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蹊徑

入金境,探消息,結權貴,謀大事!

十餘年間,屢立大功,軍方顯要如延安郡王者,讚不絕口!

民間傳言,公身懷奇功,萬人難敵,同僚探問,公一笑而已,再無隻言片語!

流光閣功臣第三十六!

——《流光閣功臣譜》第五風盜寶有功,官拜承信郎,提點西京情報事務。官不大,正九品五十二階,武官最低一級,可是,他原來是人人唾罵的賊,而今是人人敬仰的官,這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嗎!

皇恩浩蕩,官家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生我者父母,達我者官家也!

第五風滿懷着報國熱情,西進金國西京大同府,開展下一步工作。大概在今年的八月,金國皇帝下詔:以大同府爲西京,大興府也就是原來的燕京爲南京,遼陽府爲東京,大定府爲中京,會寧府改名爲黃龍府,爲上京。

他搞不清楚哪是哪,既然今後要到西京大同府去活動,別的地方跟他有何關係?他接到命令之日,快馬加鞭,趕往西京。

西京城周長約二十里,四座城門:東爲迎春,南爲朝陽,西爲定西,北爲拱極。自東邊的朝陽門而入,前行不遠就是一條寬敞的街道。街道兩邊店鋪一個接一個,路邊的商販一位挨一位,賣什麼的都有。擡眼望去,戴襆頭,穿圓領長袍的漢人居多,頭裹皁羅巾、身穿盤領衣、腰繫吐骼帶、腳着烏皮鞋的女真人也不少,只是奇怪,契丹人都哪裡去了呢?

連續幾天趕路,人困馬乏,本想找一個客棧,洗個澡睡一覺。肚子突然“咕嚕,咕嚕”叫起來,第五風索性揀一個肉攤坐下,背上的重要東西還揹着,沉是沉了點,還是揹着穩妥。隨便要兩個菜,來一碗肉湯麪,有滋有味地吃起來。

“唉,南來的北往的您看一看,瞧一瞧哩!千古奇藥,獨家秘方——丈夫再造散。幫您重振夫綱,大展神威,打破河東獅吼的神話。”一個二十多歲的小販,人瞧着挺精神,一副八面玲瓏的樣子,整條街就屬他的聲大,只聽他起勁地吆喝着:“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誰沒有點難心事,誰沒有點窩心話,都是五尺高的男人,算個逑!您怕渾家嗎,您有懼內症嗎?不要猶豫,莫要彷徨,丈夫再造散神奇靈驗,解除您心底的隱憂。哎,您要不信啊,您就打聽打聽,在這條街上,誰要說我的藥不好使,我立馬捲鋪蓋走人。哎……”

賣東西呀,還真得靠吆喝,不一會兒,這傢伙旁邊的人是越聚越多。幾個外鄉人,細緻詢問着藥品的價格、療效等方面的內容。第五風嘴裡嚼着肉,開心地瞧熱鬧。

“這藥怎麼賣的?”

“一百個大子一粒兒。”

“吃了這藥,能去根嗎?”

“那要看您的病重不重了,不過,不管您的病多重,五丸藥下去,保證您藥到病除。”

這時,一名本地男子向小販打着招呼:“哎呦,李衙內,好幾天不見了!最近在天香樓一直沒見到您,敢情您到這賣藥來了。嗨,這事兒咋說的,按您的身家,不至於吧!”

小販赧然道:“唉,家大有家大的難處,小戶有小戶的心酸!老爺前幾天剛回來,管的嚴、管的嚴!”

“什麼?您家老爺回來啦?”那人喜出望外,“城裡傳言,天祚皇爺在位時的李御醫從燕京回來了,我還不盡信,原來是真的呢!我孃的病,只有李御醫能治得好,這事兒得拜託您!得嘞,您別在這兒練攤了,我請您,您得賞臉,八珍閣,咱走着?”

小販連連擺手,道:“唐兄,您等會不成嗎,我這馬上就好,不能總讓您破費不是!”

