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誰主沉浮 (3)

但是,爲什麼這樣的例子卻很少見呢?其實,這樣的例子遍地皆是,只不過我們缺乏發現問題的眼睛罷了。實際上,任何一個現實中的企業都是經過合併的結果!企業的每一個部門的行爲都有爲其他部門考慮的因素,生產中每一個環節的操作都是爲了下一環節工作的開展,因此企業裡的各種行爲都有不同程度的外部性,每個企業在生產環節鏈的截取上和各種職能部門的組合上都充分考慮了正外部效應內部化的問題。但是外部效應內部化並非沒有界限,它還要受到內在或者外在因素的制約,比如交易費用的制約。這也就是爲什麼一般消費品從原材料到半成品再到產成品並非全由一個企業來完成,而是由不同的企業分開來提供的內在原因。在這裡,我們驚奇地發現馬克思所說的剩餘價值其實就是勞動力在勞動過程中所形成的正外部效應。因此,企業的謀利過程實際上就是企業爲了實現勞動力在勞動過程中所形成的正外部效應內部化的過程。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太上老君的教育產業的正外部性十分之明顯。因此,爲了扭轉這一極爲不利的現實困局,老君不自覺地有了一次“企業合併”之舉。那麼,老君的“企業合併”之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建立道教。在很久之前,老君傳授道術只以道家思想爲念,並無籌建道教之舉。但是,當老君發現自己的門人越來越少之後,他開始清醒了。學道之人越來越多,如果不籌建道教對其加以管理,那麼這些人各承一派,自成一路之後就與老君沒有任何關係了。於是,老君利用自己道家始祖的權威籌建了道教,讓所有學道之人全部加入道教以便統一管理。這一招實際上就是爲了將所有零散的道術培訓學校合併爲一所統一的道術學校——道教。由於道教本身施行的是等級森嚴的層級式的管理,因此由道教的擴張所帶來的各種正外部效應全部內部化爲道教所有。而老君在道祖的高位之上,他很自然地就普遍享有了這外部效應內部化的收益。

憑藉着建立道教這一點,老君堅守住了一塊最後的陣地。但是,隨着道術的普及,其渡劫的基本功效已經爲大多數神仙所掌握,因此衆仙渡劫失敗的機率是很低的。故而,相對於蟠桃來說,衆仙對命數(道術)的追求其實也並不強烈。因此道教本身缺乏必要的吸引力了,雖然等級森嚴,但是體系鬆散,約束力不強,凝聚力不夠,影響力自然就有限了,所以用於維護老君權威的組織(道教)基礎並不強硬。在教內,老君的權威自然是不可戰勝的,但是“政教分離”一直是玉帝的執政理念。玉帝的天朝系統是以“蟠桃大會”爲政權組織形式而確立起來的,而老君的權威則是以拜師學藝的基本建教形式而獲得的,兩者各有一套獨立的體系。

但是,道術的稀缺性程度已經大打折扣了,與蟠桃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就結構的穩定性而言,玉帝的天朝體系要遠遠強於老君的道教體系。玉帝的天朝體系實際上就是玉帝依靠蟠桃而建立起來的儒家王霸君臣體系。這種體系對內可以用“天地君親師”這五個字來概括,而爲師的地位卻排在了最末,所以儒家體系就已經爲諸仙在君與師之間作出了選擇,同時玉帝在推廣這一體系時也輕而易舉地將老君的道教體系納入了天朝體系,併成功將其邊緣化。雖然老君的教育產業的外部性效應基本已經內部化入道教自身,但是道教體系鬆散,難以形成合力,並且在內容上道教體系已爲天朝體系所解構,所以形式上的道教與道祖不能做到“人教合一”。可以說,道教既突出強化了老君的地位,同時又極爲有力地限制了老君權威的適用範圍。爲了加強和鞏固自己的三界權威,老君還得另尋出路。

第二類方法:商業談判。

產權理論創始人羅納德·科斯認爲可以通過產權界定來解決經濟運行過程中資源的有效配置問題。這也就是說,由經濟外部性所導致的資源配置問題可以通過產權界定來獲得解決。科斯第一定理的內容可以經典表述爲:只要交易成本爲零,(交易成本也稱交易費用,是指所有生產成本之外的全部費用。交易成本被認爲是經濟制度的運行費用,具體可以包括信息成本、談判成本、擬約成本、監督成本等。)產權的初始界定不影響經濟的運行效率。還是以前文造紙廠對養魚場的外部性問題爲例,假設造紙廠的污水可能導致養魚場的100000元損失,在不存在政府幹預的純粹市場經濟條件下,要避免這種損失有兩種辦法:第一種方法是,阻止污水流入養魚場水域,具體的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可以築壩攔截污水並築引渠使污水改道,也可以給養殖場水域入口裝置污水過濾器,等等。假設這種方法的費用爲60000元。

