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玉女心經(3)

前三項基本條件觀音菩薩都滿足,可問題是如來到底是憑什麼來確保觀音菩薩在取經大業上對自己的絕對忠心的呢?說出來大家也許都不信,如來靠的是愛情!如來相信愛情,這就是他區別於其他高層領導的個人特質之所在。這也就是爲什麼如來那麼確信太上老君不會把羅剎女母子滅口的真實原因。當然,這並不是說如來和觀音之間關係曖昧。真正和觀音菩薩關係曖昧的是金蟬子!負責取經大業就是保護自己的情郎金蟬子,觀音菩薩會不盡心嗎?這個統戰工作如來做得絕吧!觀音菩薩對金蟬長老的一往情深,這正是如來選擇並重用觀音菩薩作爲取經大業總負責人的根本原因。

其實,觀音菩薩和金蟬長老之間的這段感情本是一樁三界皆知的公案。只不過,三界之中,神佛出於“爲尊者諱”的考慮對此事少有提及,而荒山野嶺的妖精們對仙界的事情又向來漠不關心。因此,時至今日此事已經基本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當時的知情者,比如某些八卦妖精現時已經作古,而另外一些神佛也已經基本淡忘了此事。所以,後人對此公案的具體內容少有耳聞。漸漸地,當初人神皆知的公案倒成了一樁歷史謎案了。現在,我們就來揭開這樁歷史謎案的真相。

幾百年過去了,雖然此公案在三界之中已經罕有耳聞,但是這並不意味着這場驚世之戀已經徹底墮入了歷史的塵埃。只要場景合適,有些知情人總會念及此事。唐僧師徒路過五莊觀的時候,就有人對這金蟬子轉世的唐僧心生感慨了。【那明月、清風,暗自誇稱不盡道:“好和尚!真個是西方愛聖臨凡,真元不昧。……”】在這裡,清風、明月爲什麼要稱金蟬子轉世爲【愛聖臨凡】呢?因爲,這個金蟬子原本就是個風流倜儻的西方情聖。這西方世界的情聖,現如今卻成了西天路上的取經人。人生如此無常!清風、明月這兩個當時的知情者觸景生情,不免唏噓感慨。

實際上,《西遊記》全書中還有人在無意之中提及了這場驚世之戀。這個人就是孫悟空!只不過,在提及此事時悟空的言辭可能過於激烈,以至於沒有人注意到這激烈的言辭下所掩蓋的事實真相了。平頂山大捷的時候,因爲輕信了太上老君的污衊之詞,悟空氣憤不過就罵了觀音菩薩一句“該她一世無夫”。這句話,其實並不是沒有來由的。有句俗話叫做“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可能是因爲悟空當時太過氣憤了,所以他就不由自主地揭了觀音菩薩的短處。從“該她一世無夫”中的這個“該”來看,悟空原本對於觀音菩薩和金蟬長老之間的這段感情其實是抱有同情之心的。換句話說,假如沒有老君的污衊之詞,悟空是不會罵觀音菩薩活該孤苦一生的。

從悟空和清風、明月兩道童的年紀來看,這場驚世之戀東窗事發的時間應該是在千年之內。而從六百年前開始悟空就一直在五行山坐牢,與世隔絕,如果此事是發生在近六百年的時間裡,那麼悟空便無緣得知。但事實上悟空是知道這件事的,所以此事發生的時間便鎖定在距今一千年到距今六百年之間的這個時段內。爲了論述方便,我們取一箇中間數字八百年前來指代此事發生的實際時間(注意:此八百年前僅爲指代之用,並非經推測而來的真實數據)。

從悟空的氣憤之詞來看,這段驚世之戀是以失敗而告終的。這個時候,我們完全有理由來懷疑佛祖口中所講的金蟬子輕慢佛法的具體行爲到底是不是我們通常所認爲的上課不認真聽講。僅僅是不認真聽講就要被判十次死刑(十世輪迴)嗎?這麼個荒誕不經的理由,恐怕三界之內沒有一個人會相信!佛教之內的政敵更不會相信。這個嚴厲懲罰的起因只可能是金蟬長老和觀音菩薩的這段曠世之戀。

