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人生之幸(2)

兩人相談甚歡,不知不覺走到大橋的涵洞下,此處涵洞處於市中心地帶,小攤小販諸多,臨近午夜時分,這裡更是熱鬧非常,人聲嘈雜。賣小玩意的,賣燒烤的,還有做夜宵生意的,一應俱全,熙熙攘攘。自然這類小販多爲社會底層,或爲下崗失業者,或爲待業青年、低保戶,爲生活所迫,於此慘淡經營。此類人員原本多爲流動攤販,因涵洞處於江邊風光帶,市民多,車輛少,並且上方有橋面可爲之遮風擋雨,漸漸地小販們於此彙集成市,小有規模。當然此類小販基本都屬無證經營,一旦管理人員到來,頓時人仰馬翻,四處逃竄,做鳥散狀。管理人員一離開,就又會慢慢聚攏,爲典型的游擊戰術,讓監管部門疲於管理,頭痛不已。這也是爲什麼一到午夜,這裡反而熱鬧無比的原因,因爲這時政府管理部門的人員此時早已進入夢鄉,無心管理。

楊志遠於一個燒烤攤前站住,提議,說:“師兄,要不要嚐嚐本地風味,體會體會本地平民的夜生活方式。”

李澤成對吃喝一貫隨意,這從他請楊志遠吃飯不上高檔酒店,選於老張的小四合院餐館就可見一斑。李澤成聽楊志遠一說,他點頭同意。二人選一干淨之處於一張小桌坐下,爲衛生起見,楊志遠沒有點肉食之類,點了幾個烤茄子、烤香蕉、烤韭菜之類的素食。

楊志遠還點了兩瓶啤酒。這種於路邊小攤吃小吃的經歷,在李澤成的記憶裡只怕早就褪色。他坐在小馬凳上,饒有興趣地看着攤主就着木炭在鐵板上把菜蔬烤得嗞嗞直響。澤成師兄身居高位,心境竟然還是如此平和,讓楊志遠不由心生感慨,心想澤成師兄跟在院長身邊,院長對百姓的謙和、隨心、隨性,師兄跟在院長身邊,自然就感同身受,性情也就和院長有了幾分相似,對底層的百姓具有熱愛之心,謙和有加。這就是做秘書的好處,澤成師兄能夠跟上院長這樣一位勤政愛民的首長,是澤成師兄的幸運。而周省長呢,這位省長除了澤成師兄瞭解的那樣勤政,深得上層信任,那麼他是不是也有着一種誠誠愛民之心,從而得到底層百姓的讚揚呢。如果周省長既得上層信任,又得下層百姓的擁護,那跟着這樣一位省長倒也不失爲一件幸事。楊志遠突然心有所動。楊志遠笑,說:“師兄,要不我們來用自己的方式來檢測一下週老闆的性情如何?”

周老闆是誰,自然是省長周至誠,李澤成心知肚明,知道楊志遠這是怕周圍人多有耳,不想引人關注。

李澤成笑:“好奇地說,什麼方式?”

楊志遠笑,說:“我總是這麼認爲,一個主政者,除了對自己要求嚴厲之外,還必須有一個仁慈之心,當然我說的仁慈,不是對貪腐行爲網開一面。我說得是主政者必須對治下的百姓保持着一顆仁懷和博大之心,對底層生活疾苦的百姓關懷體恤。”

李澤成點頭,說:“這點我認同,也深有體會,院長就是這麼一個人。”

楊志遠一指涵洞周邊諸多的小攤小販,說:“相對來說,這些人就是城市生活的底層草根。他們生活貧瘠,沒有生活來源,不得不於午夜疲於奔命。如果師兄覺得不是唐突,你不妨打個電話把周老闆叫出來,到此處坐坐,我倒想看看周老闆對這些底層百姓會持一種怎樣的心態待之。”

李澤成笑,說:“志遠,也只有你纔會想出以這樣一種異想天開的方式來考察周老闆。不過,也不是不可行,周老闆既然想要你到他的身邊工作,那他就該禮賢下士,你這樣做也不爲過,很正常,要不,我們試試?”

