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交通局長(1)

“楊書記,工作不好開展啊,你看能不能先把交通局長的人選定了。”孟路軍邊吃邊說。

楊志遠這回回答得很是乾脆,說:“行!”

“楊書記心裡有人選了,誰啊?”孟路軍有些興奮,“這個人選一天不定下來,交通系統的工作就沒法開展,早定早好。”

此話是在楊志遠的辦公室裡說的,吃得是食堂飯。

楊志遠家在省城,離此八小時的路程。

安茗在家屬於賢妻良母型,在楊志遠面前盡顯小女人的柔情,在外卻不是這麼一回事,風風火火,雷厲風行,十足的女強人,人家現在是省電視臺新聞部主任,時事政論時評,都由其掌握把關。每每當本省出現重大自然災害事件時,安茗就親自上陣,手持話筒,出任現場記者:安茗站在暴雨如注的江堤上,不顧背後驚濤駭浪的江水,激情飛揚的鏡頭;安茗站在烈日當空、滿目龜裂的田野,揮汗如雨的鏡頭,一次次地感染和激勵着本省人民頑強地與自然災害抗爭。

楊志遠到了社港,安茗又想放棄事業,與楊志遠夫唱婦隨,楊志遠這次說什麼都不同意,安茗爲了自己已經放棄了一次事業,從北京到了榆江。現在好不容易奮鬥到這般地步,有了自己熱愛的事業,讓安茗爲了自己再放棄一次,說不過去,他不能總是這麼自私。

安茗並不在意,說放棄就放棄,有什麼大不了的,女人的生命裡什麼最重要,除了父母就是老公和孩子,女人的事業就是相夫教子。

楊志遠和安茗確定戀愛關係後就發現,安茗敢愛敢做,但她的骨子裡卻很傳統。這應該和安小萍媽媽的言傳身教有關,安小萍媽媽爲了陳明達爸爸就放棄了許多的東西,一直默默地做陳明達爸爸背後的女人。安茗現在也想步母后塵,楊志遠自然不願意,社港有什麼?一個電視臺,連楊志遠都很少看。安茗真要到了社港,整天揹着個攝像機跟在他楊書記的背後,拍什麼?拍楊書記在田間地頭捉蝗蟲?大材小用,沒有必要,反而會讓他楊志遠因此於心不安。楊志遠反覆做安茗的工作,連哄帶騙,總算讓安茗暫時放下了來社港的念頭。

楊志遠到了社港就學周至誠書記的,住進了縣委招待所。就餐也是去繁就簡,於離縣委一牆之隔的機關食堂吃食堂,這幾年社港的縣級領導多爲本地提拔,在社港有家有室,像楊志遠此種空降人士很少,在機關食堂就餐的,除了楊志遠,還有一名普天市某機關下來掛職的副縣長。縣機關食堂因此不像省委那般另有領導小竈,楊志遠來了以後,霍亞軍有想法爲楊志遠開個小竈,被楊志遠制止,開個小竈本身沒什麼,但楊志遠不想授人以柄,新來的縣委書記什麼事都還沒幹,一來就考慮吃飯問題,說出去總歸不好。

堂堂縣委書記自然不能像那些單身小青年一樣,拿着個瓷盆到食堂的窗口打飯,如此會給人一種作秀的感覺。楊志遠讓魏遲修每天把飯打到辦公室,報紙一攤,兩個人就此解決頭等大事,現在則是三人,多了個張穆雨。

今天中午臨下班,孟路軍來了電話,說:“書記,今天老婆沒在家,和你一起解決吃飯問題。”

堂堂縣長會沒地方吃飯,誰會信,楊志遠笑,說:“你來,吃食堂。”

孟路軍還真就來了。

今天食堂的飯菜不錯,除了蘿蔔白菜還有紅燒肉。楊志遠感嘆,說還是食堂的伙房師傅對縣長有感情,知道縣長今天家裡老婆罷工,特意燒了紅燒肉以示安慰,讓本書記今天多出了三五塊。

孟路軍笑,說:“楊書記摳門。”

孟路軍今天老婆沒在家是真,但其此番倒也不是單單爲紅燒肉這道菜而來。他爲了另一道大菜,這道菜,全縣幹部都眼巴巴地看着,可光有雷聲,不見下雨,楊志遠這個大師傅奉行寧缺毋濫的原則,遲遲不願落下鍋鏟。楊志遠上任之前,本縣因爲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有多個重要崗位的一把手予以空缺,候選名單都已經擬定出來,準備提交常委會討論,哪知是不湊巧,突然出了一個‘社港羣體事件’,書記、縣長臨時換將,人事方面予以凍結,就等着楊志遠上任後一錘定音。可楊志遠上任以來,光見其調研,就是遲遲不見其有任何動作,孟路軍所說的工作不好開展就在於此。

