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高麗公(二)

屁股一疼,一個冷冰冰的聲音擠了進來:“沒死就起來,還有差事給你!”

唉,咱就是駕轅的馬,主子不讓歇,就得往死裡跑!

咦,不對啊!我好像生擒了王皓,我是忒母孛堇了,我不是駕轅的馬,我是大官人哩!

一個“鯉魚打挺”躍起來,嚇得圍觀者“霍地”向後退,彷彿見鬼了一般。

低頭尋覓,王皓還躺在地上,瞧樣子象是還活着。

第五風指着大大的戰利品,得意洋洋道:“他是我抓住的?”

宗翰問道:“哦,是嗎?你們誰看到了?”

都在搖頭,不是吧,就連蒲察斜哥、完顏婁室兩人也在搖頭,他們若是都不承認,這可怎麼好啊!

第五風急得直想哭,指着蒲察斜哥、完顏婁室,“你,你,你”地說不出話來!

本想破口大罵,想到兩人都是宗翰的愛將,能不得罪還是不要得罪吧!

宗翰大怒,揮起馬鞭就是三鞭子,罵道:“看你的樣子,哪像個英雄好漢?給你五千人馬,立即展開追擊!無論做什麼事情,記住,你是從我身邊出去的就夠了!”

後背火辣辣的疼,第五風已經忘記了疼痛,蒙了!

給我五千人馬是什麼意思?承認王皓是我抓的了?承認我的功勞了?

那麼,我應該做萬夫長,怎麼才五千人馬啊?

第五風囁嚅道:“小的沒聽明白,大帥的意思是……”

宗翰展顏一笑,道:“本王言而有信,就升你爲忒母孛堇。眼下沒有那麼多兵,只能給你五千人馬,是不是嫌少啊?”

第五風訕笑着:“哪裡,哪裡!”心裡還真是有那麼一點不舒服!

忽然,圍上來幾十人,就連完顏婁室、銀術可都赫然在列。

他象小雞一樣,被大家拋起來,落下,又拋起來,落下!

血往上涌,早上吃的牛肉乾化成牛肉湯也上來湊熱鬧,胸腔內的氧氣嚴重缺乏,眼前直冒金星,孃的娘我的姥姥啊,英雄的滋味也不咋地啊!

“第五風,第五風,第五風”的喊聲,比冬天的雷聲還要響亮!

“滄啷”聲響,刀劍出鞘,刺向蒼穹。

士兵們將身邊的東西盡情地拋向天空,他們在爲生擒敵軍主將的勇士喝彩,也是在爲勝利歡呼!

第五風飄啊,暈啊,美啊,最後連頭上的藍天都變了顏色!

他落在地上,雙腿發軟,不知搖晃了多久纔算立住腳。

宗翰的臉上掛着難得的笑,道:“感覺如何?”

第五風爽快地答道:“做個英雄,真美!跟着大王,痛快!大王的笑,比哭還難看!”

一句話,引來又一陣歡呼,宗翰竟不怪罪,笑得越發燦爛了。

捉了王皓是不假,做了忒母孛堇也是真的,但是,帶領五千兵馬上陣殺敵,可不是鬧着玩的。宗翰久習戰陣,自不會拿這種東西開玩笑,有心考較一番,遂道:“你想如何帶兵?”

第五風哪會帶兵?帶賊還差不多啊!

第五風機靈,那是經過無數次生死煉就的本事,一時間靈光乍現,想到一計:“小的向大王求一個人,有這個人幫我,自當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絕不會丟了大王的臉面!”

話裡套着話,還有一層意思:第五風能不能帶好兵,全在這個人身上。而且,第五風不是在爲自己帶兵,也是爲了周全大王的臉面呢!

“誰?”宗翰饒有興趣地問道。

“他!”第五風指着原來的頂頭上司:蒲察斜哥。

自從來到宗翰身邊,第五風就認識了蒲察斜哥。宗翰不止一次地誇獎過蒲察斜哥,許多本事不如蒲察斜哥的人,都升了官,而蒲察斜哥還是一個千夫長。這個人有本事,打仗有勇有謀,若是有他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宗翰瞧着蒲察斜哥,道:“你的意思呢?”

