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3)

按照大鵬雕的戰前部署,妖精們擡的擡,齋的齋,歡歡喜喜地送唐僧西去。到了獅駝城,悟空看到了滿城妖氣,【嚇了一跌,掙挫不起】。原來,妖精相送取經隊伍過山是假,遞解取經隊伍進妖城是真。於是,三個妖王鬥三個和尚,唐僧被小妖拿進獅駝城。【那城上大小妖精,一個個跑下,將城門大開,吩咐各營卷旗息鼓,不許吶喊篩鑼,說:“大王原有令在前,不許嚇了唐僧;唐僧禁不得恐嚇,一嚇就肉酸不中吃了。”】原來吃金蟬子的肉還有這麼個講究!看來大鵬雕還是個熟知蟬味的美食家呢!大鵬雕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勢必一網成擒。唐僧師徒包括悟空在內,一個也沒有漏掉,統統都被抓進了妖城。【這一番倒不是捆住行者,分明是與他送行。】不過,由於“陰陽二氣瓶”被毀,妖精們已經沒有了可以關押悟空的地方。因爲悟空有一副可大可小的身板,又有一個元神出竅的秘技,所以繩索是捆不住悟空的。表面上大鵬雕想把唐僧師徒四個都蒸了,實際上以大鵬雕對悟空的熟知程度他一定知道悟空是會逃走的。不過沒關係,大鵬雕的目標並不是孫悟空,而是唐僧,是取經大業。大鵬雕之所以如此漫不經心地處置悟空,那是因爲大鵬雕自覺對付孫悟空他是有十足的把握的。

悟空果然施展了變化之術,逃跑了。事情緊急,爲了給自己的營救計劃爭取時間,悟空唸咒拘來了北海龍王用冷氣涼了鍋竈。實際上,大鵬雕的那個蒸人程序是有破綻的。唐僧被放在了熱力最大最危險的頂格蒸籠,這說明妖精是要置唐僧於死地的。而八戒和沙僧則是被放在了蒸籠的最下面兩格,是熱力最小的兩格,也是蒸籠裡最安全的兩格,這是因爲他們和妖精是一家人。同時,妖精蒸吃唐僧肉的事實也暴露了另一個問題。妖精們拿到唐僧之後爲什麼一定是要蒸要煮的呢?這說明唐僧肉一定要經過烹煮纔可以食用。其實,在唐僧剛出長安的時候,就有過一次差點被妖精下飯的經歷。但是,那一次虎山君完全沒有要烹煮唐僧的意思。實際上,唐僧的那一次經歷也讓我們見識了真正的妖精吃人是根本不需要烹煮的。唐僧的那兩個取經小跟班不是被妖精生生地生吞活吃了嗎?這再一次印證了唐僧肉長生不老的秘密是有人故意散佈的。否則,這麼個違反常規的吃法爲什麼所有的妖精們都一再堅持?既然是違反常規了,怎麼可能還是整齊劃一呢?難道是錯都錯得一樣了?一切都是因爲這個經典吃法是隨着長生不老的消息一起散佈出來的。

有北海龍王的冷氣護持,蒸籠內再也聚不起熱氣來了,唐僧的命算是暫時保住了。妖精們都去休息了,悟空也開始變化騰挪了。悟空的一番騰挪最終還是沒能使唐僧逃脫妖精的魔掌。【二魔捉了沙僧,三魔擒倒八戒,衆妖搶了行李、白馬,只是走了行者。那八戒口裡嘓嘓噥噥的報怨行者道:“天殺的!我說要救便脫根救,如今卻又復籠蒸了!”】八戒和沙僧明明有機會逃走,卻乖乖地束手就擒,他二人分明是不想離開此洞。【八戒道:“哥啊,救便要脫根救,莫又要復籠蒸。”】八戒說的一點也不錯,他們是逃不掉的。這一次逃跑失敗已是“打草驚蛇”了,大鵬雕覺得悟空這麼上躥下跳實在令自己不得安生。雖然大鵬雕堅信悟空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但是這麼折騰也不是個辦法。於是大鵬雕想出了一個絕妙的好辦法:一面將唐僧藏了,一面放出謠言說唐僧已經被生吃了。