“什麼話,見外,見外了不是?”唐衙內扒拉着圍觀的人羣,不由分說,“李衙內,您跟我這麼說,就太不夠意思了。我說,不賣了,不賣了。散了,散了。”

“衙內,代我向令尊問好!當年,多虧了令尊,否則,家父的病還不知道怎麼着呢!”另一名公子幫腔道。

這一個很嚴密的組織啊,好戲就要上演了,第五風心裡這個樂啊!

“唉呦,別賣了,老爺早上起來,發現藥不見了,正罵人呢!”一名俊俏的少婦分開人羣,擠了進來,對小販說道,“快回去吧,如果讓老爺知道是你偷了藥,那……”

小販眼睛一瞪,喝道:“少羅嗦,給你臉啦?你先回去,沒看我正忙着呢嗎?”

婦人脾氣上來了,怒道:“你死不死啊,我還懶得管了呢!把我上個月的月例還給,我要去買胭脂。”

小販惱羞成怒,揚手就給了少婦一巴掌,上前就是一腳,惡狠狠地罵道:“敢這麼和老子說話,找抽哇!給我滾!”

少婦捂着臉,哭泣着去了。

唐少十分不解,道:“哎呀,李衙內,這才幾天的工夫啊,你敢打嫂夫人?還敢用腳踢?原來,您不是……莫非,這藥真的好使?”

小販面色鐵青,道:“什麼話,我本來就不怕她。這話咋說的,我還用吃藥?”

這下,所有的人都明白了一件事:丈夫再造散真好使。於是乎,大家紛紛解囊,一串一串的銅錢,有幾個直接掏銀子,你睜我奪,搶着買藥。有一個草原大漢竟也跟着起鬨,直接牽過來一匹馬,接了幾丸藥,屁顛屁顛地去了!

見此情此景,第五風感觸良多:人不分貴賤,地不分南北,天底下,怕婆娘的男人怎麼就那麼多呢?

找一個不起眼的住處安頓下來,第五風用幾天的時間,轉遍了西京城。每天喬裝打扮,出去專揀孩子多的地方去,教孩子門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無非說的是金國左副元帥宗翰,神威天授,當繼大統云云。

這一天,第五風收拾停當,抱着從燕京帶來的寶貝,來到城裡最繁華的所在,進了一家玉器坊。店裡的夥計看他一身糟粕,伸手就往外推,道:“出去,出去!這裡也是你能來的地方!快滾,否則打斷你的狗腿!”

第五風揚手就抽了夥計一巴掌,罵道:“狗東西,爺爺想讓你們賺點錢,不識好歹,把你們東家叫出來!”

正嚷嚷着,臉大腰肥的東家從裡間出來,訓斥夥計幾句,請客人上座、奉茶!

第五風只喝了一小口茶水,猛地噴到地上,道:“什麼破玩意,俺喝不慣,來一碗涼水!”

涼水上來,他喝的極是舒爽。對面的東家,眼神中盡是不屑,第五風就當沒看見。

“這位小哥,能不能把東西讓我先看看吶!”

第五風摟着包裹,生怕別人搶去似的,道:“這是俺的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東西,是個寶貝呢!你可不能騙俺!”

從小就在江湖上混,騙人的把戲不用學那也是門清,第五風裝傻子那是相當像了。

“不騙,不騙!”東家溫和地笑着。

好說歹說,第五風終於把東西放到桌子上,東家打開一看,暗吃一驚:“這可不是寶貝嗎?”

晶瑩剔透的一塊翡翠,外形酷似飛天的神龍,正面雕刻着:“女真粘喝,吾之弟子,應天受命,昌基赫赫。”背面是姿容莊嚴的觀音大士。觀音踏五彩祥雲,手託玉瓶,用一根枝條將甘霖雨露撒向人間,遠處青山依依,天上白雲繚繞,刻畫得甚是精妙。看刀法,似乎是唐朝工匠所制,又有魏晉的痕跡,一時還真很難確定這東西的年份。

看這幾句讖語,說的不就是完顏宗翰嗎?