李澤成讓楊志遠這有些離奇的想法勾得蠢蠢欲動,一說試試,早已拿出手機,好玩地撥通了周至誠的電話。

首長於省委招待所休息,儘管安保工作有九局和彭處長的人員負責,周至誠還是不敢大意掉以輕心,他再三叮囑省政府保衛處的處長焦達要做好外圍的保衛工作,之後周至誠還不放心,又四處巡視檢查了一遍,就在這時李澤成的電話就到了,周至誠一聽宋華強說是李澤成的電話,趕忙從宋華強的手裡接過電話。

電話裡李澤成笑問:“周老闆這會在哪呢?”

周至誠笑,說:“還能在哪,省委招待所唄。”

李澤成笑,說:“我就知道你周老闆應該還沒休息,想不想出來坐坐。”

周至誠知道,李澤成這會肯定是和楊志遠在一起,李澤成這會給自己打的話,應該是楊志遠已經同意到他的身邊工作了。他笑,說:“行啊,告訴我地點,我馬上就到。”

李澤成笑,說:“在省委招待所不遠的大橋下。”

周至誠以爲李澤成和楊志遠在喝茶,問:“什麼茶館?”

李澤成笑,說:“周老闆就知道茶館,不能有別的。沒有名字,就涵洞下。”

周至誠掛了電話,有些納悶,這個澤成,無緣無故的叫什麼周老闆,什麼意思?他問宋華強:“大橋旁邊可有像樣的茶館、會所之類?”

宋華強搖頭,說:“那一塊就幾個小飯店,晚上倒是做些夜宵生意,我記得好像沒有什麼茶館。”

周至誠心說這個澤成只怕是在搞什麼名堂。也懶得去想,指揮宋華強,說:“通知於小閩把車開過來,去大橋的涵洞下。”

周至誠來本省兩年,家屬並沒有一同過來,還在北京。省委常委都有小樓,獨立成棟,聚於一處,以便管理。周至誠到本省後,按說也該按此待遇安排住處,但常委樓就那麼多,早就被現在的常委和退下的常委住滿了,老省長是到點退休,不屬榮調,常委樓一時半刻沒有空餘。省委秘書長文坤和當時的省政府秘書長感覺有些爲難,特意來和周至誠商量。周至誠那些天臨時住在省委招待所裡,感覺這裡環境不錯,吃飯方便,既然秘書長們不好安排,周至誠一想自己一個人佔着一棟常委樓,實在沒有那個必要,乾脆就住省委招待所得了。周至誠有早上起來散步的習慣,招待所地域廣闊,植被也多,空氣清新很適於此類運動。周至誠在招待所住習慣了,感覺蠻好,就一直在招待所住了下來。當然爲安全起見,省政府保衛處按處長焦達的安排,在周至誠住的地方增加了一個警務所,負責省長安全。

於小閩和宋華強同住省政府職工大院裡,忙完自己的事情,於小閩就在車裡休息,等宋華強一同回家。一聽省長這麼晚了還要外出,趕忙把2號奧迪車開了過來。

省委招待所離大橋走路也就十幾分鐘的路程,奧迪一下子就到了。於小閩在大橋涵洞不遠處停下車,周至誠下了車,說:“小閩在此處等我,小宋,你先回去,不用等了。”

宋華強和於小閩知道省長和李澤成有話要談,齊聲說:“明白。”

涵洞下,李澤成給周至誠打完電話,一樂,說:“周老闆馬上就到。”

兩人碰了一杯啤酒,繼續着他們的話題。

楊志遠說:“其實,一個人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並不是這個人的錯。但如果這個社會不去關心底層民衆的疾苦,不想方設法去解決底層民衆的生活困境,不爲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反而加以制約和打壓,那就是這個社會的錯,而且我認爲如果這樣做的話,這個主政者的思維方式也有問題。在我看來,一個社會富裕不富裕,和諧不和諧,不是社會財富的積累程度越多越好。而應該看這個社會底層民衆的安全指數和幸福指數高不高。執政者不能去要求底層民衆爲社會貢獻了什麼,而該是你爲底層民衆提供多少彰顯公平的機會。”

李澤成直搖頭,嘖嘖地說:“乖乖,志遠,我發現你看問題總是喜歡從小處而生卓見,往往還極具高度和前瞻性,你不從政還真是可惜了。”

楊志遠笑,說:“小處往往可以窺探出人生,細節往往決定成敗。”

