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不離不棄(3)

省委書記趙洪福和省長湯治燁再一次到了會通。

此時,會通已是雨過天晴,西臨江的水位已經恢復正常,本省的暴雨災情警報早就已經解除。而荷塘的災後重建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洪水已經消退,荷塘堤的決口已經封堵,垸內餘下的積水,也在由大馬力的抽水機往垸外排泄。

洪水退後,可以說是觸目驚心、滿目瘡痍。

退水後,羣衆開始陸續返回自己家園,會通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災後重建領導小組,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點也轉向了災後重建上。楊志遠任總指揮,而第一副總指揮,則按楊志遠的提議,由尋開平擔任。

尋開平這次還真是盡心盡力,既要組織羣衆有序返回,防止發生意外,又要對房舍進行安全檢查,對淹沒區的農戶進行消毒防疫,防止傳染病的發生,還要加快水毀工程的修復,包括道路、電力、通信等,爲災區羣衆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創造條件。

可以說尋開平作爲災後重建的實際操辦人,爲此忙前忙後,出力不少。

楊志遠這天和尋開平、舒韶華在荷塘鄉現場辦公,落實災後重建的工作。突然,楊志遠注意到荷塘堤已經封堵的決口處附近,幾臺鵝黃的中巴車魚貫而至。

楊志遠從省委出來,隨同周至誠書記多次接待過上級首長,一看此種陣勢,心裡一驚,不消說,肯定有中央首長到荷塘災區進行突擊視察。首長到會通視察,省委並沒有通知市委,會通事前竟然一點都不知情,看來首長是想突然襲擊,想看看荷塘災後的真實情況,只怕省委這邊也是一個措手不及。

這次到會通的首長會是誰呢?

但既然首長不想讓會通知,他楊志遠也不能往上去湊,沒這必要,還有些費力不討好。楊志遠不動聲色,對到現場辦公的相關職能部門的官員說那就這樣,大家按剛纔所商定的細則,各管其事。

此時尋開平和舒韶華也已經注意到決口處的情況,待屬下官員散去,兩人走到楊志遠的身邊,問:“什麼情況?如何應對?”

楊志遠搖搖頭,說:“還能怎麼辦,以不變應萬變,經過近一個月來同志們夙夜在公、盡心竭力的工作,我相信我們會通的災後重建工作經得起檢查。”

楊志遠對尋開平和舒韶華說:“大家各司其責,該幹嘛幹嘛去。”

楊志遠和邵武平站在一戶羣衆家門口的前坪,現在荷塘災區的羣衆,幾乎沒有不認識楊市長的,一看市長到家門口,熱情相邀,市長進來喝一口茶。楊志遠沒有拒絕,進到屋裡。

而河堤那邊早就人聲鼎沸,楊志遠知道,首長已經就近進到荷塘村了。楊志遠可以想象到,首長親切地問羣衆:吃什麼?穿什麼?水質怎麼樣?有沒有電?說不定首長還會打開水龍頭,看看水質,拉拉電燈開關,看看是不是已經通電。

不久後,荷塘村恢復平靜,看樣子,首長已經前往下一個受災村巡查。此時,有羣衆興奮莫名地跑來報告,說是某某首長來了。楊志遠一聽,心裡一跳。但表面上楊志遠還是一如開始,平靜如初。

二小時後,楊志遠接到趙洪福書記秘書的電話,讓楊志遠趕到荷塘鄉政府,趙書記緊急召見。趙書記召見是假,首長拷問纔是真,楊志遠也不隱瞞,說自己就在荷塘村,知道今天到荷塘來視察的不止是趙書記,只怕還有更大的領導,也已經知道首長是誰了。趙書記的秘書‘哦’了一聲,大概是跟趙洪福書記說什麼。一會,趙洪福接了電話:“既然已經知道了,怎麼也不露個面?”

