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玉女心經 (4)

要想揭開這個烏巢禪師的真實身份,就得留意他的一言一行。不過,烏巢禪師在浮屠山與取經隊伍相遇,只留下了一段經文和一首五言詩,其他並無異常。他留下的那段經文,其實就是佛教典籍中非常有名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爲了解開這段《多心經》背後的秘密,現將其全文(含標題)引用如下: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寂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以上這段《多心經》全文(含標題)270個字,翻來覆去地看,也沒看出什麼名堂來。於是,只好從這段《多心經》的用途上着手。【禪師道:“路途雖遠,終須有到之日,卻只是魔瘴難消。我有《多心經》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計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禪師的這段話道出了《多心經》名義上的用途。但是,結合西天取經的真實經歷來看,禪師的這段話完全是個謊言,跟如來所說的那個關於九環錫杖和錦襴袈裟的謊言一模一樣。西天路上,唐僧凡遇魔障,必念此《多心經》,但是卻並沒有出現禪師所講的什麼【自無傷害】的效果。無疑,烏巢禪師在這裡向唐僧撒謊了。但是,烏巢禪師爲什麼要向唐僧撒謊呢?爲了掩蓋他教唐僧這段《多心經》的真實目的。那麼,這個真實目的到底是什麼呢?還得回到這個《多心經》的文本上去。

之所以我們一開始沒有能夠參透《多心經》的正文,是因爲我們的參詳毫無頭緒可言。現在,我們發現了這《多心經》在用途上的破綻,再回過頭去看這段經文的時候,就恍然大悟了。其實,這段《多心經》全文(不含標題)260個字,真正的含義只在於正文第一句的前五個字——【觀自在菩薩】。正是這五個字點出了烏巢禪師的真實身份。不錯!烏巢禪師的真實身份就是觀音菩薩。

至於那首五言詩,實際上道出了取經一路上的各種魔障。這當然不是禪師算出來的。因爲他是觀音菩薩,又因爲觀音菩薩曾經半雲半霧地查勘過取經之路,所以這個烏巢禪師才能夠確切地知道這取經的路程。因此,那首五言詩實際上又一次印證了烏巢禪師的真實身份。如果他不是觀音菩薩,那麼爲什麼他會對取經之路如此熟悉呢?

可是,問題依然沒有解決。觀音菩薩爲什麼要教唐僧這段《多心經》呢?要弄明白這個問題,就必須結合觀音菩薩和金蟬子之間的那段驚世之戀。實際上,菩薩之所以要教唐僧這段經文,並讓他在危難之際默唸此經,是因爲她只希望危難中的唐僧能夠時時想她,常常念她。雖然金蟬子已然轉世爲唐僧,已然不再記得那曾經的風花雪月,不再記得她,但是菩薩仍然用自己獨有的方式讓他記住了自己,讓自己常在金蟬子的心田。難道這還不足以說明觀音菩薩對愛情的執着和對金蟬子的一片癡心嗎?

一個是一往情深的菩薩,一個是失憶無能的長老,原本是一對情投意合的金童玉女,現如今卻人仙殊途,各走各路。爲了如來的一句承諾,觀音菩薩以內心殘存的關於愛情的美好記憶幻化出無上的智慧和不竭的動力去爭取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二人世界。菩薩身在潮音洞,心隨取經人。在祥雲瑞靄之中,看他翻山越嶺,看他涉水渡河,看他風餐露宿,看他忍飢挨餓,看他開懷大笑,看他痛哭流涕,看他心慈手軟,看他貪生怕死,看他的一切,看一切的他,看着看着,菩薩的淚會流,菩薩的心會痛。在永不停息的權與利的紛爭中,觀音菩薩遊走在愛與恨的邊緣,不計得失,不拘小節,以柔情鑄就出鐵腕,爲愛情爲愛人竭盡全力地打拼,毫無保留地付出,爲的只是重現那往日的溫馨和幸福。

愛國之士,俱爲千古傷心之人!觀音菩薩人前是鐵血宰相,人後卻是癡情苦人。她爲愛情而苦苦掙扎的命運悲劇雖然不爲世人所知,但是卻逃不出親隨的雙眼。她曾帶着金毛犼全副武裝地去爲愛而戰鬥,她也曾不着衣衫在蓮花池畔爲愛而哭泣,因此她的坐騎金毛犼和寵物小金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菩薩愛情悲劇的影響。所不同的是,在此影響之下小金魚和金毛犼產生了截然相反的兩種愛情態度。小金魚同情菩薩的遭遇,但是卻羨慕菩薩的堅貞愛情。同時,他也渴望能有一份如此堅貞而純粹的愛情。而金毛犼雖然也同情菩薩的遭遇,但是他感悟最多的卻是不平和憤恨。他完全看不起主人爲了愛情而委曲求全的做法。要麼就轟轟烈烈地相愛,要麼就乾乾脆脆地了斷,一味委曲求全換來的只是勞燕分飛和虛度光陰。因此,金毛犼的愛情觀就是隻爭朝夕,享樂至上。如此,小金魚和金毛犼不同的愛情觀表現爲靈與肉的截然對立,這一點在二者的個人生活方式上得到了體現。

