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欲要北征
“三萬六千多石,運到吉林城後你們說還能剩下多少?”
東宮之中,在朱元璋示意武官離去的時候,朱允炆面對面前衆人朗聲詢問。
只是半年的時間,原本只有齊泰、黃子澄二人能入殿的東宮,眼下卻有十餘名正五品以上六部官員林立兩班。
望着眼前的局面,朱允炆很是高興,而這都是他扳倒了自家那好三叔的結果。
如今的他早已不把朱高煦放在眼裡,因此在得知朱高煦名下商人楊彬買了三萬六千石糧食北運的時候,他並沒有露出什麼擔憂之色,反而有些想要嘲笑朱高煦。
“任你當初多麼得寵,如今還不是爲了幾萬糧食四處奔波,而孤……”
朱允炆掃視殿內羣臣,眼下的他已然是揮筆便能調撥數百萬石糧草的儲君了,並且他的位置比任何人都要牢固。
“三萬六千石,先走海運再轉入遼河,繼而從三萬衛走陸路,能送抵吉林城的,恐怕不足六成。”
一名兵部主事開口,這讓朱允炆臉上笑意更甚。
只是他的笑容還未收斂,穿着正三品補服的齊泰卻憂慮着臉站出道:“渤海王入吉林不過數月,便能驅使商賈爲其購入如此多的糧食,放任下去恐生亂子。”
“呵呵……”聽到齊泰的話,許多官員忍不住露出嘲笑的表情。
“齊主事未免有些杞人憂天了,據在下所知,歲初時那吉林城還被西陽哈所掠,千戶官戰死……”
“如今這幾萬石糧食即便北運吉林,可吉林無人的局面又如何來破?”
站出來調侃齊泰的人身穿正二品官服,哪怕齊泰年初得到升遷,當下已經是兵部正三品的左侍郎,但這人卻還要比齊泰高二階。
“暴左都御史所言甚是……”齊泰沒有認爲對方在羞辱自己,而是認同道:
“缺人是當下渤海王的痛腳,如果不出在下預料,不出三年,吉林城便可自給自足,那渤海王必然會請陛下、請太孫移民實邊,補充衛所。”
齊泰的話讓衆人收聲,畢竟面對他這種實事求是的人,笑他反而是貶低自己了。
“齊先生說的是……”
朱允炆雖然不喜歡齊泰,但畢竟齊泰是伴隨他一路走來的老人,因此也不喜歡旁人嘲笑他。
況且他別的建議暫且不提,這次的建議還是很有建樹的,朱允炆也覺得朱高煦不會那麼老實的在吉林衛待着,當下自家爺爺還在位,只要他哭訴,那說不定自家爺爺真的會遷移軍戶去填充吉林衛。
“這事情,孤會緊盯的,當下還是說說朝政吧……”
朱允炆雖然認可,但也沒有深聊,而是改變話題,反而說起了朝政的事情。
見狀,齊泰也沒有什麼過多的強調,而是隨大流的加入到了接下來的朝政之中。
比較這人才濟濟的春和殿,朱高煦那邊就略微寒酸了。
“殿下,東西都放這裡了,亦掌印說這些明日就要用,連累您遭罪了……”
承運殿裡,朱高煦此刻坐在書桌背後,手裡拿着筆,面前擺着寫到一半的書,前面還有一個臉上充滿歉意的吏目。
只是他雖然臉上歉意,手上卻毫不客氣,五本厚厚的文冊擺在朱高煦面前,還夾帶了記賬用作畫圖的紙與尺子。
“都要用?”