這件東西,送到元帥府,宗翰必當有重賞的,東家不動聲色,道:“小哥想賣多少錢呢?”

“你給個價吧!”

“本是一件好東西,可惜讓匠人糟蹋了。五貫如何?”

第五風不由分說,抱起東西,轉身就走,嘴裡不停地嘟囔着:“騙人,騙人!”

東家想拉都拉不住呢!

東家後悔不迭,叫過一名夥計跟着來人,另叫一人立即去元帥府報信!

第五風出來後,走出不遠又有一家玉器坊,又進去了。就這樣,直到進了第四家店鋪,價格還是不滿意,想走卻走不了了。

“呼啦拉”,闖進一隊金兵,各執刀槍,將他圍在中間。第五風“媽呀”一聲,抱着東西鑽到桌子底下,說啥也不出來。帶隊的女真軍官懶得跟他費勁,令人將他拖出來,吆喝一聲就走。

第五風委屈呀,第五風冤枉啊,第五風害怕呀!

一路之上,大哭小叫,氣得人家直接將他的嘴堵上,帶進帥府。

第五風被丟盡一間柴房,外面用大鎖鎖上,兩名軍兵站在門口把守,想跑那是萬萬不能的。呵呵,其實他也不想跑。

這件事情雖然冒險,仔細想想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這個世界上,誰不想當皇帝呀!這個世界,誰不信神信鬼呀?據說,女真人非常信奉觀音大士,所以綠玉上才雕刻了大士的法象。我是送寶的人,按理要重賞的,即使沒有賞賜,也沒有丟命的道理吧?殺我,就是和觀音大士作對,哼,我看誰有這個膽子。

如果這一次辦好了差事,我是不是會再升一級啊?

哎呀,如果老賊宗翰知恩圖報,給我個一官半職的,我幹還是不幹呢?

也不知過了多久,天都黑了,溫度迅速降下來,第五風越來越冷,全身簌簌發抖!哎呀媽呀,就這麼關一個晚上,我會不會活活凍死啊?官家,您告訴我,我該怎麼辦啊?金狗的繩子系得忒緊,我又不會鎖骨功,嘴又被人家堵上了,就是臨死想罵上幾句也是萬萬不行的。官家,千算萬算,咋也沒算到我會落到這麼個下場啊!

官家,我冷啊!

官家,我餓啊!

官家,快派人來救我吧!

正在第五風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門開了,他被提溜起來,前面有人拿着火把引路,拐來拐去,來到一個燈火輝煌的大堂。嘴上的破布拿開,第五風堆萎在地上,嗚嗚大哭,就是哭啊!

“你叫什麼名字?”飄來一個冷冰冰的聲音。

第五風想低頭磕頭,“吧唧”倒在地上,弄了一嘴的土,能說話了咱就得說啊:“官人饒命,大帥饒命,大王饒命!小的不敢了,小的再也不敢了,不敢了!”

“把繩子鬆開!”

第五風能活動了,匍匐在地,可勁地磕頭,就象那日在開封府大堂上一個樣。連擡頭看看都不敢呢!

“你叫什麼名字?”

“回大王的話,小的叫第五風?”

“擡起頭來!”

第五風擡頭,看到了傳說中的無敵猛將完顏宗翰。宗翰一身便裝,目光冷得嚇人,根本不敢正視;兩名幕僚在下首相陪。

宗翰立眉喝道:“東西是從哪來的?說!”

一股沉重的殺氣襲來,徹骨之寒,第五風心裡一哆嗦,道:“是,是,小的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

話還沒落地,牛皮鞭子頭不是頭臉不是臉地就抽了下來,幸虧他低着頭,否則抽到臉上,毀了容貌就大大的不妙了。剛捱了三鞭子,第五風大哭着說道:“大王饒命,大王饒命啊!我說,我說還不行嗎?這件寶貝是我偷來的,偷來的!”