交通局的事情楊志遠知道。

局長書記窩裡鬥,書記說局長獨攬工程,局長說書記干涉政務。整天吵吵鬧鬧,不可開交,最終書記實名舉報局長在某項工程中受賄,局長被紀委雙規。結果局長一進去,就像倒豆子,一股腦地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倒了出來,書記那點破事,局長暗地裡早就調查的清清楚楚,這回你不讓我好過,我也不讓你好活。局長第一天進去,書記第三天也到裡面報到了,倆人一同做了難兄難弟,順帶還把排在前面的二位副局長給搭進去了。剩下的三位局黨委班子成員也好不到哪去,被予以警告處分,沒進去已是萬幸,提拔是不可能。

孟路軍今天來找楊志遠就是想先解決此事,交通局是政府下屬的重要職能部門,公路交通要發展,道路要維護,運輸市場要整頓,就靠剩下的三位受了警告處分的人在維持,交通局又豈會運轉正常,孟路軍的意思希望楊志遠早定人選,早日塵埃落定。

楊志遠其實對交通局的事情還是上了心,組織部門早先提交的交通局局長的擬任人選,爲現任城關鎮書記,楊志遠上次去城關鎮調研,其實就是去進行現場考察。但楊志遠和此人一接觸,卻不甚滿意,楊志遠當時感覺此人中規中矩,說不上有什麼不好,其當城關鎮書記也還算合格,但要讓其任交通局局長,楊志遠總感覺其欠缺些什麼。此人選之所以遲遲不能落定,是因爲楊志遠有考慮,他有一步同樣事關社港大局的棋要走,需要一個有魄力的人擔當交通局長的重任,對此楊志遠肯定不會掉以輕心。城關鎮的書記欠缺什麼,楊志遠第二天就想明白了,其欠缺的就是魄力和膽識。

紅燒肉已經一掃而光,張穆雨和魏遲修收了桌上的碗筷,給楊志遠和孟路軍沏好茶。楊志遠說了自己的想法,說:“孟縣,城關鎮的書記任交通局長,資歷是有,但不合適,魄力不夠。”

孟路軍擡頭,說:“這麼看來,你有考慮了。”

“有了!”

“誰?”

楊志遠笑,提了一人:“曹德峰!”

“書記怎麼看上了他。”孟路軍驚訝萬分,“此人外號曹大炮,口無遮攔,本縣之人,人盡皆知。”

楊志遠笑,孟路軍不會知道,就因爲曹大炮這外號,曹德峰此人才引起楊志遠的注意。

楊志遠上任以來,對人事上的事情,一直按兵不動。下面議論紛紛,不久有傳言傳到楊志遠的耳裡:

有人在酒桌上大放厥詞,說新書記之所以遲遲不見動靜,是因爲下面的人不懂事,不跑不送,自然就是暫且不動。

旁人就說了:“既然如此,你怎麼自己不去新書記那跑一跑,送一送,也好讓自己動一動。”

其人說:“我也想送啊,可我也得口袋裡有些銀子不是,先打張白條,送到新書記那裡,新書記會要?算了,我還是在我那山鄉角落繼續修我的‘地球’。”

其人還說了,我別的本事沒有,就會幹點苦力,修點鄉村公路。還有就是喝酒還成,本縣根本沒有對手,讓我給新書記送酒,我自己都喝不夠,哪還有新書記的分,他想喝,那他就只能自己去我那山鄉角落喝去,喝多少都算我的,不把他喝趴下才怪。

這些話,應該是在非正式場合說的,也可能是其人喝高了,故纔出此狂言,有玩笑的成分在其中,當不得真。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自有好事者把其話當成笑料在坊間流傳,同僚之間一見面就開玩笑,說你給新書記送了沒有。此來由就在於此,新書記是誰,自然就是楊志遠。此話在經過若干個環節後,最終到了楊志遠的耳朵裡,楊志遠眉頭一皺,說穆雨,查查,此人爲誰。

張穆雨當場就笑,說:“不用查,在本縣如此膽大妄爲者,只有一人,曹德峰曹大炮。”

楊志遠二話不說,大手一揮:“查他。”