“末將聽大王的!”

總是這樣,短短的一句話,透出無限的忠誠!唉,還真有些捨不得呢!

宗翰解下自己的佩刀,交給蒲察斜哥,道:“馬兒長大了,就要到大草原上去馳騁;鷹兒羽翼豐滿了,就要飛上藍天。我的斜哥智勇雙全,沒什麼能難得住你;這把刀跟隨本王幾十年,比你的歲數還要長些,今天送給你,多殺幾個高麗棒子,莫要辜負了它!”

蒲察斜哥跪倒在地,接過寶刀,磕了三個響頭:暫別故主,投向更爲廣闊的天空。

於是,萬夫長第五風、軍帥蒲察斜哥走馬上任,作爲第一隊,追擊高麗逃兵。

都元帥命令:越境追擊,他打到我們東京,我們就打到他們西京,甚至開京。一定要把敵人打疼、打怕,打出百年和平。

第五風不解地問道:“何不滅了高麗?”

宗翰不屑地說道:“高麗窮鄉僻壤,滅了倒是包袱。”

瞧他的神色,高麗在他眼中,難不成就是菜板上的肉?

一路狂追,來遠城本來已被敵軍佔領,也許是聽說前線敗了,就連二王子都成了女真人的俘虜,那守個什麼勁啊?難道留下里當俘虜嗎?兵敗如山倒,高麗棄城逃命。

高麗出征時,信心爆棚;一旦遭到毀滅性打擊,信心掃地,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如此劇烈的轉換,唉呦,又有幾人能承受得了?

第五風部,均爲女真騎兵,乃是帝國精銳,見着人就砍,追上人就剁,一路狂奔,勢如破竹。

餓了,就在馬上嚼幾口炒麪;渴了灌幾口水,並不歇馬,總之就是追啊!

第二日拂曉前,飲馬鴨綠江。

王氏高麗傳承二百餘年,建四京:開成府曰開京;東州樂Lang府爲東京;金州金馬郡,號南京;鎮州平壤,爲西京。王宮位於開京,而若論城市規模,富庶繁華,首推西京。

爲防備北方的侵擾,高麗於鴨綠江東岸,建安朔鎮、朔寧鎮、清塞鎮、平虜鎮、興化鎮等城鎮,皆有軍兵把守。欲進兵西京,首當其衝的就是興化鎮,然後是朔寧鎮,安朔鎮、清塞鎮、平虜鎮可以繞過不打,也要防備被敵軍截斷歸路。

“報,忒母孛堇。東京都統銀術可率領一萬騎兵已經到了來遠城。”探馬帶來的是好消息。

鴨綠江上,人潮涌動,三座浮橋擠滿了人,高麗人只有一個念頭:逃得越遠越好呀!

第五風看看蒲察斜哥,對方鄭重地點頭,飛身上馬,拔出佩刀,使出吃奶的勁兒,喝道:“今天,你們得聽我的;捉住高麗王,我就聽你們的!弟兄們,殺啊!”

“阿骨打!”

“阿骨打!”

馬蹄隆隆,金國鐵騎開始衝鋒。

“颼颼”,箭矢遮蔽了天空僅有的光芒,浮橋上的人一個接一個的栽進江水裡。聲聲巨響過後,水面上盡是一蓬蓬的水柱,然後便是殷紅的血。

血染清江!

前面的騎兵衝到橋前,“譁”地向兩邊張開,一刻也不停地射出箭出,爲後面的兄弟清理前進的道路。

江面上漂浮着一叢叢污濁,江水越發地紅豔!

“阿骨打!”