楊志遠說:“領導微服私訪,我可不敢往上湊,怕罵。”

趙洪福笑,說:“你會怕罵?誰信!既然知道怎麼回事,那就趕緊來吧,別磨蹭了。”

楊志遠趕忙指示鄺文韜:“去荷塘鄉政府。”

荷塘村到鄉政府大約十分鐘的路程,轉瞬即到。楊志遠回味趙洪福書記剛纔說話的口氣,看來首長對荷塘災區的重建工作感到滿意,要不然,趙書記不會是如此輕鬆的態度。

荷塘地處市郊,經濟條件不錯,鄉政府雖不奢華,但也是紅磚碧瓦,堅固耐用,在洪水中浸泡數天不倒,但外牆上齊三樓的水澤印清晰可見,它在提示着人們,這裡曾經發生了怎樣驚心動魄的災情。

趙書記的秘書早就侯在鄉政府的門口,一看楊志遠到了,趕忙朝楊志遠走了過來。

楊志遠現在和其早就不同當初,相處得不錯,他低低地問:“怎麼樣?”

“比預想的要好。”秘書笑。

首長正和趙洪福書記、湯治燁省長以及隨行的一干部委要員站在鄉政府的後院之中,幹什麼?竟然是興致勃勃地在賞花。後院有一排桂花樹,眼見就要中秋節了,桂花樹開滿了米粒大小的桂花,花香襲人,空氣中瀰漫着甜膩膩的桂花的芳香。

看到楊志遠進來,趙洪福招招手,楊志遠跑了過去。趙洪福介紹:“這就是會通市的市長,荷塘災後重建領導小組的組長、總指揮:楊志遠同志。”

首長看了楊志遠一眼,點點頭。首長指了指身邊的桂花樹,問了一個與災後重建無關的問題:“我剛纔在荷塘8·13決堤受災比較嚴重的幾個村莊看了看,我發現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家家戶戶的窗臺前都有一盆月季或茉莉,讓人看着心情爲之一暢。許多人說這是政府送來的,楊市長是否可以告知我這是爲何?不會是政府強行搭配吧?”

這事情還真跟楊志遠有關,楊志遠那幾天白天帶病工作,很晚纔到醫院養病,休息三五個小時,七天後,楊志遠自覺恢復得不錯,不顧醫生的勸阻,堅持出院。這時有個問題急需楊志遠解決,那就是羣衆送到醫院的上千盆鮮花該如何處理,棄之自然可惜。

楊志遠思量了一下,指示邵武平,鮮花來之於民,還之於民,所有盆花由大卡車運至受災最重的荷塘村和江堤村,分發給災區羣衆。當時荷塘河堤雖然已經封堵,但堤垸內到處都是泥濘,還有一些殘垣斷壁,很是蕭索,或紅或白的鮮花無疑給受災羣衆的生活帶了一抹亮色。其他各村受災的羣衆紛紛提意見,說政府偏心眼,爲什麼荷塘村和江堤村有盆花,我們村沒有?楊市長不是說茉莉花代表不離不棄嗎?我們也要茉莉花。楊志遠一想也是在理,於是政府出資,購買了一萬盆盆花,每戶一盆,一時災區家家戶戶的窗臺上都是花開不敗,給荷塘災區增添了一份暖暖的亮色。

楊志遠自然不能解釋這其中的原因,但他告訴首長,家家戶戶窗臺的茉莉花和月季是政府贈送的,屬免費,不屬搭配,不存在從羣衆的救濟金中剋扣的問題,在會通,我可以負責任地向首長保證,所有的災後援建資金和救助資金,都足額到戶,分毫不少。

首長對此問題緊追不放:“即便是政府贈送,也是財政列支,這是不是一筆額外的費用?”

楊志遠說:“是,政府財政額外支出了8萬。”

首長看着楊志遠,面無表情:“政府送花幹嘛?可以當飯吃?如果這八萬元用於救助,是不是更有意義?”

楊志遠說是,花是不能當飯吃。八萬元分攤到每戶,大概每戶七元,以現在的市價可以購買七斤左右的小米,夠一個四口之家吃二天。但我認爲這八萬元用得值,鮮花雖然不能當飯吃,但鮮花可以起到一種大米根本無法起到的作用。

首長不動聲色堤問:“什麼?”