資料慢慢彙集,曹德峰於是在社港林林總總數百名鄉一級幹部中浮出水面,得以進入楊志遠的視線。

曹德峰,身高一米七五,中專學歷,本縣原住人士,現任墈頭鄉鄉長一職。

此人大鳴大放,大放厥詞,有些緣故,此人四十歲,從農校畢業分到墈頭鄉,一直就在墈頭鄉踏步踏,鄉長一職就幹了八年,鄉黨委書記換了四人,其還是八年老二,一直鬱郁不得志,這應該與其喜歡喝酒,其酒勁一來就大鳴大放有關,不計後果。鄉幹部一般都能喝,曹德峰尤其能喝,能喝在官場可以得分,但一喝酒就大鳴大放就爲官場禁忌。就這嘴上不牢的壞毛病,曹德峰能在墈頭當了八年的鄉長,沒被歷任書記縣長拿下,還真是個異數。這有些緣故,墈頭鄉爲社港最偏遠的山鄉之一,一聽鄉名就知道,此地除了生長石頭,就不生長作物,社港本身就窮,墈頭這樣的地方更是窮的掉渣,當個鄉長也就那麼一回事,誰都不會眼紅。不像交通局長,爭着搶着要去。在墈頭那地方當鄉長,有如曹德峰所言,那就是充軍,誰來我讓誰。八年換了四任書記,就因爲那地方誰都呆不了長久,書記們都想着法子早點脫離苦海。而社港二屆縣委班子情願書記換來換去也不讓曹德峰當書記,就是因其酒勁一來,就不把縣委領導當回事,於是決定讓其長期在墈頭呆着,不讓其更進一步,就是對其的懲罰。

楊志遠對此都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曹德峰修‘地球’一事,墈頭鄉偏僻,但其所修的鄉村公路在這八年裡卻是成幾何的增長,增速位列全縣前幾位。可見曹德峰在鄉長的位置上固若磐石,除了沒人願意去外,其人也還有些真本事,墈頭那地方,除了石頭,錢沒幾個,要想那些鄉村公路一公里一公里地向前生長,沒有些本事還真是不行。

楊志遠興致盎然,說穆雨,走,咱們去會會他。

去哪?會誰?

去墈頭鄉!會曹德峰!

墈頭鄉山高路遠,魏遲修開着越野車行進了近二小時,墈頭境內的鄉道依山傍水,雖然是沙石路,汽車一過,塵土飛揚,但路上平坦,汽車在上面行走並不顛簸,楊志遠特意下車看了一下,其路面剛剛鋪就了一層沙卵石,路旁隔不多遠就有一堆沙石,一看就知爲路邊河灘就地取材,可隨時對路上的坑窪進行修補,用心良苦。楊志遠到得墈頭鄉政府,曹德峰竟然不在,但鄉黨委書記牛玉成倒是守在辦公室裡,一看楊志遠大駕光臨,大感意外,很是欣喜。

楊志遠直入主題,問:“曹鄉長呢,在哪,跑了?喝酒去了?”

牛玉成趕忙找來辦公室的通信員一問,才知道曹德峰同志竟然不經請假,自行上小王村去了。此時正是夏秋之時,曹鄉長不知道楊書記要來會他,墈頭鄉天高皇帝遠,平時在空中飛的都是幾隻老麻雀,連外來麻雀都不願意到墈頭都覓食拉屎,誰會料到新書記今天會到墈頭鄉來。按說楊書記調研,也得先富後貧,先近後遠纔是,豈會一來就注意墈頭鄉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曹德峰同志有個毛病,一呆在辦公室裡就坐立不安,哈欠連天,有如吸食了鴉片。但其一離開鄉政府就像變了個人,精神抖擻,生龍活虎。今天也是如此,曹德峰今天在辦公室呆了一小時,見政府裡像往日一樣冷冷清清,也沒有誰來早請示,知道沒什麼緊要的事情要做,於是從辦公室的牆角拿起那個黑不拉幾的頭盔扣在頭上,騎着那輛破摩托,‘突突’地朝小王村而去。

曹德峰同志此番明顯失算,作爲一名鄉政府領導,口無遮攔,這麼多年了吃虧不少,卻不長記性,這次還是因爲大擂大放,把楊志遠給吸引到墈頭鄉來了,自己卻溜崗,明顯找死。

鄉黨委書記牛玉成本想派工作人員去把曹德峰叫來,楊志遠一擺手,說算了,你帶路,上小王村看看去。楊志遠不由分說,上了車,朝小王村而去,大有不把曹德峰曹大炮同志當場擒獲在酒桌上不罷休的架勢。

依舊是平整的沙石路,半小時後,車到小王村地段,小王村近在咫尺,但汽車卻再也無法前進半步。不是汽車拋錨,也不是汽車沒油,而是前方已無路可走。

此時,一羣村民光着膀子在日頭底下,正喊着號子,用繩索套着大石墩,‘嘿嚯’‘嘿嚯’,大石墩一起一落地夯實黃泥地裡的生路。

楊志遠下了車,站在路旁,只看,不說話。

牛玉成喊:“曹德峰,曹鄉長!”

