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土地兼併

第382章 土地兼併

“閣老,萬歲給孫傳庭發尚方寶劍了……”

宮廷裡的事情瞞不過外廷,當朱由校開口要給孫傳庭發尚方寶劍,消息就已經開始往外傳了。

躺在躺椅上,告病假的顧秉謙得知這個消息,他緩緩的睜開了眼睛,望着天花板許久後,他又平淡自然的合上:

“看看下面人的反應,府裡暫時別做出什麼反應。”

“是……”掌事老老實實作揖應下,而顧秉謙的模樣也讓他知道該怎麼安排了。

他退出庭院,隨後安排人去吏部和內閣,繼續爲顧秉謙告病假。

看得出、孫傳庭的這件事情,在最終結束前,顧秉謙是不會輕易站出來被火燒的。

現在走出去就是被下面的人架起來烤,他顧秉謙何德何能被人推上去和齊王打擂臺。

一把老骨頭,恐怕會還沒上臺就要散架了。

“爹,我聽說您又告病假了?”

這就好比一個公司裡,貪腐的人或許不敢在東窗事發後直面老闆,但他一定會對審計的人狺狺狂吠。

“只是眼下新政還在推行,萬事都沒有定數他們就站出來,一旦露了把柄,殿下不介意殺雞儆猴。”

在這個時代,想要維持一種穩定土地分配秩序,或多或少需要湊足五條硬性條件。

雖然是內閣閣臣,但孫承宗能收到的信息也很有限。

好在朱由檢給自己留了一條退路,這條退路也就是當初分田時制定的一條政策,即“土地屬於御馬監,土地不可買賣”。

“大明熬了三年,百姓也熬了三年。”

這是往細裡說,若是再往大一點說,雖然農業社會是一種非常穩定的社會模式,但是農業本身其實極爲脆弱。

“這種手段,你也不是沒有見過。”

他想抑制土地兼併,給百姓更大生存空間的想法和計劃,實際上因爲三年時間的天災大旱,這個計劃在許多省份已經宣告破產。

第五條,新作物的引進,使得土地糧食產量增加,這也變相延緩地多人少的問題。

這種情況下,他只能把孫傳庭當做是自己的分身,讓孫傳庭去做了一些本該是他,也只能是他去做的一些事情。

只是在更大的範圍內,唯一普遍和常見的財產形式就是土地。

第三條、必須地多人少,土地供給比較充分,或者土地增長速度要和人口增長速度相當。

明代的交易習慣大致可以把土地分出兩層來處理,也就是田面和田底。

“在我看來,眼下那所謂的齊王黨、顧黨、燕山派,實際上和當初的浙黨都是一樣的。”

天災不消除,那即便朱由檢將田地都收上來分給百姓,但一場場大旱,再加上一場場人禍,百姓手裡的田地怎麼被分下去的,就會怎麼被兼併回去。

顧秉謙再度合上眼睛,看也不看便詢問,而顧臺碩則是坐到了跟前,有些躊躇道:

“不是旁人讓孩兒來問的,是孩兒有些慌張。”

“唉……”袁可立嘆了一口氣,緊接着又道:

“訛上”還未成四天王的希巴,凌飛的傳奇訓練家之路開始了。

Wшw▪Tтkд n▪¢O

顧秉謙躺着正舒服,他的長子顧臺碩穿着道袍走到了庭院裡。

巡撫天下……

第四條,民間市場不活躍,土地流轉的需求比較低、百姓普遍貧窮以至於沒有可供流動的財富。

朱由檢這樣的現代人對於土地的理解基本限於所有權和租賃權兩種形式,法律專業的還知道一些法定的用益物權形式。

事情繞了回去,繞到了泰昌元年的局面。

這裡的流動絕不僅限於土地所有權,而是指更多的層面。

“當年沈一貫等人在浙江,每年江南遭遇水患時,他們表面積極籌措賑災,暗地裡賑災磨嘰,等江南的災民活不下去開始賣田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大肆買田賣糧了。”

他們倆和顧秉謙一起,三人都是狐狸。

“百姓的數量太多,士紳豪強兼併土地的速度太快。”

“或許吧……”袁可立附和了一聲,但他心裡清楚,這個問題僅憑朱由檢一人是很難解決的。

不過反過來說,如果真的有這麼一段風調雨順的好時光,那麼不斷增長的人口和日漸繁榮的商業也會破壞靜態的土地分配秩序。

和顧秉謙一樣,施鳳來和馮銓兩人躲得更乾脆,兩人一口氣就告假一個月,算上之前的兩個月,已經一口氣三個月沒有上朝、沒有前往外廷處理政務了。

“好了,有的事情爹也不能和你說,你老老實實和你弟弟在家裡讀書便是。”