楊志遠沒有畏縮,說:“剛纔首長其實已經說了‘窗臺上的花可以讓您的心情爲之一暢’,這就是鮮花帶給大家的力量,它是災後殘垣斷壁中的一抹亮色,是陰霾中的陽光,羣衆還可以從中看到希望,如果說大米是糧食,那麼鮮花就是精神糧食。”

趙洪福和湯治燁在一旁看着首長與楊志遠一問一答,都沒說話,兩位領導跟着首長在荷塘走了一圈,首長剛到災區時的表情是凝重的,但隨着視察的深入,首長的表情漸漸輕鬆,看得出首長對會通的災後重建工作很是滿意。首長髮話,這個會通市的市長是誰?找來見見!這纔有了楊志遠的緊急晉見。沒想到楊志遠一到,首長竟然首先問起花的問題,儘管知道首長對楊志遠這個會通市的市長持肯定態度,但心裡還是爲楊志遠捏了一把汗。

首長這回微微一笑,說:“好。”看來羣衆說你是個愛花的市長,一點都沒說錯。

趙洪福和湯治燁對視了一眼,心裡鬆了口氣。

首長開始問起一個關鍵的問題:“荷塘災後的重建工作有條不紊,羣衆的滿意度很高,會通市委市政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楊志遠說:“我們會通新近設立了一個災區重建基金,會通市政府撥款2億人民幣,作爲基本資金,目前已經吸引了約8億人民幣的投資資金。這個重建基金實際上就是把目前國家財政撥付和社會捐助的款項集中起來,根據重建規劃由紀委監督,有效使用。重建基金主要用於三類:一是保證災區受災羣衆的生活和健康;二是對房屋重建和修繕進行支持;三是對農林牧漁業進行補貼,鼓勵羣衆開始自救生產。”

首長問:“8億元是不是夠用?”

楊志遠如實回答:“是有些捉襟見肘,所以得精打細算,把錢用到實處,但是我們會通市政府已經提出了明確的災後重建和發展規劃,公開了災後經濟援助計劃和福利計劃。所有的援助名單都在互聯網上公之於衆,供所有民衆的檢查和監督,目前來看,收效明顯。災區重建基金明明白白地向受災的羣衆傳遞了一個信息:羣衆沒有被忘記!我認爲對於受災的羣衆來說,信心纔是最重要的。”

首長說:“會通市委市政府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明確地提出救災的援助計劃和災後的經濟援助計劃和福利計劃,這一點值得表揚。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部門的職責所在,但不是誰都可以將其做得盡善盡美。我剛纔留意到,荷塘災區的供水供電供氣,醫療衛生,交通網、通訊都恢復得不錯。受災羣衆的生活都有保障,災區人民的精神面貌很好。如楊市長所言,什麼最重要?信心最重要。”

首長說,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各部門統一協調,各盡其責,共同協作,才能做到事無鉅細,有條不紊,這很考驗政府的執政能力。我相信只要大家同舟共濟,荷塘災區的人民一定會走出陰霾,人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首長說自然災害最能檢驗各級政府部門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救助機制,是一次重大的政治經濟考驗:如何有效地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如何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事件對羣衆造成的損害?如何竭盡所能地保障公衆的生命安全?如何在災難發生後有效地指導羣衆生產自救?這都是事關民心向背的問題,同樣也是事關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長治久安的問題。首長還說在荷塘災區走了一圈,我看到了黨員領導幹部與災區羣衆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幹羣情誼,災區雖然百廢待興,但我深切地感受到一種勃勃生機,我有理由相信,災區人民的明天肯定會更美好。

首長說:“荷塘堤能堅持5個半小時不倒,數萬羣衆能在決堤前安全轉移,未發生一人死亡,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在此我向廣大幹部羣衆、向參加搶險的武警指戰員、民兵預備役官兵、向戰鬥在一線的黨員幹部表示深切的慰問和深深的感謝!”