李澤成笑,說:“那你讓我把周老闆叫來,是不是也想從小處從細節之中,窺探周老闆的品行。”

楊志遠也不隱瞞,說:“是有此意。”

李澤成點了點楊志遠,笑,說:“也只有你纔會這樣,也只有你纔敢這樣,放眼周邊官場,也就只有你獨此一例,真不知道是你給周老闆當秘書,還是周老闆給你當秘書。”

楊志遠笑,說:“如果沒有你澤成師兄在身邊,沒有你澤成師兄推波助瀾,我哪有這樣的機會。”

李澤成笑:“這倒也是屬實。”

就在這時,李澤成看見周至誠東張西望地朝這邊走了過來。他一笑,朝周至誠招了招手,自然不可能叫什麼省長之類,讓人注目。只說:“周老闆,在這呢。”

周至誠一笑,心說,難怪澤成在電話裡叫我老闆,原來是在這麼一個噪雜之地。他很是好奇,說:“澤成,搞什麼名堂,挑了這麼一個噪雜之地,這難道就是你的風格。”

李澤成笑:“此地風輕雲淡長月當空星光燦爛,酌一杯酒,品一、兩個小吃,有何不妥?”

周至誠一笑,說:“這麼一個噪雜之地,被你澤成一說,倒是雅緻了許多,既然你澤成有此雅興,我自陪之。”

早有夜攤老闆給周至誠搬來一個小馬凳,拿來碗筷,說:“老闆,請坐。此類百姓整天忙於生計,自然對時事新聞關注極少,這麼大個省長光臨自己的小攤,老闆竟然不識,以爲平常。”

楊志遠一笑,接過碗筷,拿過熱水瓶,把碗筷燙了燙,這種場合不好稱呼,他笑,也如李澤成一樣,說:“老闆,要不要來瓶啤酒?”

周至誠哈哈一笑,說:“搞得像地下工作者一樣,行,就來一瓶啤酒。”

李澤成笑,說:“這說明我們的幹部在一步步地遠離勞苦大衆了。”

周至誠點頭,說:“澤成說的極是。”

李澤成望了望周遭,笑:“今天周老闆好像沒帶保鏢,微服私訪?”

周至誠笑,不再如以前那般叫楊志遠楊總,他也如李澤成一般叫志遠,他說:“我早就聽說志遠功夫了得,有志遠在,一個頂三。”

周至誠這麼一叫,不知不覺中就和楊志遠親近了幾分。

李澤成笑,說:“看來周老闆不僅找了個秘書,還找了個好保鏢,一舉兩得。”

周至誠笑,也不隱瞞,說:“志遠,我可找好多人瞭解過你了,說實話,我還就看上你了,你說行也行,不行也得行。”

李澤成笑,說:“周老闆幹嘛,強賣強買啊,這同樣不是你的作風。”

周至誠哈哈一笑,說:“不行啊,那好,大不了我三顧楊家坳,我就不信你志遠不同意。”

楊志遠一笑,心想,不管是不是因爲有李澤成在,這麼大個省長,這麼說話,這麼直率,有些意思。

李澤成一笑,說:“志遠,給周老闆也上幾份小菜。”

周至誠笑,他說:“志遠,光上素的不行,上幾個雞腿、雞翅什麼的。”

李澤成笑,說:“周老闆,這可都是無證攤販,上雞腿、雞翅什麼的,就不怕不衛生。”

周至誠笑,說:“這倒也是個事。”他扭頭問攤主,說:“老闆,那些雞腿、雞翅可還新鮮?”

攤主一臉的笑,說:“老闆,這你大可以放心,我們每天上肉食品公司進貨,晚上再在這擺攤,新鮮的很,從來就沒有人在我這吃壞過肚子,我要是壞了名聲,早就讓人把攤砸了,哪裡還能在這擺攤。你看我這生意不錯,就因爲我烤的東西質量過硬,口味好。老闆別看我們是擺地攤的,但我們都知道講信譽,做人要厚道,這樣纔會常來常往。”

周至誠笑,說:“這話說得在理,老闆,那就來三個雞腿,三個雞翅。”

攤主說:“好嘞,這就給您燒烤。”

楊志遠笑,就話引話,他說:“老闆,既然知道做生意要長久,爲什麼不辦個個體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什麼的?”