“罷免人很簡單,甚至不需要理由,但要殺人就得需要理由了。”

袁可立舒緩了一口氣,接着又說道:

“這大旱三年,朝廷總計發出一千七百六十七萬四千兩賑災銀,四千三百二十七萬六千三百石賑災糧。”

將今日需要處理的奏疏進行彙總之後,六十七歲的袁可立將奏疏推到了六十六歲的孫承宗面前。

“士紳這邊,殿下把握不住的話,天下遲早還是得亂。”

首先第一條就是風調雨順,沒有嚴重的旱澇,農業生產比較穩定。

“所以爹您纔不斷告假?”顧臺碩稍微理解了,而顧秉謙之後的點頭也確定了他的猜想。

他將茶杯放下,緩緩摘下自己的烏紗帽,隨後才道:

只是這些條件其實都不是人力可以控制,所以想要設計一個政治制度來固定這些條件始終不變是做不到的。

顧臺碩對此也很是無奈,但他爹不說,他也不能問,因此只能作揖退出庭院。

畢自嚴也是狐狸,但畢自嚴手頭的事情太多,根本處理不過來,因此只能硬着頭皮上朝。

有什麼樣的爹,自然有什麼樣的兒子。

第二條,朝廷的運作必須相對良好且維持成本不高,使得每個百姓可以享受一些起碼的官府福利,比如蠲免等福利,讓農戶分攤到的財政壓力比較低,相應抗風險能力比較強。

處理事情之餘,他也在觀察京城的時局。

站在《大明坤輿總圖》下,朱由檢喃喃自語。

這個問題從封建專制開始時就存在,但凡有人能解決這個問題,那王朝三百年大限就不會讓統治者畏懼了。

人口就是市場,這裡加上大明,以及大明的藩屬國,世界二分之一的文明人口都將會成爲大明的經濟市場。

“這盤根錯節的勢力,想要收拾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一個不小心又是一場大案。”

“這種時候,我們顧家不能露把柄。”

這種模式,是在《大明律》的框架下,爲了滿足市場的實際需要,而被百姓和士紳豪強在自覺中、或不自覺中發明創造出來的。

因此,只要有財富的流動,就必然有土地的流動,除非一個國家正常的財富流動完全靜止或者被徹底破壞,否則土地的流轉就是無法以任何人爲手段阻攔的需求。

工業革命會把土地作爲絕對生產資料的地位給拉下馬,到時候他再想動手,也就輕鬆多了……

“下面的人以爲他們權力大了,就可以和殿下談條件了。”

朱由檢若是願意壓榨百姓,那他也就沒有必要和諸多黨派鬥爭多年了……

如果一個人去世了,最值得關注的遺產還得回到土地身上。

說到底,分了那前前後後近兩億畝耕地的百姓,都是御馬監的佃戶,只不過他們的自主性比佃戶更大,上面沒有一個地主管着他們罷了。

這個從關外三府赴京就任的閣臣,連一口熱茶都沒喝,便換上了官服開始處理內閣堆積如山奏疏。

當然、在某些局部場合中,牛羊牲畜、桑樹蠶絲、作坊商鋪也都是財產。

“這事情本該沒有那麼多爭議,眼下鬧出這麼多爭議,恐怕牽扯了你我不知道的事情。”

顧秉謙不想再說,他感覺這種事情和顧臺碩說了,以他的腦子,聽得太多不是什麼好事。

只要這種時候大明踏入工業革命,那土地兼併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還有六分呢?”顧臺碩略微皺眉,而顧秉謙則是坦然道:

“還有六分在殿下那邊,這事情什麼時候結束,也得看殿下什麼時候想結束。”

手下的將領看到這種情況,會不會心寒?兔死狐悲這種情況會不會發生?

除非政權和舊王朝一點關係都沒有,不然想要革命就是在沒打基礎的地基上蓋房子,遲早得垮。

如果一個人要借筆錢治病或者安葬家人,唯一可供出售或者擔保的財產也只能是土地。

第二章晚上十點更新,順帶推一本朋友的書

孫承宗接過了奏疏,只是稍微整理了一下後,他的動作忽的一滯,隨後擡頭對袁可立道:

“孫傳庭的事情,近來討論的人很多,今日萬歲又下發尚方寶劍,恐怕事情不會那麼快結束。”

“這麼多人都在阻攔那孫傳庭,說清楚些,無非是瞧上了百姓手裡的田地。”

“泰昌元年開始下發的田地,有多少存在,因爲這一場大旱被兼併走?”