“從哪裡偷來的?”

“今年年初,我與兩個兄弟在汴梁城活動,是從一個墳墓裡偷出來的。我知道自己犯了大罪,大王饒命啊!”第五風道。

宗翰再問:“何人之墓?”

第五風抹了一把鼻涕,道:“小的不知,小的真不知道啊!”

宗翰斬釘截鐵道:“拖出去,砍了。”

完嘍!

千般滋味,萬種心酸,盡上心頭!大宋承信郎,提點西京情報事務第五風,徑直昏了過去!

第五風死了,又活了。人活在世上,有時候死與不死也由不得自己啊!

宗翰還保持着那副表情,道:“王先生爲你求情,本帥暫時繞你不死,卻也放你不得。先留在這裡,做一名侍衛吧!”

第五風傻兮兮地笑着,心裡在想:哪位是王先生,侍衛算不算官啊?

大同府神玉現身,汴梁城天書出世。

靖康元年十月初二夜,子時前後,汴梁城外城東北角開寶寺內的鐵塔,向外發射着七採霞光。

鐵塔呈六角形,共有十三層,塔外壁以褐色琉璃磚鑲嵌,遠觀如同鐵色一般,是故稱爲鐵塔。鐵塔高約十九丈,頂端置紅銅寶瓶,莊嚴氣派。此塔建於大宋皇祜元年,距今已經77年,久歷風雨,風采依舊。

鐵塔突然發出霞光,驚動了寺裡的僧衆,慢慢地無數地百姓從四面八方而來,最後,就連官家也連夜趕來。趙桓莊重地向神塔行禮,而後由宰執、開寶寺住持陪同,拾階而上。最高一層內,一顆碩大的夜明珠將室內照得通亮,地板上按九宮八卦方位擺着九部天書:《天文》、《地理》、《曆法》、《術數》、《物理》、《煉丹》、《工程》、《食貨》、《醫術》。

趙桓如履薄冰,打開幾本,看了看,搖頭道:“諸位卿家可來一觀,朕是看不懂啊!”

他看不懂,都是他親筆寫的,爲惑人耳目,用的是左手,能想到的都記述了下來。而且今天的事情,也自然是他一手策劃,只是知道內情的人少之又少罷了。明明知道,還是裝作不知道,唉,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呢!

趙桓憑樓遠望,等待着!

“陛下洪福齊天,天書臨世,譬如當年的河圖洛書。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張邦昌非常激動,率先山呼萬歲。

其他人也齊聲歡呼萬歲。

這些人,喊萬歲聲音倒是齊整,看來這也是一門學問!

“祖宗福澤綿綿,朕自當克勤克儉,安民強國,望諸卿助朕!”趙桓滿懷深情地說道。

宰執們象商量好了似的,道:“臣敢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既然朕與衆卿都不甚明瞭,朕決心下旨求賢:傳旨全國州縣,凡有大才之人,都給朕請到京城來。這些書先運到東京大學去,派軍士嚴加守護,出不得丁點差錯的,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陛下聖明啊!”

那些太學生、士子閒着沒事,整天彈劾這個,議論那個,處理這些事情深不得淺不得,着實牽扯精力。讓他們去研究天書好了,朕倒要看看這些飽學之士又能懂得多少!

岳飛那邊怎麼一直沒有消息,可不要再出什麼事了!

