麼就是跟自己的皇后或大王相愛相殺,搞完事一死了之,商朝臣民們緩口氣休養生息幾代後再迎來個搞事皇帝,也是很心累了

107,歷史系研究生出來說一句,初中歷史書上就有的岱帝西進,根據對女帝日常值日文書的翻譯解讀,應該是女帝當時發現今天的紀西后就想要打了,可是當時商朝的國力不支持這種跨國大戰,打起來也不是一兩年就能打完的,於是女帝就決定先跟紀西當時的孔雀王朝做好朋友,通商往來,充分達到知已知彼,百戰不殆

108,臥槽!真的?!我一直以爲是我們喜歡交朋友,是抱着跟孔雀王朝進行友好交流的心願纔開通商路的!我還爲此自豪了很久!

搞了半天我們是爲了征服紀西?!

我現在更自豪了!!

109,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110,我看到這裡時也很自豪,主要是佩服女帝和我們教授,我們教授是從女帝誇紀西的話裡推測出來的,我複製給你們看。

“霍言,此地,谷生,谷長,長年不禁,如仙地”

“帝喜言,可種百穀,生百草,爲吾地”

一開始對這段話的解讀是女帝誇紀西的地好,能種那麼多東西,如果商朝的地像紀西的地一樣就好了。但現在的解釋就認爲女帝那句“爲吾地”不是單純的羨慕和誇,而是很直接的說“這麼好的地,我要了”

111,聽着好霸氣!

112,我看着也覺得解釋成“做我的地”、“歸我了”更合語境,所以爲什麼之前的歷史學家會解釋成那樣啊?

113,大概因爲史書中的女帝的畫風?可能一開始歷史學家們也覺得女帝是個溫柔、賢惠、愛哭、靠臉當皇帝的人吧……

114,突然覺得以前的學者們這麼單純都好可愛……

115,等等,我們現在是把女帝踢到腹黑深沉那一派了嗎?美若天仙愛哭全靠忠犬的小白花女帝怎麼辦?

116,樓上這兩個人設我都吃啊!乾脆女帝自攻自受吧!百合走起!

117,女帝還真百合過啊,寫女帝和徐昭儀的書還少嗎?還有徐昭儀夫婦一起侍寢的書呢

118,不是一直都說女帝其實男女都吃嗎?

119,史書中沒寫過,一直都是野史上有女帝一會兒愛郎一會兒愛妃的各種傳說

120,我覺得女帝幹什麼我都不吃驚,有愛妃也很好,她跟徐昭儀君臣相得的故事也不少

121,我也覺得女帝百合也不奇怪,我能接受

122,半天沒來,你們這樓換了幾個畫風了……接下來要推女帝百合文嗎?

123,其實《女帝攻略》裡就着重描述了女帝與徐昭儀的愛恨糾葛哦【圖】【圖】【圖】【圖】

124,樓主你還在???

125,女帝百合的話,B站有,我喜歡病嬌女帝,表面小白花,其實一肚子壞水,因爲喜歡女人,所以男忠犬都是騙來的,用過就甩,不肯被甩就會被她各種害死,真正喜歡的是女人,所以身邊所的女人不管大的小的,聰明的還是笨的全都活得好好的,走到哪裡帶到哪裡,心中的白月光是義姐,新歡是徐昭儀等的九嬪

126,我怎麼覺得挺有道理……說實話女忠犬們是不是都好好活下來了!!

127,趙國公主和朝陽公主不是死了嗎?一個是跟女帝一起去鳳凰臺的路上相識的,兩人還一起進宮,另一個還力排衆議非要封她做皇后,沒封成就改封公主,很寵了

128,不是,你們真認爲女帝是百合了?

129,女帝登基後封的九嬪,好像是長住宮中的官職吧?

我還記得商朝有小文稱女帝拐騙其妻,當丈夫的悲傷的難以自抑?有嗎?有吧?

130,我記得確實有……不過書裡的解釋是因爲當時女帝讓女人當官!所以很多世族婦女就通過殿試當了女帝的官!丈夫們因爲不願意才哭的!!

131,爲什麼老婆當官,老公們要哭……嫌丟臉的話應該生氣吵架吧?哭什麼?

132,正直的說,這只是當時的修辭手法;不正直的說,大概是哭老婆被女帝吸引,變心了吧23333333

133,此言我喜!!

134,等下,我快被你們說服了!女帝真有百合嗎?!

