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天網恢恢(1)

楊志遠說:“法國大文豪雨果曾經說過‘城市的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智慧和良心’,我想問一問,我們會通的‘良心’何在!智慧何在!”

此時,離國慶又過了一段時間,周至誠書記和朱明華書記早就回到了各自的省份,兩位省委書記光臨社港,就像是微風拂過水麪,波瀾不驚。此時已是深秋,楓樹灣的楓葉該是紅楓似火,正是最佳賞楓之時。會通沒有紅楓,但路邊的樹葉悉悉率率,風一起,滿地枯枝敗葉。

楊志遠是在戴逸飛的辦公室裡說這話的。當天在場的除了戴逸飛,還有市委另一位常委、市紀委書記騰瀾。

楊志遠這話不是無緣無故,信口開河,是有所指。

八月那場百年難遇的暴雨來臨之時,楊志遠讓鄺文韜開戴逸飛的越野車上十八總老街,楊志遠當時看着路邊排水不暢積水嚴重的下水道,眉頭直皺,覺得這個河東新區排水系統有問題,問題在哪?楊志遠調來會通市城市下水道管網的設計圖紙,會同專家學者分析論證,大家一致認爲設計圖紙沒有問題,對暴雨有充分的預計,會通今年遭受的這次暴雨,如果是按圖紙施工,那肯定沒有問題,不會引起內澇。既然設計沒有問題,那就只能是淤泥堵塞嚴重或者是因爲河水已經漫過排水口,致使河水倒灌的原因了?再查,也不是!

這一來,更大的問題又出來了,什麼原因都不是,豈不是見鬼了?

查不出原因,遇上別人可能會放一放,暫時擱置於一邊,但偏生遇上了楊志遠這種不怕妖魔鬼怪的人,非要把這個鬼怪揪出來不可。要不然下次再遇上更大的暴雨怎麼辦?讓暴雨成災?會通城區變成汪洋大海?他楊志遠又帶領衝鋒舟於城區搶險救災?那迎接他楊志遠的就不會是鄉親們送的鮮花了,只怕是鄉親們的唾沫。在城區開車會被積水淹死,走在路上會掉到下水道里沖走,千古奇聞,他這個市長還有何臉面存世。

這時候的問題,就不需要什麼專家學者來論證了,現在需要站出來論證的,是市紀委書記騰瀾。

市紀委是幹嘛的,反腐倡廉,這事不歸他楊市長管,他楊市長雖然在本市排名第二,比紀委書記排名高几個名次,但大家都是常委,常委工作都有明確的分工,他楊市長管經濟管建設,騰瀾書記管紀律管監察,楊市長如果有確鑿的證據,可以提請市委常委會對涉嫌的市管幹部實行紀律檢查,經市委常委會批准,市紀委纔會有請涉嫌幹部到一處偏僻的地方住免費的賓館,在規定的地點規定的時間裡學習學習文件,也就是所謂的‘雙規’。不能你楊市長以爲有什麼地方不對,就可以胡亂作爲。

得走程序。

但很顯然楊志遠並不想走這個程序,因爲時候不到。因爲在他看來下水道之所以排水不暢,是有‘妖魔鬼怪’在作祟,但具體何人是那個鬼,他也說不清楚,也就是說他目前屬於猜測,手頭上並沒有充分的證據,得有勞騰瀾書記去核實。

既然不能擺到桌面,不能上常委會,那就只能私下底找騰瀾書記談談,他楊市長雖然可以和騰瀾談,但未免有些越俎代庖,因此最好有勞逸飛書記一同出馬。

戴逸飛剛纔一聽楊志遠找自己竟然是這麼一檔子事,直樂,說:“就憑你楊市長見到路邊的下水道排水不暢,就因爲市裡的繞城公路修建不久就坑坑窪窪,你就懷疑這中間有鬼?讓市紀委對市城市建設投資公司的相關人員進行調查?有沒有搞錯?”

楊志遠笑,說:“有沒有搞錯,我不敢保證,但我只想問逸飛書記,你認爲這正常?”

戴逸飛點頭,說:“這是有些不正常。”

楊志遠笑,說:“這不就是了,既然你我都認爲這不正常,那查一查,又有何不可以的?一定要讓內澇成災,車毀人亡纔去重視,是不是有些亡羊補牢,爲時已晚。”

戴逸飛直搖頭,說:“市長這是什麼?生活中不缺少腐敗,而是缺少發現腐敗的眼睛?在市長的眼裡,我懷疑你是不是看誰都有問題?”