朱高煦倍感頭痛的放下筆,將幾本文冊翻開查看,那吏目也藉機解釋道:
“松花江的渡口布置,城內下水道衝突的改道,還有王府的火牆火道,這些都得您來才行……”
吏目這般說着,朱高煦也是倍感無奈,只能硬着頭皮示意吏目可以出去了。
手上沒有幾個人的他,確實恨不得把一個人分成十個人來用,哪怕他自己都得承擔好幾個人的工作。
沒辦法,吉林城裡能辦事的就二十幾個吏目和朱高煦、亦失哈、張純、傅讓這幾個人。
其中二十二個吏目還得去書院教學,因此吉林城近八千人的事情都壓到了朱高煦他們幾人身上,只有時不時從書院抽調吏目來幫忙,才能解決眼下的棘手事情。
“希望楊彬能帶五十名吏目回來吧……”
揉着眉心,朱高煦停下了自己手上所寫的書,轉而開始對火道、下水道開始繪圖。
從正午忙碌到黃昏,他終於解決各種事務,簡單吃了頓晚飯後,又繼續趁着太陽還沒落下工作。
等到太陽即將落下,一盞油燈也被人擡了進來。
朱高煦擡頭看去,卻是消失了一天的亦失哈,而此刻的他滿臉疲憊。
“辛苦了……”望着亦失哈,朱高煦雖然也很累,但還是臉上掛起了笑意。
面對他的笑意,亦失哈也不得不感嘆自家這位殿下的精力充沛。
加入渤海王府以來,亦失哈幾乎很少看到朱高煦黑臉的時候,不管面對多麼困難的問題,哪怕所有人都覺得棘手而焦慮時,他卻總能帶着笑意積極面對。
這樣的處事態度影響了許多人,因此即便再怎麼疲憊,亦失哈卻還是擠出笑容:
“奴婢是殿下的家奴,爲殿下做事,又何來辛苦之說呢?”
“你可不是我家奴……”朱高煦搖搖頭,接過油燈放好後對亦失哈笑道:“我身邊不需要家奴,你是我的同袍和吉林城的功臣。”
他這話說的亦失哈心頭一暖,確實朱高煦從未將他視作奴僕,許多事情都交給他做。
在朱高煦身邊,他很少感受到在宮廷中的那種規矩和冷漠,在這吉林城,他也不是那個旁人連名字都不知道的亦失哈,而是渤海王府的亦掌印。
可以說,在宮廷中他享受不到的尊重和尊敬,他都在吉林城享受到了,這就是他想要追求的東西。
“先坐下吧”朱高煦看着亦失哈一直站着,便招呼他坐下。
亦失哈聞言也坐到了一旁的一個椅子上,並對朱高煦彙報起了今日的許多事情。
“今日又開墾了三百多畝耕地,把人力和畜力集中起來後,開墾荒地的速度確實快了許多。”
“城內的下水道已經全部掘好,現在只等石匠帶人壘砌下水道,然後用水泥和碎石鋪設道路了。”
“您的那兩畝稻田,奴婢去看過了,長勢不錯,照顧的很好。”
“下游的渡口也鋪設到阿木寨了,估計再過一個月就能鋪設到撒叉河口。”
“另外……”
他將所有事情如數家珍般說給朱高煦,朱高煦也坐在一旁靜靜聽着,時不時拿起一本文冊,記錄下亦失哈所說的各種工程進度。
期間亦失哈想自己動手,但被朱高煦笑着安慰他儘管說便是。
如此過了一刻鐘,亦失哈說完了,朱高煦也記完了。
“這麼算起來,現在我們有一萬三千九百多畝新地,加上老地就一萬七千多畝了。”
朱高煦合上文冊,笑着轉過身來:“現在是七月十九,算起日子來,除去收割三千畝老地要花半天時間,在入冬前我們還有五十天左右的時間。”
“這五十天按照現在的進度,差不多可以開一萬五千多畝,到入冬前,今年開的新地能有接近三萬畝新地,這速度比我之前預估的還快……”
吉林城的開墾速度比朱高煦想象中還要快,當然這還是得歸功於他們從六城之地買來的牲畜。
“如今城裡有耕牛三百七十二頭,挽馬八百多匹,開墾速度想慢也很難。”亦失哈笑着:
“入冬前,再深翻一下地,從四周山上收集乾草焚燬作肥,估計來年能產出一萬六七千石糧食。”
“加上老地的糧食,估計能養活六千多口人了,再辛苦一年,我們就可以自給自足。”
亦失哈這麼說着,但朱高煦卻緩緩收起笑容,因爲他知道今年開荒快是因爲王府提供口糧,並且承諾了均分田地。
放到明年,還能不能有這樣的速度就得打個問號了。
“之前答應了百姓幹完今年就均分田地,如今要均分也可以,城裡算上新出生的娃娃,一共七千九百多人,每個人能分四畝多地。”
