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水能覆舟

文志禎一邊與曾紹嶺一同往裡走,一邊道:“王銀振能有這樣的軍事打杖才能,我爲何不給他立軍功的機會?再說了,他們雖沒有充分的準備,不會想到咱們會反向他們偷襲,可六萬人對戰他們的三十多萬人,這數字上的懸殊就足以讓其他人膽顫,而王將軍卻毫不退縮,本王一提出,他立即領命,就光憑這份勇氣,這份軍功也是他應得的。”

曾紹嶺點頭不語,文志禎拍了拍曾紹嶺的肩膀道:“再說了,還有突厥和西域的大軍未撤,你又何愁沒有這樣的機會立下赫赫軍功呢?”

曾紹嶺苦笑一聲道:“末將沒有王將軍那樣的能力,不過能爲王爺效勞,在王爺身邊傳遞些消息,安排一些軍中事務什麼的,末將必再所不辭!”

文志禎道:“就因爲有你們在,咱們纔會一次又一次地取得大戰的勝利,這軍功應該是屬於全體大陳國將士的!再說了,你研發的***弓弩在這次對戰胡軍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近程射擊威力無比,若沒有你的這些弓弩,我們不可能那麼容易拿下此戰的勝利!”

曾紹嶺尷尬一笑道:“末將也只會搗鼓這些小東西罷了。”

這時一位士兵走過來道:“啓稟王爺,沈將軍已帶着大軍出發了!”

文志禎一個飛身就又跨上了戰馬,調轉馬頭對曾紹嶺道:“沈夢昌那的進程你還要再盯着些,務必讓他把人安全送到淄州。”

曾紹嶺牽着文志禎的戰馬問道:“王爺,您纔剛回來,就又要出發嗎?”

文志禎道:“你說得對,王銀振只有六萬人,而胡軍有三十多萬,我不能讓他們冒險,既然回來了就要去援助他們。”

曾紹嶺鬆了手,望着急馳而去的文志禎徵徵出神。

一路飛馳而去,半個時辰不到,便已聽到遠處兩軍對戰的廝殺聲,胡國軍營裡早已燃起熊熊大火。

鄧維毅跟在文志禎的身旁,雙方戰馬齊驅而飛,鄧維毅大喊道:“王爺,您看,這些火是從胡國的軍營裡冒出來的,看上去不少於幾十個火堆啊,看來王將軍已經得手了!”

文志禎轉頭看着鄧維毅道:“他們萬箭齊發,向胡國的大營發起進攻,怎能不燒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鄧維毅大聲笑道:“哈哈哈哈,那些箭上可是塗滿了火油的,一觸即燃,不燒光他們纔怪呢!”

文志禎率領四萬大軍,兩翼各五千精稅騎兵,戰鼓越擊越響,萬匹戰馬掀起滾滾黃塵,彷彿整個大地都在抖動,中間三萬步兵,每人手中百餘支箭,隨着文志禎舉起手中劍大喊:“放!”幾萬支羽箭如飛雨一般直向胡軍大營飛去。

王振銀在前面大喊道:“兄弟們,文清王殿下來支援咱們了,衝啊,殺啊!”

大軍在激盪,熱血在沸騰,士氣再度膨脹起來,幾乎每一位大陳國的士兵都表現出超乎自己原本水平的擊殺能力。

手起刀落,一刀一劍揮向敵人的脖子,鮮血噴了一臉,來不及抹上一把,立即揮刀又砍下另一位敵軍的頭顱。

一萬餘名精銳騎兵,一路急馳而過,半彎着腰,手中刀劍嗖嗖飛過,一抹抹飛血直噴射而出,敵軍在紛紛倒下,在文志禎的帶領下,陳國大軍表現出前所謂有的英勇戰鬥能力。

而這一萬精銳騎兵正是當初晉麒在秋樑窪處秘密訓練的部隊,當時祁雲山老將軍圍捕秋樑窪之前,那時還是陳帝的文志禎便已看中了這支騎兵軍隊,兩三年的秘密集中訓練,早已將這支部隊打造成一支鋼銳之師,更何況其裝備之齊全及先進,更是全大陳之最,所以文志禎要求祁老將軍務必想盡辦法將其收編。