首長站在滿樹米色桂花的桂花樹下,鞠躬致謝,感謝大家所做的一切。

首長事務繁忙,在荷塘自然不可能停留過久。在首長離開荷塘往省城榆江機場前,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因爲首長對會通防汛抗災以及救災工作予以正面的肯定,此後的氣氛一直都比較輕鬆,首長對會通市委市政府再行勉勵後,首長啓程離開。楊志遠站在中巴車門邊送別首長,此時首長身邊的一個重要人物主動跟楊志遠打招呼,此人現在的身份是副秘書長,首長辦主任,也就是首長的大秘,該大秘經過楊志遠的身邊,笑了笑,說志遠好久不見,我還真是沒想到,這個市的市長會是你。

首長本來已經走到車門邊準備上車,此時聞言,停住了腳步。有些奇怪地問:“怎麼,你們認識?”

該大秘笑,說:“首長,我們認識有十多年了,有些交情。他和安茗結婚,雖然沒有請我,但我和澤成後來還是討喝了一杯喜酒。”

首長饒有興趣:“如此看來你們交情還真是不淺。”

該大秘爲誰?當年楊志遠因爲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建楊家坳土特產品館一事,求助於李澤成,事後李澤成讓楊志遠多留二天,於老張的小飯館邀了幾個同事與楊志遠一同就餐,該人作爲列席嘉賓當時也在座,其時,他還沒有現在這般位高權重,他就是原二處的處長,李儒。

李儒拍拍楊志遠的肩膀:下次到北京,記得和我聯繫。

楊志遠此時注意到首長的座椅旁,竟然有一盆茉莉花在開放。楊志遠微微一愣,誰送的?鄉親們。

李儒微微一笑:“茉莉、茉莉,莫離莫棄!還真是有些意思!”

中巴車已是魚貫而去,楊志遠望着遠去的車隊發愣,心想,李儒這話是什麼意思?!