現場沒有任何反應,熱火朝天,‘嘿嚯’依舊。

牛玉成頓了頓,又喊:“曹大炮!”

這回立竿見影,有一光着膀子背對着楊志遠的漢子,正擠在一羣村民之中,提着大石墩,揮汗如雨,頭也不回的說:誰找我?

楊志遠說:“我。”

“你誰啊?”

曹大炮指揮人羣暫且休息,這纔回過頭來。一看是楊志遠,說:“楊,楊書記。”說話有些不利落了。

那天的曹德峰同志有些狼狽,戴着一頂黑不溜秋的草帽,光着膀子,脖子上繫着一條汗溼了的毛巾,臉上黑一塊,黃一塊,汗味熏天。楊志遠就那麼看着曹德峰,不說話,曹德峰手足無措,黝黑壯實的上身,冒出點點的黑珠子,也不知道是太陽烤的,還是急的。

楊志遠盯着曹德峰看了許多,這纔開口了,楊志遠說:“你就是曹德峰同志,不過如此嘛!”

楊志遠說曹德峰不過如此,是因爲傳說中的曹德峰,說起領導來口無遮攔,有恃無恐。但他楊志遠一旦真的站到了他的面前,其還是誠惶誠恐,語無倫次,與平時的下級官吏並無二樣。

雖然曹德峰同志溜崗,不在其位,跑到這山村角落和村民打成一片,但既然其不是在酒桌之上被擒獲,楊志遠法外施恩,說:“走走,說說。”

曹德峰於是帶着楊志遠邊走邊看,邊指邊說:“此條路,過小王村,繞過那道山樑,就可到大王村,此路一通,大小王村的交通就打通了。墈頭鄉通上公路的村今年又會多上兩個,用不了多時,墈頭鄉就會成爲社港第一個實現村村通公路的鄉鎮。”

曹德峰指點江山,不再語無倫次,意氣風發。

楊志遠點頭,說:“還行。”