當祁老將軍帶着兩萬將士加之胡令雲的四萬大軍圍堵秋樑窪的時候,並沒有將這支軍隊解散,更沒有消滅,而是將其收編進了祁家軍。此次文志禎帶領大軍出征胡軍,哈賽爾將這支軍隊劃給了他,沒想到纔不過到文志禎手中幾個月而已,其戰鬥能力便出乎衆人意料外地爆發出來。

兩翼各五千騎兵從兩邊包抄胡軍,密密麻麻如蟻般的胡軍,本就沒有想到會遭遇陳國大肆反撲,所以各方面的準備極不充分,匆匆撿起身邊的刀時,早已心慌亂了神。

反映過來的胡軍立即拿起手中弓箭,如雨般的飛箭同時也從胡軍的軍營射向陳國大軍,這個時候,衝鋒在前的一萬騎兵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每人手中雙手各持一把鋼刀,紛紛將十之八九的飛箭斬落於地。

兩三年的嚴格軍事訓練在此刻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這一萬騎兵如飛龍一般不斷變化着行進的隊形,讓胡國大軍措手不及,眼看着騎兵離他們越來越近,許多慌了神的胡軍盡紛紛丟盔棄甲,往山外逃去。

這時,後方三萬弓箭手已經抵達,隨着一聲聲戰擊的越擊越烈,飛箭如排山倒海一般向敵人的大營飛去。

王銀振手下四萬步兵亦舉着手中刀劍,毫不留情地砍向敵人的頭顱。

土黃色的大地頓時被滾滾鮮血當紅,那鮮豔的人血鬼魅一般一般向四面方面流淌開去。

大戰整整持續了五個多時辰,當拂曉的日光緩緩照射到大地的時候,戰鼓才停息了下去。

胡軍四十萬大軍已是潰不成軍,傷亡之慘重,也許在胡國曆史上從未有過。

翻倒的戰旗,燃燒的焦糊味不斷地衝擊着人的神經,遍佈的屍首將整個大地染成了血紅色,就連地上的青草也變成了血一樣的紅,那是喝了太多人血的緣故。

戰爭的殘酷同樣也震撼着每一個人,無論是胡人還是大陳國的百姓或是將士。

文志禎帶領着幾千戰士,在幾萬屍首面前走來走去,他希望能從中找到幾個活着的,帶他們前去治傷,哪怕是胡人,因爲他從劉大爺的身上知曉,每具屍首的身後都是一戶家庭的破裂。

鄧維毅不解地跟在文志禎的身後,王銀振正在整肅大軍。

鄧維毅問道:“王爺,您找什麼呢?這打杖能不死人嗎?再說了,咱們大敗胡軍,我想起碼三十年以內,胡國再不可能發動戰爭了,這是好事啊,微臣怎麼覺得你不開心呢?”

望着滿天滿地的屍首,文志禎重重嘆息道:“戰爭只能給人帶來痛苦,我又怎會開心得起來呢?”

“可死的是胡人啊?雖說也有咱陳國的士兵,但這裡絕大多數還是他們胡人啊,他們侵佔我們的國土,慘殺咱們的兄弟百姓,他們這是死有餘辜!”

文志禎低低搖頭,“天下之人,皆是父母生養,同樣都是長着一個鼻子,兩隻眼睛,一雙耳朵,又怎能分得清誰是胡人,誰是陳人呢。若是這天下沒有戰爭,這天下大一統,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大戰了,更不會死這麼多的人。”

鄧維毅不解地看着文志禎,“王爺,這胡人和陳人不是很容易區分嗎?胡人滿臉鬍渣,頭髮都打着卷兒的,就連姑娘也是長得五大三粗,手大腳大的。右咱們陳人就不一樣,男人溫文爾雅,風度翩翩,女子嬌小玲瓏,惹人憐愛,這根本就不同嘛。”

文志禎低低一笑,他知道這個時候和他說這些,沈夢昌理解不了。

鄧維毅看了眼這位文清王殿下,低頭想了想後道:“不過,王爺心懷天下大志,若真能將天下大一統,還真沒有什麼戰爭了。王爺您有這樣遠大的心胸抱負,末將願時時跟隨左右,肝腦塗地,再所不辭!”