另一種方法是,造紙廠安裝污水淨化設備,不再排放污水。假設這種方法的費用爲50000元。很顯然,後一種方法的費用較低,是比較有效率的解決方法。在這裡,不論財產的所有權被界定給哪一方,即不論是給予造紙廠排污的權利,還是給予養魚場不受污染的權利,只要雙方的溝通毫無障礙,則市場機制自發調節的結果總會使得經濟運行最有效率,即最終或是工廠自動安裝污水淨化設備,或者是養魚場出錢給造紙廠安裝污水淨化設備。因爲:當造紙廠有排污權的時候,養魚場就會自動選擇花費50000元給造紙廠安裝污水淨化設備,而不可能選擇花費60000元自行築壩;當養魚場有不受污染的權利時,造紙廠出於同樣的動機還是會選擇花費50000元自行安裝污水淨化設備。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要想經濟的有效運行不受外部性的干擾,必須滿足兩個條件:1.交易成本爲零;2.產權界定清晰,即產權歸屬不能含混不清,一定要明確界定給某一方。

但是,現實世界中交易成本爲零的狀況並不存在,所以科斯第二定理便放鬆了對交易成本的約束。科斯第二定理:當交易成本不爲零時,產權的初始界定將最終影響資源的配置效率。其中,產權的初始界定實際上就是指制度創新。根據這條定律,制度創新的原則就在於根據交易費用的高低來確定產權歸屬。此時,市場已有政府幹預的痕跡了。還是上面的例子,如果把產權界定給造紙廠,即造紙廠有排污權,那麼造紙廠將有無限排污的衝動,於是養魚場將要損失100000元。這個時候,養魚場將會花費50000元給造紙廠安裝污水淨化設施。但是,因爲污水設備的運轉是需要成本的,所以造紙廠提出養魚場還必須爲此支付相關的費用,否則他們不能保證淨化設備將會正常運轉。由於這個相關費用本身帶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所以雙方爲此展開談判,於是交易費用產生了。

假設雙方最終確定養魚場每年需要支付的相關費用爲30000元,那麼這就意味着污水淨化設備成本實際爲80000元(50000元+30000元)。此時,造紙廠的這個排污權界定的效率問題將取決於由雙方談判而產生的交易費用。如果,養魚場爲此談判花費所支付的各項招待費、會務費及差旅費等交易費用的合計超過了20000元,那麼就可以認爲這種將產權(排污權)界定給造紙廠的制度設置是無效率的。因爲,此時的養魚場不可能以超過100000元的成本去挽救100000元的經濟損失,這種做法是不經濟的。如果,養魚場的交易費用低於20000元,比如15000元,那麼這種產權安排將被認爲是有效率的。不過,這種產權安排是否就實現了資源配置過程的帕累託效率(最優效率)呢?還得取決於不同的產權界定下造紙廠的交易費用的高低。假設產權的初始界定在養魚場這邊,即養魚場有不受污染的權利,如果造紙廠由於某種優勢,比如工業企業往往都有政府背景,在藉助政府背景的情況下主動和養魚場談判的過程中只需要10000元的交易費用就能解決問題,那麼將產權界定給養魚場就更有經濟效益。

科斯第一定理和科斯第二定理的分析完全建立在產權初始界定清晰的假設之上,而科斯第三定理放寬了這一假定,指出了產權界定的清晰程度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相互關係。科斯第三定理:產權的清晰界定是市場交易的前提。

科斯第三定理旨在說明產權制度對經濟效益有着巨大的影響。在這裡,我們着重分析了產權界定對經濟外部性的影響。當產權界定明確之後,市場主體就可以通過商業談判的手段來達成協議以追求最優的資源配置方式。引入這一理論來分析老君的教育產業的外部性問題時,我們發現老君其實是擁有對道術的專利權的。只是,很可惜,天朝沒有專利權保護制度。因此,老君對道術的產權(專利權)實際上是界定不清的。因此,通過產權界定來消除老君教育產業外部性的道路走不通。(當然,即使專利權保護措施得當,智力成果產權的經濟外部性問題仍然不能根治。)所以,在加強和鞏固自己三界權威的過程中,老君所選擇的特殊的專利權保護方式具有明顯的東方古典主義色彩,是一種純粹而實用的私人知識產權保護模式。

第三類辦法:九轉金丹。

申請專利權保護是目前保護知識產權的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但是,由於文化傳播的特殊性的存在,智力成果交易的外部性問題迄今爲止並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因此,專利權保護只不過是給智力成果發明者提供了一點點補償而已,還遠談不上解決了智力成果交易的外部性問題。除了專利權保護這一種辦法之外,有些外部性問題還可以通過諸如道德規範和社會約束這樣的方法來解決。但是,這仍然不是一種標本兼治的方法。到底有沒有根治智力成果交易外部性問題的良方呢?有。但是,這種良方並不能根治所有種類的智力成果交易的外部性問題。換句話說,有一些智力成果交易的外部性問題是可以根治的。太上老君就找到了這種良方。那麼,老君找到的這種良方到底是什麼呢?

