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水陸大會——取經人的冠冕儀式

兌現了之前在地府許下的兩個諾言,太宗皇帝緊接着就是籌備最爲重要的一件大事,“水陸大會”。【榜行天下,着各處官員推選有道的高僧,上長安做會。那消個月之期,天下多僧俱到。】眼看着事情進展蠻順利的,不料半路殺出個傅奕【上疏止浮屠】。這個傅奕白做了這麼多年小領導了,完全不能領會大老闆的意圖。太宗皇帝讓他【選舉高僧,修建佛事】,這可是個無上光榮的美差啊!領導對你多信任啊!可是這個傅奕一點也不知趣,立即上疏說世上根本就沒有佛。真是讓太宗大跌眼鏡!沒辦法,領導總不能跟你一般見識吧。像個潑婦似的跟你在朝堂比試口水這種活兒,還得交給相關人等。於是,太宗把這個奏摺拿出來,讓大家一起商議商議。於是,宰相蕭瑀出班解圍,給了傅奕一個當頭棒喝。結果,兩個人就在朝堂上辯論起來了,好像傅奕還佔了上風。

蕭瑀同志雖然識得領導心意,奈何是水平不夠啊。太宗皇帝又把張道源和張士衡找來詢問。在蕭瑀戰敗的情況下,這個意圖就很明顯了嘛!於是,二人說了一段廢話,言及【三教至尊而不可毀,不可廢】。也就是打了個馬虎眼,請皇帝聖裁。於是,太宗皇帝就順這個臺階上高樓了,乾綱獨斷,一錘定音,決定三教並立。雖然還只是並立,但是佛教終於爭得了一席之地,也算是進入主流意識形態了。這可是大大的利好消息啊!大乘國際股價瘋漲數百倍,大盤因此狂飆三萬點。這真是,人人建倉個個賺,“不周山下紅旗亂”啊!並且,【自此時出了法律:但有毀僧謗佛者,斷其臂。】佛祖的“東擴大計”還有了法律保障。因此,辯論的實質不是要不要弘揚佛教的問題,而是要藉此機會做好相關的佛教宣傳工作。本來沒人在意佛教,現在一場辯論下來大家都注意到這事了。此處化用了“指桑罵槐”之計。

自此,觀音傳經計劃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佛教獲得了國家法律的明文支持,僧佛的地位都大大提高。藉助政府的信譽,這弘揚佛法、爭取善信的業務就好做得多了。

名正言順之後,太宗立即着手“水陸大會”的具體事宜。首先命魏徵與蕭瑀、張道源三位【邀請諸佛,選舉一名有大德行者作壇主,設建道場】。這三個人領了聖旨,立即成立了一套班子,建了一套房子,買了一輛車子,前前後後着實忙活了一陣子。最後,【內中選得一名有德行的高僧】。這個人正是陳玄奘。

當選理由?【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經萬典,無所不通;佛號仙音,無般不會】。這恐怕也是魏徵從中操縱的結果。陳光蕊父子的命運與這個魏丞相緊密相連。若說唐僧的根源好,這確是事實。父親是狀元,外公是宰相,可算是官宦人家,背景顯赫了。但是,這【德行又高】,就不知道從何說起了。沒有看到過任何這方面的報道。在組織上來看,核心決定提拔周圍,是從來也不需要什麼理由的。

其實,選取唐三藏作爲取經人的真正原因就是一個:根源好(皇族後裔)。就是這個原因,菩薩選擇了金蟬子轉世投他。然後,其他的原因都是因爲他是金蟬子轉世而設的。真正的選擇是在唐僧出生時作出的。現在只不過是找個理由把他從幕後推到臺前。所謂德行好、理論強都是胡說八道。從後面的取經經歷來看,唐僧德行一般,沒什麼光輝之處。佛學理論更是一般,經常被悟空教訓,這一點也是他們師徒關係緊張的一個重要原因。