這件事情的大致經過應該是這樣的:金蟬子少年英偉,風流倜儻,曾是無數仙家少女的夢中情人。正因如此,如來多次告誡金蟬子要低調爲人,切不可拈花惹草,四處留情,以免授人以柄,遭人構陷。豈料金蟬子年少氣盛,偏不聽老師父之言,誓要以人情破佛法,終於惹下了大禍。原來,金蟬子風流是假,癡心是真,他早與作爲“西方三聖”之一的美貌與智慧並重的觀音菩薩互生情愫。紙包不住火!這段地下感情終於沒有能夠逃過政敵雪亮的雙眼。

八百年前,這曠世之戀東窗事發,佛界震驚!原來那些只是拋拋媚眼、說說段子的無礙之舉並不能成爲政敵可以利用的把柄,所以金蟬子才能夠“手把紅旗旗不溼”。可這一次情況完全不一樣了!如來將如何處理金蟬子與觀音菩薩的這段感情?經過政敵們的大力渲染,這已經成爲了威脅到佛教生死存亡的關鍵件。被逼到死角的如來不得不“痛下殺手”承諾必將嚴懲金蟬子,令其重入凡塵受十世輪迴之苦。就這樣,如來心愛的二徒弟金蟬子被輕而易舉地趕出了佛界的權力層和名利場。在被關押了一段時間之後,金蟬子轉世到了凡間。觀音菩薩因此打擊而一蹶不振。如來暗中秘密會見觀音菩薩,告訴她這件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也許還有轉機。但是,這一切都還需要時間。於是,觀音菩薩靜待時機。

五百年前金蟬子臨凡轉世,到唐僧這一世已是他第十次轉世了。這件事情本身就證明了觀音菩薩和金蟬子的那段驚世之戀至少也應該在五百年前。因此,即使悟空關於這段感情的瞭解是刑滿釋放之後的道聽途說,也並不能推翻之前關於那段感情東窗事發的時間的推測。更何況,從悟空被釋放之後的一系列事情來看,他實際上也沒有時間和機會去道聽途說這個已經成爲三界秘聞的曾經的驚世之戀。

金蟬子十次轉世之後竟然成佛了,這是懲罰嗎?不是。這懲罰明明就是如來爲了提拔金蟬子而使的障眼法。如果這都算作是懲罰,那麼普羅教衆都要爭着搶着去犯錯了。不過,僅僅從提拔金蟬子的角度來講,其實只需要一次轉世就足夠了。十次轉世既誇張,也根本沒有必要。可是,爲什麼佛祖非得讓金蟬子轉世十次不可呢?因爲,轉世十次這是佛教安然渡劫的需要。在這裡,懲罰金蟬子佛祖以退爲進,既平息了教內的紛爭,又掩蓋了教衆安然渡劫的真相,同時還爲金蟬子重返佛界政壇鋪平了道路。如來此舉,真可謂是“一石三鳥”!

就在金蟬子第十次轉世的時候,觀音菩薩的機會來了。也正是這第十次轉世的操作流程的變化才暴露出了那段驚世之戀、金蟬子的第十次轉世以及取經大業總負責人這三者之間的內在關聯。試問,如果不是出於爲取經大業的考慮,那麼爲什麼金蟬子前九次轉世情況晦暗不明,唯獨第十次轉世佛祖會讓外力介入進來?如果不是爲了利用金蟬子和觀音菩薩之間的那段驚世之戀,那麼爲什麼佛祖所選擇的這介入第十次轉世的外力會是觀音菩薩?唐僧是金蟬子的第十次轉世,同時也是天命取經人,取經大業的靈魂人物,這個雙重身份就決定了金蟬子的這一次轉世必然要與取經大業相關聯。取經人的挑選是取經大業的關鍵環節之一,因此取經大業總負責人介入金蟬子的第十次轉世就成爲了必然。根據之前對取經大業總負責人所必須滿足的“四項基本原則”的分析,與金蟬子互生情愫的觀音菩薩是唯一合適的人選。由此可見,觀音菩薩之所以能夠以取經大業總負責人的身份介入到金蟬子的第十次轉世之中,根本是因爲那一段曾經轟動三界的驚世之戀。這就是那段驚世之戀、金蟬子的第十次轉世以及取經大業總負責人這三者之間的內在關聯。而這三者的指向正是觀音菩薩!

不過,人都是善忘的!曾經轟轟烈烈的愛情,過去了也就過去了。時隔八百年之後,金蟬子早已將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忘記得一乾二淨了。可是,觀音菩薩呢?她是否也忘記了那段情,忘記了那個人?不。菩薩是執着的!菩薩的執着是如來對之寄予厚望的保障。觀音菩薩對金蟬子依舊是一往情深!可是,何以見得呢?