說到底,當時是他分身乏術,京城需要他,而地方也需要他。

這五條,基本上就解釋了爲什麼很多封建王朝早期土地兼併問題不尖銳,就是因爲上面這些條件相對比較容易被滿足。

“大旱橫行之下,土地無法耕種,只有投入沒有產出,這種情況下百姓是很難熬的。”

“不如一刀切?”孫承宗忍不住開口,所謂一刀切也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可這種事情新興王朝能做,大明卻不能做。

分散的自耕農想要長期維持正常農業生產和土地分配秩序的場景只存在於環境風調雨順、朝廷運轉良好的特定歷史時期中。

講得簡單粗暴點,哪怕沒有官府或者大地主等各種現實因素,也必然會有部分農戶因爲天災、疾病、管理不當等各種原因破產,也必然會產生貧富分化。

“事情鬧成這樣,能輕鬆結束倒是奇怪了。”袁可立端起一杯熬夜的茶,不緊不慢喝了一口。

相比較他,反倒是袁可立對於眼下這件事情瞭解的更爲透徹。

孫承宗見狀,也緩緩摘下了自己的烏紗帽,抱着烏紗帽坐到了一旁,然後才道:

“呵……”袁可立無奈冷笑,搖了搖頭道:

從朝廷的角度看,想要用死制度禁止活人搞一切財富流轉和土地交易,則是不可能實現的任務。

“海外的上億畝耕地是多,可遷出去的人也多,不可能把沒地的,地少的人都分出去。”

“好了,都處理完了,可以送往齊王府和養心殿了……”

一塊土地上可以變出田面/田底、死賣/活賣、死當/活當,短佃/永佃等各種法律規定的,或者當地風俗和習慣形成的交易模式和安排。

好在有孫承宗幫襯,事情雖然多,但處理的也很快。

他坐在位置上,雙手緊緊抓握着扶手,面上端嚴:

“我朝的土地兼併問題,已經到了兼無可兼的程度。”

事實也證明了,朱由檢沒想過壓榨百姓來換取王朝延續這條路。

土地兼併在古代,基本上是一個根本上無解的問題,因爲土地在古代是唯一一種具有較高價值的財產。

“若非如此,朝中百官爲何揪着他不放?”

“糧商、士紳、豪強、官吏……”

當然,更困難的點不是在怎麼對付人身上,而是怎麼對付天災上。

唯一沒有擴充土地,向外開拓,還延續了統治的是南宋,然而南宋走的實際上卻還是鼓勵百姓從商,然後加大各項稅收壓榨百姓。

“官員想要吃下錢糧,士紳想要兼併土地,兩者不謀而合,又或者一拍即合,這事情自然就難爲了起來。”

“只是眼下看來,利慾薰心之下,他們怕是連死都不怕了,又怎麼會怕殿下?”

在官場事事刨根問底,這樣的人走不遠。

在大勢下,兩人的力量顯得微不足道。

這兩層可以分別轉讓或者處置,而這些交易模式和安排並非《大明律》事先設計的,條款也未必得到朝廷和《大明律》的保護。

人均一兩畝土地的分配,哪怕再平均,實際上也很脆弱,這點和朱由檢分地給百姓,卻一直改善不了百姓的生存環境是相通的。

因此,孫承宗說出這句話後也察覺到了不對,連忙改換口風道:

“事情怎麼做,殿下心裡應該是清楚的,他眼下按兵不動,或許是在等機會。”

“你的意思是,官員貪墨錢糧,故意不讓錢糧流入民間來平抑糧價,故意把百姓熬窮,然後讓士紳出來低價購買田地?”

“開源、無非就是增加土地,引進新作物、興修水利、鼓勵開墾荒地、對外擴張……”

“躲在家裡,實際上就是不想讓家裡人惹麻煩。”顧秉謙看着事事都要問清楚顧臺碩,略微有些失望。

“下面的人每日登臨家門,孫傳庭的事情一日不解決,我顧家的事情就一日解決不了。”

“殿下引進了番薯,馬鈴薯、西紅柿等各種作物,又對外擴張,讓大明增添了上億畝土地,鼓勵百姓開墾出了數千萬畝荒地,這些你我都看在眼裡。”