“水陸大會”正在籌備階段,菩薩突然現身,送九環錫杖和錦襴袈裟來了。這裡的問題是,爲什麼要在“水陸大會”之前把袈裟和錫杖送出,而不在取經人選出來之後再送出袈裟和錫杖?這樣不是更好更合適嗎?因爲到現在爲止,除了內部人之外,誰也不知道還有取經這回事兒呢。目前爲止,選唐玄奘是作爲“水陸大會”主持人的,不是作爲取經人的。而佛祖說得明白,這兩件寶物是給取經人的。因此,可以斷定菩薩早就選好唐僧了(取經結束時,功曹揭諦們記錄的八十一難目錄,更是說明了這一點)。之所以要在取經人選未定之前把寶物送出來,就是要唐僧在關鍵時刻能挺身而出,勇挑重擔。果然,當菩薩向唐王點出只有取得大乘佛經纔可以超亡度脫的時候,唐王才知道要到西方取經這回事兒。唐王剛開口問及誰人肯領旨西行的時候,唐僧即出班領旨謝恩。唐僧能不出來嗎?東西收了,也風光過了,你不出來誰出來?唐僧真是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早知道領這兩件玩意兒要付出那麼大的代價,打死他也不會領受啊。唐僧的命運是被菩薩一步一步算計好了的。他這一生根本就沒有選擇的機會,誰讓他是金蟬子轉世呢?

臨走的時候,唐王寶殿上又送出一件寶物紫金鉢盂給唐僧。唐僧領了文牒及寶物,由唐王送至關外,即出關西行。這一天正是大唐貞觀十三年九月初三。前文說過,這裡有個“貞觀十三年”的重大歷史問題。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附錄裡面說過,唐僧的父親陳光蕊中狀元成親是在貞觀十三年,唐僧出生也是在貞觀十三年。可是這裡說取經也是在貞觀十三年開始的,這不是很矛盾嗎?唐僧一出生就去取經啦,這還了得。這裡是作者寫錯了嗎?附錄裡,沒有照顧到後文的時間安排嗎?不像。

附錄第一段和第九回第一段,有兩句話是一模一樣的,【三州花似錦,八水繞城流】。這個並不是千古名句,爲什麼在這裡重複出現了呢?緊接着這兩句,兩個時間都出現了,作者不可能注意不到。那麼爲什麼偏偏說不通呢?其實,還有一個時間也是在貞觀十三年,那就是菩薩來到長安城選取取經人也是在貞觀十三年。這裡的重複出現旨在說明一個問題,貞觀十三年發生的怪事都與菩薩有關,都是菩薩在暗中操控的,比如名不經傳的妙算袁守誠,皇宮鬧鬼,太宗魂遊地府、死而復生,等等,這一切都在同一個時段發生,難道都是巧合嗎?因此,附錄裡面的貞觀十三年是不作數的,只是用來印證這一切都是菩薩操控的,菩薩是在貞觀十三年來到長安的。