文志禎猛地擡頭,重重拍了拍沈夢昌的肩膀大聲道:“好!我文志禎有你們這樣的兄弟,何愁成不了大事!”

鄧維毅重重向文志禎點了點頭,想起天下之大一統,這是何等樣的豐功偉業,而若是自己能爲這偉業添磚加瓦,又是怎樣的一幅壯志豪情,史書上也必將留下重重的一抹,而自己則是這重重一抹中的一筆。

文志禎微微一笑道:“走了,回去吧。最遲再過五天,胡國必會送來降書!一旦胡國撤了軍,那突厥和西域也不會太久了。”

鄧維毅跟隨在文志禎的左右道:“王爺,胡國既然降了,那咱們便可以將胡國給收編了,將他成爲咱大陳的一個城池豈不更好?”

文志禎笑道:“鄧將軍胃口不少啊!本王正有此打算!經此一戰,胡王再沒有任何資本與我大陳討價還價了!”

沈夢昌嘿嘿一笑道:“依末將看,胡王發動這場戰爭本就是一個錯誤。”

文志禎哦了一聲後笑道:“沒錯,鄧將軍說的有道理啊。他們國內連年災荒,兵馬不足,糧草不富,而胡人更是過着顛沛流離的馬上生活,一日不得安定下來,胡國百姓早就對他們的王不滿了。此番苗國提出四國聯盟一起攻打大陳,本來是想從大陳分得一杯羹的,卻沒想到苗國得了好處,他們第一個背信棄義,胡國百姓自然怨胡王識人不明,着了苗人的道。若是他們贏了杖還好,對胡國百姓還有個交代,可現在輸得一敗塗地,老百姓們對他自然是更加不滿了。”

鄧維毅好好消化了一番文志禎的話道:“也就是說,胡王已經失去了百姓們對他的信任了?”

文志禎道:“對,這天下百姓便等同於大廈之基石,沒有了基石,何來大廈的高聳入雲?古人早就說過,百姓是水,朝廷是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看這胡王之舟快要沉沒了!”

鄧維毅激動道:“王爺是說胡國併入我大陳國的版圖,這是遲早的事了?”