楊志遠笑,說:“逸飛書記放心,我看你肯定沒問題。”

戴逸飛笑,說:“你怎麼說話的。”

楊志遠笑,說:“給騰瀾書記的電話是你來打呢,還是我來打。”

戴逸飛無奈,說:“好人做到底,我打,你喝茶,靜等就是。”

市委沒有市政府那麼多內設機構,市委雖然也是新建,說是市委大樓,其實就是一個院子圍着幾棟小樓,市紀委就在其中的一棟小樓之中。戴逸飛的電話一打,市紀委書記騰瀾沒過多久就到了,一看楊志遠也在,騰瀾直笑:“書記、市長都在,什麼情況?有案子?”

楊志遠說:“給騰書記派個活,將市城建投資公司給過一遍,我就不信不能把下水道一下雨就澇,路一過就爛,橋一壓就垮的諸多謎團揭開,我倒是要看看這到底是些什麼妖魔鬼怪在跟老百姓過不去。”

騰瀾是地級市裡唯一的一位女紀委書記,女性能勝任紀委書記一職的,一般都比較強勢,性格有如男性。騰瀾二話不說,笑,說:“行,市城建投也不過是一個副處級單位,楊市長說過一遍,就過一遍,有沒有重點?”

楊志遠說:“市政工程由誰經手招投標的,誰的嫌疑就最大。不管是城建局還是城建投,查一查就知道。還有市政工程完工以後誰驗收?市政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站!誰在豆腐渣工程上簽字驗收合格,就查誰!至於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怎麼查,那就是騰瀾書記的事了。”

騰瀾笑,說:“楊市長,我要是把下水道挖出來,驗明正身,楊市長不會怪我破壞市政建設吧。”

楊志遠笑,說:“騰書記想怎麼挖都行,但該把握的還是得把握,只宜悄悄進行,不宜弄得滿城風雨,風聲鶴唳,而且還不能刑訊逼供。”

騰瀾說:“那我只能先讓人把施工方控制起來。那些拿工程的老闆,平時大吃大喝,咱紀委的粗茶淡飯,他們怎麼吃的習慣,只要把圖紙往老闆們的面前一擺,我可以保證,竹籃倒豆,吐得又幹淨又快。”

楊志遠笑,說:“那我還能說什麼,只能是有勞騰瀾書記了。”

騰瀾原是省紀委下派,先戴逸飛到任。省委派騰瀾到會通的目的明確,就是因爲省紀委對會通市紀委的工作不滿意,提請省委走馬換將。但騰瀾上任以來,市紀委在查處大案要案上還是沒有一絲的建樹,不是因爲會通的領導幹部都是廉潔奉公的典範,而是因爲會通的地方保護主義情結嚴重,於海天主政時就不用說了,戴逸飛主政還是如此,市紀委哪怕是查一個小案,也會遇上來自各方面的阻力,困難重重,苦不堪言。騰瀾是兩頭都不討好,省紀委對其不滿意,羣衆對其更不滿意。直到楊志遠到了會通,情況纔有所好轉。楊志遠到會通後,張博曾經給楊志遠打過電話,說女同志,不容易,會通的情況複雜,超出大家的想象,志遠你得支持紀委的工作。以楊志遠的嫉惡如仇的個性,即便是張博不打電話,楊志遠也是該支持的支持,何況有了這麼一個電話。

春節剛過,市紀委接到舉報,市拆遷辦的一名副主任,在環線公路的拆遷過程中,與一家被拆遷單位沆瀣一氣,採取多報拆遷面積的方式,侵吞國家上百萬的拆遷款。市紀委欲對此名副處級幹部立案調查,提交常委會討論,楊志遠當即表態予以支持,雖然邱海泉反對,但因爲楊志遠支持,戴逸飛也對此表示同意,其他人也不好多說什麼,邱海泉雖然在政府的工作中可以和楊志遠叫板,但在常委會上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這邊一通過,那邊市紀委就對該名副主任實行了“雙規”,這一查,市拆遷辦一窩端,從主任到普通科員,二十餘人無一倖免。騰瀾總算揚眉吐氣了一番。

這也是楊志遠敢於把這種捕風捉影的事情交給騰瀾辦的原因,騰瀾這人靠得住,辦案其實有辦法,不會知法犯法,爲達目的不擇手段,這點很重要。

市紀委其實不怕辦案,市紀委就怕沒案可辦。如果整天無所事事,如何凸顯紀委工作的重要性,紀委在市委的序列中,豈不被邊緣化。

騰瀾興致勃勃:“有楊市長的支持,市紀委肯定會把這個案子辦得漂漂亮亮。”