小金魚比金毛犼早離開普陀山,但是小金魚在通天河卻一直是孤家寡人,而金毛犼在麒麟山卻早已經荒淫無度了。如果不是二者愛情觀的差異,生活條件一直比金毛犼優越的小金魚爲什麼不在通天河娶妻納妾呢?因爲小金魚的內心有一份對愛的堅持。這也正是爲什麼小金魚只跟那個鱖魚精結爲兄妹而不是結爲夫妻的根本原因。其實,小金魚之所以會遠走他鄉去尋找唐僧,其目的就是爲了替菩薩了結掉那份令人心碎的感情。他了結這段感情的方式就是殺死金蟬子轉世的唐僧,讓這段感情一了百了。因爲,在小金魚看來這段看起來很美其實很苦的愛情已經成爲了菩薩生命的不能承受之重了,他再也不願見到菩薩常常爲此而在蓮花河畔傷心哀怨了。於是,爲了不讓菩薩再受愛情的煎熬和別有用心的人的威逼利用,小金魚下定決心要替菩薩了此情劫。小金魚大概沒有發現,其實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他的主人觀音菩薩。

之前說過,在荊棘嶺的那個杏仙其實就是觀音菩薩。可是,大家究竟有沒有留意過,這個觀音菩薩的化身爲什麼會是杏仙呢?因爲,杏花在中國文化中含義特殊,常有多情之意。比如,宋代葉紹翁的那句“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就非常有代表性。很顯然,這一枝“紅杏”的形象就暗合了觀音菩薩的真實身份。同時,這一杏仙形象也暗示出了觀音菩薩和金蟬子的那一段宿世情緣。

另外,之前在分析唐僧手中的九環錫杖時,我們曾經認爲此杖乃是由地藏王菩薩的金錫禪杖變化而來,而實施這一變化的人就是如來佛祖。那麼,如來是如何實施這一變化的呢?或者說,一根十二環禪杖究竟是如何變成九環禪杖的呢?與正常的禪杖相比,這九環禪杖究竟少了哪三環呢?相信這也與金蟬子和觀音菩薩之間的那段驚世之戀有關係。

一般情況下,禪杖上的十二環代表佛家的十二因緣。但是,何爲十二因緣呢?1.無明,2.行,3.識,4.名色,5.六入,6.觸,7.受,8.愛,9.取,10.有,11.生,12.老死。不過,這樣看,似乎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因此,將這十二因緣分類歸納之後再製成表格,對照表格參詳也許就能有所收穫了。

由以上表格所見,如來如果希望他的二徒弟金蟬子能夠在修煉境界上有所突破的話,那麼勢必要將那禪杖十二環中代表“現在三因”的三環拿掉。一方面,“現在三因”中正有金蟬子不能超脫的愛慾支因。這愛慾支因是金蟬子必須要克服的修行障礙,如來勢必將從這裡下手。而另一方面,在這三世因果中唯有這“現在三因”是可以變更的,或者說唯有這“現在三因”的變更纔有意義;“過去二因”和“現在五果”已成事實,不可變更;“未來二果”只可以通過“現在三因”來改變。十二因緣因果相隨,三世相繼,故而輪迴不斷,難以超脫。只要能夠斷掉這“現在三因”,也就斷掉了十二因緣。斷掉了這十二因緣,也就意味着跳出了那輪迴之苦。

因此,不論能不能成佛,金蟬子要想在修行上有所突破,其勢必要參破“現在三因”的“愛”支因,否則他難以超越自我。如果他過不了情關,那麼他就是成了大羅金仙,也逃不出再次墮入輪迴的命運。愛情,在這紛亂的世界裡就是一隻毒鴆,讓人瘋狂,讓人心碎,最後被人利用讓人死無葬身之地!如來不想金蟬子重蹈八百年前的覆轍。他一定會幫金蟬子渡過這修行難關的。九環錫杖的出現,正反映出瞭如來的一片苦心。相信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明白如來爲什麼會相信這個世界上有愛情的存在了。因爲佛家的修行就是要超越這情愛的羈絆,只有超越這情愛的羈絆纔能有機會超脫輪迴之苦。如果如來不相信這世間有情愛的存在,那他所謂的修行就沒有了理論基石。

在此,不得不爲觀音菩薩的癡心而感慨!看來,如來對她的承諾永遠也不可能兌現了。神的世界裡,不允許有愛情!因爲,一旦有了愛情,那麼神就會墮入凡塵,墮入輪迴,神也不再是神了。取經之路走得那麼蜿蜒曲折,那麼百轉千回,除了印證出取經談判的艱難,同時也見證了觀音菩薩爲愛情的付出和奮鬥!取經,也是一場如來和觀音之間的談判,一場真情和佛法的較量!

