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

“什麼,赤扈汗王遇刺身亡?”

張雄山聽到鄔散榮大呼小叫,也禁不住神色一振,與徐憚、蘇蕈等人大步邁進衙堂,就見石海、鄔散榮、蕭純全、蕭純裕等將都爲斥侯剛傳回來的消息興奮不己。

“你看信報!”鄔散榮將斥侯剛拼死送回的信報遞給張雄山。

“……赤扈大軍圍興慶府,一說党項王妃於興應府外爲赤扈人所擒,一說党項帝憂懼屠城,獻王妃、王女數人乞降,赤扈汗王召党項王妃伺寢時被傷及要害,在興慶府攻陷前夕傷重不治,赤扈軍中目前宣稱其墜馬受傷無法御軍,着四王庫思古統兵攻陷興慶府……”

“赤扈兵鋒至興慶而止,這消息絕不會有假!”張雄山也是難耐興奮的拍案叫道。

赤扈兩路大軍總計將近三十萬,從去年入秋就開始集結,之後分別從西邊的黑河以及北面的陰山殺入黨項境內,基本上沒有遭遇到像樣的反抗,就攻陷党項西部、北部近乎全部的土地,圍於興慶府城下。

也就是說,赤扈大軍完全可以在佔領興慶府之後,渡過黃河進入隴西地區,又或者沿黃河南下,攻佔和南等地,最後兵鋒直指秦州(黃河在党項境內,是幾字形的左半部分,於党項核心區域,乃是由南往北流各)。

要不是遇到如此巨大的變故,誰能遏制赤扈大軍前進的步伐?

“走,今日一定要痛飲一番!”鄔散榮抓住張雄山的胳膊,現在就要將他把酒館裡拖。

赤扈大軍進攻江淮失利,轉頭先征討党項,秦州幾乎所有人心頭都壓着巨石喘不過氣來。

蕭林石、石海等人每日竭慮殫精卻無良策,人也變得羸弱削瘦不堪——特別是這幾年來,赤扈人除了對大越用兵外,還分兵西征,差不多已經踏平輪臺、伊吾等地,從西面完全對党項的包抄,也實際上斬斷了契丹殘部西遷的幻想。

即便這一次與高家發生激烈爭執,蕭林石意欲率領殘部西移,也僅僅是想着率領十數萬族人轉移到位於熙河路西部、位於洮水、大夏河上游的積石山一帶,暫時避開赤扈大軍的鋒芒。

再往西,就只能從赤扈大軍已經征服的黑河、青唐地區殺出一條血路。

然而做這樣的選擇,除了一路會有不計其數的契丹男兒倒下外,要往西多遠,才能徹底避開赤扈人已經徹底往西域及泰西展開的兵鋒?

就算他們能一路殺出重圍,找了一處赤扈兵鋒暫時還沒有抵達、水草豐茂之地,但從當地人手裡爭下這塊棲息地,又需要多少契丹男兒爲之付出犧牲?

巨石將傾之際,聽得赤扈汗王遇刺而亡,大軍頓於興慶府的消息,怎麼能叫人不欣喜若狂?

見鄔散榮迫不及待這時就要拉他去飲酒,張雄山朝蕭林石拱手說道:“那我今日就不叨擾蕭帥,先陪鄔將軍飲酒去了!”

“你們難道嫌都督府裡的酒不能醉人?”性情沉毅堅勇的蕭林石,這時候也是開懷大笑,跟石海說道,“我看都督府裡今日可以解開酒禁了,我也好久沒有嘗一嘗酒滋味了,饞了!”

“飲酒之前,當遣快馬將喜訊傳往漢中、舞陽、襄陽、建鄴!”張雄山說道。

“這是當然,純全已將幾封信報、奏函擬好,傳驛信使也都已經召集到府中待命,就等蓋印封漆了——也是鄔將軍一驚一乍,把這事給打斷下來了……”石海笑着說道。

蕭林石一邊着人去安排酒宴,一邊將其長子所擬寫的信報、奏函再一一過目,確保無誤會簽押蓋印,封住竹筒之中,之後由十數名信使快馬馳報各方。

過了許久,張雄山才稍稍平復激動的心情,坐在堂前問蕭林石:“赤扈賊王遇刺而亡,蕭帥以爲這能爲大越爭取多少時間?”

赤扈汗王遇刺身亡,這是天大的好消息,但顯然不能指望赤扈人就此會分崩離析,從此不再成爲大越的威脅。

除了赤扈人目前已經建立完善的軍政體制之外,赤扈汗王崛起於漠北,半生征戰,今年已經六十八歲了,赤扈人應該對其因病或種種意外駕崩有所準備。

而赤扈汗王遇刺身亡,赤扈大軍也沒有特別驚惶失措,依舊照着既定的計劃攻陷党項國都興慶府進行了屠城。

這不僅預示着赤扈鐵騎進入最爲鼎盛、巔峰的時期,也爲南征大越掃平最後的障礙,只待赤扈人新的汗王登基即將,其大軍隨時會席捲南下。

當然,這並非沒有意義。

這至少能給大越爭取到更多的緩衝時間。

建繼帝於襄陽即位登基,雖說其間經歷種種艱辛與兇險,雖說內部還有各種各樣的矛盾,各地民亂此起彼伏,但不可否認的是大越也在迅速的恢復秩序與元氣,甚至可以說是軍事實力要遠勝於汴梁失陷之前。