楊志遠這天下午來到荷塘災區。

有尋開平坐鎮指揮,災區建設進展迅速,尋開平向楊志遠拍胸脯保證,說楊市長你就放心好了,我向你保證在春節到來之時,災區羣衆居者有其屋。你去忙你的,這邊有我看着,誤不了事。

楊志遠轉了一圈,看來自己真沒有看錯尋開平,此人現在幹勁十足,如尋開平所言,荷塘災區的重建以目前的進度,春節之前,讓所有受災羣衆都搬進新居肯定沒有問題。還真用不着自己操心。

尋開平陪同楊志遠上荷塘堤看了看。

尋開平的擔子很重。荷塘的災後重建,除了讓災區的羣衆居者有其屋,還有另一項重大的工程,那就是荷塘堤的加固澆築。

荷塘堤決口此前早已封堵,但只是暫時之舉,當時也只是用泥土沙石,暫且將決口堵上。要想從此一勞永逸,得用鋼筋混凝土澆築才行。冬修水利夏修路,此時西臨江雖然還沒有正式進入枯水期,河牀還未完全裸露,但堤下人來車往,同樣一派繁忙,荷塘堤全面鋼筋水泥澆注的工作已經進入前期準備工作階段。

前些日子,楊志遠眼看着西臨江的水在一寸寸消退,河牀在一寸寸露出水面。西臨江水利建設的最佳週期就要來臨。楊志遠爲此召開了一個市長辦公會議。

楊志遠決定,先將荷塘鄉及其周邊那一段幾十公里長的土堤改頭換面,用鋼筋水泥武裝到牙齒。因爲這一段最重要,靠近市區,富饒,人口衆多。以本市目前的財力,不可能將會通所有的河堤水壩都加固澆築,那就必須突出重點,讓重點堤段重點水壩固若金湯,即便是明年水患重來,楊市長也不用再在決口前心力憔悴,歇斯底里,只需帶領大家小心固守就是。

事涉二億的資金,而且臨近年底,要用錢的地方很多,財政有些吃緊,楊志遠說:“資金吃緊,可以理解,但我們不妨從小處做起,各級領導幹部應該以身作則,帶頭過‘緊日子’過‘苦日子’,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年底了,所有政府部門的新年聚餐一概取消,所有能合併的會議合併召開。我相信,只要我們咬咬牙,挺一挺,困難都只是暫時的。”

對於水利投入這一塊,儘管有些困難,但會通在八月份剛吃了那麼大一個虧,大家都是心有餘悸。如楊志遠所言,再大的困難都得克服,哪怕是壓縮其他方面的開支,河堤水壩該投入的還是得投入,畢竟是人命關天的事情,這次荷塘決堤,因爲楊志遠處置果斷,沒有人員死亡,但下次再來上這麼一次傾盆大雨,會通還會不會這麼幸運?誰都不敢保證。對於楊志遠的提議,大家都沒有意見,這次市長辦公會議,一團和氣,前所未有,包括邱海泉,也是點頭同意,投了贊同票,很是少有。

邱海泉除了心有餘悸,還另有私心,水利這一塊,一直都是由他邱海泉主管,兩個億的投入,怎麼着也可以分到一杯羹。

卻不曾想楊志遠這次另有考慮,荷塘堤的澆築加固,就不勞邱市長了,荷塘堤的加固屬災後重建的一部分,既然尋市長是災後重建的第一副總指揮,我看這事就交給尋市長負責了。

邱海泉一聽,當即一愣,楊志遠這是什麼意思,分明就是對自己不放心。但邱海泉明白,如若平時,水利建設由他邱海泉主管,楊志遠這麼幹說不過去,但現在有了這麼一個災後重建領導小組,楊志遠讓尋開平負責並不爲過。邱海泉並不知道尋開平已經堅定不移地站到了楊志遠一邊,邱海泉之所以對尋開平這段時間和楊志遠走得近,沒有任何懷疑,一來尋開平一貫是做實事之人,倆人雖爲同盟,但尋開平一貫對邱海泉的行徑不屑,私底下並無多少交往;二來邱海泉還以爲尋開平這段時間累死累活,是因爲身背處分,想將功補過。