如此才與楊志遠想象中的曹大炮對上了號。

第35章 心情愉悅(2)第4章 先謀後定(2)第16章 無語的憂傷(1)第1章 空降社港(3)第14章 通普高速(4)第4章 元旦前後(3)第2章 楓樹灣(1)第7章 幾多醉(3)第26章 懷舊之旅(3)第3章 權力快感(4)第26章 尋根之旅(3)第30章 冬天的溫暖(1)第19章 雄才韜略(3)第9章 專橫跋扈(1)第30章 責無旁貸(3)第12章 驚濤駭浪(1)第6章 晚成縣長(2)第11章 兩會期間(2)第11章 兩會期間(2)第2章 捨我其誰(1)第5章 魚苗事件(2)第24章 將軍光臨(1)第11章 新年快樂(1)第16章 無語的憂傷(2)第36章 諸事妥當(1)第1章 北京再見(1)第3章 嘔心瀝血(3)第24章 將軍光臨(2)第9章 磁場效應(4)第43章 一語定盤(3)第21章 北京過年(2)第35章 激情飛揚(1)第18章 民生民憂(1)第18章 問政於楊(1)第19章 運輸問題(1)第8章 市長調研(4)第6章 晚成縣長(2)第5章 大智若愚(1)第11章 勿忘歷史(3)第14章 姜慧其人第27章 你不知道有我愛你(1)第37章 獻禮華誕(2)第28章 福星高照(1)第8章 市長調研(5)第37章 獻禮華誕(3)第5章 魚苗事件(2)第2章 韜光隱晦(2)第37章 更上層樓(3)第7章 英雄相惜(2)第12章 晴天霹靂(3)第2章 師生情重(1)第13章 同舟共濟(2)第22章 發展準則(2)第14章 通普高速(1)第5章 從政之道(1)第17章 水落石出(2)第20章 南山開發(2)第10章 旅遊專線(2)第18章 問政於楊(1)第41章 車輪滾滾(2)第6章 有情翩翩(2)第25章 豐收在望(1)第8章 新春團拜(6)第4章 路見不平(3)第12章 驚濤駭浪(1)第19章 運輸問題(2)第44章 千里姻緣(2)第9章 磁場效應(2)第7章 夜色迷離(1)第11章 勿忘歷史(4)第44章 千里姻緣(1)第27章 競逐風流(2)第22章 江山多嬌(1)第21章 務虛務實(1)第18章 換屆在即(4)第2章 成竹在胸(1)第47章 雨意江南(2)第2章 韜光隱晦(2)第2章 楓樹灣(1)第3章 權力快感(1)第9章 縣長相幫第6章 沿海調研(2)第38章 臨危受命(2)第9章 國慶長假(1)第23章 一通百通(1)第35章 皆大歡喜(1)第36章 諸事妥當(2)第28章 風清月明(1)第32章 昔日重來(2)第2章 捨我其誰(2)第39章 農博會(2)第26章 願賭服輸(2)第30章 責無旁貸(2)第30章 責無旁貸(1)第2章 楓樹灣(3)第27章 競逐風流(2)第9章 專橫跋扈(3)第21章 有的放矢(2)第17章 水落石出(2)第10章 新春福到(2)
第35章 心情愉悅(2)第4章 先謀後定(2)第16章 無語的憂傷(1)第1章 空降社港(3)第14章 通普高速(4)第4章 元旦前後(3)第2章 楓樹灣(1)第7章 幾多醉(3)第26章 懷舊之旅(3)第3章 權力快感(4)第26章 尋根之旅(3)第30章 冬天的溫暖(1)第19章 雄才韜略(3)第9章 專橫跋扈(1)第30章 責無旁貸(3)第12章 驚濤駭浪(1)第6章 晚成縣長(2)第11章 兩會期間(2)第11章 兩會期間(2)第2章 捨我其誰(1)第5章 魚苗事件(2)第24章 將軍光臨(1)第11章 新年快樂(1)第16章 無語的憂傷(2)第36章 諸事妥當(1)第1章 北京再見(1)第3章 嘔心瀝血(3)第24章 將軍光臨(2)第9章 磁場效應(4)第43章 一語定盤(3)第21章 北京過年(2)第35章 激情飛揚(1)第18章 民生民憂(1)第18章 問政於楊(1)第19章 運輸問題(1)第8章 市長調研(4)第6章 晚成縣長(2)第5章 大智若愚(1)第11章 勿忘歷史(3)第14章 姜慧其人第27章 你不知道有我愛你(1)第37章 獻禮華誕(2)第28章 福星高照(1)第8章 市長調研(5)第37章 獻禮華誕(3)第5章 魚苗事件(2)第2章 韜光隱晦(2)第37章 更上層樓(3)第7章 英雄相惜(2)第12章 晴天霹靂(3)第2章 師生情重(1)第13章 同舟共濟(2)第22章 發展準則(2)第14章 通普高速(1)第5章 從政之道(1)第17章 水落石出(2)第20章 南山開發(2)第10章 旅遊專線(2)第18章 問政於楊(1)第41章 車輪滾滾(2)第6章 有情翩翩(2)第25章 豐收在望(1)第8章 新春團拜(6)第4章 路見不平(3)第12章 驚濤駭浪(1)第19章 運輸問題(2)第44章 千里姻緣(2)第9章 磁場效應(2)第7章 夜色迷離(1)第11章 勿忘歷史(4)第44章 千里姻緣(1)第27章 競逐風流(2)第22章 江山多嬌(1)第21章 務虛務實(1)第18章 換屆在即(4)第2章 成竹在胸(1)第47章 雨意江南(2)第2章 韜光隱晦(2)第2章 楓樹灣(1)第3章 權力快感(1)第9章 縣長相幫第6章 沿海調研(2)第38章 臨危受命(2)第9章 國慶長假(1)第23章 一通百通(1)第35章 皆大歡喜(1)第36章 諸事妥當(2)第28章 風清月明(1)第32章 昔日重來(2)第2章 捨我其誰(2)第39章 農博會(2)第26章 願賭服輸(2)第30章 責無旁貸(2)第30章 責無旁貸(1)第2章 楓樹灣(3)第27章 競逐風流(2)第9章 專橫跋扈(3)第21章 有的放矢(2)第17章 水落石出(2)第10章 新春福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