又是一陣呼喊,蒲察斜哥一馬當先,殺上浮橋。手中的大槍“突突”亂顫,將擋路的傢伙一個個撥到河水裡,倒在地上的人,在他的眼裡也算不得人,馬蹄踏過,就將成爲泥土。

虎狼一般的女真騎兵,衝過鴨綠江,趕鴨子一般,跟着逃跑的潰兵,殺進興化鎮。如果不是敗兵的緣故,興化鎮或許可以抵擋一下的,此刻守將成爲俘虜,還一臉的委屈。

隨便殺了幾個硬骨頭,把這小子嚇得半死;再抽上幾鞭子,這個叫崔成延的傢伙就跪倒認了老子。

此人出身高麗四大家族的柳、崔、金、李之一的崔姓,其父竟是朝中中書侍郎崔洪宰。不過,這小子命賤,乃小老婆所生,父親的爵位沒他的份兒,只能在邊境受苦。本希望在這裡混幾年,回京之後,隨便找個好差事,過逍遙的日子。誰想,一朝淪爲階下囚,再無自由可言了。

第五風逼着崔成延寫了決心書,這就算捏住了他的***,如同當年在開封府大堂上,他被聶山捏住了***一樣。想到聶山的黑臉,第五風心中一緊,***都跟着疼呢!

留下受傷的兄弟堅守,咱們接着追啊!

高麗進攻女真的原因,直到戰爭之後都沒有弄清楚:據說,高麗王王楷一日夢到佛祖,佛祖對他說:女真外強中乾,可尋機而起,再現當年高勾麗的輝煌,將燦爛的王旗插上高麗人心中的聖山:長白山。王楷是虔誠的佛教徒,佛祖的話豈能不聽?再加上祖宗經營二百年,國富兵強,即使不能徹底打敗女真人,拿下遼陽府還是有可能的吧?

翼陽公王皓的母親是王楷寵愛的貴妃,王后剛剛薨逝不久,她是最有可能繼承王后之位的。太子王晛頗感艱難,遂向父王請旨,願伐金國立功立威。王皓哪能讓他得逞,毫不猶豫的搶了太子的差事。據說,王皓領兵上路之後,太子一夥在府邸內舉酒相慶,喝了三天三夜呢!當然,這是小道消息,當不得真的。

還有一種說法,高麗出兵還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女真盤剝太甚,一年六次進貢,每次都說高麗的貢物太少。三月進貢,因風雪耽擱了幾日,大臣竟遭到毒打,副使被活活打死。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高麗順天伐罪,要替天行道了。

高麗全國兵馬約十五萬人左右,分爲中央軍和地方軍兩部分:中央軍由二軍六衛組成,約五萬人,由大將軍、上將軍指揮;地方軍隊由各道節度使統轄。此次出兵,五萬中央軍出動了三萬,地方兵馬出動了六七萬,合計十萬左右。按照高麗人的想法,女真正在燕京附近與宋國鏖戰,精兵強將都在那邊,一時抽不開身。金國衆將,也只有宗翰、宗望還過得去,但是,宗望已經死了,宗翰老得已經上不了牀了。所以,只要我高麗雄兵一到,女真必當迎風而降的。春天了,南風吹,也許可以一直吹到金國上京會寧府的。

崔成延也不是完全沒有本事,這不臨時把手下集合起來,又收集了一些散兵,湊了三千人,提出了響亮的口號:高麗是高麗人的高麗,女真是高麗人的兄長。朝廷出了奸臣,忤逆了兄長的意思,所以兄長打了咱的屁股。我們是負起拯救國家的重擔,回京城,清君側,收民心,徐圖自強,再震雄風。

崔氏在高麗有很高的號召力,一時間應者雲集。

誰想,第五風一個即興之舉,竟造成了連鎖反應。四大家族不是隻有崔氏有人在軍隊裡當官,還有柳、金、李姓的無數子弟擔任高低不一的官職。憑什麼你崔姓就能如此威風?你他媽棒子大啊?

要救國,大家一起救嘛!衆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只有四大家族同時動起來,才能救高麗呢!