第90章 輕取隱霧山 (2)第47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1)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31章 豬八戒——豈因紅顏下界來第32章 沙悟淨——千古傷心人第1章 緣起第93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1)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8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2)第45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1)第91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1)第52章 如來留下買路財 (1)第98章 天竺迷霧 (1)第72章 盤絲嶺與七仙女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78章 真假唐僧 (1)第108章 誰主沉浮 (3)第72章 盤絲嶺與七仙女第1章 緣起第57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1)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96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1)第54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1)第23章 袁守誠設局斬龍王第65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2)第115章 玉女心經(3)第60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1)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85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1)第98章 天竺迷霧 (1)第28章 水陸大會——取經人的冠冕儀式第1章 緣起第8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2)第67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1)第115章 玉女心經(3)第85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1)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5章 神仙,還是妖怪? (2)第111章 芭蕉情緣 (2)第57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1)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2章 引言第91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1)第37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1)第91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1)第65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2)第46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2)第92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2)第67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1)第53章 如來留下買路財 (2)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94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2)第73章 黃花觀的秘密 (1)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35章 黃風嶺上的“左”傾機會主義分子第96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1)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37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1)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108章 誰主沉浮 (3)第47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1)第36章 莫家莊誓師大會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第108章 誰主沉浮 (3)第53章 如來留下買路財 (2)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28章 水陸大會——取經人的冠冕儀式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120章 揹負青天 (2)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64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1)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32章 沙悟淨——千古傷心人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第102章 英雄逐鹿 (1)第120章 揹負青天 (2)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96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1)第70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1)第66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3)第40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2)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64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1)第33章 觀音禪院裡的一把火 (1)第86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2)第14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2)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115章 玉女心經(3)第64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1)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72章 盤絲嶺與七仙女第23章 袁守誠設局斬龍王第120章 揹負青天 (2)
第90章 輕取隱霧山 (2)第47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1)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31章 豬八戒——豈因紅顏下界來第32章 沙悟淨——千古傷心人第1章 緣起第93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1)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19章 喋血江州——唐僧的恩怨情仇第8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2)第45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1)第91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1)第52章 如來留下買路財 (1)第98章 天竺迷霧 (1)第72章 盤絲嶺與七仙女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78章 真假唐僧 (1)第108章 誰主沉浮 (3)第72章 盤絲嶺與七仙女第1章 緣起第57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1)第84章 鎮海禪林寺的那一夜 (2)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96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1)第54章 女兒國情事——特工蠍子精的命運悲劇 (1)第23章 袁守誠設局斬龍王第65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2)第115章 玉女心經(3)第60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1)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第85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1)第98章 天竺迷霧 (1)第28章 水陸大會——取經人的冠冕儀式第1章 緣起第8章 須菩提的神秘面紗 (2)第67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1)第115章 玉女心經(3)第85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1)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5章 神仙,還是妖怪? (2)第111章 芭蕉情緣 (2)第57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1)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2章 引言第91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1)第37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1)第91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1)第65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2)第46章 紅孩兒系出名門離恨天 (2)第92章 竹節山背後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2)第67章 皇榜背後的一樁謀殺案 (1)第53章 如來留下買路財 (2)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82章 八戒巧破“偷天換日”計 (2)第94章 玉華紛爭中三個值得懷疑的人與妖 (2)第73章 黃花觀的秘密 (1)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35章 黃風嶺上的“左”傾機會主義分子第96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1)第58章 真假美猴王——一嘲聲東擊西”的經典之戰 (2)第37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1)第49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3)第108章 誰主沉浮 (3)第47章 車遲鬥法——高手過招了無痕 (1)第36章 莫家莊誓師大會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第108章 誰主沉浮 (3)第53章 如來留下買路財 (2)第10章 李天王的綏靖政策 (2)第38章 五莊觀情歸何處 (2)第28章 水陸大會——取經人的冠冕儀式第80章 真假唐僧 (3)第120章 揹負青天 (2)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64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1)第61章 牛魔王——三調芭蕉扇的矛頭所向 (2)第32章 沙悟淨——千古傷心人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第102章 英雄逐鹿 (1)第120章 揹負青天 (2)第88章 滅法國的秘密會晤第96章 大戰青龍山——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鬥爭 (1)第70章 皇榜背後的另一樁謀殺案 (1)第66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3)第40章 白骨夫人——爲吃唐僧肉而犧牲的第一妖 (2)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64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1)第33章 觀音禪院裡的一把火 (1)第86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2)第14章 安天大會的臺前幕後 (2)第27章 大相國寺——一筆唐王還不了的債第115章 玉女心經(3)第64章 小雷音寺:解鈴還需繫鈴人 (1)第87章 唐三藏陷空遭劫孫悟空“扶靈”上訪 (3)第72章 盤絲嶺與七仙女第23章 袁守誠設局斬龍王第120章 揹負青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