應該說,到目前爲止知識產權交易本身的外部性問題是無法徹底根治的,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因此,想要破解這一難題,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只能是改變知識產權交易本身的形態。如果我們的思維始終固執於要以各種外在手段來解決知識產權交易本身的外部性問題,那麼我們就誤入歧途了。這就好比破解“三農”問題一樣。很多人都提出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就是要通過各種途徑讓農民致富。但實際上,這種提法本身是錯誤的。在中國目前的這種生產狀況下,以農業爲生的農民是不可能致富的,因爲農業本身的低效益就決定了“農民致富”永遠只是個美妙的幻想。只要你還是農民,還在農村,還以農業爲生,那麼你就無法致富。

所以,要想破解“三農”問題,只有打破“三農”的束縛,義無反顧地推行城市化進程。只有你不以農業爲生,不在農村,不是農民,然後纔有致富的可能。所以,“農民致富”的關鍵不是在如何“致富”上面,而是在如何不做“農民”上面。我們注意到,玉帝的蟠桃和老君的道術之所以會在交易過程中出現外部性差異和稀缺性差異,是因爲兩者的交易形態是不一致的。蟠桃的交易是物質產品的交易,而道術的交易是徹底的智力成果的交易。如果能夠將智力成果的交易也能轉變爲物質產品的交易,那麼這個知識產權交易的外部性問題就不存在了。不過,這種轉變並不適合於所有的智力成果。可以肯定的是,老君的道術是可以實現這種轉變的。那麼,老君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47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1)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100章 不了了之的寇家血案第111章 芭蕉情緣 (2)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79章 真假唐僧 (2)第66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3)第72章 盤絲嶺與七仙女第47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1)第107章 誰主沉浮 (2)第76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2)第98章 天竺迷霧 (1)第53章 如來留下買路財 (2)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8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2)第48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2)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109章 誰主沉浮 (4)第70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1)第116章 玉女心經 (4)第85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1)第73章 黃花觀的秘密 (1)第25章 驚心動魄的“地府一日遊”第100章 不了了之的寇家血案第5章 神仙,還是妖怪? (2)第1章 緣起第109章 誰主沉浮 (4)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73章 黃花觀的秘密 (1)第62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1)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2章 引言第112章 芭蕉情緣 (3)第97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2)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76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2)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106章 誰主沉浮 (1)第83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1)第7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1)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74章 黃花觀的秘密 (2)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45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1)第73章 黃花觀的秘密 (1)第12章 美猴王中計反天庭 (2)第86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2)第108章 誰主沉浮 (3)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109章 誰主沉浮 (4)第57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1)第50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1)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51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2)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8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2)第65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2)第114章 玉女心經(2)第103章 英雄逐鹿 (2)第56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3)第93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1)第104章 英雄逐鹿 (3)第73章 黃花觀的秘密 (1)第48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2)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7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1)第26章 獻瓜人死而復生,唐王受敲詐第91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1)第112章 芭蕉情緣 (3)第119章 揹負青天 (1)第106章 誰主沉浮 (1)第77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3)第117章 黃金寶塔 (1)第121章 天上人間 (1)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第92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2)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40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2)第14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2)第30章 八十一難何其難第14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2)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103章 英雄逐鹿 (2)第7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1)第65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2)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74章 黃花觀的秘密 (2)第23章 袁守誠設局斬龍王第14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2)第86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2)第102章 英雄逐鹿 (1)
第47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1)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100章 不了了之的寇家血案第111章 芭蕉情緣 (2)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118章 黃金寶塔 (2)第79章 真假唐僧 (2)第66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3)第72章 盤絲嶺與七仙女第47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1)第107章 誰主沉浮 (2)第76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2)第98章 天竺迷霧 (1)第53章 如來留下買路財 (2)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8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2)第48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2)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109章 誰主沉浮 (4)第70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1)第116章 玉女心經 (4)第85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1)第73章 黃花觀的秘密 (1)第25章 驚心動魄的“地府一日遊”第100章 不了了之的寇家血案第5章 神仙,還是妖怪? (2)第1章 緣起第109章 誰主沉浮 (4)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73章 黃花觀的秘密 (1)第62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1)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2章 引言第112章 芭蕉情緣 (3)第97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2)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76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2)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106章 誰主沉浮 (1)第83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1)第7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1)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74章 黃花觀的秘密 (2)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45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1)第73章 黃花觀的秘密 (1)第12章 美猴王中計反天庭 (2)第86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2)第108章 誰主沉浮 (3)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109章 誰主沉浮 (4)第57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1)第50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1)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51章 通天河滅門慘案 (2)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8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2)第65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2)第114章 玉女心經(2)第103章 英雄逐鹿 (2)第56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3)第93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1)第104章 英雄逐鹿 (3)第73章 黃花觀的秘密 (1)第48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2)第105章 英雄逐鹿 (4)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7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1)第26章 獻瓜人死而復生,唐王受敲詐第91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1)第112章 芭蕉情緣 (3)第119章 揹負青天 (1)第106章 誰主沉浮 (1)第77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3)第117章 黃金寶塔 (1)第121章 天上人間 (1)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第92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2)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40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2)第14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2)第30章 八十一難何其難第14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2)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103章 英雄逐鹿 (2)第7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1)第65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2)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74章 黃花觀的秘密 (2)第23章 袁守誠設局斬龍王第14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2)第86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2)第102章 英雄逐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