攤主說:“我們也想辦個證什麼的,免得一天到晚被人攆。可辦證要錢不說,還要有固定的經營場地才行,你說我就這麼個地,上哪找什麼固定場地去。”

李澤成自是明白楊志遠的意思,他笑,說:“周老闆,我看有些事情不是人家不想爲,而是條件制約,是無能爲。”

周至誠笑,說:“這倒也是實情。”他把球拋給了楊志遠,他說,志遠,要是讓你來處理這種事情,你會怎麼做。

楊志遠笑:“要我說,如果要真心爲民,這事情做起來簡單:一是免除一切辦證所需的費用;二是對此類情況特殊的個體工商執照實行備案制,不要求人家有固定場所,只要求人家有固定住所就行,當然如果是外來戶,只要其戶籍所在地提供合法證明,辦有暫住證就行,其他手續去繁就簡,以方便羣衆爲目的。”

周至誠笑,說:“志遠,就這麼簡單。這攤一收,留下髒亂差的衛生怎麼辦?對江河的污染怎麼辦?”

楊志遠心想自己想試試省長,省長又反過來考自己,他笑,說:“其實只要有心,這問題並不難解,由環衛部門劃定專門的區域,由各自的攤主負責在收攤後清理乾淨,垃圾由攤主帶走,不得隨意扔棄。當然,如果刻意爲民,不妨放置一個垃圾箱,第二天一早由環衛部門來清掃乾淨,還市民以潔淨。”

周至誠笑,說:“一個困擾多年的城市治理頑疾,就被志遠你三言兩語解決了?”

楊志遠說:“政府現在實行的是堵,而我的辦法是疏。試想水欲溢之,唯有疏之,堵豈能堵得住。當然,我這也是一己之見,我們還可以集思廣益,登報也好,上電視也罷,總之廣而告之,發動市民出主意,想辦法,加以完善,肯定可以拿出一套讓各方都接受的辦法出來。”

周至誠說:“那你說說,爲什麼這個辦法政府的相關部門就沒想到?”

楊志遠笑,說:“老闆,說了你可別生氣,這是政府部門的官僚思想在作怪,不是沒想而是不願,典型的惰政。”

周至誠笑,說:“好,志遠,這事情就由你來監督執行,你說,你什麼時候來上班?”