只要悟空一直找不到唐僧,他自然會以爲師父的確已經被吃了並因此而灰心喪氣。即使悟空要報仇,大鵬雕也不怕悟空。其實,他的這個辦法後來隱霧山的妖精南山大王又用了一次,不過那一次南山大王失敗了。南山大王那一次之所以會“依葫蘆畫瓢”,是因爲那個獻計的小妖精是從獅駝嶺過去的。這個小妖精把獅駝嶺的成功經驗照搬到了隱霧山,此妖也算得上是個先進人物了。不過,這個小妖精智力有限,他根本就沒有完全領悟大鵬雕這個計策的全部內容。他有樣學樣,只學了一點皮毛而已。其實,大鵬雕的這個計策並不是這一兩天之間突發奇想而來的,而是經過長時間的冥思苦想纔得到的。回想一下取經路上悟空的鬥敵過程,我們不難發現悟空之所以能夠百折不撓,屢敗屢戰,依靠的就是他的七十二般變化。正是因爲這七十二般變化,悟空才得以偷盜騰挪並最終救出師父。而大鵬雕的這個計策最光輝的一點就是破解了悟空的七十二般變化。

爲什麼這麼說?七十二般變化令人防不勝防,悟空常常是神兵天降,出奇制勝。悟空會變蒼蠅,並常常藉此來查探敵情,偷盜寶貝,解救師父。但是,大鵬雕並不依賴法寶,悟空無寶可盜。同時大鵬雕最精明的一點就是他把唐僧藏起來了。其實,按照一般的思維唐僧已是階下之囚,根本沒有必要再將其隱藏了。但是,大鵬雕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把唐僧隱藏之後悟空就算有千變萬化也都沒有用了,他找不到師父。所以,悟空的變化之術就此失靈了。既如此,悟空縱有千般變化,萬樣騰挪也不過是一場空而已。這個時候,只要再適時放出唐僧肉被吃的謠言,悟空就是不信也沒奈何了。相對照而言,隱霧山的先鋒小妖只學會了散佈謠言這麼一招,根本沒有注意到將唐僧隱藏起來的重要性。所以,當悟空變成一隻耗子溜進折嶽連環洞的時候,一切都露餡了。不過,隱霧山發生的事情並不簡單。之前就說過,這個大鵬雕對於變化之術是頗有研究的。果然厲害!

唐僧被生吃的謠言滿天飛,悟空着實心焦。只不過,唐僧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悟空縱有手段卻也無計可施。【沙僧滴淚道:“哥啊!師父被妖精等不得蒸,就夾生兒吃了!”】沙僧的這句話令悟空徹底絕望了。師父還是死了。悟空大哭了一場,覺得取經一事從頭到尾都是如來的不是。悟空這麼想說明他早已知曉取經一事是如來的意思了。三界之內都知道,唐僧之所以取經完全是因爲“水陸大會”的需要。唐王欲以“水陸大會”超亡度脫,觀音菩薩臨凡示意唯有大乘佛法方可令唐王達成所願。於是,唐僧奉唐王之命往西天求取大乘真經。明面上,取經一事跟如來扯不上任何關係。這一內幕,不光悟空知道,八戒和沙僧也都知道。觀音菩薩在收他們三兄弟入門時,都曾提到奉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的說法。這也就是八戒和沙僧臥底在取經隊伍中的最初動因,他們就是要看看如來的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誰要是相信瞭如來嘴上所說的那個爲勸化衆生而取經的理由,誰就是真的“很傻很天真”。

悟空要上靈山找如來討說法:要麼把經書交出來讓他送往東土,要麼把他頭上的金箍取下來,放他回花果山。看來悟空真的認爲師父已經死了。同時,也可以看出來悟空其實也並不知道取經的真實含義。悟空上得靈山,見了佛祖,備言前事。如來說出了那三個妖精的來歷。悟空顯然不是那三個妖精的對手。因此要想降伏獅駝嶺三怪,還得如來親自出馬。【只見那過去、未來、見在的三尊佛像與五百阿羅漢、三千揭諦神,佈散左右,把那三個妖王圍住,水泄不通。】欲收降大鵬雕,如來可不是單槍匹馬來的,他還帶了靈山的大部隊。這次如來可吸取了上次六耳獼猴逃跑之事的教訓了。