於是,柳、金、李三家,各有代表站出來提出:成立救,協助女真兄長,打到開京去,剷除奸臣,挽救全高麗。

哈哈,看着這些高麗人,第五風這個樂啊!當漢奸,不,他們不是漢人,他們是高麗人,應該是當高麗奸,還如此爭先恐後,真不是一般的賤啊!人家原意出賣和靈魂,咱再推三阻四,就實在是說不過去了。

三月二十二日,高麗救正式成立,人數八千以上,救都指揮使由崔成延擔任,並於當日,隨第五風的女真騎兵,南下朔寧鎮。

朔寧鎮守將是李氏家族的精英,也要救國,不戰而降。

這時,後方消息送過來,銀術可已經開始渡江。再無後顧之憂,第五風狂飆猛進西京平壤。

他手下的這些兵,半數以上參加過當年前的汴京大戰,長途奔襲那是家常便飯。到達平壤的時候,前出的探馬回報:一隊人馬正由南面徐徐而來,平壤城城門大開,鼓樂喧天,文武官員在城門外站得甭直,好像在迎接大人物呢!

第五風連忙移到南面來。

媽的媽我的姥姥啊!可不是嘛,幾百人在護城河外站得甭直,南面旌旗招展繡帶飄揚,瞧這架勢,莫非是高麗王到了?

蒲察斜哥看得雙眼放光,如同夜晚的孤狼:“孃的,幹了!”

當然要幹,要狠狠地幹!

歇息一刻鐘,喝點水,吃點乾糧!

“阿骨打!”

女真騎兵突然從側翼發起攻擊,高麗人猝不及防,亂作一團。

四千餘名女真人,宛如四千頭狼;而南來的萬餘高麗人,就象一萬頭可憐的羔羊!

馬刀無情地劈下,弓箭連環射出!

喊殺聲震天,哀嚎聲遍地。

看到一名殺紅了眼睛的士兵,正要向一名如花女子行兇,第五風厲聲罵道:“***的,殺女人作甚?女人是用來愛的,不是用來殺的!傳我將令:男的儘管殺,女人都要留下!”

“男的,殺:女的,留!”

第五風就是最高指揮官,他的話就是最高命令,被無條件地執行着。

追出五六裡,收兵北來。

救在最需要他的時候出現了,平壤守軍見證了女真勇士的強橫戰鬥力,再加上救的勸說,舉城投降。

事後,第五風才知道,剛纔遭遇的真是高麗王王楷一行。高麗王是來西京助陣的,卻差點成了女真人的俘虜,他一定不解:女真人怎麼來得這麼快,比敗兵還要快嗎?

高麗王跑了,丟下了自己的女人、兒子、女兒、臣子,自己帶着一千多人跑回了開京。戰果還在統計之中,第五風在崔成延的引導下,來到西京的行宮,指着奇珍異寶,罵道:“看看,你看看。這樣的王,還要他作甚?好好幹,高麗的希望在你身上,我決不會虧待你的!”

說罷,拿起一對兒綠玉鐲,塞到崔成延手裡,順便把他打發了出去。

乖乖,媽的媽我的姥姥啊!

咱們發財啦!

第五風看看這個,摸摸那個,都是好東西,都喜歡啊!

原來,咱做賊的時候,弄上這裡的一件東西,何苦再做賊啊!誰他孃的不願意當好人,非得做賊啊?

這麼多好東西,該如何是好啊?

再看看那些女人,包括王皓的生母崔氏,據說還是崔成延的姑母。三十多歲的人了,皮膚那個嫩啊!怎麼看怎麼不像三十多歲的人,看得第五風心潮澎湃,便想成就千秋好事。

到底是蒲察斜哥明白事理,悄聲道:“這個女人那,還是不要碰的好,否則,事情鬧大了,不好收拾啊!”

第五風已經把手伸出去了,聽到這話,生生頓住,喟然長嘆,手捏了一把美人的嫩臉,還是算了吧!