如果是劉鑫平、舒韶華任這個第一副總指揮,楊志遠如果讓他們接手,插手自己的事務,邱海泉肯定不會樂意,得爭一爭,但楊志遠讓尋開平負責,邱海泉就有些爲難了,不同意?反對?尋開平會作何想,如此一來,還會是左膀右臂?楊志遠這是要幹嘛?離間計?讓左膀右臂自相殘殺,其在一旁冷眼旁觀,漁翁得利。尋開平這人雖然死板了一些,但畢竟是一條戰線的人,讓一讓,很有必要。

邱海泉權衡了一番,一點頭,沒有提出任何的異議,對楊志遠的提議予以支持。

那天,楊志遠心情很好,很是滿意,說:“邱市長真是大度。”

邱海泉有苦難言,心裡罵大度個屁,臉上不得不笑,說:“如此一來,尋市長肩上的擔子就更重了。”

尋開平說:“感謝同志們的信賴,讓我尋開平有機會爲荷塘災區的鄉親們盡力,將功補過,我尋開平一定盡心盡力,在枯水期結束前,將這一段幾十公里長的河堤完工。”

今天楊志遠到河堤上一看,只見堤外的護坡已經在用麻石進行堆砌,楊志遠點頭,說:“不錯。進度是其一,工程質量更重要。開平市長,你我終將成爲歷史的過客,作爲會通的市長、副市長,儘管不能青史留名,但肯定可以爲子孫留下些什麼,比如說一段千年無憂的荷塘堤,就像戰國時的都江堰,宋時蘇堤,清時左公柳一樣,當歷史的車輪再往前行一千年,想一想,我們的後人散步在這一段固若金湯的河堤之上,你我今天是不是會因此而心潮澎湃?”

尋開平笑,說:“跟楊市長在一起,我尋開平時時刻刻都是心潮澎湃。我倒是覺得,應該在荷塘堤的這個決口,建一座紀念碑,讓我們的子子孫孫記住在這年的8·13日,會通曾經經歷過一場怎樣的災難。”

其實,這事楊志遠不是沒有想過,但真要建這樣一座紀念碑,不免會讓人產生某種聯想,以爲這是他楊志遠在爲自己歌功頌德。楊志遠笑,說:“紀念碑就算了,我倒是想在荷塘堤的這個決口之處立一塊無字碑,不寫一個字,就刻上荷塘堤建成的年月日,打上破折號,而終止的時間就留給我們的後人去填。如若是千年,那就是一座歷史的豐碑,如若是十年二十年,那就是遭人恥笑的恥辱柱。”

尋開平被楊志遠勾起萬丈豪情,尋開平說:“楊市長,你就這麼立,我尋開平有這個信心!”

楊志遠說:“好,荷塘堤建成之日,就是這個無字碑落成之時,我來主持。”

尋開平說:“我絕對不會讓後人恥笑。”

兩人下到堤下。尋開平問:“楊市長那天之所以提議由我負責荷塘堤的河堤工程,是不是對邱市長不放心?”

楊志遠笑,反問:“你說呢?”