除了楚山之外,西秦路、東川路以及淮東、淮西路四支大軍即便實力上還有一些差距,但此時也敢於跟赤扈人打硬仗,遠非天宣末年一觸即潰那麼不堪。

而楚山更需要時間。

赤扈汗王遇刺是好消息,好就好在能給大越爭取更多的時間,現在最關鍵的是這個時間到底可能有多久。

“赤扈人有幼子守竈的傳統,即其父在世時,長子成人結婚分出去居住,分得一部分財產及牲口,其父死後,由正妻所生的幼子繼承財產,管理家務——老汗王在世所立大札薩克法典也規定分家年長者多得、年少者少得,末子繼承父業。以此來論,赤扈當是大妃所生的幼子、也是最具軍事才能的四宗王庫思古繼承大位。而此次征討党項,也是四宗王庫思古輔佐汗王身側用兵,最終攻陷興慶府以及屠城,應該都是庫思古的手筆。然而涉及汗王之爭,事情遠不會這麼簡單,其大宗王闊撒、二宗王兀魯烈、三宗王蒙赤早就各擋一面,附屬精兵數以萬到十數萬不等,其他大小宗王也數以十計,他們可未必甘願庫思古繼承大位。甚至在此之前就有信報稱赤扈人這次征討党項,內部就討論過汗王年事已高、若遇不幸當誰繼位的問題,赤扈汗王當時就召集羣臣、諸臣,指定長子闊撒爲繼承人,”

蕭林石這些年對赤扈鑽研極深,說道,

“因此,闊撒與庫思古未必會兵戎相見,但一定會爲汗位爭上一爭。而與中原帝制不同,赤扈人奉行庫裡勒臺製即部落議事大會制,最終汗位落於誰家,恐怕要等赤扈人召集部落議事大會之後纔會明曉。估算下來,應該能在大越爭取到兩到三年的緩衝時間!”

“有這兩三年緩衝時間,未必不能爭上一爭啊。”張雄山乃是楚山行營軍情司左參軍,對楚山內部種種情形的瞭解,遠在普通武將之上,知道真要有兩三年的緩衝時間,楚山的軍事實力必然會再上一個臺階,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大臺階。

“是啊……”蕭林石也是感慨道。

有兩三年的緩衝時間,一方面他們暫時不需要離開秦州,與高家的矛盾還能剋制兩三年,另一方面在洮水、大夏河上游也有時間經營,不至於西移太倉促,以致立足未穩,就有可能面對赤扈人的兵鋒——當然,蕭林石心裡也希望兩三年間南朝會出現更爲樂觀的改變。

在契丹、党項以及諸多附蕃都紛紛被赤扈人征服之際,唯一能抵擋這龐然大軍,遏制住其擴張之勢,也只有南朝了。

他都有些後悔過早對和南出兵了,這事極可能會成爲南朝攻詰他們的把柄,令楚山想要幫着說句話更加被動。

不過,之前誰又能料到此時會出現這樣的轉機?

“這頓酒宴過後,我恐怕就要跟蕭帥辭行,提前返回楚山了,”張雄山跟蕭林石說道,“楚山諸多軍將學員可能還需要繼續留在秦州歷練,要請蕭帥多加照料……”

有些事情絕不能泄漏半分,不能寫入秘信之中傳回楚山,張雄山決定還是親自趕回楚山面稟徐懷。

第二百三十一章 圍敵阻援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訊第一百六十六章 靖勝侯府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八十六章 工師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一百九十章 脫鉤第三章 貴女第四十章 水輪風箱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軍寨第四十三章 南遷之議第一百一十六章 劣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兵第三十三章 信裡虛情真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岸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五十八章 西線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鋒第八十五章 老槐舊事第七章 武技不鬥官技第三十三章 入城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三十八章 奏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三章 貴女第一百四十二章 自告奮勇第一百九十章 脫鉤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敵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二百一十七章 奪城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二十六章 人前人後真面目第一百零五章 荊北孔昌裕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城第十九章 泌陽第六十七章 斬將(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敵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五十章 誘餌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六十章 職事第七十七章 大寇陳子簫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一百九十四章 晉家子婿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一百二十九章 試射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一百零五章 荊北孔昌裕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四章 景王第八十二章 殺人算賞錢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一百一十七章 棄留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第九十三章 潰逃第二十一章 請君側耳聽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一百四十二章 隨風潛入夜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五十三章 強襲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
第二百三十一章 圍敵阻援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訊第一百六十六章 靖勝侯府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八十六章 工師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一百九十章 脫鉤第三章 貴女第四十章 水輪風箱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軍寨第四十三章 南遷之議第一百一十六章 劣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兵第三十三章 信裡虛情真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岸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五十八章 西線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鋒第八十五章 老槐舊事第七章 武技不鬥官技第三十三章 入城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三十八章 奏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三章 貴女第一百四十二章 自告奮勇第一百九十章 脫鉤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敵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二百一十七章 奪城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二十六章 人前人後真面目第一百零五章 荊北孔昌裕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城第十九章 泌陽第六十七章 斬將(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敵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五十章 誘餌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六十章 職事第七十七章 大寇陳子簫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一百九十四章 晉家子婿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一百二十九章 試射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一百零五章 荊北孔昌裕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四章 景王第八十二章 殺人算賞錢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一百一十七章 棄留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第九十三章 潰逃第二十一章 請君側耳聽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一百四十二章 隨風潛入夜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五十三章 強襲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