文志禎大笑着跨上戰馬向昌州飛馳而去。

第三百七十九章 水石機關第三百二十七章 哈木兒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府出事第九章 發兵點將第三百五十八章 管家老陳第兩百四十七章 永州大疫第九十八章三州洪難第三百八十三章 苗軍來襲第三百五十章 朝堂之爭第兩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六十章 此去臨陽第一百六十七章 關進天牢第三十八章 年宴深生第兩百七十七章 貴妃之歿第七十六章 吾心之傷第二十一章 危機四伏第三百二十一章 寧遠之軍第二十七章 君心優憐第兩百三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八十三章 心病何醫第九十三章 坦誠相見第三百七十一章 王府密室第七十八章 禮部尚書第三百六十六章 生死不見第三百六十六章 生死不見第八十六章 合歡散藥第三百七十四章 夜色寧靜第三百四十三章 雪崩襲來第兩百零一章 鄭江嘴臉第兩百章 公主施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雅閣密談1第三百四十四章 捨身情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再陷泥潭第兩百四十二章 突厥來犯第兩百九十四章 病入膏肓第兩百一十一章 年宴對峙第三百二十八章 聖旨來宣第兩百四十九章 驚天計謀第六十八章 山洞宿夜1第兩百二十七章 中秋風波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府出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胡國參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兩百八十六章 如妃之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軍對壘第兩百五十二章 苗國請罪第三百一十章 昌州城破第兩百三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血腥之戰第十六章 夜色蕭殺第四十一章 百姓之恨第三百零四章 畢生所求第三十三章 劉府婢女第三百六十八章 情深何泣第四十三章 卷宗證言第一百二十章 張元心痛第六章 兵部尚書第兩百三十六章 雲塔幫主第一百三十七章 公主惡夢第兩百九十八章 猛虎傷人第三百零八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零六章 李昌得志第三百六十一章 雲芷之喜第八十三章 心病何醫第一百六十四章 事實如此第一百四十四章 六神無主第四十一章 百姓之恨第一百二十七章 惠王之心第八十八章 俊銘之怒第二十一章 危機四伏第兩百二十一章 翠芝挑撥第一百九十五章 耳聞目睹第一章 鋒芒被扼第五章 噩夢連連第一百九十章 秋風詩泣第三百五十七章 衆將封賞第九十章 人前人後第三百六十六章 生死不見第一百八十章 婉嬪代祭第兩百七十一章 劍拔弩張第一百五十四章 撇清關係第兩百八十九章 寧豐縣令第兩百五十九章 毒侵入體第三百一十三章 遠州大戰第兩百零九章 滿院琴音第五十四章 首輔之怒第兩百零一章 鄭江嘴臉第一百八十一章 婉嬪晉封第一百八十八章 皇后心跡第一百一十四章 復踏祁府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理寺卿第四章 生臨死別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守廿年第一百六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兩百七十九章 莊莊真相1第二章 心頭刺痛第兩百二十八章 生死之戰第六十二章 良老王爺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征平叛
第三百七十九章 水石機關第三百二十七章 哈木兒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府出事第九章 發兵點將第三百五十八章 管家老陳第兩百四十七章 永州大疫第九十八章三州洪難第三百八十三章 苗軍來襲第三百五十章 朝堂之爭第兩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六十章 此去臨陽第一百六十七章 關進天牢第三十八章 年宴深生第兩百七十七章 貴妃之歿第七十六章 吾心之傷第二十一章 危機四伏第三百二十一章 寧遠之軍第二十七章 君心優憐第兩百三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八十三章 心病何醫第九十三章 坦誠相見第三百七十一章 王府密室第七十八章 禮部尚書第三百六十六章 生死不見第三百六十六章 生死不見第八十六章 合歡散藥第三百七十四章 夜色寧靜第三百四十三章 雪崩襲來第兩百零一章 鄭江嘴臉第兩百章 公主施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雅閣密談1第三百四十四章 捨身情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再陷泥潭第兩百四十二章 突厥來犯第兩百九十四章 病入膏肓第兩百一十一章 年宴對峙第三百二十八章 聖旨來宣第兩百四十九章 驚天計謀第六十八章 山洞宿夜1第兩百二十七章 中秋風波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府出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胡國參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兩百八十六章 如妃之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軍對壘第兩百五十二章 苗國請罪第三百一十章 昌州城破第兩百三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血腥之戰第十六章 夜色蕭殺第四十一章 百姓之恨第三百零四章 畢生所求第三十三章 劉府婢女第三百六十八章 情深何泣第四十三章 卷宗證言第一百二十章 張元心痛第六章 兵部尚書第兩百三十六章 雲塔幫主第一百三十七章 公主惡夢第兩百九十八章 猛虎傷人第三百零八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零六章 李昌得志第三百六十一章 雲芷之喜第八十三章 心病何醫第一百六十四章 事實如此第一百四十四章 六神無主第四十一章 百姓之恨第一百二十七章 惠王之心第八十八章 俊銘之怒第二十一章 危機四伏第兩百二十一章 翠芝挑撥第一百九十五章 耳聞目睹第一章 鋒芒被扼第五章 噩夢連連第一百九十章 秋風詩泣第三百五十七章 衆將封賞第九十章 人前人後第三百六十六章 生死不見第一百八十章 婉嬪代祭第兩百七十一章 劍拔弩張第一百五十四章 撇清關係第兩百八十九章 寧豐縣令第兩百五十九章 毒侵入體第三百一十三章 遠州大戰第兩百零九章 滿院琴音第五十四章 首輔之怒第兩百零一章 鄭江嘴臉第一百八十一章 婉嬪晉封第一百八十八章 皇后心跡第一百一十四章 復踏祁府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理寺卿第四章 生臨死別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守廿年第一百六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兩百七十九章 莊莊真相1第二章 心頭刺痛第兩百二十八章 生死之戰第六十二章 良老王爺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征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