李澤成笑着看了楊志遠一眼。

第22章 江山多嬌(3)第5章 書記蒞臨(4)第4章 不拘一格(2)第2章 韜光隱晦(3)第5章 大智若愚(2)第3章 權力快感(1)第24章 稻田養殖(2)第3章 先行一步(1)第2章 楓樹灣(3)第21章 務虛務實(3)第7章 夜色迷離(2)第9章 專橫跋扈(2)第19章 中央考察組(1)第21章 北京過年(2)第11章 勿忘歷史(2)第23章 蓄意阻擊(4)第33章 旅遊畫冊(3)第37章 獻禮華誕(2)第27章 大器必成第3章 多方會談(3)第10章 新春福到(2)第25章 洽談周(4)第37章 獻禮華誕(1)第14章 通普高速(1)第9章 縣長相幫第5章 書記蒞臨(2)第9章 縣長相幫第10章 新春福到(3)第4章 路見不平(3)第43章 一語定盤(3)第16章 無語的憂傷(1)第4章 不拘一格(2)第26章 懷舊之旅(2)第32章 人大議案(2)第23章 蓄意阻擊(1)第17章 水落石出(1)第5章 書記蒞臨(5)第39章 依依惜別(1)第46章 情誼無價(1)第17章 吉祥號碼(1)第18章 民生民憂(2)第25章 洽談周(1)第18章 開工在即(1)第19章 中央考察組(2)第22章 江山多嬌(4)第6章 有情翩翩(4)第3章 多方會談(2)第23章 線上有線(1)第31章 情深意切(2)第32章 熱淚盈眶(2)第33章 旅遊畫冊(1)第29章 意外當選(1)第30章 責無旁貸(1)第19章 運輸問題(1)第8章 市長調研(2)第36章 諸事妥當(2)第40章 蓬蓽生輝(2)第20章 欲罷不能(1)第29章 刮骨療傷(1)第14章 通普高速(4)第19章 中央考察組(1)第19章 好事連連(1)第23章 蓄意阻擊(2)第2章 成竹在胸(2)第34章 花香遍地第6章 短兵相接(1)第14章 通普高速(1)第17章 喪鐘爲誰而鳴(1)第10章 旅遊專線(3)第16章 無語的憂傷(2)第29章 意外當選(1)第2章 成竹在胸(3)第39章 依依惜別(2)第32章 昔日重來(4)第26章 懷舊之旅(1)第30章 責無旁貸(3)第31章 情深意切(4)第37章 獻禮華誕(2)第5章 執政之道(2)第13章 思變之力(1)第2章 師生情重(3)第19章 中央考察組(3)第24章 將軍光臨(3)第30章 冬天的溫暖(1)第10章 旅遊專線(3)第2章 捨我其誰(3)第36章 事在人爲第2章 成竹在胸(3)第37章 天塹變通途(2)第21章 務虛務實(2)第22章 江山多嬌(1)第8章 張溪嶺(2)第5章 從政之道(1)第4章 先謀後定(1)第6章 短兵相接(2)第7章 夜色迷離(1)第1章 空降社港(1)第4章 路見不平(1)第14章 通普高速(5)第6章 沿海調研(2)
第22章 江山多嬌(3)第5章 書記蒞臨(4)第4章 不拘一格(2)第2章 韜光隱晦(3)第5章 大智若愚(2)第3章 權力快感(1)第24章 稻田養殖(2)第3章 先行一步(1)第2章 楓樹灣(3)第21章 務虛務實(3)第7章 夜色迷離(2)第9章 專橫跋扈(2)第19章 中央考察組(1)第21章 北京過年(2)第11章 勿忘歷史(2)第23章 蓄意阻擊(4)第33章 旅遊畫冊(3)第37章 獻禮華誕(2)第27章 大器必成第3章 多方會談(3)第10章 新春福到(2)第25章 洽談周(4)第37章 獻禮華誕(1)第14章 通普高速(1)第9章 縣長相幫第5章 書記蒞臨(2)第9章 縣長相幫第10章 新春福到(3)第4章 路見不平(3)第43章 一語定盤(3)第16章 無語的憂傷(1)第4章 不拘一格(2)第26章 懷舊之旅(2)第32章 人大議案(2)第23章 蓄意阻擊(1)第17章 水落石出(1)第5章 書記蒞臨(5)第39章 依依惜別(1)第46章 情誼無價(1)第17章 吉祥號碼(1)第18章 民生民憂(2)第25章 洽談周(1)第18章 開工在即(1)第19章 中央考察組(2)第22章 江山多嬌(4)第6章 有情翩翩(4)第3章 多方會談(2)第23章 線上有線(1)第31章 情深意切(2)第32章 熱淚盈眶(2)第33章 旅遊畫冊(1)第29章 意外當選(1)第30章 責無旁貸(1)第19章 運輸問題(1)第8章 市長調研(2)第36章 諸事妥當(2)第40章 蓬蓽生輝(2)第20章 欲罷不能(1)第29章 刮骨療傷(1)第14章 通普高速(4)第19章 中央考察組(1)第19章 好事連連(1)第23章 蓄意阻擊(2)第2章 成竹在胸(2)第34章 花香遍地第6章 短兵相接(1)第14章 通普高速(1)第17章 喪鐘爲誰而鳴(1)第10章 旅遊專線(3)第16章 無語的憂傷(2)第29章 意外當選(1)第2章 成竹在胸(3)第39章 依依惜別(2)第32章 昔日重來(4)第26章 懷舊之旅(1)第30章 責無旁貸(3)第31章 情深意切(4)第37章 獻禮華誕(2)第5章 執政之道(2)第13章 思變之力(1)第2章 師生情重(3)第19章 中央考察組(3)第24章 將軍光臨(3)第30章 冬天的溫暖(1)第10章 旅遊專線(3)第2章 捨我其誰(3)第36章 事在人爲第2章 成竹在胸(3)第37章 天塹變通途(2)第21章 務虛務實(2)第22章 江山多嬌(1)第8章 張溪嶺(2)第5章 從政之道(1)第4章 先謀後定(1)第6章 短兵相接(2)第7章 夜色迷離(1)第1章 空降社港(1)第4章 路見不平(1)第14章 通普高速(5)第6章 沿海調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