宇宙的不可思議之處就在於純粹的物質卻演化出了智能。無情,還是有情?這是一個困擾着一切智能的終極命題。無情,智能否定自己;有情,智能戕害自己。智能自出現的那一刻起就始終在自我懷疑和自我矛盾之中一路掙扎而來,其勢也將繼續一路掙扎而去。

《桂殿秋》

明眸裡,

山水長。

渾然天成有情傷。

不知青春剩多少,

但覺新來懶上妝。

第16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2)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55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2)第67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1)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89章 輕取隱霧山 (1)第52章 如來留下買路財 (1)第74章 黃花觀的秘密 (2)第119章 揹負青天 (1)第56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3)第15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1)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77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3)第92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2)第108章 誰主沉浮 (3)第71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2)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98章 天竺迷霧 (1)第86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2)第95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3)第46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2)第71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2)第95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3)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106章 誰主沉浮 (1)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51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2)第91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1)第117章 黃金寶塔 (1)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120章 揹負青天 (2)第50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1)第89章 輕取隱霧山 (1)第26章 獻瓜人死而復生,唐王受敲詐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15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1)第121章 天上人間 (1)第72章 盤絲嶺與七仙女第11章 美猴王中計反天庭 (1)第100章 不了了之的寇家血案第81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1)第28章 水陸大會——取經人的冠冕儀式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93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1)第97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2)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69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3)第95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3)第45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1)第54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1)第26章 獻瓜人死而復生,唐王受敲詐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72章 盤絲嶺與七仙女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16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2)第15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1)第20章 政壇新蕾——根正苗紅取經人第43章 平頂山大捷第107章 誰主沉浮 (2)第79章 真假唐僧 (2)第60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1)第112章 芭蕉情緣 (3)第14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2)第55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2)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11章 美猴王中計反天庭 (1)第50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1)第72章 盤絲嶺與七仙女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32章 沙悟淨——千古傷心人第86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2)第111章 芭蕉情緣 (2)第5章 神仙,還是妖怪? (2)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74章 黃花觀的秘密 (2)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31章 豬八戒——豈因紅顏下界來第15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1)第90章 輕取隱霧山 (2)第46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2)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62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1)第110章 芭蕉情緣 (1)第100章 不了了之的寇家血案第81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1)第111章 芭蕉情緣 (2)第39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1)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
第16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2)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55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2)第67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1)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89章 輕取隱霧山 (1)第52章 如來留下買路財 (1)第74章 黃花觀的秘密 (2)第119章 揹負青天 (1)第56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3)第15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1)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77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3)第92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2)第108章 誰主沉浮 (3)第71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2)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98章 天竺迷霧 (1)第86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2)第95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3)第46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2)第71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2)第95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3)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106章 誰主沉浮 (1)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51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2)第91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1)第117章 黃金寶塔 (1)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120章 揹負青天 (2)第50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1)第89章 輕取隱霧山 (1)第26章 獻瓜人死而復生,唐王受敲詐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15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1)第121章 天上人間 (1)第72章 盤絲嶺與七仙女第11章 美猴王中計反天庭 (1)第100章 不了了之的寇家血案第81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1)第28章 水陸大會——取經人的冠冕儀式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93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1)第97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2)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69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3)第95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3)第45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1)第54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1)第26章 獻瓜人死而復生,唐王受敲詐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72章 盤絲嶺與七仙女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16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2)第15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1)第20章 政壇新蕾——根正苗紅取經人第43章 平頂山大捷第107章 誰主沉浮 (2)第79章 真假唐僧 (2)第60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1)第112章 芭蕉情緣 (3)第14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2)第55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2)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11章 美猴王中計反天庭 (1)第50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1)第72章 盤絲嶺與七仙女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32章 沙悟淨——千古傷心人第86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2)第111章 芭蕉情緣 (2)第5章 神仙,還是妖怪? (2)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74章 黃花觀的秘密 (2)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31章 豬八戒——豈因紅顏下界來第15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1)第90章 輕取隱霧山 (2)第46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2)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62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1)第110章 芭蕉情緣 (1)第100章 不了了之的寇家血案第81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1)第111章 芭蕉情緣 (2)第39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1)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