第一章 心路(四)第五章 冷夏上架公告第十章 小町王(三)第二章 視疾(一)第二章 春雨(五)外篇 高麗公(五)第十章 國賊第四章 折衝(二)第十三章 征服(一)第十二章 無聲(二)第四章 升龍(五)第一章 天道第九章 銀行(一)第二章 春雨(一)第七章 戰火(二)第五章 播種(一)第十章 承極(一)第二章 護花(四)第六章 會戰(一)第九章 倉惶(二)第七章 護軍第八章 宋州(三)第九章 日出(二)第十五章 觀潮第三章 南洋(一)第七章 勇氣(一)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五章 鳥羽院(二)第六章 家國(二)第十一章 論劍(一)第一章 夜花(三)第五章 爲雲(二)第七章 和談(二)第六章 交趾(三)第五章 江寧(二)第十一章 祥瑞(二)第七章 血光(三)第三章 捧日(一)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四章 升龍(一)第七章 戰火(二)第三章 武威(三)第五章 打援(二)第七章 光復(四)第一章 中宮(二)第七章 戰火(一)第一章 入夢第二章 視疾(一)外篇 陽關曲(五)第六章 秦淮(一)第二章 國色(一)第七章 弄月(一)第六章 秦淮(二)非常無恥地呼籲第五章 火藥(一)第六章 家國(三)序二 無疆第二章 春雨(一)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八章 對壘(四)第十章 承極(一)第九章 生根序二 無疆第三章 涼州(二)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七章 日高見(三)第九章 太歲(一)第十一章 祥瑞(二)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六章 曙光(三)第三章 出山(二)第八章 遇刺(二)第三章 涼州(二)第六章 君臣(一)第四章 廟算(一)外篇 望燕雲(四)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三章 捧日(一)第五章 蹊徑第四章 大喜第十一章 北客第四章 升龍(二)外篇 陽關曲(一)第八章 無主(一)第八章 宋州(二)第八章 兒山城(二)第四章 平安京(一)第二章 定計第七章 護軍第十四章 杭州第三章 涼州(三)第六章 破陣(二)第六章 求賢第十五章 如夢(二)第九章 驕傲(五)第四章 大喜第三章 武威(二)第八章 兒山城(三)第八章 常日(二)
第一章 心路(四)第五章 冷夏上架公告第十章 小町王(三)第二章 視疾(一)第二章 春雨(五)外篇 高麗公(五)第十章 國賊第四章 折衝(二)第十三章 征服(一)第十二章 無聲(二)第四章 升龍(五)第一章 天道第九章 銀行(一)第二章 春雨(一)第七章 戰火(二)第五章 播種(一)第十章 承極(一)第二章 護花(四)第六章 會戰(一)第九章 倉惶(二)第七章 護軍第八章 宋州(三)第九章 日出(二)第十五章 觀潮第三章 南洋(一)第七章 勇氣(一)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五章 鳥羽院(二)第六章 家國(二)第十一章 論劍(一)第一章 夜花(三)第五章 爲雲(二)第七章 和談(二)第六章 交趾(三)第五章 江寧(二)第十一章 祥瑞(二)第七章 血光(三)第三章 捧日(一)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四章 升龍(一)第七章 戰火(二)第三章 武威(三)第五章 打援(二)第七章 光復(四)第一章 中宮(二)第七章 戰火(一)第一章 入夢第二章 視疾(一)外篇 陽關曲(五)第六章 秦淮(一)第二章 國色(一)第七章 弄月(一)第六章 秦淮(二)非常無恥地呼籲第五章 火藥(一)第六章 家國(三)序二 無疆第二章 春雨(一)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八章 對壘(四)第十章 承極(一)第九章 生根序二 無疆第三章 涼州(二)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七章 日高見(三)第九章 太歲(一)第十一章 祥瑞(二)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六章 曙光(三)第三章 出山(二)第八章 遇刺(二)第三章 涼州(二)第六章 君臣(一)第四章 廟算(一)外篇 望燕雲(四)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三章 捧日(一)第五章 蹊徑第四章 大喜第十一章 北客第四章 升龍(二)外篇 陽關曲(一)第八章 無主(一)第八章 宋州(二)第八章 兒山城(二)第四章 平安京(一)第二章 定計第七章 護軍第十四章 杭州第三章 涼州(三)第六章 破陣(二)第六章 求賢第十五章 如夢(二)第九章 驕傲(五)第四章 大喜第三章 武威(二)第八章 兒山城(三)第八章 常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