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

二人憑牆而立,舉目遠眺,視線開闊,一片片蒼鬱的林木,大塊大塊灰白的原野,起起伏伏,直伸向遙遠天邊。城下那些搬運拒馬的兵卒,居高臨下望去,一個個身影也急劇縮小,便如小人國一般的玩偶,往來蠕動。

朔風呼嘯而過,山河蒼茫,肅穆雄渾,大有不可征服之感。遠處隨風搖擺的林木,護城河裡圈圈的漣漪,天際外一聲聲的斷雁,它們都在冬日的雨絲裡,引誘着高嶽和韓雍,陷入了各自迥然不同的思憶之中。

高嶽手撫斑駁城磚,粗糙礫石劃過手心微微刺痛,更有一種堅實厚重的手感。他禁不住想大喊一聲,父親,兒已有了立身之地,兒絕不會讓你失望!

望父親在天之靈,護我佑我,待兒肅清天下,收復河山之時,定當酬酒太牢以告父親,胡塵已絕,中原定矣!

高嶽沉默良久,感慨道:“登高而望。一切盡收眼底,一切又遙不可及。韓兄,任重道遠啊!”

韓雍雙手撐在城牆上,舉目遠望,思緒如脫繮野馬,肆意奔騰。一年前,他還是首陽縣裡無人問津的落魄軍卒,自怨自艾,鬱郁而不得志。只覺得此生,真是何所來又何所去,渾渾噩噩,待死而已。

如今一年時間,便已站在襄武城頭,昂然俯視隴西大地,一郡軍民,皆在我手。且要出任隴西郡將,得授中郎將高職,實乃隴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地位。

此間人生境遇,箇中滋味,恍如虛幻,韓雍夜間輾轉之際,倒生怕是做夢一般,驚醒後便什麼也沒有了。

一切都因爲高嶽。有他的賞識,有他的信任,有他的看重,纔有現在的一切。韓雍心中重重立下誓言,盡此一生,鞍前馬後追隨高嶽,出生入死矢志不渝。

多年後,韓雍位極人臣,卻依然謙恭少言,不矜不傲端正剛毅。後史有所載,年八十九歲時無疾而終,天下爲之震悼。太宗皇帝追封爲夏王,諡曰“武”,欽定爲國朝第一功臣,並輟朝慟哭,親自臨門祭拜,執子侄輩禮,扶棺送行。

韓雍目光堅定,宛如磐石,高聲道:“主公要振作精神。無論前路遙遠艱辛,屬下必定誓死追隨主公,貢獻微薄才力,助主公掃平一切阻礙。”

高嶽袍袖在朔風中獵獵作響。他一把攥住了韓雍,激越道“我心君知,君心我知。你我兄弟齊心合力,天下雖大,哪裡不是我等出頭之地!”

高嶽霍然回首,面向蒼茫天際,熱血翻涌,禁不住一字一句大聲吟誦起來。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韓雍胸脯起伏,脈搏亢急,大奇道:“主公的這種賦文,屬下見識短淺

,從未聽過。不過此賦,意境開闊,氣勢雄渾,慷慨而不消沉,悲壯而不衰頹,主公隨口便吟誦而出,真乃奇才,奇才也!”

詞,是一種詩的別體,萌芽於南朝,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直到宋代,經過長期不斷的發展,才進入到詞的全盛時期。韓雍從未聽聞,確實正常。

這首詞,不用說,正是岳飛的滿江紅的上闋。岳飛乃是中國從古至今,極少數真正是文武雙全的大才。文天祥曾讚譽他說,嶽先生,乃本朝之呂尚也。用今天流行的話說,岳飛是一個大神級別的人物。

他的詩詞雖然存世不多,但無一不是氣壯山河,情真意切,詞中每一字,都是用他心中熱血填就。千載之下讀之,仍使人慨然意動,或是悵然若失。

韓雍驚奇讚歎,高嶽也不回答,便在城牆上信步走了起來。高嶽恢復了冷靜神色,將遠遠隨在身後的一衆士卒,招了過來。

“我從城門之處,一路至此,發現不少問題。城門上,經年風吹日曬,竟然有兩條大裂縫,都長出了藤莖,使門上牆面鼓出了一大塊。城樓上,雖也有所修補,但是仍然有很多磨損嚴重的城磚,磚與磚之間,不再契合,橫豎高低都有凹凸不平。”

高嶽一邊說,一邊將情狀嚴重的幾處城磚,指了出來,示意給大家看。他用手只一掰,便掰下一小塊磚石在手上,斷口處,灰土撲朔朔的掉灑下城去。

韓雍面色變得嚴厲,沉聲道:“負責城牆修葺的,是哪一個?”

一衆士卒面面相覷,一個隊主,硬着頭皮上前奏道:“回稟韓將軍。是,是屬下負責。”

韓雍冷冷問道:“你是什麼職務?姓甚名誰?”