這個大鵬雕鵬程萬里,速度極快,上次竟然當着諸佛的面從如來的金鉢之下逃跑了,讓如來頗感意外。這次,如來帶來了靈山的精銳之師,半空中十面埋伏,誓要降伏這隻桀驁不馴的大鵬雕。不過,這一次這麼重大的軍事行動,作爲取經大業的總負責人觀音菩薩竟然沒有參與,這不奇怪嗎?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如來派悟空前去誘敵。悟空到了獅駝城,與妖精交手未及數合即駕雲敗走。妖精不知是計,緊追悟空不捨,於是中瞭如來的埋伏。一開始,青獅白象雖然在降妖的大部隊裡面見到了自己的主人,但是他們此時並不知道具體情況是怎麼一回事。所以他們不敢貿然行事,還是謹遵主人之前的吩咐,緊跟大鵬雕,並沒有立即就投降。待到文殊普賢二位尊者念動了咒語,青獅白象才知道主人有了新的指示,於是便泯耳皈依了。

大鵬雕一看情勢不妙,但是他還不肯善罷甘休。於是,他【騰開翅,丟了方天戟,扶搖直上,輪利爪要刁捉猴王。】看來,他是非要捉住孫悟空不可了。【原來大聖藏在光中,他怎敢近,如來情知此意,即閃金光,把那鵲巢貫頂之頭,迎風一幌,變做鮮紅的一塊血肉。妖精輪利爪刁他一下,被佛爺把手往上一指,那妖翅膊上了筋,飛不去,只在佛頂上,不能遠遁,現了本相,乃是一個大鵬金翅雕。】大鵬雕悟空沒抓到,自己卻失手被擒了。但是,仔細想想這個大鵬雕怎麼會這麼蠢?明知道那塊鮮紅的血肉是由如來的鵲巢貫頂之頭變化而來的,他爲什麼要去刁呢?這實在是令人費解。其實,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大鵬雕此舉是非常明智的。當時的狀況,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那就是這一次大鵬雕是絕對跑不掉了。上次之所以能夠溜掉,完全是因爲如來的大意,這次大鵬雕沒有那麼幸運了。

既然這樣,那麼大鵬雕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被捕,要麼陣亡。兩相比較,被捕顯然是大鵬雕的最優選擇。其實,如來並不想大鵬雕死。否則,如果如來出手更重一點,完全就可以要了他的命。實際上,如來變化出這塊血肉來的目的就是打算要放他一馬的。如果大鵬雕從其他任何一個方位突圍,都有可能血濺當場。如來搞這麼大一個陣容,帶來的這些精銳之師可不是開玩笑的!如來放跑了妖精沒人敢說什麼,他們要是放跑了妖精,那就很難說了。如來事前也沒有跟諸佛交代要生擒大鵬雕,因爲誰也沒那個把握。所以,只要一出手諸佛必定是全力以赴。如來之所以要放過他,那是因爲大鵬雕其實是比較單純的一個人。大鵬雕並不壞,他之所以會離經叛道如此之激烈,多半是因爲遭人利用的。利用年輕人的單純來達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其用心是十分之險惡的!如來對大鵬雕,有着一種隔代的關愛。但是,大鵬雕絲毫也不能感受到如來的這一片心意。

如來亮出了這一塊鮮紅的血肉,其實是拋出了和平的橄欖枝,但是在大鵬雕眼裡這就是一根救命稻草。大鵬雕看到如來拋出這塊血肉來引誘自己,於是心生一計,不如就此順勢讓如來生擒自己,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依照大鵬雕的性格,他爲什麼不在這裡慷慨就義,視死如歸呢?因爲大鵬雕並不甘心。爲什麼不甘心?如果所料不錯,在悟空去靈山求救的時候,大鵬雕已經吃了這個所謂的唐僧肉了。最後,悟空從錦香亭鐵櫃裡面救出來的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唐僧。因爲大鵬雕一直想要唐僧死,要取經大業倒,所以他沒有理由在抓住唐僧之後還在那裡什麼也不幹,乾等着悟空三天之後帶着救兵前來挑戰。所謂“快刀斬亂麻”!這件事情一定要快、要準、要狠,立竿見影纔是最保險的方法。不過,青獅白象對此可能並不知情。大鵬雕不顧一切地吃到了唐僧肉,這時他才發現事情並不是他想象的那麼簡單。大鵬雕發現自己中計了,於是他立即造了一個假唐僧放在了錦香亭的鐵櫃裡。這件事情還不算完。這就是大鵬雕爲什麼會主動告訴悟空唐僧未死的真實原因。否則,大鵬雕哪有那麼通情達理啊!