第10章 漁翁得利(3)第8章 新春團拜(4)第5章 大智若愚(3)第13章 思變之力(2)第19章 運輸問題(1)第10章 漁翁得利(2)第23章 線上有線(2)第5章 魚苗事件(2)第39章 依依惜別(1)第32章 昔日重來(3)第43章 一語定盤(2)第5章 大智若愚(2)第8章 新春團拜(6)第28章 風清月明(3)第26章 懷舊之旅(1)第17章 水落石出(1)第30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3章 嘔心瀝血(4)第43章 一語定盤(4)第16章 同學情誼(1)第17章 吉祥號碼(1)第29章 刮骨療傷(2)第8章 知無不言(2)第18章 換屆在即(3)第32章 熱淚盈眶(2)第21章 北京過年(1)第2章 楓樹灣(1)第16章 無怨無悔(1)第8章 市長調研(5)第1章 走馬上任(3)第17章 吉祥號碼(2)第21章 務虛務實(4)第27章 你不知道有我愛你(1)第14章 通普高速(2)第7章 公司成立(2)第19章 中央考察組(3)第33章 旅遊畫冊(2)第20章 重大突破第37章 更上層樓(2)第20章 無愧於心第26章 懷舊之旅(1)第27章 省委考察組(2)第10章 前所未有(2)第19章 好事連連(2)第4章 不拘一格(1)第14章 通普高速(1)第5章 大智若愚(1)第35章 心情愉悅(1)第12章 晴天霹靂(1)第8章 市長調研(4)第15章 風雨欲來(1)第5章 大智若愚(3)第25章 心如電擊(2)第31章 磨礪人生第6章 交通局長(3)第23章 至關重要(2)第11章 陳年舊案第33章 旅遊畫冊(2)第28章 風清月明(1)第38章 臨危受命(2)第4章 元旦前後(1)第23章 至關重要(2)第37章 更上層樓(2)第15章 安茗家世(2)第28章 風清月明(3)第21章 有的放矢(2)第8章 新春團拜(4)第5章 執政之道(2)第33章 初具雛形(2)第43章 一語定盤(3)第7章 官德民風(2)第16章 同學情誼(2)第46章 情誼無價(2)第3章 權力快感(3)第14章 通普高速(4)第37章 天塹變通途(2)第6章 交通局長(1)第37章 更上層樓(4)第43章 一語定盤(3)第17章 堵不如疏第17章 水落石出(2)第16章 無語的憂傷(1)第6章 短兵相接(2)第14章 時不待我(3)第11章 勿忘歷史(2)第26章 尋根之旅(1)第26章 願賭服輸(1)第18章 換屆在即(2)第31章 情深意切(3)第9章 專橫跋扈(2)第17章 水落石出(2)第2章 韜光隱晦(1)第36章 會通奇蹟(2)第26章 尋根之旅(2)第9章 專橫跋扈(2)第31章 情深意切(1)第35章 激情飛揚(2)第22章 發展準則(1)第1章 走馬上任(3)第3章 將軍令下(1)
第10章 漁翁得利(3)第8章 新春團拜(4)第5章 大智若愚(3)第13章 思變之力(2)第19章 運輸問題(1)第10章 漁翁得利(2)第23章 線上有線(2)第5章 魚苗事件(2)第39章 依依惜別(1)第32章 昔日重來(3)第43章 一語定盤(2)第5章 大智若愚(2)第8章 新春團拜(6)第28章 風清月明(3)第26章 懷舊之旅(1)第17章 水落石出(1)第30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3章 嘔心瀝血(4)第43章 一語定盤(4)第16章 同學情誼(1)第17章 吉祥號碼(1)第29章 刮骨療傷(2)第8章 知無不言(2)第18章 換屆在即(3)第32章 熱淚盈眶(2)第21章 北京過年(1)第2章 楓樹灣(1)第16章 無怨無悔(1)第8章 市長調研(5)第1章 走馬上任(3)第17章 吉祥號碼(2)第21章 務虛務實(4)第27章 你不知道有我愛你(1)第14章 通普高速(2)第7章 公司成立(2)第19章 中央考察組(3)第33章 旅遊畫冊(2)第20章 重大突破第37章 更上層樓(2)第20章 無愧於心第26章 懷舊之旅(1)第27章 省委考察組(2)第10章 前所未有(2)第19章 好事連連(2)第4章 不拘一格(1)第14章 通普高速(1)第5章 大智若愚(1)第35章 心情愉悅(1)第12章 晴天霹靂(1)第8章 市長調研(4)第15章 風雨欲來(1)第5章 大智若愚(3)第25章 心如電擊(2)第31章 磨礪人生第6章 交通局長(3)第23章 至關重要(2)第11章 陳年舊案第33章 旅遊畫冊(2)第28章 風清月明(1)第38章 臨危受命(2)第4章 元旦前後(1)第23章 至關重要(2)第37章 更上層樓(2)第15章 安茗家世(2)第28章 風清月明(3)第21章 有的放矢(2)第8章 新春團拜(4)第5章 執政之道(2)第33章 初具雛形(2)第43章 一語定盤(3)第7章 官德民風(2)第16章 同學情誼(2)第46章 情誼無價(2)第3章 權力快感(3)第14章 通普高速(4)第37章 天塹變通途(2)第6章 交通局長(1)第37章 更上層樓(4)第43章 一語定盤(3)第17章 堵不如疏第17章 水落石出(2)第16章 無語的憂傷(1)第6章 短兵相接(2)第14章 時不待我(3)第11章 勿忘歷史(2)第26章 尋根之旅(1)第26章 願賭服輸(1)第18章 換屆在即(2)第31章 情深意切(3)第9章 專橫跋扈(2)第17章 水落石出(2)第2章 韜光隱晦(1)第36章 會通奇蹟(2)第26章 尋根之旅(2)第9章 專橫跋扈(2)第31章 情深意切(1)第35章 激情飛揚(2)第22章 發展準則(1)第1章 走馬上任(3)第3章 將軍令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