那隊主兩腿,已經有些顫抖了,他重重的嚥了幾口吐沫,澀聲道:“回稟韓將軍。屬下乃是孫幢主麾下第四隊的隊主,屬下姓賈……”

不等他說完,高嶽將手中小石塊狠狠的摔擲在地,怒道:“我不管你是假隊主還是真隊主,城防大事,都如此懈怠,還能指望你做什麼?本欲將你軍法從事,但如今特殊時期,又算初犯,準你戴罪立功,隊主一職免了,降爲士卒,自己去找孫隆說明去吧。”

賈隊主臉色灰敗,萎頓之際,簡直要站立不穩,旁邊士卒一把攙住了他,以免他更加失態。

高嶽怒氣衝衝的便朝城樓下走去。剛走兩步,又轉回頭,衝着賈隊主厲聲道:“這段城牆,仍然還交給你修繕。七日後,我再來看,屆時若大有改觀,我便復你原職。若是還這般馬虎敷衍,我定要爾項上人頭。”

說罷,他頭再也不回,帶着韓雍,噔噔噔下樓去了。

不停走動,高嶽傷口還未完全痊癒,此時有些隱隱作痛。二人便徑直回奔府衙。到了衙

門前,高嶽便叫傳令士卒,去通知城中所有隊主以上軍官,還有衆位曹官,速來府衙議事。

高嶽在大堂之上坐定,腦中將要議會之事,揀要緊處,又重新過了一遍。這些事,本來前幾日也已經大概的和韓雍等心腹簡單交待溝通過。馮亮自在他身旁側立,高嶽便示意韓雍也在右首邊先坐下。

片刻後,外面有談說聲音,遠遠傳了過來。帶到了府衙門口,戛然而止。須臾,一衆文武官員,肅聲魚貫而入。

“屬下參見明府!”

“屬下拜見將軍!”

文武官員唱諾完畢,兩邊分班站立,靜候高嶽指示。有大膽的,偷偷擡眼望去,只見高嶽面沉似水,也不知是喜是怒。

“諸位。”高嶽端坐堂上,迅速掃視一番堂下衆人,高聲道,“朝廷天使和王府特使,都已離開。下邊,便是我隴西自己開始處理政務了。大體分爲兩處。”

底下官員皆是豎起耳朵,全神貫注的聽。不少人已經適應了高嶽這種雷厲風行、開門見山的風格,沒有任何的廢話,上來就是一二三幾點要事,簡潔迅速。

“一處是內政。本官以隴西太守、鷹揚將軍、關外侯之名義,有所任命。任命如下。”

高嶽手中,不知何時多了一張紙,衆人的心,一下子都拴在了那張薄紙上。

“命李虎爲中壘校尉、首陽縣縣丞。何成爲越騎校尉,孫隆爲贊軍校尉,李豹爲城門校尉,彭俊爲強弩校尉,骨思朵爲折衝校尉。此六人,各爲幢主,統領五百人。隊主以下,自行任命,三日後,報與我知。另,彭俊與何成二人,調往首陽縣,爲李虎副手。麾下兵額,自在首陽招募。”

堂下,除李虎在首陽外,其餘五人皆在。一起站上前來,躬身施禮齊道謝過將軍。李豹心中大喜,他一直認爲高嶽不願意重用他,心中有所耿耿,此時見自己也終於排列高位,很是得意興奮,暗道高嶽果然不負舊人。

孫隆心中大定。他是個察言觀色的老手,此刻聽聞自己排名第三,曉得高嶽八成是比較看重自己,前途一時無虞。他心中也在暗忖,棄暗投明,果然是好事一樁。

“命曹莫爲首陽縣令兼隴西郡田曹。掌管首陽大小事宜。朱榮爲首陽縣功曹。苗覽爲隴西郡主簿,汪楷爲隴西郡督郵……”

他念了一串名字,有舊日郡中官吏,也有最近提拔的新人,不一而足,片刻便宣讀完畢。

衆人上前鞠躬,施禮,又退回原位站立,喜憂哀樂,心思各異。

高嶽對馮亮低聲私語,馮亮點點頭,衝外面叫了一聲:“請進來。”

衆人莫名其妙間,卻見二人從堂外走了進來,定睛一看,卻是原太守丁綽和原郡將烏吐真。

(本章完)

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萬鈞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一百五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八章 衆人暢談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獨鬥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一百零二章 和議達成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兩百一十四章 豈當兒戲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是有難處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八十四章 當朝新貴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願終成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八章 衆人暢談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營紮寨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一百四十一章 先利其器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三百八十六章 當面秘奏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
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萬鈞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一百五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八章 衆人暢談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獨鬥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一百零二章 和議達成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兩百一十四章 豈當兒戲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是有難處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八十四章 當朝新貴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願終成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八章 衆人暢談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營紮寨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一百四十一章 先利其器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三百八十六章 當面秘奏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