第八章 對壘(三)第三章 南洋(三)第八章 對壘(五)第九章 驕傲(六)第十二章 無聲(二)第八章 兒山城(三)第五章 縱橫(一)第十五章 如夢(一)第四章 儲貳第三章 遠航(一)第一章 心路(一)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一章 夜花(二)第二章 春雨(七)外篇 陽關曲(三)第十一章 回家第六章 求賢第七章 弄月(一)第二章 護花(一)道可道,非長道第七章 光復(二)第六章 交趾(五)第十五章 天下第九章 太歲(三)第一章 魂傷(一)第八章 宋州(四)第十五章 天下第八章 宋州(四)第十二章 無聲(二)第七章 血光(四)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四章 風化(二)序二 無疆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七章 戰火(一)扯脖子喊啊第二章 天威(三)外篇 望燕雲(七)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外篇 望燕雲(六)第二章 魂傷(二)外篇 照夜白(三)第七章 護軍第二章 盤龍山(二)序一 風流第十章 神仙(三)第四章 升龍(一)第八章 常日(二)第四章 折衝(一)第四章 折衝(一)第七章 勇氣(一)第十章 驚心(一)第二章 人道第七章 血光(一)外篇 照夜白(二)第八章 虎鬥(二)第十六章 聖訓第十五章 如夢(一)第六章 曙光(五)第二章 春雨(八)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六章 震動(一)第十章 國賊第三章 遠航(一)第四章 折衝(二)第一章 蕭牆(一)第八章 盛事第二章 人道第三章 武威(一)第六章 破陣(二)第八章 宋州(五)第十二章 追捕第十二章 海戰(二)外篇 陽關曲(四)第七章 血光(五)第七章 光復(三)第八章 臺灣第十三章 苦戰(一)第七章 雲頂(一)第四章 升龍(三)第五章 縱橫(三)第二章 定計外篇 陽關曲(一)第四章 升龍(二)第七章 戰火(二)第四章 都賽第十五章 天下第二章 魂傷(二)第十章 神仙(一)第二章 狼王第十四章 痛飲(二)第二章 天威(二)第十三章 天火(一)第七章 血光(五)第十章 神仙(四)第五章 縱橫(二)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六章 震動(一)
第八章 對壘(三)第三章 南洋(三)第八章 對壘(五)第九章 驕傲(六)第十二章 無聲(二)第八章 兒山城(三)第五章 縱橫(一)第十五章 如夢(一)第四章 儲貳第三章 遠航(一)第一章 心路(一)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一章 夜花(二)第二章 春雨(七)外篇 陽關曲(三)第十一章 回家第六章 求賢第七章 弄月(一)第二章 護花(一)道可道,非長道第七章 光復(二)第六章 交趾(五)第十五章 天下第九章 太歲(三)第一章 魂傷(一)第八章 宋州(四)第十五章 天下第八章 宋州(四)第十二章 無聲(二)第七章 血光(四)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四章 風化(二)序二 無疆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七章 戰火(一)扯脖子喊啊第二章 天威(三)外篇 望燕雲(七)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外篇 望燕雲(六)第二章 魂傷(二)外篇 照夜白(三)第七章 護軍第二章 盤龍山(二)序一 風流第十章 神仙(三)第四章 升龍(一)第八章 常日(二)第四章 折衝(一)第四章 折衝(一)第七章 勇氣(一)第十章 驚心(一)第二章 人道第七章 血光(一)外篇 照夜白(二)第八章 虎鬥(二)第十六章 聖訓第十五章 如夢(一)第六章 曙光(五)第二章 春雨(八)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六章 震動(一)第十章 國賊第三章 遠航(一)第四章 折衝(二)第一章 蕭牆(一)第八章 盛事第二章 人道第三章 武威(一)第六章 破陣(二)第八章 宋州(五)第十二章 追捕第十二章 海戰(二)外篇 陽關曲(四)第七章 血光(五)第七章 光復(三)第八章 臺灣第十三章 苦戰(一)第七章 雲頂(一)第四章 升龍(三)第五章 縱橫(三)第二章 定計外篇 陽關曲(一)第四章 升龍(二)第七章 戰火(二)第四章 都賽第十五章 天下第二章 魂傷(二)第十章 神仙(一)第二章 狼王第十四章 痛飲(二)第二章 天威(二)第十三章 天火(一)第七章 血光(五)第十章 神仙(四)第五章 縱橫(二)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六章 震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