第342章 絕處逢生第461章 治災與治人第313章 爭春第322章 包圍第442章 路在何方?第304章 心服第174章 歸第21章 間隙第7章 紅顏第184章 出城第461章 治災與治人第388章 不講理第755章 江南與江北第546章 德不配位第549章 登高跌重第614章 一人一個很公平吧第10章 姜姬第193章 作爲第785章 權-力第579章 降不降?第217章 公主第736章 天下將亂第767章 將與相第198章 哀兵第417章 煤與鐵第215章 商城第318章 賞賜第504章 與君一晤,勝過人間無數第201章 圖謀不軌第736章 天下將亂第592章 弟弟!我是你表哥!第90章 感情深厚第646章 真心假意第394章 新人舊人,舊人新人第559章 溫柔鄉第24章 狼窩第364章 從與不從第283章 愛與希望第683章 貢品與禮物第613章 陷入困境第93章 授官第624章 父疑子第254章 人心如弦第219章 一家人第584章 陷阱第350章 可惜第475章 寶冠明珠第427章 神女像出馬第53章 亂第724章 蒼海遺珠第475章 寶冠明珠第179章 鉺第656章 公主駕到第783章 該把放在外面的人都召回來了第543章 亂命第204章 入甕第181章 淚第766章 好久不見第214章 遼城之主第307章 請君入甕第58章 兄弟第313章 爭春第355章 這個使節和那個使節第297章 入城第443章 逃生之路第356章 導果爲因第412章 新魯國第578章 家族小傳第720章 好多爹第248章 求官第552章 一戰成名第133章 【番外 】平凡的一天第645章 迎公主歸第100章 忠厚之子第746章 同志!原來是你!第697章 活民之功(修錯)第761章 千斤博士第757章 與你相配第188章 遼城第313章 爭春第279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104章 宮中月第348章 鄭王宮事第332章 鄭王與趙王第134章 哭第392章 刑自救第434章 豚鹿第611章 人心異亦第301章 秋季第219章 一家人第669章 大旱預警第417章 煤與鐵第630章 摘星宮的日常第758章 天命之人第563章 魏王心事第645章 迎公主歸第472章 推倒與建立第578章 家族小傳第183章 着第663章 新鳳凰臺
第342章 絕處逢生第461章 治災與治人第313章 爭春第322章 包圍第442章 路在何方?第304章 心服第174章 歸第21章 間隙第7章 紅顏第184章 出城第461章 治災與治人第388章 不講理第755章 江南與江北第546章 德不配位第549章 登高跌重第614章 一人一個很公平吧第10章 姜姬第193章 作爲第785章 權-力第579章 降不降?第217章 公主第736章 天下將亂第767章 將與相第198章 哀兵第417章 煤與鐵第215章 商城第318章 賞賜第504章 與君一晤,勝過人間無數第201章 圖謀不軌第736章 天下將亂第592章 弟弟!我是你表哥!第90章 感情深厚第646章 真心假意第394章 新人舊人,舊人新人第559章 溫柔鄉第24章 狼窩第364章 從與不從第283章 愛與希望第683章 貢品與禮物第613章 陷入困境第93章 授官第624章 父疑子第254章 人心如弦第219章 一家人第584章 陷阱第350章 可惜第475章 寶冠明珠第427章 神女像出馬第53章 亂第724章 蒼海遺珠第475章 寶冠明珠第179章 鉺第656章 公主駕到第783章 該把放在外面的人都召回來了第543章 亂命第204章 入甕第181章 淚第766章 好久不見第214章 遼城之主第307章 請君入甕第58章 兄弟第313章 爭春第355章 這個使節和那個使節第297章 入城第443章 逃生之路第356章 導果爲因第412章 新魯國第578章 家族小傳第720章 好多爹第248章 求官第552章 一戰成名第133章 【番外 】平凡的一天第645章 迎公主歸第100章 忠厚之子第746章 同志!原來是你!第697章 活民之功(修錯)第761章 千斤博士第757章 與你相配第188章 遼城第313章 爭春第279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104章 宮中月第348章 鄭王宮事第332章 鄭王與趙王第134章 哭第392章 刑自救第434章 豚鹿第611章 人心異亦第301章 秋季第219章 一家人第669章 大旱預警第417章 煤與鐵第630章 摘星宮的日常第758章 天命之人第563章 魏王心事第645章 迎公主歸第472章 推倒與建立第578章 家族小傳第183章 着第663章 新鳳凰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