“這四畝多地,也就能產出不到三石的糧食,頂多能養一個人四五個月。”
“況且到時候均分了土地,城裡的百姓都有了自己的土地,要忙着照顧自己的土地,恐怕沒有時間來幫衛所開墾荒地,即便開墾,恐怕也會有偷奸耍滑的人。”
朱高煦沒有低估人性,因爲他前世從父輩口中聽過當年開荒時的情況,偷奸耍滑的人始終都存在,任何地方都會有。
因此,他對亦失哈交代道:
“等打完了西陽哈,你和張純一起召集每家的戶主,咱們開誠佈公的談一下。”
“田地可以均分,但種什麼東西,怎麼種,都得由所裡來安排。”
“另外明年不繳田賦,糧食留給百姓們自己過冬吃,但王府也就不再管冬季的口糧了。”
“明年的王府提供的口糧到秋收結束後停止,在此之前的口糧依舊是每個月六鬥,入冬後均分田地。”
“等到了後年,王府從開荒開始提供口糧,每人每月六鬥,持續到入冬前停止,入冬均分田地。”
朱高煦改了改開荒的規矩,今年到明年不管是不是開荒,每個月每個人基本都給六鬥糧食。
這些糧食從實際角度來說是吃不完的,因爲城中孩童已經一千口了,這些孩童一個月吃四鬥糧都算比較多的,正常都是三鬥半。
因此,許多人家都在家中存了些存糧,這些事情朱高煦是知道的。
他沒有管是因爲王府府庫還算充裕,沒有必要節省那麼一點,百姓有點存糧也是好事。
不過從明年秋收結束開始他就得停止在冬期供糧了,因爲百姓們每年可以從秋收得到的糧食會越來越多,直到他們再也種不下爲止。
以當下的速度,朱高煦預計明年洪武二十九年入冬前,吉林城的耕地起碼能增加到七萬畝,洪武三十年吉林城能收穫不少於四萬石糧食。
這批糧食,足夠養活吉林城的普通百姓,而兵卒有軍餉,這批軍餉依靠王府的歲俸就能支撐。
洪武三十一年,朱高煦會在四月份支取自己的歲俸和吉林衛的軍餉。
不出意外,同年五月老朱就會駕崩,同年七月朱允炆着手削藩周王,那時朱允炆就會開始對諸藩有防範,而自己能拿到俸祿的時間只能在五月前,五月後朱允炆即位就不一定會被自己發俸祿了。
哪怕洪武三十一年的俸祿發出來了,但建文元年的俸祿卻有很大可能不會給。
十二月,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張昺爲北平布政使,都指揮使謝貴、張信爲北平都指揮使。 隨後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駐開平,並調走北平原屬燕王管轄的軍隊,對朱棣加以監視,朱棣也只能裝瘋賣傻來求一條活路。
如果說洪武三十一年是朱允炆對周藩的報復,那建文元年就是徹底與藩王撕破臉了。
建文元年四月,朱允炆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爲庶人。
湘王柏懼,無以自明,闔宮焚死。
齊王被軟禁在南京,代王被軟禁在封地大同。
六月,朱允炆再削岷王,廢爲庶人,徙漳州。
不到一年時間,周、齊、湘、代、岷五王被削,老朱已就藩的十九個兒子被廢四個,其中一個自焚而死。
一下子幹掉了四分之一還多的藩王,這讓所有人人人自危。
最終在岷王被廢后一個月,朱棣以八百王府護衛起兵靖難,擒殺張昺、謝貴,並命燕府護衛指揮張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奪北平九門,遂據北平……
洪武三十一年的糧食,很有可能是朱高煦能到手的最後一筆糧食,所以從洪武三十年秋收,百姓可以自給自足後,他就要盡最大的可能開始存糧。
這其中局面裡,朱高煦面對最大的阻力就是東北的氣候。
從十月開始,三萬衛以北就會開始大雪紛飛,一直到來年三月末才能通車。
這代表有六個月的冬期是他無法向外獲得補給,所以他要存糧,只能在洪武三十年十月以前進行。
算上運糧時間,他必須得在八月前完成運糧的事情。
仔細算下來,朱高煦只有兩年的時間……