然而,在他來到大明的這麼多年,實際上他大抵是清楚瞭解了土地在這個時代的價值。

但現在的問題是,他帶的那批人都分了土地,並且許多人還參與了天災下的土地兼併。

只能說農戶擁有的土地越多,抗風險的能力相對越強。

袁可立的話通俗易懂,這份眼光僅僅放在軍事上倒是十分屈才。

顧秉謙瞥了他一眼,只覺得顧臺碩有些坐不住,臉上略微有些焦急。

顧秉謙是個官迷,顧臺碩也差不到哪裡去。

此時已經是深夜,二人共同在文華殿班值,除了門口的翰林編撰外,便只有在外廷行走的皇城三衛士卒了。

“節流、無非就是減少人口,對內對外戰爭或天災罷了。”

這種時候,他想用參與了土地兼併的人來解決土地兼併,這等同於是讓下面的人表演“我殺我自己”。

不過,一旦朱由檢開始要管,那分出去的地,實際上是能追查回來的,因爲這些地名義上都屬於“朝廷的地”。

“他們忘了殿下還年輕,若是殿下老邁,這樣的威脅也就受了,爲了天下太平。”

計劃的失敗,讓他算是明白了許多道理。

即使是後世,農業仍是一種收入微薄、且極易受到旱澇、病蟲害等外部因素干擾和打擊的行業。

————————

“殿下讓孫傳庭在下面拿人,算是給他們一個警告。”

袁可立和孫承宗在議論朱由檢,而朱由檢卻站在齊王府那空曠寬廣的承運殿內,仰望頭頂上那面寬大的《大明坤輿總圖》。

他的目光放在了南亞上面,因爲這裡擁有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

只是他的這話在顧秉謙聽來有些好笑,他撐起了自己,然後睜開眼睛坦然道:

“你這個官能不能坐回去,爹有四分把握。”

“這一場場大旱下來,也不知道肥了多少士紳糧商,又漲了多少貪官污吏的氣焰。”

總的來說,主動權還是在齊王府那邊,顧黨官員把事情鬧到這種地步,除非朱由檢點頭,不然他們就做不回齊王黨。

這也是爲什麼孫傳庭每去一個地方巡撫,都能抓到一批“大魚”的原因。

孫傳庭目前是一個執行人,但他一個人的能力有限,能組織的規模也有限。

《精靈世界裡的傳奇訓練家》

“那孫傳庭抓官拿官,表面是查貪腐擋了官員貪污的事,實際上是擋了地方士紳的財路,擋了朝中大員的財路。”

“田地買了大半,或者買到手裡沒了銀子,他們才慢慢開始賑災。”

這場天災的時間太久,朱由檢等不了,因爲等下去只能等出百姓造反,所以他只能先用一個辦法安撫百姓。

顧秉謙解釋的很全,但顧臺碩卻疑惑詢問:

這件事如果是朱由檢自己做,下面的官員恨不得把嘴巴縫起來,沒有人敢站出來唱反調,但事情變成孫傳庭來做後,事情就不同了。

“歷朝歷代要解決這個問題,無非就是開源、節流。”

孫承宗聽着他的話,手指頭忍不住在桌上敲打,數秒後他又忍不住開口道:

在這個時代,土地就是生產資料,每個得了勢的人都需要它,沒有得勢的人更需要它,誰都不願意放手。

顧秉謙侃侃而談,而顧臺碩也仔細聆聽。

這不是朱由檢想不想做的關係,而是涉及到有沒有人支持他做的關係。

“爹,您說我這個中書舍人,還能當回去嗎?”

有些安排的目的甚至就是爲了規避和突破《大明律》的限制,比如明代附帶祖墳土地或者名義上屬於宗族的土地在各地也都有一些交易和流轉的辦法。

然而,一場大旱下來,土地兼併的速度比朱由檢想的還要快。

如果一個人想要擴張自己的財富,唯一可供投資的去向也是土地。

顧秉謙的告假,忙壞的是新上任的內閣次輔袁可立。

朱由檢最開始能分地,是因爲他帶着一羣沒有土地的人分了土地。

“眼下是中小地主熬成了富農,富農熬成了貧農,貧農熬成了災民,災民熬成了死屍。”

大旱前,朱由檢是保證了絕大多數百姓手裡都有兩畝到三畝耕地,少量甚至擁有十畝,二十畝。

顯然,被罷官兩個月讓他有些煎熬。

如果一個人要送別人一份重禮,最貴重的禮物更是土地。

“早前殿下殺了那麼多人,現在下面的人早就學乖了,在南鎮撫司的文牘庫裡,他們每個人乾淨的和紙張一樣。”

“不是一不小心是一場大案,而是這事情已經是一場大案了。”袁可立打斷了孫承宗的話。

分田地?分誰的地?是分齊王黨的地?還是燕山派的地?又或者是分五軍都督府的地?