第19章 運輸問題(3)第42章 人生之幸(1)第27章 省委考察組(2)第18章 換屆在即(4)第6章 有情翩翩(1)第33章 力所能及(1)第28章 風清月明(2)第8章 市長調研(2)第30章 責無旁貸(3)第30章 責無旁貸(3)第26章 賓客盈門(3)第46章 情誼無價(1)第38章 臨危受命(1)第18章 民生民憂(2)第11章 新年快樂(2)第11章 勿忘歷史(5)第9章 磁場效應(2)第3章 權力快感(4)第9章 縣長相幫第34章 提前佈局(1)第33章 初具雛形(1)第2章 師生情重(2)第19章 好事連連(1)第13章 英雄美女(2)第5章 書記蒞臨(2)第3章 權力快感(4)第36章 事在人爲第4章 魚頭期貨(1)第20章 欲罷不能(2)第35章 心情愉悅(4)第33章 初具雛形(2)第27章 你不知道有我愛你(1)第11章 勿忘歷史(4)第14章 時不待我(1)第1章 走馬上任(3)第23章 線上有線(4)第13章 英雄美女(1)第21章 務虛務實(3)第22章 追逐幸福的方向第32章 熱淚盈眶(2)第20章 欲罷不能(1)第4章 不拘一格(1)第7章 官德民風(1)第20章 南山開發(3)第9章 國慶長假(5)第11章 勿忘歷史(2)第8章 張溪嶺(1)第27章 競逐風流(1)第40章 蓬蓽生輝(2)第25章 豐收在望(1)第11章 兩會期間(1)第1章 空降社港(3)第12章 春暖花開(2)第34章 提前佈局(2)第40章 蓬蓽生輝(1)第1章 空降社港(2)第2章 楓樹灣(3)第2章 韜光隱晦(3)第11章 勿忘歷史(2)第20章 欲罷不能(2)第30章 責無旁貸(4)第19章 雄才韜略(1)第21章 務虛務實(4)第35章 激情飛揚(3)第10章 新春福到(1)第44章 千里姻緣(3)第17章 吉祥號碼(3)第9章 國慶長假(4)第37章 獻禮華誕(3)第18章 問政於楊(3)第18章 開工在即(1)第5章 書記蒞臨(3)第8章 張溪嶺(1)第14章 不離不棄(2)第18章 民生民憂(1)第7章 幾多醉(2)第25章 洽談周(1)第5章 書記蒞臨(2)第16章 同學情誼(2)第21章 有的放矢(2)第26章 願賭服輸(1)第7章 夜色迷離(2)第4章 路見不平(3)第5章 書記蒞臨(5)第1章 初來乍到(1)第12章 晴天霹靂(2)第22章 桃李天下(1)第21章 北京過年(1)第10章 旅遊專線(2)第14章 通普高速(1)第24章 將軍光臨(1)第24章 將軍光臨(1)第11章 勿忘歷史(3)第30章 冬天的溫暖(1)第42章 人生之幸(3)第18章 民生民憂(1)第19章 雄才韜略(2)第14章 通普高速(2)第35章 皆大歡喜(2)第23章 至關重要(1)
第19章 運輸問題(3)第42章 人生之幸(1)第27章 省委考察組(2)第18章 換屆在即(4)第6章 有情翩翩(1)第33章 力所能及(1)第28章 風清月明(2)第8章 市長調研(2)第30章 責無旁貸(3)第30章 責無旁貸(3)第26章 賓客盈門(3)第46章 情誼無價(1)第38章 臨危受命(1)第18章 民生民憂(2)第11章 新年快樂(2)第11章 勿忘歷史(5)第9章 磁場效應(2)第3章 權力快感(4)第9章 縣長相幫第34章 提前佈局(1)第33章 初具雛形(1)第2章 師生情重(2)第19章 好事連連(1)第13章 英雄美女(2)第5章 書記蒞臨(2)第3章 權力快感(4)第36章 事在人爲第4章 魚頭期貨(1)第20章 欲罷不能(2)第35章 心情愉悅(4)第33章 初具雛形(2)第27章 你不知道有我愛你(1)第11章 勿忘歷史(4)第14章 時不待我(1)第1章 走馬上任(3)第23章 線上有線(4)第13章 英雄美女(1)第21章 務虛務實(3)第22章 追逐幸福的方向第32章 熱淚盈眶(2)第20章 欲罷不能(1)第4章 不拘一格(1)第7章 官德民風(1)第20章 南山開發(3)第9章 國慶長假(5)第11章 勿忘歷史(2)第8章 張溪嶺(1)第27章 競逐風流(1)第40章 蓬蓽生輝(2)第25章 豐收在望(1)第11章 兩會期間(1)第1章 空降社港(3)第12章 春暖花開(2)第34章 提前佈局(2)第40章 蓬蓽生輝(1)第1章 空降社港(2)第2章 楓樹灣(3)第2章 韜光隱晦(3)第11章 勿忘歷史(2)第20章 欲罷不能(2)第30章 責無旁貸(4)第19章 雄才韜略(1)第21章 務虛務實(4)第35章 激情飛揚(3)第10章 新春福到(1)第44章 千里姻緣(3)第17章 吉祥號碼(3)第9章 國慶長假(4)第37章 獻禮華誕(3)第18章 問政於楊(3)第18章 開工在即(1)第5章 書記蒞臨(3)第8章 張溪嶺(1)第14章 不離不棄(2)第18章 民生民憂(1)第7章 幾多醉(2)第25章 洽談周(1)第5章 書記蒞臨(2)第16章 同學情誼(2)第21章 有的放矢(2)第26章 願賭服輸(1)第7章 夜色迷離(2)第4章 路見不平(3)第5章 書記蒞臨(5)第1章 初來乍到(1)第12章 晴天霹靂(2)第22章 桃李天下(1)第21章 北京過年(1)第10章 旅遊專線(2)第14章 通普高速(1)第24章 將軍光臨(1)第24章 將軍光臨(1)第11章 勿忘歷史(3)第30章 冬天的溫暖(1)第42章 人生之幸(3)第18章 民生民憂(1)第19章 雄才韜略(2)第14章 通普高速(2)第35章 皆大歡喜(2)第23章 至關重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