靖難之役打了四年,而自己如果要參加,很有可能會面臨大寧卜萬、劉真和遼東楊文、吳高、平安五人的圍剿。
大寧與遼東合起來起碼有八萬戰兵,而在歷史上,因爲要防守兀良哈、女真和韃靼本部,劉真與卜萬、楊文吳高這兩個方向的統帥只各自率領萬餘兵馬包圍燕山山脈,進攻永平城池,防止朱棣北逃草原。
可如今朱高煦自己身在吉林城,即便遼東東部還要防禦朝鮮和建州衛女真,但能調動出來打自己的也有不少於三萬兵馬。
要是朱允炆集中力量對付自己,把劉真和卜萬麾下的大寧兵馬也調來,朱高煦很有可能要獨自面對四到六萬的大寧、遼東精銳。
面對這樣數量的敵軍,朱高煦壓力不大是不可能的,何況如今的他手中只有一千多人。
想到這裡,朱高煦深吸了一口氣,他最理想就藩的地方是開平,但因爲老朱的防備,自己還是被調到了吉林城。
憑藉吉林城,他想要和遼東、大寧的四到六萬機動軍隊作戰,哪怕努爾哈赤和八旗再生也不一定打得過。
劉真、卜萬、陳亨、楊文、吳高、平安這羣人都是軍功斬首上萬乃至數萬的存在,即便努爾哈赤來了,同等兵力下也不敢說能穩贏。
朱高煦如果只有一千多人,那即便他是韓信項羽在世,無論如何也是打不過這兩支軍隊的。
他必須要在剩下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儘可能的擴編軍隊,而養軍就需要錢,就需要糧食。
存錢、儲糧……這就是朱高煦在兩年內必須完成的任務。
“府庫的毛皮人蔘和各類藥材,價值超過十二萬貫了吧?”
朱高煦看向了亦失哈,由於只有一盞油燈,因此殿內有些昏暗,但這並不能阻擋朱高煦那灼熱的目光。
與他的目光對視後,亦失哈點了點頭:“獲利起碼能達到十二萬貫,這次楊彬用來運糧的車輛,估計剛好可以將這批貨物運到南邊。”
亦失哈的話讓朱高煦頷首表示認同,隨後他又盤算起了北邊的情況。
“我若是擊敗西陽哈,你以爲可以從各部召集多少男丁參軍?”
借女真人來增加軍隊數量,繼而圍剿北邊不服大明的部落是朱高煦早就定下的佈局,亦失哈自然也知道。
對此,亦失哈思考片刻後才說道:“當下若是殿下想,那善出堡最少能出百來人,弗提斤城最少可以派三百人聽我們調遣。”
“不過這兵權雖然在我們這,但這些人的親眷都在善出堡和弗提斤城,一旦我們勢弱,說不定他們就會把人馬調回去。”
“倒是剿滅西陽哈後,奴婢估計僅這兩堡就能出六百人,其餘四十六個寨堡能陸續出一千五百人左右。”
亦失哈先說了當下能出兵的部落,不出意外,四十八個寨堡只有兩個與他們關係最近的願意出兵。
至於其它的寨堡則是不敢下注,畢竟從七月初五開始,西陽哈一連焚燬了懸掛渤海旌旗的六個寨堡,爲此許多小寨堡都將渤海旌旗撤下,朱高煦原本好不容易通過貿易建立起來的威名也遭遇滑鐵盧。
不打西陽哈,他在這關外之地就成了笑話。
儘管朱高煦不在乎旁人眼光,但這一戰牽扯到了他的利益。
擊垮西陽哈,擊破與他站在同一反明陣線的部落,是朱高煦能最快建立關外威名,並且能獲得大量人力、男丁的道路。
想到這裡,朱高煦緩緩起身:“去休息吧,明日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
“是……”見朱高煦只是詢問,而沒有透露任何想法,亦失哈知道自家殿下恐怕在謀劃着自己想不到的大事。
他沒有多嘴詢問,而是如朱高煦所說的一樣返回了自己的屋子睡覺。
他們二人休息了,只是南邊的人卻沒有休息。
伴隨着朱允炆、朱允熥及朱高熾等世子長大,老朱也在天下勳貴文臣之中開始爲自己成年的子孫們選拔妃嬪。
由於此次選拔涉及頗深,許多親王、世子、郡王都涉及其中,因此引來了不少報名的勳貴文臣。
幹清宮裡,朱元璋翻着一本本寫有勳貴文臣之女的名單,旁邊坐着許久未曾露面的郭英。
“這些勳貴之女適合親王和世子們,就是不適合允炆他們幾兄弟。”
朱元璋抖落着手中名單,倒是郭英開口建議道:“光祿少卿馬全之女聽說知書達理,又懂得持家。”
“相貌如何?”