袁可立的話把事情說透了大半,而孫承宗聞言也湊上前皺眉接茬:

孫傳庭眼下和朱由檢站在一條線上,說到底,他們都是在對抗土地兼併這種大勢所趨的事情。

“碩兒,誰讓你來問的……”

你朱由檢今日可以革了齊王黨的命來分田地,明日就有可能分燕山派的地,後天就有可能分五軍都督府的田地。

當初的朱由檢需要培養一個不沾染太多利益的新興組織來解決土地兼併,給百姓分地,而現在的他又需要一個新興組織來將兼併土地的人給收拾,將被他們兼併的土地給吐出來。

“那我們爲何還告假躲避家中?”

“工業革命……”

孫傳庭遭遇這麼大阻力的原因,他比誰都清楚,畢竟就是他讓孫傳庭擔任的巡撫。

白銀精靈學院,他是有史以來最快速度畢業的學員!

精靈培育家,他開創出穴位刺激與培育藥劑相結合的全新流派,名字被永遠記載於精靈培育家協會!

精靈訓練家,他的精靈各個身懷絕技,毒療天蠍王的鉗子擁有恐怖巨力,技術高手特性的飛天螳螂擁有精湛劍術……

在探索中成長,在成長中成爲傳奇,漸漸的凌飛與傳聞中的神獸也有了交際。

掌管時間空間的帝牙盧卡與帕路奇犽。

掌管裡之世界的冥王龍騎拉帝納!

能穿梭時空的雪拉比!

擁有萬物起源的夢幻!

(本章完)

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387章 明貶實保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101章 視察火器第563章 廟堂新氣象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262章 任重道遠第154章 內部矛盾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73章 秦氏兄弟第356章 印度洋的風第286章 欲哭無淚虎蹲兔第88章 死太監銀錢多第519章 閒來無事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69章 滿桂到來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歸齊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第684章 後記(四)白駒過隙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歡第354章 頂樑柱朱由檢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574章 萬事不留人第442章 心慈手軟洪督師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110章 大用人才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512章 大國寡民第92章 點醒楊漣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436章 齊王大婚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衛第450章 戰前內訌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554章 書不如人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231章 西北的惡劣環境第294章 掃北大捷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300章 三娘子案爆發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540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489章 攤丁入畝第378章 飢餓的盛世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334章 試探建虜第142章 懷疑人生的葉向高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494章 喜訊不喜第318章 兵不血刃第695章 後記(十五)紹慶盛世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652章 齊王東渡(終章)第352章 直諫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56章 盡是空餉第577章 五國會談第323章 拿下鄭主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21章 清算御馬監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246章 《明荷南洋條約》簽訂第607章 師徒相悖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595章 天災人禍第251章 平定土默特第71章 遼鎮敗壞第380章 是齊王黨還是顧黨第361章 廢除徭役第240章 收復呂宋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47章 國之柱樑孫傳庭 忠心耿耿洪承疇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31章 百萬兵馬而無一軍可用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133章 謀劃山西三鎮第64章 孜孜不倦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580章 齊國募民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435章 齊王冠禮
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387章 明貶實保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101章 視察火器第563章 廟堂新氣象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359章 火燒草津城第262章 任重道遠第154章 內部矛盾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73章 秦氏兄弟第356章 印度洋的風第286章 欲哭無淚虎蹲兔第88章 死太監銀錢多第519章 閒來無事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69章 滿桂到來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歸齊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第684章 後記(四)白駒過隙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歡第354章 頂樑柱朱由檢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574章 萬事不留人第442章 心慈手軟洪督師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110章 大用人才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512章 大國寡民第92章 點醒楊漣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436章 齊王大婚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衛第450章 戰前內訌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554章 書不如人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231章 西北的惡劣環境第294章 掃北大捷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300章 三娘子案爆發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540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489章 攤丁入畝第378章 飢餓的盛世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334章 試探建虜第142章 懷疑人生的葉向高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494章 喜訊不喜第318章 兵不血刃第695章 後記(十五)紹慶盛世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652章 齊王東渡(終章)第352章 直諫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56章 盡是空餉第577章 五國會談第323章 拿下鄭主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21章 清算御馬監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246章 《明荷南洋條約》簽訂第607章 師徒相悖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595章 天災人禍第251章 平定土默特第71章 遼鎮敗壞第380章 是齊王黨還是顧黨第361章 廢除徭役第240章 收復呂宋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47章 國之柱樑孫傳庭 忠心耿耿洪承疇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31章 百萬兵馬而無一軍可用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133章 謀劃山西三鎮第64章 孜孜不倦第598章 紙幣金本位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580章 齊國募民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435章 齊王冠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