取經隊伍剛上路沒多久,在路過浮屠山的時候遇見了一個來歷不明的烏巢禪師。據剛剛加入取經隊伍的八戒當時所講,這個烏巢禪師的確有些道行。後來,事實也的確證明了八戒所言不虛。不過,這悟空也不能傷其分毫的烏巢禪師到底是何許人也?要知道,《西遊記》中的仙佛妖怪一般都是有來歷的。那些沒有任何來歷的野妖精,書中一定交代了他們的最終去向,只有這樣才能說明他們是真正的野妖精。比如,九頭蟲和白骨精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個法力高深不可測的烏巢禪師來無影,去無蹤,其中一定另有文章!

第70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1)第90章 輕取隱霧山 (2)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111章 芭蕉情緣 (2)第117章 黃金寶塔 (1)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121章 天上人間 (1)第111章 芭蕉情緣 (2)第91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1)第28章 水陸大會——取經人的冠冕儀式第116章 玉女心經 (4)第93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1)第56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3)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52章 如來留下買路財 (1)第39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1)第39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1)第26章 獻瓜人死而復生,唐王受敲詐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34章 觀音禪院裡的一把火 (2)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77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3)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119章 揹負青天 (1)第89章 輕取隱霧山 (1)第114章 玉女心經(2)第73章 黃花觀的秘密 (1)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71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2)第108章 誰主沉浮 (3)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117章 黃金寶塔 (1)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15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1)第69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3)第119章 揹負青天 (1)第74章 黃花觀的秘密 (2)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8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2)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33章 觀音禪院裡的一把火 (1)第9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1)第89章 輕取隱霧山 (1)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14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2)第35章 黃風嶺上的“左”傾機會主義分子第81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1)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48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2)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119章 揹負青天 (1)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39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1)第99章 天竺迷霧 (2)第37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1)第111章 芭蕉情緣 (2)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102章 英雄逐鹿 (1)第95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3)第13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1)第59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3)第99章 天竺迷霧 (2)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7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1)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70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1)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8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2)第97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2)第81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1)第37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1)第40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2)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100章 不了了之的寇家血案第71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2)第92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2)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34章 觀音禪院裡的一把火 (2)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83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1)第35章 黃風嶺上的“左”傾機會主義分子第62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1)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46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2)第110章 芭蕉情緣 (1)第35章 黃風嶺上的“左”傾機會主義分子第94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2)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9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1)第111章 芭蕉情緣 (2)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
第70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1)第90章 輕取隱霧山 (2)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111章 芭蕉情緣 (2)第117章 黃金寶塔 (1)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121章 天上人間 (1)第111章 芭蕉情緣 (2)第91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1)第28章 水陸大會——取經人的冠冕儀式第116章 玉女心經 (4)第93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1)第56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3)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52章 如來留下買路財 (1)第39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1)第39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1)第26章 獻瓜人死而復生,唐王受敲詐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34章 觀音禪院裡的一把火 (2)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77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3)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119章 揹負青天 (1)第89章 輕取隱霧山 (1)第114章 玉女心經(2)第73章 黃花觀的秘密 (1)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71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2)第108章 誰主沉浮 (3)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117章 黃金寶塔 (1)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15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1)第69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3)第119章 揹負青天 (1)第74章 黃花觀的秘密 (2)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8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2)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33章 觀音禪院裡的一把火 (1)第9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1)第89章 輕取隱霧山 (1)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14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2)第35章 黃風嶺上的“左”傾機會主義分子第81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1)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48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2)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119章 揹負青天 (1)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39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1)第99章 天竺迷霧 (2)第37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1)第111章 芭蕉情緣 (2)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102章 英雄逐鹿 (1)第95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3)第13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1)第59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3)第99章 天竺迷霧 (2)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7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1)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70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1)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8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2)第97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2)第81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1)第37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1)第40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2)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100章 不了了之的寇家血案第71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2)第92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2)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34章 觀音禪院裡的一把火 (2)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83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1)第35章 黃風嶺上的“左”傾機會主義分子第62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1)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46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2)第110章 芭蕉情緣 (1)第35章 黃風嶺上的“左”傾機會主義分子第94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2)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9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1)第111章 芭蕉情緣 (2)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