那麼究竟大鵬雕中了什麼計呢?大鵬雕中了觀音菩薩的“李代桃僵”之計。那唐僧肉可不是這麼容易就能吃得到的!

第75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1)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92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2)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108章 誰主沉浮 (3)第74章 黃花觀的秘密 (2)第1章 緣起第37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1)第112章 芭蕉情緣 (3)第25章 驚心動魄的“地府一日遊”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71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2)第121章 天上人間 (1)第26章 獻瓜人死而復生,唐王受敲詐第116章 玉女心經 (4)第109章 誰主沉浮 (4)第92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2)第110章 芭蕉情緣 (1)第120章 揹負青天 (2)第34章 觀音禪院裡的一把火 (2)第48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2)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98章 天竺迷霧 (1)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99章 天竺迷霧 (2)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92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2)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104章 英雄逐鹿 (3)第90章 輕取隱霧山 (2)第12章 美猴王中計反天庭 (2)第65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2)第28章 水陸大會——取經人的冠冕儀式第54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1)第112章 芭蕉情緣 (3)第20章 政壇新蕾——根正苗紅取經人第68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2)第28章 水陸大會——取經人的冠冕儀式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12章 美猴王中計反天庭 (2)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94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2)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1章 緣起第116章 玉女心經 (4)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62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1)第25章 驚心動魄的“地府一日遊”第55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2)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第79章 真假唐僧 (2)第36章 莫家莊誓師大會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30章 八十一難何其難第5章 神仙,還是妖怪? (2)第77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3)第92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2)第43章 平頂山大捷第43章 平頂山大捷第116章 玉女心經 (4)第36章 莫家莊誓師大會第116章 玉女心經 (4)第79章 真假唐僧 (2)第63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2)第120章 揹負青天 (2)第76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2)第14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2)第65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2)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16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2)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36章 莫家莊誓師大會第40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2)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83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1)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34章 觀音禪院裡的一把火 (2)第40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2)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91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1)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110章 芭蕉情緣 (1)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77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3)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64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1)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40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2)
第75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1)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92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2)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108章 誰主沉浮 (3)第74章 黃花觀的秘密 (2)第1章 緣起第37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1)第112章 芭蕉情緣 (3)第25章 驚心動魄的“地府一日遊”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71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2)第121章 天上人間 (1)第26章 獻瓜人死而復生,唐王受敲詐第116章 玉女心經 (4)第109章 誰主沉浮 (4)第92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2)第110章 芭蕉情緣 (1)第120章 揹負青天 (2)第34章 觀音禪院裡的一把火 (2)第48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2)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98章 天竺迷霧 (1)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99章 天竺迷霧 (2)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92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2)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104章 英雄逐鹿 (3)第90章 輕取隱霧山 (2)第12章 美猴王中計反天庭 (2)第65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2)第28章 水陸大會——取經人的冠冕儀式第54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1)第112章 芭蕉情緣 (3)第20章 政壇新蕾——根正苗紅取經人第68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2)第28章 水陸大會——取經人的冠冕儀式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12章 美猴王中計反天庭 (2)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94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2)第18章 奉子成婚——妻命太薄似桃花第1章 緣起第116章 玉女心經 (4)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62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1)第25章 驚心動魄的“地府一日遊”第55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2)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第79章 真假唐僧 (2)第36章 莫家莊誓師大會第41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1)第30章 八十一難何其難第5章 神仙,還是妖怪? (2)第77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3)第92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2)第43章 平頂山大捷第43章 平頂山大捷第116章 玉女心經 (4)第36章 莫家莊誓師大會第116章 玉女心經 (4)第79章 真假唐僧 (2)第63章 佛寶舍利子的命運與豪門恩怨 (2)第120章 揹負青天 (2)第76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2)第14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2)第65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2)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16章 蟠桃大會,梅開二度 (2)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36章 莫家莊誓師大會第40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2)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83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1)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34章 觀音禪院裡的一把火 (2)第40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2)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91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1)第24章 三曹對案,原告失蹤第110章 芭蕉情緣 (1)第113章 玉女心經第77章 取經路阻獅駝嶺 (3)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64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1)第6章 孫悟空的前世今生第40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