與清朝注重血統,滿蒙血統優先,漢人女子不行不同,朱元璋本人對除皇后以外的妃嬪並不忌諱血統,他只忌諱後宮干政。
因此爲了謹防後宮干政,避免權臣和后妃勾結禍亂朝綱,朱元璋在朱標死後就給他的兒孫們制定了幾點選妃的基本要求。
每次的選妃都由內廷的宦官被派遣開始,如今年被朱元璋本人派出的宦官就有兩千餘人,他們分別前往全國各地去挑選十三到十六歲之間的女子。
這些女子被選中後,會被宦官帶着回到京城,然後從身高胖瘦中挑選,不符合規定的人就會被淘汰掉。
到了第二輪,外廷的太監們會挑選的十分仔細,不管是皮膚、五官還是頭髮都要被細細的查看,身材是否豐腴也在必看的行列內。
除了外表,還會讓少女們報出自己的籍貫,姓名,年齡等情況,以便觀察少女的嗓音。
像公鴨嗓,結巴,大舌頭都在淘汰的行列。
最後還要用尺子仔細的丈量少女手足的尺寸,並且會讓她們走上一段路,看看這些人的儀態。
像骨頭粗壯的,大腳的,舉止不優美的又被淘汰一批,只有最後達標的人才能進入下一輪選拔。
在這一輪,評委秀女的就是內廷之中有等級的宮女了。
所有秀女需要在隱秘的房間裡脫光衣服,被查驗是否有異味,身材是否勻稱,皮膚是不是細膩,身上有沒有什麼缺陷。
經過了嚴格的貼身檢查之後,這些人才能見到內廷中被老朱選爲評委的妃嬪。
當下這一流程已經到了最後一程,而這次挑選的五千秀女中,留下的只有一百七十二人。
老朱得在這一百七十二人中選出自己的兒媳婦和孫媳婦,這讓他有些難以選擇。
“武官的女兒強壯能生養,只是身材太高了,容易壓到身邊人的的氣勢。”
“你說的那個馬全之女在這名單上嗎?身高几何?”
老朱詢問郭英,郭英卻不緊不慢道:“應該在,那女子我見過,大約五尺左右,正巧合適。”
“回頭我看看……”老朱沒有乾脆應下,而是選擇了再考察考察。
想着,他看向了手上的名錄,對上面的一個名字感了興趣:“這個張麒之女不錯,身材和性格都很適合高熾。”
“確實不錯。”郭英看了一眼名單,點頭附和。
他這邊說完,老朱那邊就圈了紅,朱高熾的世子妃就這樣定下來了。
不過圈完紅後,老朱忽的轉過頭來,對着郭英嘆氣道:“這些女子都不錯,就是高煦生的高大,恐怕這些柔柔弱弱的他看不上。”
“陛下可以選一些有點英氣的女子……”郭英還沒有察覺到什麼,本着好心推薦道:“吳良和吳……”
他還沒介紹完,老朱卻突然打斷道:
“我聽說你家有兩個孫女都生的英氣,上馬能射箭,下馬能刺繡,只是不知道爲什麼不在名單裡。”
“我想,她們二人配高煦正好,你以爲呢?”
“……”聽着老朱的話,郭英本想生氣,但最後卻嘆氣道:“陛下,她們才十二……”
“高煦也才十六,差不多差不多,事情就這麼定了,你挑一個適合高煦的,我也不要多。”
朱元璋自我滿意的點頭,拿着硃筆就當着郭英的面,給他兩個孫女的名字填了上去,然後笑呵呵的把名單和硃筆遞到他面前,老臉燦爛:
“來,你選一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